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念西安碑林930周年华诞学术论文集

纪念西安碑林930周年华诞学术论文集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厚本墓志拓片、录文见该书第210—213页。严厚本追溯先祖为冯翊严氏,与古楚国无关。[6]赵力光:《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二八三《严愈墓志》,线装书局,2007年,第726—728页。[7]《严厚本墓志》提及的先祖“辛”不知何人。[9]《全唐文》卷七八四收严损之之子严士元墓志,志云穆员《国子司业严(士元)墓志》。“翰林”,《严厚本墓志》作“翰”,疑《全唐文》“林”为衍字。严厚本,文中误作“严厚”。

纪念西安碑林930周年华诞学术论文集

该墓志2002年11月西安长安区杜陵三府井村出土,拓片及录文见《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238。严愈卒于唐会昌二年(842)12月,次年2月葬。墓志志盖俱全。志石长、宽各52.5厘米。盖题四周饰牡丹纹,四刹饰四神图案。盖题“唐故中舍严府君墓志”,篆书。志石四侧饰十二生肖图案,志文楷书,27行,满行31字。

唐故太子中舍人冯翊严府君墓志铭并序

宗人朝议大夫尚书刑部郎中上柱国厚本撰

乡贡进士李琨书并篆

责任编辑:王庆卫)

【注释】

[1]黄楼: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教授

[2]西安市文物稽查队编:《西安新获墓志集萃》,文物出版社,2016年。严厚本墓志拓片、录文见该书第210—213页。其妻薛氏墓志拓片、录文见该书第198—199页。

[3]“昔”下一字,《集萃》识作“楚”,核拓片,实不可辨识。严氏得姓源流不同。一支为南方楚王侣后裔,一支为关中翟人后裔。严厚本追溯先祖为冯翊严氏,与古楚国无关。作“楚”颇有疑,今改作□字。

[4]“深”,《集萃》误识作“泽”,今据拓片图版改。牛元翼为深州刺史。穆宗长庆二年,成德王庭凑复叛,牛元翼固守深州,救兵久不至,仅率数骑溃围归朝。

[5]“竞”前一字模糊,疑似“趋”字,“趋竞”为唐人习语,文献中多见。

[6]赵力光:《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二八三《严愈墓志》,线装书局,2007年,第726—728页。

[7]《严厚本墓志》提及的先祖“辛”不知何人。按“恭王”即周恭王,《穆天子传》载周恭王父穆王时有令尹“喜”。又传唐尧隐士许由有好友严僖,古严国后裔。至今某些严姓后人仍尊其为得姓之始。“辛”“喜”“僖”读音相近,或有关联。

[8][唐]林宝:《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五“二十八严”,中华书局,1994年,第779—782页。

[9]《全唐文》卷七八四收严损之之子严士元墓志,志云穆员《国子司业严(士元)墓志》。“翰林”,《严厚本墓志》作“翰”,疑《全唐文》“林”为衍字。(中华书局,1983年,第8205页。)

[10]关于唐代五经博士,参李成晴《唐五经博士考》,载《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严厚本,文中误作“严厚”。

[11]《墓志》作“开成初”,误。据《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纪》:“(大和七年)八月甲申朔,御宣政殿,册皇太子永。是日降诏:……宜令国子选名儒,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册府元龟》卷六〇四《学校部·奏议门三》:“(大和)七年八月,国子监起请:准今月九日德音节文,令监司于诸道搜访名儒,置五经博士一人者。”五经博士始于大和七年八月,而非墓志所云“开成初”。墓志撰者刘三复为严厚本挚友,志中模糊写作“开成初”,应该不是记忆失误,或与回避郑注及甘露之变事有关。

[12]《册府元龟》卷六二五《卿监部·贪冒门》:“裴通,穆宗时为少府监,长庆二年四月,御史台奏通前为吊祭回鹘使,卖一子官与之印,坐王荣兄憬伪称外甥,取钱一千贯,奏授常州参军。诏以通自绝域而还,不之罪,其王憬亦以前授官。”则裴通虽有经学,并非志洁之士,刘三复避而不提,或鄙其为人。

