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绥棱黑陶的艺术成就与价值:基于现代陶瓷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绥棱黑陶的艺术成就与价值:基于现代陶瓷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绥棱黑陶的制作技艺于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综上所述,绥棱“正式拉开了中国现代黑陶生产的序幕”,这个结论,名副其实。绥棱现代黑陶汲取了雕刻、绘画、书法等多种民族民间文化的艺术形式。

绥棱黑陶的艺术成就与价值:基于现代陶瓷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绥棱陶器经过手工拉坯、修形、雕刻、烧制、熏黑渗透碳等10多道复杂的工序制作而成,以刻花黑陶最有特色,多用于陈设陶器,产品有花瓶花盆、笔筒等。其中,双层透雕的作品最别具一格。其产品光泽柔润,可以充分表现原材料的质感美。

这段文字为我们提供的最主要的信息就是简洁扼要地归纳出绥棱现代黑陶的技艺特点和工艺流程。其中,“最有特色”“别具一格”“独特的装饰风格”等字眼儿,高度评价了绥棱黑陶的独特工艺和发展成就。难怪一提起绥棱黑陶,绥棱人总会自豪地说,绥棱是“中国现代黑陶第一窑”。

(一)绥棱现代黑陶卓越的发展成就

1.烧制的核心技术“熏烟渗碳”技术

绥棱现代黑陶成功破译出黑陶生产制作过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熏烟渗碳”技术,无意中契合了龙山文化的核心技术,烧制出黑中透蓝的现代黑陶,正式拉开了中国现代黑陶生产的序幕。

绥棱黑陶制作技艺与龙山文化毫无关系,绝对没有受到龙山文化的影响,绝不是龙山文化的“嫡亲后裔”,也与黑龙江境内其他地方的黑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它是完全的土生土长的,是绥棱艺术沃野上的纯粹的“土著居民”。对此,杨永善和刘家弟早有定论。杨永善在他的著作《说陶论艺》中写道:“龙山黑陶与绥棱黑陶并没有可比性,其制作工艺和纹饰特点属于两种不同的陶艺体系。”“不同于”“烟的熏制”“进行碳素渗透”等词语已经毫无疑问地告诉了我们,绥棱黑陶与“龙山文化”没有任何牵扯关系。作为绥棱现代黑陶发展的见证人和推动者的刘家弟在《绥棱黑陶回顾》中,也以不可置疑的语气说:“寇化林在花盆上面刻画花纹,是他自身艺术天赋的体现,具有纯粹的朴素审美性,完全属于主观意识下的艺术创造。”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黑陶》一书中也较为客观地承认:“黑龙江绥棱地区作为当代黑陶发祥地之一,其制造黑陶的历史已有百余年。”

德州市委党校刘恒教授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德州黑陶的形成与发展》,文章开篇明义:“被誉为‘德州三宝’之一的德州黑陶,在德州可谓家喻户晓,甚至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德州黑陶来源于黑龙江省绥棱黑陶,他是由绥棱黑陶第二代传承人寇维军于1979年亲手创立的。”

那么绥棱黑陶的创始人是谁呢?刘恒在这篇文章中是有说明的,那就是寇化林。原文有这样一段文字:“经过多次试验、反复研究,终于成功破译出黑陶生产制作过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熏烟渗碳’技法。这一研究成果,当时没有被重视,因为当时人民生活水平低,没有人在意土陶是黑色还是灰色。但寇化林认为,黑色比灰色更好看,一直没放弃这种烧制方法,并逐渐把这套技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熏烟渗碳’技术的运用,使寇化林成功烧制出中国近代第一批黑陶工艺品,产品黑中透蓝,有种金属感。”刘恒作为一名党校的教授,治学应该严谨。他忠实于历史,尊重寇化林千辛万苦“终于成功破译出黑陶生产制作过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熏烟渗碳’技法”这个史实,得出“使寇化林成功烧制出中国近代第一批黑陶工艺品”这个结论,绝对是他在查阅了大量材料,采访了很多专家学者后得出的结论。

1961年秋,原黑龙江省手工业管理局工艺美术处的刘家弟与哈尔滨市工艺美术公司总工艺师秦奉春,把双层镂空笔洗送给郭沫若时。郭沫若仔细看完后说:“这种现代黑陶以前没见过,乡土味很浓,很古朴,拙而不俗,有点像古陶,这是民间的东西,要很好扶植……”郭沫若是我国有名的文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可是当他看到绥棱黑陶的时候,第一感觉竟然是“这种现代黑陶以前没见过”,这从侧面也印证了绥棱是中国现代黑陶的发祥地。

绥棱黑陶的制作技艺于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年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共55项,入选项目的标准之一就是这个项目传承至少在100年以上。综上所述,绥棱“正式拉开了中国现代黑陶生产的序幕”,这个结论,名副其实。

2.纹饰纹样

绥棱现代黑陶运用了多种工艺手法完成了装饰过程,并且第一个把民间吉祥图案植入黑陶表面纹饰中,增加了陶器的文化元素和审美属性,实现了黑陶纹饰设计工艺上的“革命”,标志着现代黑陶由实用性向实用兼具收藏功能的转变。

