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演说家:解析演讲的基本特征

打造演说家:解析演讲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恐怕是演讲之所以为演讲的根本问题。其次,演讲中的“讲”也是具有“演”的特性。演讲这种最终的目的实现正是演讲的特殊功能之所在。演讲是不能没有情感的。演讲的功能,在劝导听众的行动上,有着充分的体现。

打造演说家:解析演讲的基本特征

一、什么是演讲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不少演讲,有时我们自己也登台演讲,那么,我们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演讲现象,究竟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功能和意义呢?这些恐怕是演讲之所以为演讲的根本问题。要揭示演讲的奥秘,要掌握演讲艺术,只有首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纲举目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演讲是高级的语言表达形式

我们知道,人类是通过语言这个工具来相互交际的。在使用语言过程中,人们由于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需要,创造出许许多多语言表达、交际的方式。这些方式可分成三个基本类别:一是声音语,即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特定的意思,其具体形式如谈话、讨论、争辩、解说、打招呼、讲故事等等;二是态势语,即以人的身姿动作来传情达意,如姿态、仪表、手势、表情等等;三是书面语,即声音语的文字符号,包括论文、报告、随笔、书信、日记等等。

就演讲说来,毫无疑问,也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那么,它属于上述哪一种语言类别呢?一般说来,人们都把这划到声音语言中,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声音语在演讲中处于主要地位。但是,演讲不仅仅运用声音语,还要运用态势语及书面语(演讲稿),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表达形式。并且,由于声音语、态势语和书面语在演讲中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就使演讲更加具有了其他任何语言表达形式所不具有的独特之处。这主要表现在:演讲不仅要演,而且要讲,并非一般地演,还要获得特殊的表达与交际效果。

首先,让我们从“演”谈起。演讲最明显的特性,恐怕就在这个“演”上。所谓“演”,首先就指态势语言的运用。古往今来,但凡名副其实的演讲,无不使用态势语。在演讲中,演讲者在讲的同时,总是运用各种各样的表情、姿势、手势传情达意,用来补充、加强和突出声音语的内容。一般人们讲话时,也往往带着某种表情和动作,但那是自然而然地作出的,很少是故意为之的。与此不同,在演讲中,态势语言的运用是非常自觉的,甚至是刻意求之的。演讲者总是使自己的表情、姿态、动作和手势,带上鲜明的思想意义和情感色彩,具有美的魅力,以此来强烈地吸引和感染听众,求得特殊的交际效果。

其次,演讲中的“讲”也是具有“演”的特性。我们知道,声音语是由言辞内容和声音形式这两个方面构成的,而“演”的特性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实现的。在演讲中,演讲者不是一般地使用言辞,而是追求言辞的精致、严密和逻辑性、感染性。演讲者总是努力做到:问题新颖,观点鲜明,材料丰富多彩,结构错落有致,用词准确恰当而又形象风趣,语句生动活泼而又富于逻辑色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听众,深深地打动听众。另一方面,演讲不是一般地发音吐字,而是最充分地发挥声音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造成一种起伏跌宕、婉转悠扬的音韵美,以此来唤起听众的极大兴趣。

2.演讲是感召群众的重要手段

演讲活动一方面要有人发表演讲,另一方面还要有人(甚至是众多的人)听演讲。没有演讲者的演讲,或者没有听众的演讲,大概谁也没见过,因为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的确,当演讲者运用演讲这种高级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时候,总是面对着一定的听众。假若没有听众,那么,演讲便失去了活动的对象,从而演讲者的任何表达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

实际上,如果说演讲者所以要运用演讲这个语言形式,其目的是要最巧妙、最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话,那么,演讲者表达思想感情的目的就是要作用于听众,使他们接受演讲者所要表达的一切,形成新的观点和主张、情感和态度、意志和要求、信念和决心,以及行动的勇气和力量。演讲这种最终的目的实现正是演讲的特殊功能之所在。这可以归结为知、情、德、意、行五个方面。换句话说,演讲的功能就体现在对听众的知、情、德、意、行等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和改变上。

下面,我们分别来加以认识:

第一,知。知,就是认知,就是智慧,演讲的功能首先就体现在启迪听众的智慧上。一般说来,演讲者总要在演讲中摆事实、讲道理。面对日常的生活,演讲者总是要透过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发现并揭示生活的真谛;或者,总是要通过众所公认的某些典型事例的剖析,来阐发生活的哲理。以此来引起听众的思考,使他们形成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当社会生活处于变革和动荡的时刻,演讲者则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面对复杂的形势,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以此来唤醒听众,使他们认清现实生活的本质,掌握真理。

