首页 理论教育 优秀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案例和解析

优秀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案例和解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以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为例。《巨人的花园》课堂实录及评析:执教者:某省某实验小学周老师、陈老师、魏老师评析者:某省某市教育局教研室上课背景:某省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学科培训放在某县实验小学举行。口语交际部分依托文本蕴涵的交际契机,在生动形象的童话情境中转告好消息,评选形象大使,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在兴趣盎然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优秀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案例和解析

梅子涵教授说:“自从有了童话,人类生活就多了很多味道,多了幸福……文学和童话让人走到世间苦难的故事里,走进了一次,记忆就有了一次,读了一个,记忆里就增添一个。这是人的生命所渴望的。”孩子需要童话,生活需要童话,语文当然少不了童话。童话教学应该保持童话原有的神韵,跳出语文的圈子,赋予童话完整性。试以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为例。

《巨人的花园》课堂实录及评析:

执教者:某省某实验小学 周老师、陈老师、魏老师

评析者:某省某市教育局教研室

上课背景:

某省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实验教材)学科培训放在某县实验小学举行。根据培训活动的特定场景和需要,我们想在设计理念、课堂格局、教学模式上进行一次创新尝试,引发教师们的思辨讨论,于是展示了以下“读童话→说童话→写童话”的真实课堂历程。

总体设计理念:

(1)从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点出发,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童话的特点,将文本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训练熔于一炉,分别设计了“读童话”“说童话”“写童话”三个相对独立又彼此整合的教学版块,以长短课的形式(40分钟,20分钟,30分钟)由三位教师分步实施教学,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形式始终有期待,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2)本课教学立足于教材,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同发展。阅读部分紧扣主线,抓住花园情景及巨人态度的变化,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感受童话的魅力。口语交际部分依托文本蕴涵的交际契机,在生动形象的童话情境中转告好消息,评选形象大使,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在兴趣盎然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写作部分巧取文本空白点,大胆想象巨人的样子,奇妙构思孩子们与巨人玩耍的情景,加深学生对童话形象及童话主旨的认识,激发创作童话的欲望,感受创作童话的快乐。综上所述,教学旨在把《巨人的花园》看作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和案例,为学生学习童话、学习语言提供多样的条件和途径,以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第一课时 触摸文本读童话

(学习时间:40分钟;由周老师执教)

学习目标

一、紧扣“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这一主线,抓住花园情景及人物态度的变化,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二、将学文与学词结合起来,丰富词语积累

课前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那咱们来玩个跟童话有关的小游戏——看图片猜猜猜。请你认真看图片,然后猜一猜,这是来自哪篇童话?(1.《白雪公主》2.《海的女儿》3.《咕咚来了》4.《阿笨猫》5.《舒克和贝塔》)

师:看来,大家是多么喜欢、了解童话啊!童话,伴随着我们成长。童话、孩子,孩子、童话,是那么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教学实录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师:这是王尔德童话中最优美、最富有诗意的一篇。据说,王尔德给儿子讲《巨人的花园》时,竟然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说:“明媚的春天,可爱的孩子,是多么美呀!我是为真正美丽的事物感动、流泪。”接下去,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篇感人的童话,读完后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使你感受最深,用笔画出来。(教师巡回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师:看来这篇童话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同学们读得真认真!你愿意把你的发现与大家分享吗?

生: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生: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生: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生: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生: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师:刚才,老师特意留意了一下,发现同学们划找的句子主要集中在这3句。(点击出现)

◇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从你们找出的句子中,躲藏着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就是在这些句子中,藏着几个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请你马上用敏锐的眼睛去搜索,看谁能在第一时间找出来,是哪几个词?

生:孩子!

生:春天!

(随机点击词语)

师:是孩子,是春天!有了孩子的提醒,春天留住了;有了孩子的相伴,巨人幸福了。难怪巨人终于明白——

生齐接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板书)反过来,也就是说,有孩子的地方——

生:(齐说)就有春天。三、品读感悟

师:春天、孩子,孩子、春天,是那么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接下来,请一、二大组同学到文中去找当花园里有了孩子时,是一派怎样的春色的句子。请三、四大组找当花园里没有孩子时又是怎样的句子。

生:我找到的是“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句子——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师:没有了孩子,巨人的花园仍然是——(生接说:冬天)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狂风大作。

生:雪花飞舞瑟瑟发抖。(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播放课件)狂风呼呼地刮着,鹅毛般的大雪下个不停,巨人的花园里冷得像冰窖,真冷啊!你来读一读。

生:(声情并茂地读)——(内容略)

师:瑟瑟发抖是怎样的?谁上来比画比画?