[13]会昌三年,王起以吏部尚书权知贡举,会昌四年正拜左仆射,复知贡举,其年秋,出为兴元尹。墓志作“左仆射王起”,故严厚本参与主考进士的年份当为会昌四年。

[14]《新唐书》,第5722页。

[15]陈尚君《元载的平反》(载《文汇报》2016年11月7日)认为元载平反始于严厚本改谥。按,陈先生之说恐有失检之处。《旧唐书·元载传》,德宗德元载翊戴功,兴元元年诏复官爵,已为其平反。唯所议谥号为“成纵”,时礼官希德宗旨,既肯定其相业,又抨击其私生活纵奢有污,尚非全面肯定的美谥而已。

[16]《新唐书》,第4542—4543页。(www.xing528.com)

[17]《新唐书》,第602—603页。

[18]《旧唐书》卷一七七《刘邺传附刘三复传》,第4616页。

[19]《文苑英华》卷四七五权德舆《策进士问五道第一问》,第2425页。

[20]参陈弱水:《中晚唐文人与经学》,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6本第3分,2015年。陈弱水文揭示了文士治经学的现象。但仅讨论了《春秋》学、《论语》学,曾对中唐政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周易》学没有涉及。

[21]《太平御览》卷六〇九引《新唐书》:“文宗时,裴通自祭酒改詹事,因中谢,上知通有易学,因访以精义。仍命进所习经本,着《易玄解》并《总论》二十卷,《易御冦》十三卷,《易洗心》二十卷。”此段引文不见于《新唐书》,若非《太平御览》误题,则为《新唐书》佚文。

[22]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中华书局,2012年,第151页。

[23]《旧唐书》卷一〇《肃宗纪》,第2601页。

[24]《旧唐书》卷一六二《韦绶传》,第4244页。

[25]《书史会要》卷三:“元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曽孙工书。时推难于王导。盖晋以后,有凤尾诺,亦出于章草。唐人不知所出。有老僧善读书,太常博士严厚本问之。僧云前代帝王,各有僚吏,笺启上陈,本府旨为可行。是批。凤尾诺之意,取其为羽族之长,始于晋元帝批焉。按章草变法,若字有尾,故云凤尾诺。”

[26]此事另见《宋高僧传》卷一四《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330页。

[27]朱海:《再论晚唐儒士林慎思——以〈续孟子〉为中心》,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3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28]“砺”,《碑林新藏墓志汇编》未识,按,严震子严砺,袭为山南节度使。“砺”字字形模糊可辨,今补。

[29]“专卸(御)职事”,原识作“专卸职□”,不可解,今据语境及拓字轮廓补字。

[30]“□云韶工人千数”,原识作“日□韶,工人千数”,按,云韶,唐宫廷音乐机构名。

[31]“椌楬”,原识作“控揭”,按“椌楬”,指椌、楬两种乐器。中古木字旁常刻作提手旁,今径改。

[32]“盐府辟为巡官”,原识作“□府辟□巡官”。按《碑林新出墓志汇编》二六九《严愈妻李氏墓志》,严愈自题“夫前诸道盐铁巡官,朝议郎,试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严愈撰并书”。细核拓片,“盐”字、“为”字轮廓依稀可辨,今据补。

[33]“切玉如泥”,原识作“切□□□”。《艺文类聚》卷八三引《列子》:“周穆王西戎,西戎献昆吾之剑,赤刀,切玉如切泥。”核图版“玉”“如”二字轮廓可辨,此为用典,今据补。

[34]“间岁”,原识作“□岁”,核图版,间字左侧字形可辨。间岁,唐人习语,即下一年,隔一年。

[35]“江阴盐铁院官”,原识作“江□□□院官”。今按,唐代度支、盐铁、户部三司使皆在诸道置巡院。“院”前“铁”字字形可辨,知此必为盐铁院。下句复有“钟陵奥区”云云,“钟陵”即江阴别称,江阴为南北漕运重要枢纽,盐铁使于此置有巡院。故所缺字必为“阴”“盐”“铁”三字,今据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