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春爱情亲子关系:教师与社会情感课题的学习与实践

青春爱情亲子关系:教师与社会情感课题的学习与实践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学校教育中,孩子的青春期都是教育问题集中爆发的时期,也是教育真正产生价值和意义的时期。正因为此,我认为很有必要讲一讲青春期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引导孩子珍惜青春,把握青春?我将其称之为“青春三论”。青春三论之——青春青春的魅力,经历过青春的人,才更有感触。

青春爱情亲子关系:教师与社会情感课题的学习与实践

无论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学校教育中,孩子的青春期都是教育问题集中爆发的时期,也是教育真正产生价值和意义的时期。正因为此,我认为很有必要讲一讲青春期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引导孩子珍惜青春,把握青春?第二,如何处理孩子青春期时的情感萌动?第三,如何面对孩子所谓的“逆反”,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我将其称之为“青春三论”。

•青春三论之——青春

青春的魅力,经历过青春的人,才更有感触。所以,在谈及青春美好的时候,师长的教育尤为关键。青春的美好与力量在哪儿呢?这需要我们反思,只有我们感知清楚了,才能把这种感知传递给孩子,单纯的说教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青春的美好在什么地方,我想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青春,意味着蓬勃的生机。

从字源上说,“青”的意思是生命的颜色,就像小草刚从土里钻出来的那种颜色;“春”是指春天,是一份独特的时光。青春,就意味着蓬勃的生机。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很敏感,求知欲、记忆力、专注力都是令人震撼的,尽管作为师长的我们在知识储备和思维水平上有明显的优势,但在这些方面却远不及孩子。面对这美好的青春,我们要让孩子珍惜青春,爱护身体,珍惜敏感而强大的求知能力。

第二,青春具备一种希望,一种无限的可能。

我曾经问过很多相对成功的人士:你是不是愿意放弃现在的一切,回到你年轻的时代?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回到过去,并不是他们不满意眼前的生活,而是他们更在乎生命能够拥有一种新的可能性。可惜,谁也无法回到过去。

生命可能性的大小,也是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很多动物出生后不久,就可以行走,因为生命赋予了它们一种强大的本能。然而,人刚出生时是很脆弱的,需要依赖母体,有很长的幼年期,但这种脆弱的背后,却是人类的无限可能性。

1000只梅花鹿,它的生命状态可能是一样,是趋同的,因为本能决定了这一切。但1000个人,可能会呈现出1000条完全不同的生命轨迹。每个生命都可能会呈现出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些独特的色彩,这是人类的独特之处。

这是我所理解的青春的美好,我希望把它告诉孩子们,让每个年轻的孩子都能够珍惜青春,珍惜他们最美好的年华,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去遇见最美好的自己!更何况,珍惜青春,还不仅仅是关乎一个人的命运与前程,更关乎一个家庭,一个族群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

当孩子们可以试着明白青春的珍贵,并愿意珍惜青春时,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怎样做才是珍惜青春、善待青春呢?我认为,答案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方向。

教育,原本就是一种方向,它就是引导一个生命,去走向一个独特的方向。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其精神和肉体的发育速度很快,一旦跑偏,即使一个小小的念头,也可能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所以说,方向对于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方向正确的启蒙教育,是一个了不起的功德。

所谓方向,其实就是志向:志者,心之所向也。

少年的心思是狂野而多元的,我们无法也不应绝对控制,而是要去引导。我们需要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注意两个维度:一是格局要大,二是气象要正。

格局要大,意味着一个人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你的存在不仅仅只对自己有意义,你还要对别人有意义。说通俗些,孩子不能成为一个狭隘的、没心没肺的、冷漠的人。格局要大,还意味着不能把自己仅仅当成一个延续生存的肉体,还得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精神层面是否丰盈,是否充实,是否在追求一种美。

格局大的对立面是格局小,而气象正的对立面是气象不正。一个人,在正确与错误之间,不能跑向错误;在善良与邪恶之间,不能跑向邪恶,这就是“正”。在不坏的基础之上,再去追求高远、雅致,而不是庸俗。

