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命题演讲技巧:《打造演说家》的第三节

提升命题演讲技巧:《打造演说家》的第三节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概括题旨这是指把演讲的主题、内容、目的揭示出来。警醒式这种题目如警钟长鸣,对已经出现的弊端和可能发生的问题,提醒人们注意,加以抵制和防范。祈使式这种题目是演讲者以恳切、劝勉的态度,希望听众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命题演讲的主题不仅是明确的,而且是深刻的。她的演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受到了听众的欢迎。

提升命题演讲技巧:《打造演说家》的第三节

一、如何选题

一次成功的演讲,其中心主旨、体裁、情调和色彩,无不在题目上有所反映,题目也鲜明地表现了演讲者的心态,艺术地折射出民族和时代的特色,构成演讲鲜活明亮的“眼睛”,使听众悦耳赏心,引起共鸣。所以,善讲者欲稳操胜券,选题一定要恰当。选题恰当是指题目首先要符合主题要求;其二要适合听众的实际,考虑听众的思想修养、文化水平、职业特点、阅历等;其三要选择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专业、知识面接近的题目,因为自己熟悉的东西易讲深讲透;其四要按规定的时间选择题目,如时间长,题目的内涵就可大些,反之题目的内容就可以少些。

拟题技巧,大致有三:概括题旨,选择形式,讲究修辞。

1.概括题旨

这是指把演讲的主题、内容、目的揭示出来。如曲啸的演讲«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听就知道讲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是什么。演讲就内容来分或偏重陈述事实,或偏重评点事理,或偏重抒情言志。从概括题旨考虑题目,就要突出事、理、情。如«当战场上的勇士,做生活中的强者»是战斗英雄史光柱把自己英雄事迹和顽强精神以格言语言概括出来,突出一事意在其中;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这篇演讲的题目,就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党中央的观点和态度,是评点事理标题;«自豪、自慰吧,师范生»就是表达作者憎爱分明,抒情言志的标题。

2.选择形式

演讲的题目作为演讲内容和中心思想的高度浓缩和概括,一方面要准确,反映题旨的本质;另一方面要新颖,避免雷同、模式化。这就要选择形式。

叙述式这是以叙述事实为主而宣传先进思想的演讲所经常采用的题目形式。如:«我是军人的妻子»、«三班制工人的心声»、«我是名师范大学生»。

评论式这是宣传主张,批驳谬论,以论为主的演讲题目形式。如:«劳动是神圣的»、«少点陶醉,多点反省»、«爱,是沉重的»。抒情式以抒情言志为内容的演讲,它的题目,往往是激情溢于言表。如:«自豪吧,纺织姑娘»、«我爱绿色»、«大巴山的春风吹暖了我的心»。

号召式这种题目往往是体现时代精神的口号。如:«扬起生活的风帆»、«到军校去»、«我们要做中华的脊梁»。

警醒式这种题目如警钟长鸣,对已经出现的弊端和可能发生的问题,提醒人们注意,加以抵制和防范。如«救救孩子»、«朋友,请警惕精神的“癌细胞”»、«莫让年华付水流»。

祈使式这种题目是演讲者以恳切、劝勉的态度,希望听众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为了我们的父亲»、«让我们无愧于光荣的称号»、«让美的横竿不断升高»。

3.讲究修辞

演讲的题目,不仅要概括精当,文字简练,形式新颖,而且要富于文采。读来顺畅,声韵和谐,这就不能不讲究修辞。倒装故意颠倒词语顺序,把演讲者要突出的事理放在前头,给听众造成深刻的印象。如«奋斗,做生活的强者»、«燃烧吧,火箭»、«飞吧,振起我们的双翅»。

比喻用比喻方法做演讲题目,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如«“豆芽菜”的苦恼»、«祖国—母亲»、«我愿做一支燃烧的蜡烛»。

设问以设问的方式,制造悬念,引起注意。如«娜拉走后怎样»、«人才在哪里»、«“命运之神”在哪里»。

警句用富于哲理的名言隽语做题目,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心底无私天地宽»、«在失败面前挺起胸膛»、«学无常师»。

对偶根据演讲内容存在的某种对应关系,在拟题时,用对偶形式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如«悠悠牵魂线,浓浓思乡情»、«耻辱的标记,振兴的脚印»、«为公德乃大,无私心自安»。