《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黑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早在20世纪10年代末,黑龙江绥棱的寇化林,将刻花技艺运用到黑陶的制作中,由此丰富了黑陶的装饰手法,为现代黑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具体说,绥棱黑陶把砑光、刻花、戳花、压线、透雕等工艺手法综合在一起,遵循结构清楚和整体和谐原则进行艺术处理,艺术地利用了线、面、空间的组合关系。按照杨永善的说法,绥棱“陶器的造型样式,多是继承了传统和民间的样式而加以变化的,装饰纹样则是更多地接受民间剪纸的构图和纹样形象,注重纹样的关系,用概括的手法,省略去细部,整体效果明确,突出纹样的装饰性”。绥棱现代黑陶汲取了雕刻、绘画、书法等多种民族民间文化的艺术形式。其图案不同,而意义和情趣也各异:梅、兰、竹、菊系列,体现坚毅高洁的民族品质和执着向上、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百合牡丹系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祝愿。图案不同,纹样不同,内涵也不同。绥棱黑陶对于表达人们审美理想,培养大众审美情趣,起到了重要的“载体”的作用。

根据绥棱黑陶的第三代传人寇维军回忆,当时,郭沫若建议黑龙江省把寇化林在陶上使用的图案汇总起来,他要亲自题写书名“百花图案集”。没想到不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这本画册最终没有完成,成了让人痛心疾首的一大憾事。

但优美的艺术具有历史的永恒性,它不会因政治运动的破坏而永远被埋没进历史。绥棱黑陶的纹饰图案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正因为纹饰图案诸多的文化元素所表现出的人文价值,使绥棱黑陶具有了较为珍贵的收藏功能,完成了单纯的实用向实用兼具收藏的功能的华丽转身,有了更高的艺术品位,因此成了外交部礼宾司的指定礼品和省政府的指定礼品,先后被宋庆龄纪念馆、国家新闻出版署等几十家单位机构收藏。

3.器物造型

绥棱黑陶丰富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器型,首创的多层技艺增加了黑陶外观上立体感和层次性,让黑陶更具有了视觉上的冲击力。

绥梭黑陶造型丰富,有坛、罐、缸、瓶、文化艺术品、十二生肖珍藏品、壁画、挂盘和雕塑等200余种,其数量之多其他地方黑陶无法比拟。它的纹样具有较强的民间风格,构造上有单层、双层、三层、四层等类型。

1979年春,绥棱黑陶在上海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展览会一亮相,顿时吸引了众多陶瓷艺术家的目光,这是又一次大规模的我国陶瓷艺术大展。这次展览会上,包括景德镇、醴陵等地几乎所有的我国陶瓷产区都派出了最强大的阵容,但“最引人注目和使人感到有新意的是黑龙江省绥棱黑陶和贵州平塘的釉陶”(杨水善语)。

“绥棱陶器这次展出的作品有黑、红两种颜色,都是无釉刻花的低温陶。虽然两套颜色不同,但造型和装饰是类同的。其中以黑陶的视觉效果最好,所以受到参观者的关注,绥棱黑陶从此被更多人了解。绥棱黑陶产品的造型多为形体变化单纯的花盆、花缸、笔筒、花瓶和花罐等,又以双层透雕的产品最为别具一格。”由此看来,双层技术在当时是绥棱人第一个运用到黑陶制作上的,但其发明过程却很漫长。(www.xing528.com)

关于绥棱现代黑陶的“双拉型”技术的发明过程,刘弟发表在《装饰》1988年第6期《绥棱黑陶回顾》一文中记载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艺人们对双拉型技术的改进。寇化林开始时一次拉一地双层合口,由于里外干燥度不同,有温差,所以收缩不能同步,使里外和底开裂,不是底裂就是口沿拉裂,损失率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实验,他改进了拉型方法,改进的方法是:先拉外层,然后按规格要求再拉里层,里层装入一层之前在二层底部沾上滑石粉后坐入第一层里,而后合口,让里外两层坯各自收缩干燥,互不影响,保证了产品干燥后的质量,而且可以任意拉高、拉大,不受限制。这种技术在当时还是保密项目。”一种技术之所以要保密,就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这句话有力地证明了多层镂空技术是绥棱人的发明。

4.雕刻技法

寇化林发明了镂空透雕技术,并艺术地与高浮雕、阴刻和泥塑等工艺技法融合,丰富了陶器的装饰技法。

地域的不同,黑陶装饰的方法也各具特色。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的黑陶纹饰是用贝壳或者卵石做工具,在半干的陶坯体表面进行砑光的方法形成的;云南中甸的黑陶酥油壶是把破碎的瓷器按照纹饰样式打成形状规则的瓷片后,再把这些瓷片镶嵌到坯体上,通过瓷片的黑白对比,从而达到了装饰的效果;山东德州一些厂家生产的黑陶采用硬刻的方法完成纹饰的表达;有的还把景泰蓝的掐丝工艺运用到黑陶的表面上,丰富了纹饰的表达;绥棱黑陶的装饰采用刻花和镂雕来完成,镂空透雕技术由寇化林发明。2009年8月,杨永善为侯力平《绥棱陶艺》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再次写道:“20世纪50年代末,绥棱寇化林创制了以装饰陈设为主的黑陶、红陶和土色陶器,其中以刻花镂雕的黑色陶器最为著名,并影响了国内许多地区。”