要用什么方式,才能够让孩子拥有一个大的格局和一种正的气象呢?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在你的生命里面,有你读过的书,有你走过的路,还有你爱过的人。”其实,引导孩子的路径也无非这几个维度:读什么样的书;走多远的路,看多少地方,有多少思考;再者就是与什么样的人相伴,其身边的人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生命状态。

关于读书——中华传统的启蒙读物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典籍的核心就是在给你一种价值判断,让你坚守人生的方向。另外,历史书籍和名人传记也值得阅读。价值观和人生品质是相对无形的,但历史中的英雄和传记中的人物是鲜活的。孩子可以在书中与他们相遇并从中体会到一些高贵的东西,而这些价值判断也恰恰是在其他的典籍中早已了解过的,这样一份碰撞会激发孩子强烈的情感震撼,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方向。

关于行走——在中国文人的世界里,走路与读书始终是二合一的,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行走的目的有两个:其一,看前人所留下痕迹那些地方,在那时那地,去感受那样一种不一样的人文气息;其二,看鬼斧神工的景观。在行走当中,感知到历史的厚重、深沉,感知到那种造物主所赋予的那种特别、极致的美。当孩子们能够在大自然当中,感知到一种能够渗入到他生命和内心深处那种美的时候,他们也很难成为坏人。所以,我们要带孩子走到那些具有大自然的幸福和带有时空感的深沉的地方去,那是一种浸润和熏染。

关于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人——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择校,也是可以理解的,对孩子来说,同学和老师的生命状态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话说回来,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还是父母。如果父母陷入了世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不能自拔,孩子就很难有大的格局。

当然,谁也不能够脱离世俗,但我们能否在某些时候从世俗里面脱身,呈现出一种不一样的生命境界?这个境界不是表演,而是一种生命姿态,是一种教育资源,它会很自然地让孩子拥有一个不一样的生命气质。你要求孩子格局大,气象正,作为父母你就要拥有大格局,和正气象,以人育人,用品德来培育孩子的品德,以情操来陶冶孩子的情操。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的生命底色,一个孩子的格局和气象,严格意义上讲最终是由家庭来决定的。

总之,我们需要用读书、用行走、用生命状态去引领年轻的孩子,让他们珍惜青春,把所有青春的精力放在这种求知上,放在这种责任的担当上,放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上,这就是一种大的格局和正的气象。大的格局和正的气象并不意味着他们现在就拥有了多少具体的知识,就拥有了什么样的能力,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来日方长,你几乎可以预知这个孩子会前途远大,因为你能看到他明确的人生方向和迅猛的发展速度,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青春三论之——爱情

孩子很小的时候,老师或者家长说的话,很容易被他们接受。可当孩子慢慢长大,进入青春期,拥有一个独立意识的时候,两代人的差异就开始凸显了,而两种思想的融合也开始面临碰撞的过程。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任何生命无论其强弱,都会追求自己的存在感;没有一个生命,有资格能力完全压抑另外一个生命。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开始在乎自己的形象了,男孩女孩都如此。不管他们现阶段的审美水平如何,至少他们开始追求美了。这不仅仅是自我意识的呈现,其背后还有一个性别意识的问题。随着性别意识的觉醒,孩子们可能会产生一些让家长和老师为之色变的一种状况,即所谓的“早恋”。

其实,早恋这种说法本身并不合理,这是情感的一种自然萌动。情感本身不存在早晚的问题,来了就是来了,去面对就好。可恰恰是这个问题,给家长与老师造成了很多困扰,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表态?

其实,出现了不懂的问题不可怕,思考和学习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可怕的是不假思索、依靠惯性武断地下结论,并施加干预。以所谓的“早恋”来说,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否定镇压,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让情况变得更糟。我希望,家长和老师在面对问题时,一定要保持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思考自己当年的情形,有没有这样的情感萌动?有没有特别臭美的时候?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有助于我们解决教育中的很多问题,至少会更容易与孩子产生共情。当我们真的能够沉下心来去思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面对孩子在青春期中的种种问题,我们最真实的反应应该是开心:孩子长大了,他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需要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他们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慢慢地学会得体地退出。

我们终究是要撤离的,孩子不能永远生活在师长的遮蔽之下,他们的生命意志需要得到发展。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压制他正常的意志发展,青春期如同孩子的第二次出生,这也是更重要的出生,因为他们的精神出生了。

然而,这不代表他们完全不需要我们的指导,他们的独立与我们的引导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双翼。我们需要讲讲自己这一代人对世界、对爱情的看法,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先要通过学习和了解具备正确的看法。很多父母向孩子传递的不是看法,而是一种焦虑的情绪,以一种口不择言的方式。

关于爱情,我们该和孩子们交流哪些内容呢?