第二,情。情,就是感情,就是情绪和态度。演讲是不能没有情感的。演讲者在把握真理的时候,总是带着对真理的热爱之情;演讲者在叙述生活事件时,也总是自然而然地带着对生活的爱憎态度。这种情态一般是通过言辞、声音、姿态、表情表现出来的。因此往往直接作用于听众,使他们受到深深的影响,产生强烈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第三,德。德,就是道德。演讲的功用还表现在对听众道德的感化上。道德修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它是一个人的精神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演讲者应当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他的演讲总要蕴含着道德因素,从而培养听众高尚的道德情操。当代演讲家李燕杰的演讲就突出地表现出这一点。在“塑造美的心灵”等演讲中,李燕杰同志总是寓道德教育于故事的叙述、哲理的阐释、情感的抒发中。他对雷锋精神的宣传,对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热情赞颂,对社会公德的大力提倡,都给听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自觉地培养高尚的道德观念。

第四,意。意,就是意志,就是意愿和信念。演讲的功能也表现在对听众意志的培养上,一个掌握着真理、具有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演讲者,也应当同时是一个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勇于奋斗的人。在演讲中,演讲者总是把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积极、乐观的态度,表达出来。而听众也总会受到感染,从而增添生活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当代优秀演讲者蔡朝东同志的«理解万岁»,就充满着当代军人的钢铁般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唤起千千万万个青少年勇敢地走上奋斗的道路。

第五,行。行,就是行动。演讲的功能,在劝导听众的行动上,有着充分的体现。有很多演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鼓动、劝导听众去进行某种实际行动。在演讲中,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坚定地提出人们(听众们)必须去进行某种行动,并明确地指出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当听众听到这种演讲后,往往会被演讲者所打动,接受他的劝导,并积极地去行动。当然,这种行动有的是需要马上做出的,如我国古代著名的盘庚迁都演讲,就是要使民众立即跟随盘庚迁都异地;有的则是长远的,使听众在接受演讲者的劝导后,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地、经常地去进行某种行动,如我国当代有关先进人物事迹的演讲,往往会对听众的未来工作和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上述知、情、德、意、行五个方面,是对演讲功能体现的大体概括。实际上,演讲的功能是非常复杂、多样的。就一次演讲来说,往往总是同时具有着多种功能,只不过是有所侧重而已。

3.演讲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上面我们对演讲功能的探寻,是着眼在演讲听众这方面的。实际上,演讲的功能对于演讲者自身来说,也是存在的。换句话说,一个人若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演讲者,一个演讲者若要进行一次成功的演讲,那么,他所进行的演讲训练、演讲准备和实际发表演讲的活动,对于自身的培养来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演讲有利于人的口才培养。在所有的语言表达中,演讲是一种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对于声音语和态势语的要求是很高的。一个擅长演讲的人,一定有较好的口才,因而也一定是个谈话、争论、讲解、闲聊的能手。就此说来,了解演讲的知识,学习演讲的技巧,对于每一个想要提高自己口才水平的人,都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演讲有助于人的智力开发。我们知道,人的智能结构主要表现在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五个方面,而演讲活动对这些智能的开启和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如果你是一个演讲者,那么,你若想使自己的演讲具有现实意义而受听众欢迎,那就必须深入、细致地观察现实社会生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生活的底蕴;在实际发表演讲时,更应当仔细观察听众的反应,以便迅速调整演讲的内容和方式。这无疑会训练和提高你的观察力。

任何演讲,都需要事先做准备。即使所谓“无准备”的即兴演讲,其实也是有准备过程的,只不过准备时间很短罢了。若想把准备的内容完满地表达出来,就需要有很强的记忆力。仅此而言,发表演讲对人的记忆力的培养、训练,是大有益处的。

在演讲准备过程中,演讲者总会有意无意地进行再造性想像和创造性想像,以求得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把握和深刻认识。例如,你在讲述一个听来的故事的时候,你在把眼前的社会现象同你所经历的某些现象相比较的时候,你在向听众描绘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时候,你的想像力能不得到训练和提高吗?