师:大家看到了,在严寒中,巨人的身体在颤抖,那他的声音呢?

生:也在颤抖。

师:谁来读读巨人想说的话?

生1:——(内容略)

生2:(加上动作读)——(内容略)

师:请女生齐读,可以加上动作。

师:还从哪里看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生: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师:你觉得从哪里看出没有春天?

生1:鲜花凋谢,树叶飘落。

师:你真善于发现!请你把这两个词语认真地写在黑板上!

生2:冰雪覆盖。

师:对!这儿有个生字“覆”,笔画比较多,请大家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遍。请在本子上写两个。

师:(教师巡回指导)你的“覆”写得真漂亮,请把“冰雪覆盖”写上去。

师:来,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找的是“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句子——

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师:哦,春天来了,春天在哪里?让我们和巨人一起找春天吧!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一段话。

师:(采访)小朋友,你和巨人一起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生1:春天在孩子们的欢笑里。

生2:春天在一缕阳光里。

师:只有一缕阳光吗?

生2:我知道了,春天在明媚的阳光里!

师:你能把“明媚的阳光”改成四个字吗?

生2:是阳光明媚。

师:很好,请你把“阳光明媚”写在黑板上。

生3:春天在草翠花开里。

师:请你把“草翠花开”写在黑板上。

师:春天来了,这样美丽的景色,巨人有多长时间没有见过春天了?

生:好几个月。

师:好几个月呐,如今看到明媚的阳光、草翠花开,巨人的心情怎样?

生:激动。

生:兴奋。

生:充满惊喜。

生:开心。

生:高兴

师:请你带着这些感情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读得多好啊!老师也听出来了,当人激动、兴奋的时候,声音也响了,语速也快了,来,大家都来感受巨人的喜悦吧!全班齐读。

生:我还找到“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句子——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师:小男孩分明是个魔术师!他变出了什么?

生:绽出绿芽。

生:开出美丽的花朵。

师:多神奇呀!谁来读?

生:——  (读略)

师:孩子,具有多么神奇的力量啊!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有孩子的地方才有春天,来,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

生:(齐读板书上的词语)

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花园时而是春天,时而是冬天?巨人他做了些什么?

生:巨人不准孩子们进入花园。

生:巨人竖了“禁止入内”的牌子。

生:巨人一次次地斥责孩子们。

师:巨人是怎么斥责孩子的?

生:“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生:“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生:“喂!你赶快滚出去!”

师:听,滚出去!滚出去!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

生:这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巨人。

生:这是一个没有爱心的巨人。

生:这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巨人。

生:这是一个很任性的巨人。

生:这是一个冷漠无情的巨人。

师:是啊,正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才一次次地赶走了孩子,也一次次赶走了美丽的春天。下面,请同学们分工合作,读一读我们刚才找到的精彩的句子。怎样分工?男同学读巨人一次次发火的句子,女同学读孩子带来春天不同变化的句子;怎样合作?请你听清楚老师的提示,你就能又快又准地接下去读。

(师生合作读)

师: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孩子带来春天里一切的美好。巨人的花园里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呢,接下来,由陈老师带领大家继续快乐的巨人花园之行。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阳光明媚 狂风大作

草翠花开 雪花飞舞

绽出绿芽 瑟瑟发抖

开出花朵 鲜花凋谢

树叶飘落 冰雪覆盖

第二课时 依托文本说童话

(学习时间:20分钟;陈老师执教)

学习目标

一、抓住“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这一交际契机,学会清楚地转告好消息

二、借助画面,结合想象,能有序大方地介绍花园的美景

三、在评选“形象大使”的教学情境中,学会认真倾听,不理解的地方能向人请教,有不同的意见能与人商讨

教学实录

一、组织交流,引入情境

师:唉,孩子们,你们怎么这么惊讶地看着我呀?其实不奇怪,因为我也是个童话迷,也很想和你们聊聊童话,好吗?

生:好。(学生个个喜形于色)

师:小时候,我还有一个童话愿望呢!想知道吗?我做梦都想当白雪公主,你们有过这样的愿望吗?