引用在演讲中引用他人的言词作为题目,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如«“我也是义和团”»、«改变“爱的不等式”»、«先天下之忧而忧»。

二、确定中心

清代学者纪晓岚给一篇文章写评语,抄录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者看后得意洋洋,认为纪晓岚是夸奖自己,可别人却不这样看。作者只好请教纪晓岚,纪晓岚说: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说你的文章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说你的文章不知所往。说得作者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可见,不提出问题,不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文章是毫无意义的。对命题演讲来说,更是如此。

命题演讲的主题不仅是明确的,而且是深刻的。演讲的主题要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社会生活的规律,而不是在表面上做文章,就事论事地议论一番。主题深刻,才能引起听众的注意,促使他们去思考,获得深入的认识。主题不深刻,听众听了就如同喝了一杯白开水,没滋没味。那么如何选择主题和提炼主题呢?

首先,要选择现实生活中人们非常关心并急需解决的主题。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说道:“农民庄稼生长不良时,总是设法使其恶劣的状况得到改善,使之真正有助于健康生长。而聪慧优秀的演讲家与国家的关系,就如同农民与庄稼一样,一切美好而绝非丑陋的东西,在这些聪慧优秀的演讲家眼里,才是合理而正义的。”演讲者要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来阐述。那种不痛不痒的、毫无实际意义的说教,以及流于庸俗无聊的空谈,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为听众所不齿的。

李莹洁的«我愿做一支燃烧的蜡烛»就是针对社会上许多人看不起教师,许多师范生不愿当老师的社会问题而发表自己看法的,决定把自己的毕生献给教育事业。她的演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受到了听众的欢迎。

演讲者每准备一次演讲,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听众的需要,认真考虑思索主题是否符合客观需要,听众所急需得到解答而又有意义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是,那就坚决讲;如果不是,那就最好不讲,因为它于听众和社会无所补益。

其次,要选择自己有真知灼见的主题。演讲者对所讲问题有独到与深刻的看法和观点,只有这样,听众才受教益,才有收获。假若演讲者选择了听众最关心的问题,而在演讲中却拿不出新观点、新看法,只是人云亦云,平平淡淡,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有个演讲者讲«班门弄斧»,他一改这一成语原意,提出自己新看法,只有在行家面前“弄斧”,不怕露丑,向行家学习,这样进步才快。所以演讲者提出“弄斧偏到班门”,这样的演讲能不受到欢迎吗?

三、组织材料(www.xing528.com)

演讲引用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性,这样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有一个公园的门牌上写着“华人与犬不得入内”,这块侮辱中华民族人格的牌子,曾激起多少仁人志士的义愤!难道他乡有乐土吗?否!孙中山先生为了激发国人的觉醒,知耻而后进,在演讲中引用了在国外发生的一件事:在南洋爪哇,一位华侨富翁夜出而归,未带通行证,只得雇一个日本妓女同行,才能安全回家,因为荷兰巡捕不敢盘问日本妓女。日本妓女虽然低贱,但她的祖国强盛,国际地位就高,行动就自由。中国富翁虽富,但祖国不强盛,连夜间走路的自由也没有。

俗语说:“拣到筐里的并不都是菜”。有的演讲尽管有了一个深刻的引起听众注意的主题,同时也占有了丰富的材料,可是听众却不感兴趣。原因何在,那就是演讲者没有选择恰当而有魅力的材料。在占有材料上,我们主张“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但在使用材料上,我们则提倡“兵不在多而在精”。

那么,如何组织命题演讲的材料呢?