第一,性别意识的审美。

爱情是一种追求美好的生命体验,既是追求美好,就得知道什么是美?这和艺术如出一辙,在创作美之前,我们应该有一个美的标准,到底什么是美?然后,再按照标准去创作。

爱情也是一个道理,你追求异性,喜欢跟对方在一起,但你得知道,他(她)到底哪个地方吸引你?为什么这种特质会吸引你?有的爱情可能是喜欢上了一个人,然后意识到了原因;有的爱情是按照自己心中预设的审美标准找到了一个很合适的人……但无论哪种爱情,其背后都会有一个或显性或隐藏的审美标准,没有审美作为支撑的爱情是很难想象的。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们逐渐形成在性别角色以及情感方面的审美呢?

首先,不要回避这方面的话题,因为回避本身就是问题。孩子慢慢长大,开始面临新的人生问题,我们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刻舟求剑。我们得知道,孩子会面临哪些问题,然后去思考这些问题,把这些问题常态化。很多时候,不谈却又不得不面对,往往就会引发一些特别扭曲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审美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价值判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而且价值判断的背后往往会带有时代的特征,以及地域或种族的痕迹。所以,跟孩子们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还得注意方式方法。

我个人的意见是,清晰坦荡地谈出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标准;同时也要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审美选择。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标准作为唯一的标准,因为教育的任务是让孩子们能够形成自己的生命意志,茁壮成长。在讨论的过程中,师长不能自以为是,要俯下身子跟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意见。

在沟通过程中,彼此影响,彼此尊重,彼此包容,甚至作为长辈的我们要包容更多,不超过底线就好。很多时候,孩子反对你的原因并不是你不对,而是你太强势,将自己的观点当成最终结论。当我们能够做到充分尊重孩子,孩子们也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他们就会与我们产生共鸣。

第二,爱情的模式。

谈完了性别意识的审美,接下来我想谈谈爱情这一内容。关于爱情的一些想法,我更多是通过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分析总结的,尤其是通过阅读看到更大时空中的爱情,我推荐大家看看《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也是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在这本书里,呈现了很多种爱情的模式。

相知型的爱情——这种爱情很浪漫,爱的双方彼此很了解,堪称知音。双方并不见得有很长时间的相处经历,但就是彼此觉得很熟悉。人一生当中能够经历这样一场爱情,是刻骨铭心的痛,或许也是刻骨铭心的幸福。但这是一种机缘,不是每个人一生当中都能碰得到的,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是爱情的一种。

就像《平凡的世界》里面,金波藏族女孩的爱情。他当兵的军营附近一个牧羊的姑娘在那儿唱歌,用藏语,他听不懂,但他听得懂那首歌的旋律:《在那个遥远的地方》,他觉得歌声特别美,他很喜欢。那女孩用藏语唱完后,他就用汉语再唱一遍,两个人形成了默契。最后,金波离开了部队,再也没见过那个藏族姑娘了,但他一直保留着姑娘送他的搪瓷缸。

欣赏或崇拜型爱情——这种爱情建立在性别审美的基础上,就是对方身上有一个优点特别吸引你,比如:一个女孩喜欢一个男孩,觉得他特别有担当和责任感,这种欣赏到了极致甚至可以演变成崇拜。这也是一种爱情,一种很炽热的爱情,对方身上的某种优点对于自己有着致命的吸引,比如才华、品质,甚至是样貌,都是合理且正常的。只不过,我们不能把外貌看得过重。(www.xing528.com)

温情型爱情——双方在一起,不一定很相知、很崇拜,就是平平淡淡的、很温暖、很安全,彼此会因为对方的付出而感到温暖。虽然只是平淡的相守与陪伴,但就是这样的平淡,因为岁月的累积,发酵成最浓烈香醇的酒,一口入喉,火辣而又绵长。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碰到那样一种真正意义的情投意合,可遇而不可求,我们渴望那种感情,但同样需要去理解、尊重、敬畏这样一种平淡而绵长的温情。