生:我做梦都想当皮皮鲁。

生:我很想当白雪公主。

生:我很想当可爱的小红帽

师:来吧,今天就让我们梦想成真,请你用最快的速度戴上头饰。(学生戴头饰)我呢,就当花园中的主人——巨人(教师转变为“巨人”的语气)。

二、创设情境、展开交际

(一)互动交际一:转告好消息

1.巨人与小男孩对话

师:哎,现在我还在后悔一件事,我竟然把一群可爱的孩子赶出花园,赶走了孩子也就赶走了春天啊!多亏了那个小男孩多多,使我的花园不再狂风大作——(指读黑板上的词)我真得好好感谢他。多多,你在哪儿呢?

生1:巨人,我在这儿呢!

师(手握多多):多多,真的是太感谢你了,是你唤回了春天!

生1:不用谢,不用谢。

师:我保证,我以后再也不骂你们,再也不赶走你们,我的花园要永远向你们开放。

生1:那太好了。你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了。

师:多多,你能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的伙伴吗?

生1:好的,包在我身上。

2.小男孩转告消息

生1:(打招呼)皮皮鲁——

生2:什么事?

生1:巨人请我们去他的花园玩呢。

生2:我才不去呢,他太凶了。

生1:不会了,巨人已经改过自新了。

生2:真的吗?那我们一起去。

师:皮皮鲁,你愿意来我的花园吗?

生2:我很愿意。

师:瞧,青蛙王子和小姑娘都在那儿呢,上次我把他们都骂哭了,你能帮我去请请他们吗?

生2:当然可以。

生2:青蛙王子,小姑娘!

生3、4:哎,干什么?

生2:听说巨人已经开始自我反省了,特地叫我来请你们去他的花园玩呢。

生3:我可有点怕,要是他又骂我们,又把我们赶出来,怎么办呢?

生2:不会的,巨人已经后悔了,改正了,真的。

生3:那好呀,我们待会就去。

师:孩子们,谢谢你们的原谅。你能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这儿的伙伴吗?

生3:好的。伙伴们,伙伴们,巨人的花园已经向我们开放了,我们快去玩吧。

(二)互动交际二:选巨人花园的“形象大使”

1.与巨人见面

师:孩子们,你们愿意再来我的花园,我真高兴。欢迎你们!

2.参观花园,介绍美景

师:你们好久没来我的花园了,我先带你们参观参观,请仔细看看,我的花园是不是依旧那样美?你最喜欢花园里的什么?

师:我看到你们脸上笑眯眯的,我就知道了我的花园还是那么美,谁先来告诉我,你最喜欢花园里的什么呢?

生1:我看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www.xing528.com)

师:请问你在和我说话吗?

生1:巨人,你知道吗?你的花园中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飞来飞去,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生2:你的花园中最美的瀑布

师:请问你也在和我说话吗?

生2:巨人,你的花园的景色可真美,特别是花园中的瀑布,还有那清澈见底的湖水,都可以看见湖水的石头了。

师:对,我的花园就是这么美,你说得可真好,湖水清澈见底。

生3:你的花园真是太美了,看,那许许多多的蒲公英,白茫茫的一片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开放,真是太迷人了。

生4:Hello,巨人,我是小红帽。

师:Hello,小红帽。

生4:我非常喜欢你花园中的蜻蜓,他们展开透明的翅膀,掠过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就像空中的小天使。(还有许多学生跃跃欲试)

师:你们的眼睛可真亮,把我花园里美丽的景色都发现了,你们的口才也很好,经你们一说,我的花园更美了。我还有个想法:这么美的景色我想让更多的孩子来分享,所以我想在你们当中选形象大使,可以吗?这大使可不好当呢,他要把我花园的美景多多介绍,而且语言还要吸引人。请各小组先选出一名选手。选手先在小组内试试,组内的孩子你们可要仔细听了,因为参谋的作用可大了。正所谓:三个小皮匠,顶个诸葛亮,况且你们有四五个小皮匠,肯定赛过诸葛亮。诸葛亮们,你们可要给他提提意见,或鼓鼓劲加加油。开始。

(学生分小组练习)

师:准备好了吗?谁先来,哇,这么多,我正要派很多大使去小人国、女儿国、童话城介绍呢。咱们这会儿先把去童话城的形象大使选出来。我们先选两位选手来PK吧。其余参谋请你们仔细听听,谁更合适,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推荐选出两位学生。学生鼓掌)

生:巨人花园中的蒲公英可真美丽,绿油油的草丛间白茫茫的一片,像降落伞似的从天空落下,它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师:原来我的花园就是蒲公英吸引人呀。