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上,演讲实践有着特殊的重要价值。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不能不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独一无二的手段和工具。离开了语言,思维便无法进行;当然,离开了思维,便不会有正常的语言,二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不用说,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联着他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当一个人通过学习和训练演讲而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时,那么,他就极有可能同时获得了敏捷、缜密、高超的思维能力。(www.xing528.com)

不言而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很新奇而美妙的演讲,是最受群众欢迎的,也是演讲者们努力追求的。那么,在你准备演讲和发表演讲过程中,你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形成新颖而独到的见解,择取最能引人注意的材料,编织奇特的叙述结构,设计令人叫绝的态势,选择牵动人心的言辞语句,运用出人意料的悦耳声音,等等,就是你的创造力得到训练和发挥的有效途径。

第三,演讲还有益于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性情、意志的培养和提高。一个演讲者,若想以理服人,他必须手握真理;若向听众宣传高尚的道德观念,他首先应当是这种道德的表率;若要人们培养坚定的意志,他首先就应当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如若他言不由衷、虚情假意、口蜜腹剑的话,那他必定被听众所耻笑、所唾弃。从这个意义上说,演讲实践活动对于演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性情、意志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演讲定义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演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独特的本质。如果以定义的方式来表述的话,或许可以是这样的:演讲是人们运用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技巧,就某种现实问题当众发表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从而影响和感召听众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

二、演讲的基本特征

根据我们对演讲本质的理解,结合现实的演讲活动,我们认为,演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工具性

演讲是综合运用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表情达意,作用于听众听觉和视觉器官的,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一种属于全社会成员的工具。既然演讲是人类语言活动的方式之一,它自然具有语言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工具性。尽管这工具性不是演讲所独有,是属于所有语言艺术的,但它在演讲活动中的表现,却是十分鲜明的。因为借助演讲这一工具,人们的任何思想、观点、情感和态度,都可以得到交流;人们的任何科学认识和发明创造,都可以得到传播;人们的任何主观精神和理想、愿望,都可以得到展现。

从古今中外演讲家们的演讲实践来看,演讲这一语言交流工具,在宣传真理、传播信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就是他在大学的演讲课上传播的,后来整理成了«美学演讲录»公开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某些基本思想和观点,都在群众中演讲过;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的许多学术思想,也是经常借助于演讲这一工具传播的。可以说,各个时代、各行各业、各种社会地位和各种身份的人,都可以利用演讲这个工具来传情达意、交流信息。演讲这个工具使用起来又是最经济、最实用、最方便、最有效的。

2.现实性

演讲的现实性特征,是指演讲属于现实活动范畴,而不属于艺术活动范畴。演讲是演讲者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和评价,直接向广大听众陈述自己的观点、主张、情感、态度的一种现实活动。

首先,从反映的对象和手段看。一个人当众演讲,总应当面对现实,提出一个或几个听众所关心的、甚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作出正确的回答。假若一篇演讲不是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只涉及一些与现实社会生活无关的、与听众无关的东西,那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演讲,更不能企望得到听众的欢迎。演讲者对现实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亦即演讲者提出观点主张,是以事实材料和某种理论主张为基础,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手段实现的。这就与艺术活动存在着根本的差别。艺术所反映的也是社会生活,但却不像演讲这样反映与特定的听众直接关联的特定生活,而是非常宽泛的“生活”。特别是艺术在反映生活时,所使用的手段是典型化的艺术形象,靠的是对形象的虚构和描绘。当然,在演讲中,为了生动讲述某个事件,深入地阐释某种思想,顺畅地表达某种感情,也可能借助于某种语言艺术手段,甚至也可能引用某些小说诗歌寓言、影视剧等艺术作品的语言、人物和事件,但这种借用将紧紧地限定在一定的数量和范围之内,受演讲内容的支配,为整篇演讲服务。假若一篇演讲引用了过多的艺术作品的内容,甚至从头到尾都采用了虚构夸张等艺术手段,那将喧宾夺主,算不上是真正的演讲了。

其次,从演讲的活动来看。演讲者的活动不同于表演艺术家的活动。演讲者是现实中的自己,站在演讲台上的时候,仍然是他自己,在演讲时面对听众发表的又是属于他自己的观点、主张和情感、态度。而表演艺术家则不然,在台下他们是生活中的自己;一走上舞台便成了艺术角色,并按照剧本的规定情境去说话行动,塑造艺术形象。同时,演讲者通常总是一身兼三职,既是演讲词的作者,又是演讲的指导者(导演),还是演讲的实际发表者。因此,整个演讲活动自始至终都将表现出演讲者的独创精神和演讲风格。与此不同,表演艺术家往往演的是别人的作品,并且在导演的指导下进行排练的,整个表演活动都将受剧本、导演的影响和限制,很难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现实个人风格。另外,从服装上看,演讲者当然也要注意服饰美,但其服饰却是现实的,符合自己的性格、气质、年龄、职业、兴趣等。而表演艺术家则必须根据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情节的需要,来进行修饰和装扮。因此,演讲者的服装给人以真实的现实感,而表演艺术家的服装则给人以形象的艺术感。

