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育人实际应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工作研究实践

网络育人实际应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工作研究实践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思想教育内容宽泛,在实际工作中可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契机,进行网络思想教育,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入和渗透。第一阶段是社会实践的发生或是共同话题在网络上的出现。第二阶段是众多个人意见在论坛或微博等网络场所上发表。

网络育人实际应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工作研究实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较多,在实际工作中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进行网络思想教育,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做好网络思想教育呢?

第一,要建设好门户网站,建设好思想阵地。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传播先进的思想理论,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觉悟。要充分发挥校园新闻网的作用,及时报道国内外大事,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在网站的建设上,要鼓励学生参与建设,多倾听学生的声音,由此提高界面的亲和度。在网站栏目的设计上,要把学生日常管理内容设计在其中,同时,建立党建(团建)工作、榜样风采、时事述评、学校传统历史、校园新闻等栏目,把学生日常管理与网络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这样,网站的利用率会大大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因为和学生实际相结合而更好。网络思想教育内容宽泛,在实际工作中可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契机,进行网络思想教育,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入和渗透。在形式上语言要活泼、风趣。同时,网站上也要及时更新、公布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建立和学生的亲和关系。

第二,要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善于利用新媒体。不断学习,紧跟潮流。在新媒体中,学校要巧设主题,适时设立话题,与学生互动,引导舆论。在工作中要善于调研和思考,不断总结和创新。要想办法提升官方微博、微信、QQ等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要逐步提升发布的内容质量,要分析这些APP的不同点,同时要调研,微博、微信、QQ等的在学校的使用群体、热点,如不同APP使用人群的年龄、专业、年级,观察这些群体有没有共同的特点。要了解这些群体,才能在不同APP上根据使用群体投放不同侧重点的内容。要善于结合APP的优点与使用群体的特点,达到良好的传播、教育、引领的效果。如,通过一些学校的调查,发现使用微信的学生较少,但学生家长普遍使用微信,学生爱用QQ,而微博则是部分学生在使用。那么我们在工作时就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受众,推送内容侧重点要不同。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语言风格可以严肃一些,主题可以是家长感兴趣的内容,进而提高家长对微信公众号的兴趣,最终让家长的影响力影响学生。同理,QQ的受众主要是学生,那么内容上要贴合学生,文字上要更活泼,形式也要新颖。微博就要注意及时性和互动性。内容设置上也要有思考,要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关心、积极向上的内容,例如,在就业季及时发布就业信息,考研分数出来,及时发布调剂信息等,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落脚到学生实际生活中,以服务育人。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投放教育内容相似,但侧重点和形式不同,这样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且合理运用微博、微信、qq等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教育时,还要注意提高用户的粘黏性,这是进行网络思想教育的基础之一。研究表明,在用户的粘黏性培养中,用户归属感所受的影响因素比较重要,所以,在使用这些APP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网络归属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和学生互动,与发相同主题的官博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网络归属感。在适当的时间,举行一些转发抽奖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粉丝数量,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的影响力。总之,多种方法灵活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多总结,多思考,多创新,想办法提高各种官微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让正能量的声音能够在网络中有效的传播。要合理利用网络社区、新媒体等,把教育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巧设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变有形教育为隐性教育。利用网络的特点,同时借助多种方式和手段,调动声、光、画等多种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抽象变为具体,从枯燥变为有趣,从单项灌输变为平等的双向交流。

第三,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借助网络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内容。除了传统的学生活动,也要注意开发线上活动形式,注意线上和线下活动的联动。如,传统的评优活动,可以合理开发网络线上形式作为有效的补充。在网上专门开辟板块,展出优秀学生照片、先进事迹,引导学生阅读、投票,让学生参与进来,同时又有良好的榜样力量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扩展优秀学生事迹传播的广度。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主题的线上活动,同时配合线下一起开展,营造氛围,进行隐性教育。如,可以开展网络读书月,也可以参照目前流行的PK方式,设计知识竞赛等等。设计多种形式的学生网络活动,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在教育中要坚持正面教育通过开展多种网络活动,合理的把教育内容融入进去,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对巨量的网络信息保持扬弃的态度。