生:花园中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呢,鲜艳的花朵还吸引了许多蜜蜂,真可以说是“穿花蝴蝶深深风,点水蜻蜓款款飞”。看,还有许多仙桃树,春天时,桃花可美了,粉红色的花瓣带来一片清香,夏天你来花园时,还可以看见树上结了一个个桃子,味道好极了。

师:啊,青蛙王子和蓝妹妹把我的花园介绍得可真不错,你们会投谁一票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觉得青蛙王子介绍得栩栩如生,他可以当形象大使。

师:你投青蛙王子一票,是吗?看把青蛙王子乐的。

生:我觉得青蛙王子和蓝妹妹说得都很好,青蛙王子更清楚,那句诗用得很贴切。所以我投青蛙王子。

师(面向蓝妹妹这一组):蓝妹妹可是你们这一组的,当别人提意见时,你们可要为她说说话。

生:我投蓝妹妹,虽然她说得很少但是很详细。我希望你们都来支持她。

师:瞧,你还会拉票呢。

生:我也投蓝妹妹,她的声音特别好听,特点也清楚地表达出来了。

师:两位选手真是不分上下,可我在开始时说了要尽量把我的花园介绍得详细点,你们觉得谁介绍得更好呢?

学生支持青蛙王子的较多。

师:蓝妹妹,其实你也介绍得很好,但可能在详细这一点上你还要向青蛙王子学习,好好准备准备,请你再来参加小人国形象大使的评选,我相信你会成功。

师(对青蛙王子):恭喜你,你成了我花园的第一位大使,可大使有时在介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你能应对吗?

生(青蛙王子):我肯定行。

师:牛皮可不是吹的,孩子们对我的花园还有哪些感兴趣,对巨人还有哪些不放心的问题,都请问吧。

生(青蛙王子):白雪公主,你先来。

生(白雪公主):巨人的花园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生(青蛙王子):巨人花园的景色可多了,有花丛、有草丛,还有一大片蒲公英非常美丽。

生(白雪公主):他还会生气吗?

生(青蛙王子):不会了,如果他生气我还当他的形象大使干吗?

生(白雪公主):那你向我保证。

生(青蛙王子):我保证。

师:我也保证,我再也不向你们发火,再也不赶你们。放心了吗?

生(白雪公主):我放心了。

生(青蛙王子):西瓜太郎,你有什么问题呀?

生(西瓜太郎):青蛙王子,巨人为什么会改过自新?

生(青蛙王子):因为他知道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生(西瓜太郎):那是怎样让他知道的?

生(青蛙王子):是个可爱的小男孩告诉他的。

生(西瓜太郎):是谁呀?

生(青蛙王子):多多。

生(青蛙王子):小矮人,请你来提问。

生(小矮人):青蛙王子,你说蝴蝶会用“穿花蝴蝶深深风,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果是柳树你会用什么诗来说呢?

生(青蛙王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小矮人):看来你还挺棒的。

生(青蛙王子):米老鼠,你有什么要问的?

生(小矮人):在巨人的花园中有瀑布,我很想在上面洗个澡,可是我会不会被水冲下来呢?

师:别担心,我是巨人,我很高,你下不来,你叫一声,我这一伸手,你不就下来了?

生(小矮人):哈哈,我肯定去玩。

师:哎呀,青蛙王子,从你身上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金不怕火来炼,你太棒了。来,我要把你的介绍拍成宣传片摄影师我们开始。

3.给形象大使拍宣传片

生:大家好,我是青蛙王子,我向你们介绍美丽的花园。在花园中,美丽的景点可多了,有花丛、有草丛,还有树丛等等。花丛中有一片绿油油的小草,丛中还有一些小花发出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再来看树丛,有各种各样的树。秋天时,他们会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子,非常可口,让你流连忘返。要是你想玩刺激一点的话,还可以来到花园中看瀑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站在旁边,过不了几分钟,你全身便湿透了。(全班孩子给该生鼓掌)

三、总结

师:拍了宣传片,在电视上一播,别说是童话城中的孩子,就是大人肯定也被吸引过来了。那时候我的花园一定会永远阳光明媚……(读板书)孩子们,我的花园不仅会让你们大饱眼福,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呢,待会还有一位大朋友将带你们继续花园之行。

第三课时 补白想象写童话

(学习时间:30分钟;魏老师执教)

学习目标

一、通过想象写故事,加深巨人的印象,进一步感知课文主旨

二、初步感受童话的特点,激发读童话、写童话的兴趣

三、边写边交流,体验与同伴交流习作的快乐

教学实录

一、入课:经典童话引路,拨动写话琴弦

师:上节课,同学们和周老师、陈老师一起学习了《巨人的花园》,感受到了读童话、演童话的乐趣。这节课,魏老师要请大家做童话小作家,体验一下写童话的乐趣,好不好?