首先,要选择反映主题的材料。演讲者组织材料中,一定要在大量的材料中,把那些和主题有关的,并能有力支持主题、表现主题、说明主题的材料选出来;这样,才能使主题和材料有机统一,既有吸引力,又有说服力。

李莹洁的«我愿做一支燃烧的蜡烛»主题是献身教育事业。围绕这个主题,演讲者主要选取两个材料:一位农民讲自己的儿子不痴不傻,读了三年书,只会十来个字,可见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多么差;一位姓郭的老师身患绝症坚持上课,可见老师的牺牲奉献精神多么崇高。因此,演讲者决定“燃烧自己,照亮他人”。通过两个典型材料,有力地烘托了主题。

其次,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材料。演讲者在选择材料上,不能只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服从主题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听众的需要。在准备演讲时要考虑到不同场合、不同听众的具体特点、具体兴趣和爱好;考虑听众的文化程度;了解听众心理,选择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材料;选择那些能给听众指明方向,能够教给听众行动的手段和方法的材料。

最后,要选择准确的材料。演讲的目的既然是宣传人、说服人、教育人,那么,演讲者自己首先就要有个科学的态度。不管你的材料如何说明主题,如何有针对性,一旦失真,经不起验证,哪怕一点微小的细节有出入,都会使听众对整个演讲产生怀疑。

四、结构设计

演讲结构就如演讲的骨架,其优劣直接影响着、演讲的效果。命题演讲的结构要谨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环环相扣,衔接自如,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充分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情感,紧紧地吸引住听众。

命题演讲在结构设计时要讲究技巧、方法。

1.线索要单纯清晰

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在内容展开过程中,注意突出主要线索,不要枝蔓太多,头绪不清。不同类型演讲有不同的线索类型,议论型演讲中,主要是指思想脉络,即演讲的思路,其思路线索要单纯,前后承接,一层一层地展开。如李燕洁的命题演讲«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语言,来自美的心灵”、“使行动更美好”、“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要有朴素自然仪容美”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前后衔接,共同来揭示美的规律、美的本质。

在叙事型演讲中线索主要是指人物活动、事物发展的轨迹。如李莹洁的«我愿做一支燃烧的蜡烛»演讲结构线索清晰明确。讲者首先从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谈起,举第一个教自己的老师的例子;接着谈了在成都师范的破旧的校舍中接触到了许多有责任心的老师,受到感动;然后讲在一乡村小学所受到的震惊,坚定了教师的信念,并举了一位“烛烧成灰”的普通教师事例;最后演讲者说到,作为老师确实失去很多,但我们的青春却在学生身上闪光、延续,演讲者立下誓言,“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燃烧生命,得到永生”。整篇演讲线索清晰,结构谨严,至情至理。

只有线索清楚,才符合听觉接受信息的规律,演讲内容才能在听众的心目中显得有条有理,画面完整,易于跟上演讲者的思路,同步理解其内容。

2.层次间要有过渡

不管横式还是纵式结构,每个层次内容的观点与材料要配套、统一,论证要合乎逻辑。每个层次、段落要统一、完整,即表达的中心要相对集中、单一,易于听众接受。

文章的分段,读者可以一目了然。而演讲的分段,则全靠有声语言的标志了。语言标志常见的有:

(1)小标题。比如李燕洁的演讲«国家、民族与正气»中,三个层次之前使用了三个小标题:爱国主义;民族之魂;正气之歌。层次段落划分十分醒目

(2)序号过渡。如用“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或:“首先……其次……再次……”。

(3)层次的第一句话作为过渡标志。比如演讲辞«莫让年华付水流»,每段开头都选用和时间相关的谚语标明层次: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时间是最伟大的革新家……;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时间可以创造奇迹……;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

3.结构要讲究章法

结构讲稿不但要考虑材料的多寡、价值和作用,还要从效果出发,巧妙地安排观点和材料,使之在整个结构框架中,找到最佳位置。在命题演讲结构中要注意详略得当、张弛有致、抑扬顿挫。

详略得当是指在安排材料时,要从突出主题需要和演讲效果出发,对能深化主题的材料,能引起听众兴趣、共鸣的材料,就要多用笔墨详细一些,篇幅重些;反之从简。

张弛有致就是从表述的效果出发,把紧张急促的内容与舒缓轻松的内容间隔开来,有张有弛;把议论和叙述内容穿插开来,使演讲富于变化,符合听众的听觉和注意的规律。在进行命题演讲时,在统一主题指导下,适当插入一些奇闻轶事、小故事、诗文警句、幽默笑话等,不仅使内容丰富多彩,而且也使结构张弛有致、起伏跌宕。

抑扬顿挫是指在进行演讲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把不同性质的材料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顺序编排组合,以形成前后反差对比,达到赞扬或贬斥,强化某种思想感情的演讲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