爱情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我的概括远远无法穷尽爱情的种类。当然,我不想,也认为没有必要去穷尽爱情的种类,因为与孩子们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系统地总结爱情,也不是去指导他们如何开始自己的爱情,而是想传递给他们一种观点:爱情是一件很美的事,是一种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我们要尊重爱情,也要珍惜自己。

对于一些年轻人的情感萌动,我一直是很包容甚至是祝福的,因为我知道那再正常不过,而且是一件美好的事。希望孩子们简简单单地去体会它,然后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慢慢地找到那个心仪的人,然后能够幸福地过一生。

第三,东西方在爱情与婚姻方面的差异。

我还想跟孩子们交流的,是东西方对于爱情和婚姻理解的微妙差异。现在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思想也比较多元,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也会比较常见,比如:父母是比较传统而东方的,子女是比较现代而西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碰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碰撞双方对对方都不了解,甚至对自己的观念和立场都不是特别的清晰。这样的碰撞很难发展为有逻辑的讨论,却很容易发展成为没有逻辑的攻击与发泄。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需要在讨论开始之前去思考自己和对方立场的真正内涵。如此,便可以加深理解,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其乐融融。

所有的爱情,都要讲两性的吸引,这是共性。但在东方的爱情里面,个人的爱情,往往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中国人喜欢讲门当户对,把婚姻看成是一个社会行为,婚姻不单单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融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家族群。这两个人的感情,要放在两个家族融合的背景中去考量。然而,西方的婚姻与中国的不太一样,它更多的是强调两个生命个体之间的一种情感状态。

东西方对于爱情与婚姻关系的理解存在差异,但不代表这两种情感模式是泾渭分明,截然不同的。在爱情当中,有两个维度是我们要思考的:第一,两个人的情感热度;第二,两个人在一起要承担的责任,对对方的责任和对对方家庭、家族的责任。西方的情感模式可能是以两人情感的纯度为重,但这不代表感情的背后没有家族责任这些内涵,中国人可能是更看重家庭乃至家族责任的内涵,但也不代表说,它鼓励没有灵魂碰撞的爱情。

告诉孩子有关爱情与婚姻的这些内容,是希望他们能够认真地思考,审慎地选择。对孩子而言,他们拥有选择的自由,但在选择自由之前,应该具备选择的能力和选择的智慧。身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些思考问题的维度,然后再给他们自由。

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最美好的情感之路,会有他自己最好的生命状态。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有义务把自己对于爱情或婚姻思考过的、整理过的一些理解和看法传递给他,但我们没有替孩子做决定的权力。我们的权力,只是在他们还没有决定之前,进行引导教育和提供建议。实际上,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并传递我们的经验,孩子还是很受教的,他们也会珍惜来自我们的经验与建议,这是他们以后作出理性选择的助力。

•青春三论——亲子

无论是希望孩子理解青春的意义,还是跟他们谈及性别角色,或是引导他们去思考爱情,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健康、正常的亲子关系为前提的。亲子关系处理得好坏,影响着一系列后续的问题,所以在青春三论里面最后要谈的,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亲子关系”。

提及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很多家长都会提到一个词——叛逆(或逆反)。认真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逆反这个表达本身是存在问题的:它是一个单向的词语,只能用于父母说孩子,而不能用于孩子形容父母;而逆反的本质,却是双方的一种冲突,一种交流不畅或观念不一致。对于这样的一种分歧,如果将其称之为逆反,说明我们在表述这个现象的时候,其实是拥有了一种中国传统思想下的家长本位思想。我们站在家长的角度说孩子逆反,意味着我们先入为主地规定家长一方的正确性,跟家长不一样的就是“逆反”。

我们中国人很希望,也很愿意让别人夸自己家的孩子“听话”。当孩子十几岁时,别人说“你孩子真听话”,你会很开心;可当孩子四五十岁,别人再说“你孩子真听话”,你肯定会觉得这话有问题了,细思极恐!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听话只不过是特定阶段我们对孩子的一个期待,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孩子独立的、健康的成长。所谓让孩子“听话”,只是觉得在“听话”的前提下,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个体成长而已。

