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河书院记:浮梁历代学宫书院记文笺析

两河书院记:浮梁历代学宫书院记文笺析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邹元标幼有神童之称,九岁通《五经》,万历三年在都匀卫所讲学。一旦以双亲年高,致其事,归侍两尊人。佥议醵金构馆于两河间。以漆雕开尚未能信,盖信非虚语也。水之流行于江河也,犹必汇于斯,开一文明区宇。夫天下事未有不合而能成者。今长卿以两河为乐育地,勉旃![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历知延平、汝事二府,专以德化民;迁两浙运使。《礼记·表记》:“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两河书院记:浮梁历代学宫书院记文笺析

邹元标

作者简介

邹元标(1551—1624),字尔瞻,号南皋。江西吉水县县城小东门邹家人,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邹元标幼有神童之称,九岁通《五经》,万历三年(1575)在都匀卫所(后改名南臬书院)讲学。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与伍惟忠友好,为人敢言,勇于抨击时弊,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被当场廷杖八十,发配贵州,潜心钻研理学。万历十一年(1582),回朝廷吏部给事中,他又多次上疏改革吏治,触犯了皇帝,再次遭到贬谪,降南京吏部员外郎。以疾归,居家讲学近三十年。天启元年(1621)任吏部左侍郎,后因魏忠贤乱政求去。崇祯元年(1628),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特谥“忠介”。

原文

豫章故称东南邹鲁。它无论,即鄱阳余干如胡张二先生,在圣门亦在颜闵列。以故流风余韵,代有名儒。据予闻知则有惺堂史公;见知则有同年安吾严公。史公惕厉一生,为时师表;而严则绳检恂恂,澹约自守。晚而又闻晹谷李君中道而修,孳孳兴起,一郡人信之。夫学而征之卿,如县明镜,物无遁情。学岂易言哉!诸君子后,吾得之陈督学长卿。督学特立一意,而令而郎而学政,皆以孤身亭亭物表,作人间楷模。一旦以双亲年高,致其事,归侍两尊人。暇则以维风倡学为事。一日过予,曰:邑北乡界去治二百余里,而风俗人文绰有古风。先是有朱公宏者,朱晦翁畏友。晦翁以“克己”名其堂。公践履笃实,故风之所移,一乡人至今龂龂如。岁必有会,或于祠于古刹,不无作辍。佥议醵金构馆于两河间。家大人某捐租以资会费。盖二水交流,诸来止者为中道者主而议成道旁,幸亨万林公力成之。直指毗陵陈公以“求斯”颜其堂,“喟然”颜其阁,而太守吴公以“退省”名阁之堂。岁时集缙绅孝廉父老子弟讲说六论外,参订学脉,维持风纪,歌咏盈野,洋洋盛矣!督学委予记。予惟直指以“求斯”名堂,又以“喟然”名阁,其启斯道关钥者深且切矣!夫斯最难言。以漆雕开尚未能信,盖信非虚语也。今古能信者几人?自唐虞精一之传,几至绝响。赖洙泗一脉,直接唐虞至宋诸儒而续阐绎之。我朝诸儒又一大显。今登堂者问之人,人必曰:能信。惟深知者退而自省语信一阂,未有不汗流浃背。信者信何事?求信者求何事?外驰者非家宝,内护者多意障,而斯之旨荒矣!忘己、忘人、忘物、忘我,天地万物,皆吾一体,始足与信。点对夫子之问,童冠沂雩之乐春风习习,荡人胸次。夫子“喟然”之叹,千古传心只此“喟然”。故曰:漆雕开,曾点已见大意。虽然,必有小心翼翼之功而后能入。明儒曰:若无战兢惕厉功夫,骤语曾点见地,是寤言也!敢以是请正诸君子发明堂与阁意。水之流行于江河也,犹必汇于斯,开一文明区宇。夫天下事未有不合而能成者。日月合而成璧;天地合而万物通;友朋交而其志同。朝于斯,夕于斯,观水则知学,知学则知所以求友。斯地代有贤哲,为世砥柱。诸使君之志不孤矣!无令人叹曰: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昔者子夏设教西河,文中子设教河汾,千载资之。今长卿以两河为乐育地,勉旃!予将以一苇听《伐木》章矣。

注释

①邹鲁:邹国、鲁国的并称。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仪之邦。《庄子·天地》:“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邹鲁。”[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陶唐,家成邹鲁。”

②它无论:其他的不用说。[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颜闵:孔子弟子颜回和闵损的并称。《汉书·叙传上》:“伏周孔之轨躅,驰颜闵之极挚。”《文选·阮籍》:“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吕延济注:“颜回、闵子骞皆孔子弟子。”[唐]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诗:“儒风久沦弊,颜闵寿不长。”[明]方孝孺《勉学诗》:“曾高愚鲁资,直解配颜闵。”