第四,要做好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引导。网络舆论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了网络舆论形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实践的发生或是共同话题在网络上的出现。第二阶段是众多个人意见在论坛或微博等网络场所上发表。第三阶段,传统媒体的介入和舆论的立体传播。网络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在其形成过程中体现出两个特征。第一,是反馈互动。网民言论的活跃程度往往能使重大新闻快速能形成网络舆论。一方面,网络舆论与不断被挖掘出来的新闻信息形成反馈互动;另一方面,网络评论者之间也在不断地形成反馈互动,从而形成可以对事物产生较大影响的舆论流。第二个特性是衍生发展。与传统媒体的“就事论事”不同,由于网络传播者泛化且缺少把关人,往往使得网络舆论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多个与之相关甚至无关的论题。网络舆论按社会效应可以分为正向舆论和负向舆论。正向舆论源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反映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需要、利益、意志和愿望,是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舆论。它有利于引导人们积极地对待生活,从事工作,其行为沿着有利于社会、事物发展方向前进。因此,正向舆论也被称为积极舆论。(www.xing528.com)

与一般的社会网络舆论相比,大学生网络舆论具有以下特点:(1)大学生网络舆论是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认同并接纳、尊重自己思想、情感、态度等的行为和意见。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较其他群体更强,已经具备了较好地自主意识,不希望一味地接受灌输和被动影响,而是希望更多地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在获得尊重的前提下展开主动的沟通和交流,在互动中获得发展和提高。(2)大学生网络舆论体现了大学生多元的价值取向。网络共享性、快捷性等特点使不同的文化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立足点,网络技术也为实现个人意见和主张的表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体现出更为多元的价值取向。而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大学生来到具有去身份化特征的网络平台上,就容易在网络舆论中出现消解中心、否定权威、解构秩序、破坏规则的现象。(3)大学生网络舆论以理性表达为主。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得他们在表达意见、态度、情感时基本上可以做到以理性表达为主,尊重并赞赏有礼有节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网络舆论虽然偶有情绪化和偏激、过激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理性的声音还是占据主流。由于网络舆论的话题往往聚焦社会阴暗面与突发事件的负面效应上,负面舆论往往能在第一时间造成广泛的影响。因此适应、开展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是网络思政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引导网络舆论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那么如何做好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呢?第一,舆论工作的引导要及时。网络思想工作者要把握好网络舆论,对可能出现的网络舆论做出及时反馈,及时应对。如,当出现不好的帖子时,要及时反应。反应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针对事件,如果事件本身存在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并做出答复。第二类,针对发布作者,如果作者不够理智,情绪偏激就要及时分析并进行疏导。第三类,针对多数网民,如果文章反映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就要及时摆事实、讲道理。第二,要注意引导过程中的开放性和民主性。首先要营造一种开放性的舆论氛围。要把大学生作为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尊严和价值的人看待,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兴趣和爱好。相信他们有理性的思考和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只有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积极营造的舆论氛围才能促使大学生网络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注意民主性。在网络关系中,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以说服式、网络式的语言和学生交流。第三,要有意识地设置议程。议程设置是媒介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进行网络舆论引导时,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议程,把社会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来,在设置过程中慢慢引导网络舆论改变原有的状态,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第四,要加强舆论内容的人文性。我们要依靠人文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公民。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实施网络舆论引导时,要抛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停留在干巴巴的空洞的理论说教层面,而是要通过饱含对生命的关怀、对学生的肯定与接纳、尊重与信任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第五,做好网络信息员与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较高的素质。如第一,要求勤奋、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第二,要求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政治敏锐性强,并有一定的政策水平。第三,要求有较宽的知识面,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大众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第四,要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第五,要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熟悉网络语言特点与规律。从高校来说,应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主动建设,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能力强,熟悉学生思想教育的高校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专业教师,学生骨干构成。同时应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业务技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水平和对政策、措施准确的把握能力;文字能力等,总之,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用贴近生活、贴近网民的话语,针对网民的评论、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等能力是对网络舆论引导员的基本要求。

综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学生工作者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也是隐性育人的重要要求。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育人工作,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矛盾,探索新思路,结合互联网本身的技术、文化特点不断地改进让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地进步。学生工作者要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这种意识由于网络思政的特点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确立学生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学生丰富和全面的主体性,树立阵地观念,把网络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借助网络优势,拓展工作领域,增强教育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