我一直觉得,教育之所以要存在,就是因为我们和下一代注定会有分离。正因为我们会因为死亡而分离,所以教育才就拥有了特定的意义。在我们离开之后,在失去了我们的照顾与庇护之后,下一代是否还能够独立地、安全地、健康而温暖地生活呢?教育的目的,是下一代自己独立地、健康而有尊严地生活。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孩子发出独立的声音,拥有独立的思想,以及独立生存的能力。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的逆反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开始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命意识,哪怕这种意志不完全合理,不完全正确,起码他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声音。所以,当孩子开始所谓“逆反”的时候,当他们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产生了分歧与对抗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欣喜——孩子长大了。然后,再去思考如何面对这个情况,如何引导这些独立的生命个体更健康、更理性。

在西方国家,没有“逆反”的说法,它更多的会被称之为“代沟”,意味着两代人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不同。与“逆反”相比,“代沟”这个词的表述是中性的,仅仅表达两代人之间有一定的隔膜,而没有赋予这个隔膜一个特定的判断,即“父母是对的,子女是有问题的”。

东方和西方之所以存在差异,与传统儒家的伦理等级制度有很大关系。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农耕文明,生活模式是家族聚居,把宗法伦理看得很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父亲和儿子关联的背后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信仰。我们认为,子孙后代在延续着我们的肉体血脉与精神血脉,因此习惯把自己的生命意志附加于后辈身上。这既是一份炽热的爱,也是一份可怕的负担。如今,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了,不再是过去的农耕时代,也不再是过去的家族聚居,而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相处模式。时代在变化,固然有一些文明深处的东西我们没有办法完全去改变,但我们也要试着去调整。

在西方人的认知里,孩子是借父母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保证着人类的延续,亲子间在灵魂上是完全平等的,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所以,他们非常尊重生命个体的独立性,这是西方的传统。和东方相比,西方的亲子关系略显得冷清,但也多了一些理性。

一位父亲讲述,他在上大学时,每次去图书馆都会途径一个琴房,他经常看到一个留着长发的女孩在那儿弹琴。从那时起,他就在想,将来自己也要有一个女儿,让她留长发,学钢琴。多年后,一切如他所愿。然而,女儿并不喜欢弹琴,面对老师愈发严苛的要求,以及越积越多的负面情绪,她终于提出抗议,不再学琴。最后,那位父亲同意了,但他说了一句话:“对于你来讲,你的噩梦终止了,而对于我来讲,我的希望破灭了。”

看完这个故事,你觉得这位父亲是值得同情,还是值得批判?

跳脱出感情,我们不妨理性地剖析整件事情的经过:父亲有一份美好的期待,这可以理解,但他把这份美好的期待附加在了一个属于自己之外的生命个体上,而那个生命个体在她懵懂不自知的时候,兴许还能够接受,可当有一天她拥有了自己的生命意识,她的想法与父亲的想法不一致时,又如何去实现他的愿望呢?这样的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这样一种安排无论以多么强烈的爱作为理由,似乎都是说不过去的。

孩子大了,他终究拥有了自我,拥有了一个独立于我们生命之外的个体意志,这是最高价值。如果生命方向的正确背后是父母的选择在发挥作用,那么这种正确并没有价值。因为在青春期里面最重要的主旋律就是独立,就是自由的生长。在尊重这一价值的基础上,再谈独立的生命体意志,这种价值的排序不取决于某个人的偏好,而取决于孩子的成长规律。

孩子的“逆反”程度,与他所受到的外在压力有很大关系。当一个孩子特别漠视周围人意见的时候,往往在于他的意见从来就没有被重视过,他需要把自己的意见作为第一意志,才会削减别人带给他的压力和痛苦。当你真正尊重他,把选择权交给他的时候,他的选择就未必会那么不堪。

很多家长会问,处理青春期的亲子关系,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则呢?在此,我想分享一点个人的心得体会,着重谈两个关键点:

第一,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

我们要具备同理心,理解和包容孩子的某些想法,而不是单纯的以一件事情的对错或者说是不是完全合理来判断一件事情。否则的话,就会给孩子们这样一种感觉或思路:在亲子之间,决策能力的强弱是双方是否有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假如我们双方都认同了这样的思路,那么问题便来了,世间公道为白发,贵人头发不曾饶,终究有一天也我们是要老的。