最后,从表现形式上看,演讲是以“讲”为主,以“演”为辅,公开陈述演讲者的思想主张,直接抒发演讲者的情感的。其中,演讲者的“讲”,虽然是讲究语言运用的艺术技巧,但它仍然是属于现实的,所表达的是演讲者的真情实感,而不像艺术表演者那样虚拟、夸张。就演讲者的“演”来说,也与艺术表演有所不同。从形式上看,演讲者的姿态、手势和表情是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和此时此刻的真情实感做出的,而艺术的“演”则是根据剧本的规定情境做出的。从作用上看,演讲中的“演”是对“讲”的配合,是从属于“讲”的;而艺术表演中的“演”则往往相对独立地表情达意,特别是舞蹈中的姿态、动作,在舞蹈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3.艺术性

演讲同其他口语表达形式一样,都是以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作为表达的工具和手段的。那么,演讲为什么优于一般的口语表达形式呢?它何以具有一般的口语表达形式所不具有的魅力呢?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演讲不是一般地使用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而是刻意追求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运用技巧,使之带上强烈的艺术色彩。

我们说演讲具有艺术性,是不是同前面所说的演讲是一种现实活动而非艺术活动相矛盾的呢?不是的。说演讲具有现实性,是就其社会性质而言的;说演讲具有艺术性,甚至说它是一种艺术,是指它是现实活动的艺术,这正如我们说生活是一种艺术,但并不否认生活的现实性一样。

演讲之所以优于其他口语表达形式,具有较大的魅力,还因为它是由多种系统构成的,包括语言系统、演示系统、主体形象系统、环境系统等等,这些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演讲的特点:一是,具有统一的整体感。这些系统在整个演讲活动中,既可以单独地存在,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规律和功能,同时又成为演讲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在演讲中,不仅缺少任何一个系统都构不成演讲,而且任何一个系统如果脱离了演讲整体,就将失去其作用和意义。二是,具有协调感。所谓协调感,就是指演讲的各种要素在演讲活动中,不仅为了演讲的总目的而积极的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而且这种功能和作用常常是靠它们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协调一致来实现的。这种协调感往往会造成一种艺术效果,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三是,富于变化,演讲的各种要素总要根据演讲主题和情感的需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如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快慢等等。这种变化,就带有某种艺术性色彩,能够强烈地吸引听众。

此外,演讲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它既是一种现实的口语表达活动,又具有某些艺术—戏剧、曲艺、舞蹈、雕塑、绘画等的某些特点和因素。演讲者的活动在固定的演讲台上,这在某些方面,就带有话剧、曲艺等艺术形式的特点。演讲者以一定的环境、背景为依据进行演讲,这就给听众以动态画面的感觉。而当演讲者为了突出表现某种思想情感时,在他姿态、手势的短暂停留的一瞬间,又具有雕塑的特点和意义。正因为演讲具有多种艺术样式的某些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是有机地、和谐地、自然地统一在一起的,所以就使演讲带上了某种艺术色彩,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4.鼓动性

鼓动性是演讲的一个显著特征。古希腊演讲家德摩斯梯尼斯曾经对他的朋友这样说道:“你所讲的,只令人说个‘好’字,而我却能使听的人一起跳起来,众口同声地说:‘让我们赶快去抵抗腓力!”’德摩斯梯尼斯的这种演讲效果,就来源于演讲的鼓动性。那么,演讲为什么具有鼓动性呢?

首先,我们认为,一切正直的人都具有追求真、善、美的强烈愿望,都有渴求知识的欲望。而演讲的目的之一,就是传播真、善、美,就是要传播知识,开启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正因如此,演讲对于听众来说,才有强烈的吸引力,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其二,演讲者在传播真、善、美的时候,总是饱含着炽烈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最能拨动听众的心弦,点燃听众的热情之火。其三,演讲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这也是演讲具有鼓动性的重要原因。那悦耳的声音和动听的语调,优美的姿态和明快的手势,严谨的结构和缜密的逻辑,会像磁铁一样强烈地吸引听众。最后,演讲的直观性也可以增添演讲的鼓动色彩。演讲者往往是在演讲会场上发表演讲的,因此,演讲者可直接看到听众,听众也可以直接看到演讲者。演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双方都可以直接地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这样,演讲者就可以随时观察听众的情绪、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演讲内容和形式,使其更能说服听众、激发听众、鼓动听众,求得最佳的演讲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