生(齐):好!

师:首先,请你们欣赏一个童话片段。(课件出示《拇指姑娘》片段)猜猜这段话写的是谁?(师朗诵片段)

她出生于一朵美丽的郁金香,整个人还没有普通人大拇指的一半长。哎呀!她的脸怎么只有半粒黄豆大!她实在是太小了,胡桃壳就能做她的摇篮,紫罗兰花瓣刚好作床垫,玫瑰花瓣正好当被子。睡醒了,她就在一小盘清水里划小船。足足划了半个小时,她才从盘子的一边划到了另一边。

师:猜出她是谁了吗?(所有学生都举起了手)看来大家都知道了,一起说好了!

生(齐):拇指姑娘。

师:不错。正是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拇指姑娘。那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我是从“她整个身子还没有普通人大拇指的一半长”猜出来的。

师:你很细心,留意到了她的个子比普通人小很多这个特点。

生:我是从“她实在是太小了,胡桃壳可以做她的摇篮,紫罗兰花瓣正好做床垫,玫瑰花瓣刚好当被子”这里看出的。还有“她在一小盘清水里划小船”也可以说明这是拇指姑娘。

师:是呀!除了她还有谁能睡在胡桃壳里,在小盘子里划小船呢?

生:她的脸只有半粒黄豆大。只有拇指姑娘的脸会这么小。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也很会动脑筋。在这段话里,安徒生用了许多巧妙而有趣的办法来表现拇指姑娘很小很小的这个特点。你们留意到了这些地方,所以一猜就准。其实在童话里,像拇指姑娘这样有着鲜明特点的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刚学的《巨人的花园》中就有这么一个独特的童话形象,他就是——

生(齐):巨人。

二、引导观察想象,趣写巨人形象

师:(课件出示:花园里的巨人)可是这位巨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课文里一个字也没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个子一定——

生(齐):很高大。

师:他说话、做事也和普通人——

生(齐):很不一样。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课件播放充满幻想的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巨人的花园仔细看看这位神奇的巨人吧!

生:(闭目想象)

师:看清楚这位花园里的巨人长得什么样了吗?(许多学生举手想说)别急着说。咱们来帮帮作家的忙,用几句话写写这位巨人的样子。可以学习安徒生写拇指姑娘的那些好办法,也可以自己另想办法。不过,千万要记住,你写的可是一位巨人哟!音乐结束时,我们看谁写的巨人能活生生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音乐响起了,小作家们开始写吧!(课件播放舒缓的音乐伴随学生写作,前后共6分钟)

生:(写作)(略)

师:(巡视,个别指导)(略)

师:音乐结束了,很多同学也写好了。谁来读自己的童话作品,大家看他写的是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巨人。

生:巨人长着长长的头发,大大的头,穿着一件大皮衣,个子很高,手臂和腿都很长。

师:我看你这巨人和普通人差不多呀!到底他有多高大,我们一无所知。其他同学有什么好建议?

生:可以这样写(读自己写的片段)巨人的头很大,上面能站几十个小孩子。他的腰围有1000多寸粗——

师:请停一下。巨人的头上能站几十个小孩子,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他的头有多大。可是1000多寸粗的腰到底有多粗,我们还是一头雾水,能否换一个我们常见的比较粗的东西来代替?

生:他的腰很粗,要100多个人才能抱住。

师:巨人的腰要100多个人才能抱住,太吓人了吧!你这样写和我刚才看到的一个同学写的有相似之处:巨人有五十层楼那么高。同学们对此怎么看?

生:巨人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就差不多了!五十层楼太高了。

师:对呀,虽然是巨人,但他毕竟是住在花园里的巨人呀!我想这位同学已经明白我的意思,待会改改这个地方。你继续读作品(示意没读完作品的同学继续)。

生:他的腿粗得像学校门前的大柱子,穿着一条用树叶编成的裤子。脚上的鞋子有1000多码。站在他面前,我们简直就是小人国的公民。

师:确实,站在这样的巨人前,我们只能算是小人国的公民,你这里想得真妙!再请一位同学读他的童话片段,咱们看他哪里想得妙,写得好!

