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浮梁历代学宫书院记文笺析|绍文书院厅壁记成果

浮梁历代学宫书院记文笺析|绍文书院厅壁记成果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主教浮梁绍文书院,奖掖后进,多有成就。元至元间,徙宋双溪书院于湖上。基构可寻,今之书院即双溪遗址也。今书院建置三十年矣!并序录出,著之厅壁。据汤显祖《浮梁新作讲堂赋》所记,双溪书院于元末兵毁之后,“周侯新之”。邈靓秀于洲衢,逖喧嚣于城市:引自汤显祖《浮梁新作讲堂赋》,描写了书院周边环境的优美。

浮梁历代学宫书院记文笺析|绍文书院厅壁记成果

郑凤仪

作者简介

郑凤仪,号蓉裳,廪生出身。幼承父训,性颖敏,日诵数千言。曾主教浮梁绍文书院,奖掖后进,多有成就。其所作《浮梁竹枝词》十首被广为传诵。

原文

莲塘旧号北湖。元至元间,徙宋双溪书院于湖上。朝挹回溪,夕枕孔阜。湖溪掩映,分青泻碧于讲堂之麓。基构可寻,今之书院即双溪遗址也。相度经营,宅幽而揽胜。山川风物之美,兴贤育材之意,与夫废兴成毁之数。明万历年,临川汤若士先生一赋与刘赵二记相表里。朱子所谓此前修之逸迹,羌异世而同符。文献非无征矣!邑乘缀兹赋于县学明伦堂下,指为嘉靖隆庆汪令胡判先后重修时事。赋中明言“万历斯兮卜年世”,又称我闽周侯我湖钱侯,不知于嘉、隆何涉?于汪胡何涉也?考《玉茗堂》全集,聚本朝陈文简公编纂赋汇所载,赋前有序,源委昭晰。珥笔者见县学盛于北宋元丰,既无解于基宋南渡之说,而邑人黄太仆又非嘉、隆间人,距学宫之修且数十年而请赋于汤。汤题其赋曰:新作讲堂。求其故而不得。遂等于诗传之作,小序概从刊削耳。抑周侯钱侯孰揆孰嗣?“邈靓秀于洲衢,逖喧嚣于城市”等句存而不论,又何以称焉?岂非自乱其例与意。当时搜采入志,若举学宫而外不得复有所为讲堂者,故不暇参考,衹将原序删去。是亦果于自用,而何其见之不广也夫!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数十百年以前之亭馆台榭,愈古愈远,执故老而问之,蔓草荒墟,百不能得一二。幸而出残篇断简以相质,仿佛其风物山川,经营相度之遗。而或事不以例从,不为条贯,而为丝棼。后之览者,慨然于古迹荒远之难稽。此近今之失,非古远之难稽也。今书院建置三十年矣!欧阳文忠不云乎:“芙蓉芰荷之的历,佳花美木列植而交荫。此前日之苍烟白露也。高甍巨桷,水光日影动摇而上下,此前日之颓垣断堑也。”乡大夫乡先生之流风既坠而复振。然则若士先生之赋,于学宫为赘疣,于书院为故事也。并序录出,著之厅壁。冀将来者因之而纂修厘正,尚备刍荛之一得焉。

注释

①挹:舀;酌。把液体盛出来。《说文》:“挹,抒也。从手,邑声。”《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荀子·宥坐》:“弟子挹水而注之。”注:“酌也。”

②孔阜:孔阜山,位于浮梁县城之北。

③相度:观察估量。[宋]范仲淹《耀州谢上表》:“臣相度事机,诚合如此。”[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辞别出帐,与鲁肃上马,来南屏山相度地势。”

④汤若士: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明万历十九年(1591)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⑤刘赵二记:宋代刘辰翁与元代赵介如所作《双溪书院记》

⑥羌:句首语气词,无实义。屈原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屈原《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⑦征:证明;验证。《尚书·洪范》:“念用庶征。”《左传·昭公元年》:“征为五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用牲,加书征之。”《汉书·张衡传》:“怪其无征。”