笔者先后到了中国很多生产黑陶的地区,虽然都有透雕工艺,但其透雕的水平,能超过绥棱的几乎寥寥无几。

5.本色工具和工艺流程

在《绥棱黑陶回顾》一文中,刘家弟还写道:“用钟表发条磨制出雕刻用的刀;用毛笔管或钢笔管来压花瓣;用织毛衣钢针来刻画树干、花草、画圆、划线;用三角瓦片来压上下对称的狗牙图案;就连二方连续花滚也是寇化林自制烧成的:海蚌壳用来研光,狗皮用来上滑石粉;鸡毛垫用来垫在半干雕刻品下面,以防正在阴干的陶坯和在放置时变形。这些土工具大部分是寇化林在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笔者除了走遍了绥棱域内的几家黑陶生产厂家外,还先后到大连、德州、济南、日照等地,发现各地的黑陶制作工具中,钢笔或毛笔管、织毛衣钢针、蚌壳等寇化林老人发明的“土制”工具,至今仍然在为人们沿袭使用。

(二)绥棱黑陶的艺术价值

1.历史和学术价值

绥棱黑陶的幸存,证据确凿地否认了龙山文化已失传的谬论。尤其是“熏烟渗透炭”技术,由于温度不好掌握,山东龙山文化研究所直到1989年才破译,而这一技术100年来却一直在绥棱民间承传。保护绥棱黑陶这一古老的生产工艺,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发掘闻名于世的龙山文化,考证我国黑陶发展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活化石”的作用。

2.文化价值

绥棱黑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一旦彻底失传便有不可再生的可能,因为绥棱黑陶汲取了雕刻、绘画、书法等多种古代民族民间文化的艺术形式。它记载了先民的尚黑情节,浓缩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图案的不同意义和情趣也各异,它是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审美的体现,反映了人们的主观意识,抒发了人类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求。

3.实用与收藏价值

绥棱黑陶,形式多样,品种齐全,既有个性化鲜明的艺术性较强的收藏品,也有普通的花盆等实用品,产品畅销国内外。对于保留和传承祖国优秀民间文化起到很好的“媒介”作用。

绥棱现代黑陶生产工艺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现代黑陶工艺的基础,代表了中国现代黑陶制作工艺的“主流”,主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黑陶生产技艺。

杨永善在《说陶论艺》一书中写道:“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绥棱当地对这一具有特色的工艺不够重视,没有很好地保护和发展,培养起来的技术力量外流。寇化林去世后,他的儿子寇维军到河北、山东、北京等地传授黑陶制作技艺。因为当时黑陶的制作工艺技术难度不是很大,原材料各地都有,工艺设备条件也并不复杂,很快在山东、河北许多地方出现了黑陶工艺厂,其工艺技术基本上延续了绥棱黑陶工艺,没有什么更大的改进。造型和装饰纹样绝大多数也是传袭了寇化林老人制作黑陶的结构和形式,包括刻画方法都没有更多的改变,只是个别用模具注浆成型的黑陶还采用了浮雕的装饰手法,效果也不是很显著,很难形成符合黑陶材料特点的装饰风格。”尽管后来在渗碳过程中,有的地方用沥青橡胶等代替了柴草,但运用的原理没变。不过是材料变化了而已,然而从环保角度来评价,这种材料的替换绝不科学

关于绥棱现代黑陶对我国其他地方黑陶的影响,对绥棱现代黑陶做出卓越贡献的刘家弟也承认不否。他在《绥棱黑陶回顾》中回忆说:“绥棱的黑陶技艺影响了省内外其他地区,如河北、山东、吉林等地。由于种种原因,寇维军离开了绥棱,到了河北、山东德州,在那里建立了美陶厂。”

对于寇维军对德州黑陶的贡献,刘恒这样评价:“寇维军在德州传授技艺先后有5年的时间,这5年是寇维军在外传艺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德州黑陶发展至关重要的5年。没有这5年基础性的工作,就没有后来的德州黑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直至90年代初期的辉煌。”

德州市委党校刘恒教授在《德州黑陶的形成与发展》里写道:“德州黑陶的发展带动了全国黑陶产业的发展。德州黑陶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崛起,使不少有识之士看到了黑陶的艺术价值和里面蕴藏的商机,不少人先后向寇维军拜师学艺或来德州市工艺美陶厂和工艺美陶研究所学艺。学成后在全国各地建窑兴办黑陶企业,现在山东的日照、章丘聊城临沂以及河北馆陶、江苏连云港、陕西秦源等地黑陶艺人大都直接或间接出自寇维军门下。”刘恒是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较为客观地评价了绥棱现代黑陶制作技艺对中国现代黑陶的影响之大,比较有说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