生:巨人有一双灯笼大的眼睛。鼻孔像两个大山洞。巨人的胡子像一根根结实的粗麻绳——

师:暂停一下,你怎么想到巨人的胡子像粗麻绳?

生:因为我想他是巨人,胡子肯定又粗又长,那不就像奶奶家的粗麻绳吗?

师:你的想象可真丰富!让我们继续欣赏你的作品吧!

生:他宽大的肩膀上面可以站下二十个小男孩。十几个大人才能抱住他的腰。

生:(起劲地鼓掌)

师:你们觉得他哪里想得妙,写得好?

生:他用粗麻绳比喻巨人的胡子,用大灯笼比喻巨人的眼睛,很有趣,又很合情理,不会显得太夸张。

师:除此以外,他还有一个长处——

生:他是从头到脚向我们介绍巨人的样子。

师:这样让我们听得很明白。相信还有很多同学把巨人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同学们真不愧是童话小作家,这么短的时间就让花园里的巨人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三、设定游戏场景,趣写玩耍情景

师:站在这样一位巨人面前,真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那样,我们都成了小人国的公民,甚至是拇指姑娘、拇指男孩。孩子们爬到巨人身上玩耍一定非常有趣。同学们,这些孩子会爬到巨人的脚上、腿上、肚子上、背上、肩上甚至吊在他的胡子上,藏到他的头发里玩些什么游戏呢?(课件出示文字:和巨人玩耍)

生:在头发里捉迷藏。

生:也可以在衣袋、裤袋和耳朵里捉迷藏!

师:真会想象!还有别的玩法吗?

生:吊着胡子荡秋千。

生:在耳朵里玩探险游戏。

师:真有趣!还有吗?

生:在腿上坐滑梯。

生:在巨人的大肚子上跳蹦床。

生:在巨人背上攀岩。

生:在头发里走迷宫。

师:还有那么多同学想说,肯定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玩法。这么多玩法中,你对哪一种最感兴趣呢?你觉得哪种玩法最有趣,就请你仔细写写孩子们怎样在巨人身上尽情地玩这种游戏?他们的朋友——巨人又会有什么反应?音乐结束时,看哪位同学把哪种游戏写得最有趣,引得大家也想去玩。(课件播放舒缓的音乐,前后共6分钟)

生:(写作)(略)

师:(巡视,个别辅导)(略)

师:音乐结束了,写好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刚才老师看到三位同学写的片段很有意思,请他们读给大家听。我们看谁把他喜爱的游戏方式写得最有趣,引得你也想玩。

生:一些小朋友在巨人的肚子上玩蹦蹦床。巨人的大肚子弹性真好,孩子们一蹦差点儿飞到云层里去呢!你也许会担心自己摔到地上。别着急,巨人用他的大手接住你,你怎么会摔下去呢?

师:你这么一写呀!我看很多人都想去跳这“超级大蹦床”了!再听下一位的。

生:孩子们在巨人的鼻子里玩捉迷藏。他们躲在巨人又粗又长的鼻毛里。一个调皮的孩子拉了拉巨人的鼻毛,痒得巨人哈哈大笑。有的孩子一会躲在左边,一会躲在右边。害得小朋友怎么也找不到。

师:在鼻子里捉迷藏,可真新鲜!就是有点儿不卫生,再听下一位同学的作品。

生:孩子们在巨人的胡子上荡秋千。他们分成两队比赛,看谁先从这根“麻绳”荡到那根“麻绳”,哪个队最先荡完,哪队就获胜。有时,巨人看见一个孩子快要掉下去了,就伸出大手去接;有时,他给孩子们轻轻喊加油;有时,他故意摇动胡子,使游戏增添了几分惊险和刺激。

师:真棒!听完三位同学的作品,你被谁的游戏吸引住了!

生:在鼻子里捉迷藏特别吸引我,藏在鼻毛后面,我以前从来没试过!

生:吊着胡子荡秋千,还有巨人加油,也不担心会掉下来,我现在就想去玩。

生:我想去巨人肚子上跳蹦蹦床!