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我们的知识不再更新,我们的视野相对狭窄,而我们的孩子正年富力强,此时假若孩子的能力、知识、视野远远超越我们,而我们和孩子之间又产生了一个意见和分歧,那孩子是否可以很强势地否定掉我们的意见,或者看似苦口婆心地教育教育我们:“老同志,你们这套都过时了,你这不明白,所以你们出门总是上当受骗,你就听我的就好,放心,听我的保证没有错,我是你儿子,我不会坑你们的。”

可悲的是,那个时候,我们确实可能是处处不如孩子了,但问题是我们能够接受孩子和我们交流的态度,心里会不会很难过?或许我们会觉得:我毕竟是你父母啊,就算我现在不明白、不懂,那你得尊重我,好好和我说话吧?

如果我们这么想问题,我们的孩子当初何尝没有同样的心思呢?所以,将心比心,我们会发现,在亲子关系的处理之中,双方的情感感受应该是最重要、最需要考虑的价值追求。而单纯计较于事情本身的正确与否就未必是正确的决定了。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强势的我们要给孩子一种感觉:我尊重你并给你自由,你有一个和我探讨问题的权利,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老了的时候,那孩子也会理解说:我的父母因为这样一个自然规律,他们处于这样一个知识的弱势,但是我依旧会尊重他们,他们是我要去爱的对象而不是讲道理的对象,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美好?

第二,在尊重孩子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加大亲子交流的频率与深度。

亲子交流,可以消解亲子双方的矛盾与差异,更加了解彼此从而增加包容度,也能够将师长的人生经验以最合理的方式传递给孩子,让孩子逐渐形成独立、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对孩子最大最有效的守护。

随着年龄的成长,阅历的增加,孩子都会有表达的愿望,也渴望自己能够被外部世界倾听和接受。如果亲子沟通出了一些问题,他们的表达不被理解和关注,就会慢慢地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在跟孩子交流时,一定做好以下几件事:

1.相对平等

亲子交流的双方地位应该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不存在一方对另外一方居高临下的道德优势。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不能是单方的灌输或者传递,而应是真正意义的交流。

2.内容丰富

很多家庭的亲子谈话内容,永远是学习,难道生活中就没别的维度吗?当然有。只不过是父母总站在自己的立场,只关心自己关心的问题,忽视了孩子的问题,最终导致亲子沟通不畅。亲子双方交流的内容应该是全面而丰富多彩的,应该指向一个更大的世界,指向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换一个角度来说,交流的内容应该有父母关注的内容,也应该有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还应该有父母基于更大的视野提出的有讨论价值的话题。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们所提起的,哪怕是班里同学之间琐碎的小事,我们也需要认真地听听,然后沉静下来思考一下,看似轻描淡写地给孩子们一些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会变得更融洽,而且也会慢慢地引导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稳定。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就社会的热点或者某一篇我们和孩子共同读过的文章聊一聊,随意地谈谈各自的看法,增进彼此的了解。

3.时机恰当

亲子交流还要选择一个合宜的契机,比如什么时间点聊,什么地点聊,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开始对话,都是很重要的。比如:学生最反感家长在吃饭的时候谈学习成绩;在和孩子谈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时,要在学习过程中去沟通,而不应该在考试结束后看到分数时谈,那个时候孩子本身的情绪波动很大,且还会给孩子一个印象:平时从不关注我的学习,就是出了分数后没完没了!孩子心里也会带着怨气:你早干嘛去了?

其实,亲子间的交流更多的应该是轻松而自然的,比如饭后在小区或公园里散步,随便聊几个话题,谈谈社会上的事,自己读过的书……对孩子提起的话题,要保有兴趣地追问,让孩子感受到你在认真地关注他、倾听他。

每个人终究都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摩擦与痛苦,也会有幸福与成就感。在孩子青春期这样一个阶段,作为师长要多一些耐心和包容,用理解与共情去缓解孩子这种青春期的焦躁,让孩子更合理地、以更少的成本进入到社会主流的轨道中,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让孩子承受我们曾经承受过的伤害,这是师长的善良,也是我们因岁月沧桑而涵养出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