⑧邑乘:县志;地方志。[清]方文《禊日同潘含仲陈襄云金去的饮石牛洞》诗:“君有史才脩邑乘,兹游虽小亦堪传。”[清]周亮工《与王隆吉书》:“邑乘中所载诸公姓字,亦强记其姓字,未掩卷忘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白云湖》:“二水会同入大清河,邑乘载之甚明。”(www.xing528.com)

⑨珥笔者: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元]耶律楚材《爱子金柱索诗》:“他时辅翊英雄主,珥笔承明策万言。”[清]严复《救亡决论》:“出宰百里,入主曹司,珥笔登朝,公卿跬步。”此处是指执笔记载此事者。

⑩孰揆孰嗣:掌管什么?继承什么?据汤显祖《浮梁新作讲堂赋》所记,双溪书院于元末兵毁之后,“周侯新之”。周侯离任后,“钱侯嗣之”。

⑪邈靓秀于洲衢,逖喧嚣于城市:引自汤显祖《浮梁新作讲堂赋》,描写了书院周边环境的优美。

⑫自用: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书·仲虺之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也。”[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大抵自贤者必自用,自用则上不畏天命,下不恤人言,不亡何待?

⑬丝棼:形容纷繁紊乱。语出《春秋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晋]杜预注:“丝见棼缊,益所以乱。”[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立之朝廷,则乱剧于棼丝,引用驽庸,以为党援,而望风向草偃。”[宋]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五闰失驭,伪主僭窃,纲常丝棼,宇县瓜裂。”[明]宋濂《凤阳单氏先茔碑铭》:“掩耳不闻,乱如丝棼。”[明]梅鼎祚《玉合记·道遘》:“这相逢有缘,似环解重连,丝棼难断。”

⑭稽:考核、核查。《周礼·宫正》:“稽其功绪。”《汉书·司马迁传》:“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⑮流风、复振:流风是指前代流传下来的风气。多指好的风气。《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宋]叶适《祭石似之文》:“初美俗之愿成,扶众俊以济艰;及流风之欲泯,忌独洁之胜顽。”复振,重新振作。

⑯赘疣:本义为指皮肤上长的肉瘤,也用作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楚辞·九章·惜诵》:“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宋]李清照《咏史》:“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清]李渔《曲话·宾白》:“能保其增益成文者,悉如作者之意,毫无赘疣、蛇足与其间乎?”

⑰厘正:考据订正;整治改正。[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序》:“先君宣父,厘正遗文,缉其精华,褫其烦重。”[明]张居正《王承奉传》:“而承奉从内佐之,所厘正国家事,不可胜道。”陈垣《史讳举例·前史避讳之文后史沿袭未改例》:“左户当作左民,亦唐人避讳追改,《通鉴》未及厘正。”

⑱刍荛:本义是指割草打柴的人,后亦泛指草野之人。《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毛传:“刍荛,薪采者。”《淮南子·主术训》:“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唐]郭湜《高力士传》:“陛下不遗鄙贱,言访刍荛,纵欲上陈,无裨圣造。”

简析

浮梁双溪书院创建于宋代,元代迁址于北湖畔。历史悠久,影响也很大。明代汤显祖曾应邀来讲学并作《浮梁新作讲堂赋》,后因年久失修,仅存基址。清代乾隆年间,浮梁知县黄泌于原双溪书院遗址创建绍文书院。旧县志编纂者“不暇参考”,将汤显祖来双溪书院讲学并作《浮梁新作讲堂赋》误作为嘉靖隆庆年间汪令胡判先后重修双溪书院时之事。为自圆其说,又将《浮梁新作讲堂赋》删去小序,“缀兹赋于县学明伦堂下”。嘉庆年间,执教于绍文书院的郑凤仪有感于此,特地撰写了这篇文章,对史实作了细致的考辨与厘正。作者对这种“见之不广”,而又“果于自用”,致使“自乱其例与意”的治学态度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寄希望于“将来者因之而纂修厘正,尚备刍荛之一得焉”。其严谨治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令人钦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