师:看来三位同学写得都挺精彩。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在这儿展示自己的童话作品,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来交流。四人小组先商量一下,怎么把四个人的作品连成一段话。最好商量一下怎样的开头和结尾比较有趣,中间怎样连接比较自然。

生:(四人小组交流作品,讨论合作展示作品的形式。)

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你们合作的童话。

生:巨人的身上各处都有孩子们玩耍。你看,有几个孩子爬到巨人头上看风景。“真是‘一览众山小’哇!”一个孩子说。另一个孩子说:“是呀,你看远处的景色真美呀!有山、峡谷,还有大草地。不过,还是巨人的花园最美。”

生:一些爱冒险的男孩钻进巨人像山洞的鼻孔里探险。他们发现一些像枝条一样的长条(其实是鼻毛)。一个孩子说:“我们拔几根做拐杖吧!”没想到刚拔了几根,“洪水”急速流了过来。孩子们立刻从山洞里逃出来。仔细一看,才知道刚才拔了几根巨人的鼻毛,害得他流鼻血了。哈哈!这群男孩还以为发“洪水”了!

生:还有几个孩子爬到巨人的大肚子上。他的肚子像一个大弹簧床。孩子们一跳三丈高。多多的主意最多,他想逗巨人笑,就挠了一下巨人的肚子。没想到巨人一点反应也没有。要知道,多多这一挠就像苍蝇碰了一下,巨人根本就没感觉。

生:咦?巨人的腿上怎么这么热闹!原来有两队孩子分别在巨人的两条腿上比赛滑滑梯呢!有人快速从巨人膝盖上滑到鞋背上,有人站在巨人大腿上喊加油,还有的掰着手指头数双方各有多少人顺利滑下来。

师:大家的掌声说明,这个小组合作的童话真精彩!再请一个组。

生:“快来,快来!”几个女孩在巨人头上兴奋地喊着。原来她们在巨人的头上捉迷藏。有几个躲在巨人浓密的头发里,一不小心,一个孩子掉下来。眼看惨剧就要发生了,巨人不慌不忙伸手接住,那个孩子立刻哈哈大笑;有几个孩子躲在巨人耳朵里。巨人觉得痒,就把小指头伸进耳朵挠痒痒,吓得孩子们拼命往外逃;还有的人躲进巨人的衣袖里,让其他人怎么也找不着。

生:再看巨人手臂上的几个男孩子,他们正在进行跑步比赛。在巨人的手臂上跑步,就像在学校的塑胶跑道上一样轻松自在,一点儿也不担心摔跤。谁先从肩膀跑到巨人手心,谁就是胜利者!跑累了,他们就躺在巨人宽大的手掌上休息。

生:休息好了,他们又把巨人的手掌当作升降舞台,在上面唱歌、跳舞、演杂技。有一个男孩还在巨人手指上翻起跟头,别提有多惊险了!

生:不过还有比这更时尚的玩法,就是在巨人背上攀岩。你看,几个孩子正拽着巨人的衣服,从下往上艰难地攀爬。他们觉得“山崖”太陡了,就请巨人弓着身子,这样他们就毫不费力爬到了巨人的肩头。听,他们正站在巨人肩头兴奋地喊:“我们胜利了!”

师:这组同学合作的童话作品给我们印象也很深。真是应了那句话:孩子是天生的童话作家。

四、教师“下水”示范,延伸童话天地

看到这么多小作家自信地展示自己的童话作品,魏老师心里也痒痒的。想不想看看老师写的童话片段?

生:(欣喜地喊)想!

师:那好!就请各位小作家多指教啰!(课件出示教师童话范文,配上教师朗诵)

不一会儿,巨人的身体就成了一个特别的游乐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站在巨人宽宽的大腿上跳起了欢快的踢踏舞,乐得巨人眉开眼笑,伸出食指为男孩打起了节拍。几个坐滑梯的孩子玩累了,索性趴在巨人的腿上,缠着他讲旅行时的见闻。突然,巨人感觉肚子上像被虫子叮了一下。低头一看,才发现一些孩子吊着他藤条似的胡子荡起了秋千。一个小女孩荡得太猛,一不小心就摔到他的大肚子上。她一点也没摔疼,一骨碌爬起来,又“嘭嘭嘭”在巨人的大肚子上跳起了蹦床。其他孩子也没闲着,有的在巨人的手指上翻跟头,有的在他耳朵里探险,还有的刚从他的头发迷宫里走出来……

巨人头上那顶草帽大得像箩筐,可他还嫌太小,刚摘下来透透气,就有一群鸟飞到他头上来做窝。不知怎么,一片鸟毛飘进了巨人的大鼻子里,痒得他张开大嘴巴,打了一个地动山摇的喷嚏,吓得在他头上做窝的鸟儿四散飞走。随着这一声喷嚏,巨人灯泡大的眼睛里滚出两滴眼泪,掉在地上立刻出现两个小水坑。嘴里喷出的气流居然形成一股强劲的风,刮得几棵小树东摇西晃。站在巨人脚下的孩子见势不妙,立刻闭上眼睛趴在地上,才没有被这股风刮倒。

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热情鼓励。如果你觉得同学、老师的童话片段对你有启发,请课后好好修改自己的作品,这样我们全班师生的作品合在一起,就可以编成一本《巨人的花园》童话集。

师:咱们班和三位老师一起学同一篇课文,这还是第一次。我们三位老师和大家这样上课也是头一回。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从中感受到了读童话、演童话,写童话的乐趣。最后我想说:孩子们,永远与童话做伴,这样你永远不会孤独,永远像现在一样生气勃勃,纯真可爱!

评析:

三位老师的课,让我们共同尝试、体验了一次全新的学习形式和过程。

三位老师能从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点出发,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童话的特点,分别设计了“读童话”“演童话”“写童话”三个相对独立又彼此整合的教学版块,以长短课的形式(40分钟,20分钟,30分钟)分步实施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立足于教材,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把《巨人的花园》看作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和案例,为学生学习童话、学习语言,提供了多样的条件,开辟了多种途径,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形式始终有着期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过程,体现着很强的目标意识。根据周老师“读童话”的目标设计,我们发现,“紧扣‘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这一主线,抓住花园情景及人物态度的变化,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陈老师的“说童话”的教学目标,即认真倾听,并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趣等。这既考虑了符合课程要求的语文学习导向和要求,又能充分考虑到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性,对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都有较好的把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这些目标的设定,为学生愉快地、认真地读童话、说童话、写童话,以及感受童话的魅力,奠定了行动的路径。

《巨人的花园》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并且阅读带给了学生以下三点大收获。

(1)知道自己在读什么。周老师在上课伊始,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将要学习的内容——《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所写的童话中,语言最优美,最有诗意的一篇。这样的教学导语,营造了童话学习的氛围,体现了一种追求:将引导学生从美好的文字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这不仅使孩子们对王尔德,对“巨人的花园”产生了亲近感,而且还知道自己将要阅读一篇经典的童话。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是十分重要的,这将使他们在学习中充满期待,使学习变得更主动。

(2)要边读边积累。语文教学应当是针对课文的语言,课文比较长,孩子们一不留神就会在众多的言语信息中被淹没。三位老师十分用心地引导学生发现、体验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美,并且及时整理、欣赏、运用,使认知型阅读和实践型阅读有机结合。周老师在“读童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巨人的花园中,哪句话让你感受最深”这个问题时,把学生说到的词语:绽开绿芽、开出花朵、阳光明媚、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瑟瑟发抖、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对这些进行整理,和学生一起写到黑板上,展现了“没有孩子便没有春天”的学习主线:

绽开绿芽     狂风大作

巨人的花园   开出花朵   雪花飞舞   树叶飘落

阳光明媚     瑟瑟发抖   冰雪覆盖   鲜花凋谢

学生在描述、书写、朗读这些词语和有关的句子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孩子,就是快乐的春天”这个故事的主题,并获得了丰富的语言内容。陈老师在指导学生“说童话”的过程中,除了鼓励学生表现自己,还时时提醒学生用上这些课文里出现的词语。而学生在“写童话”的过程中,也会选择运用相关的词语。这种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愉快地学习、积累及运用词语,真可谓“一石三鸟”!

(3)要边读边想象。在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为《巨人的花园》增添了新的角色和景色:如青蛙王子、美丽的花蝴蝶、快乐的小蜻蜓、善良的小姑娘;瀑布、花丛、树丛……这使故事更加有趣;在这基础上,又根据童话的特点,巧妙地设计了“相互转告好消息”“挑选巨人花园的‘形象大使’”的话题,使学生想象、拓展故事情节有了明确的学习指向,使学生知道如何去想象。在竞选“形象大使”的过程中,学生们对“巨人的花园”的介绍让人耳目一新:在那里,蝴蝶翩翩起舞,湖水清澈见底,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的瀑布,巨人穿着用树叶围成的裤子……这些想象新颖奇特,表现了学生童话阅读的经验、语文学习的经验和生活的经验,是孩子们纯真可爱的写照,是他们对美丽的童话世界的憧憬和向往。因为想象,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因为创编童话,学生懂得了如何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智慧也就随之生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