④惺堂史公:史桂芳(1568前后在世),字景实,号惺堂,鄱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穆宗隆庆二年前后在世,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性耿介,学宗陈献章。初知歙县,廉直爱民。督师赵文华檄取万金犒师,桂芳置之不理。历知延平、汝事二府,专以德化民;迁两浙运使。老者幼送者数千人。桂芳诗文朴实,有《惺堂文集》十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⑤惕厉:谨慎,激励。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后汉书·马皇后纪》: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宋]王禹偁《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公谨俭惕厉,卒以无咎。”[明]梁辰鱼《浣纱记·游春》:“迩年以来,邦家多故,庙乏善策,外有强邻,正君子惕励之时。”

⑥绳检恂恂:绳检,约束。[唐]杜牧《念昔游》诗:“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宋]苏轼《谢王内翰启》:“奇文高论,大或出于绳检;比声协句,小亦合于方圆。”[明]唐顺之《万古斋公传》:“以绳检自律,亦以绳检律人。” [清]褚人获《坚瓠三集·千字文题》:“明韩襄毅巡抚江西,上车观风,绳检颇严。”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⑦孳孳:孳,通“孜”,勤勉;努力不懈。《礼记·表记》:“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汉]东方朔《答客难》:“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性沈深好学,孳孳不息。”[宋]叶适《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在职二年,孳孳为民。”[明]刘基《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序》:“故孳孳汲汲,不遑自己,仰驰光而兴慕,俯逝水而长怀……将奚为而可哉。”

⑧征之:向人询问求教。

⑨县:同“悬”,悬挂。

⑩而令而郎而学政:官职由县令升为郎官又升为学政。

⑪亭亭物表:高耸直立的样子。[宋]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今已亭亭如盖矣!”物表,世俗之外。《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盼,屣万乘其如脱。”张铣注:“表,外也。物表、霞外,言志高远也。”[唐]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物表疏形役,人寰足悔尤。”[唐]皎然《送顾处士歌》:“人中黄宪与颜子,物表孤高将片云。”

⑫致其事:辞官。参见“致仕”。《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郑玄注:“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北齐书·杜弼传》:“岁余,以年老致事。”

⑬朱公宏:朱宏(1130—1210),字符礼,浮梁县勒功乡沧溪村朱氏十三世祖,南宋人。他少时聪明颖悟,读书求理解大义,念诗文以理为主旨。年轻时四处求师访友,问道解惑。步入中年后,隐居故里,一边教授村童,一边著书立说。四方士人敬其品学,纷纷登门求教,遂使朱宏贤名远扬。据《江西通志》对朱宏生平记载:“朱宏,字符礼,浮梁人,幼厌程序之习,精研义理,身体力行,朱子尝称之高识笃行,鲜与伦比,为铭其堂曰‘克已’。作《回澜集》以斥佛氏,述古冠婚丧祭之仪,名曰《礼编》。”《浮梁县志》称朱宏是朱熹的“畏友”,他们在道义上、德行上、学问上互相砥砺。朱熹认为朱宏“高识笃行,鲜与伦比”,并为其讲学场所题名为“克已堂”。由此,朱宏被学者称之为“克已先生”。

⑭朱晦翁: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⑮践履:实行;实践。[宋]司马光《再乞资荫人试经义札子》:“《孝经》《论语》,其文虽不多,而立身治国之道,尽在其中。就使学者不能践履,亦知天下有周公孔子仁义礼乐。”[金]王若虚《跋王进之墨本孝经》:“学者自童稚读书,必始于此,而考其行,身能践履者鲜矣。”[清]龚炜《巢林笔谈·柴云章至孝》:“柴云章先生至孝,所著有《养亲说》,皆其晨昏践履之实。”

⑯龂龂如:音yín yín,喜而笑的样子。[宋]范仲淹《送河东提刑张太傅》诗:“羌酋八九百,醉歌喜龂龂。”[明]归有光《周弦斋寿序》:“吾舅若兄弟之从先生游龂龂如也。”

⑰不无作辍:不是没有时作时歇的情况。[汉]扬雄《法言·孝至》:“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后因称时作时歇为“作辍无常”。

⑱佥议:共同商议。《宋史·胡铨传》:“桧之遂非愎谏,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台谏、侍臣佥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己,而令台谏、侍臣共分谤耳。”《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干德三年》:“先是全斌受诏,每制置必与诸将佥议,因是虽小事亦各为异同,不能即决。”

⑲醵金:集资,凑钱。[宋]陶谷《清异录·黑金社》:“庐山白鹿洞,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冬备,号黑金社。”[明]陶宗仪《辍耕录·暖屋》:“今之入宅与迁居者,邻里醵金治具,过主人饮,谓曰暖屋,或曰暖房。”[清]戴名世《汪河发墓志铭》:“先是河发病中,诸师友醵金相助为药饵与棺衾葬埋之费,并其母太夫人养老之资,皆古道之不可多见者。”

⑳议成道旁:义同“筑室道谋”。《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意思是说盖房子的时候随便向过路的人请教,那是肯定盖不好的。后用以比喻无主见,盲目地征询意见,人多言杂,办不成事。(www.xing528.com)

㉑颜其堂:为其厅堂题名。

㉒六论:科举考试中的六道论题。[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二:“大科始进文字。有合,则召试秘书省。出六论题于九经、诸子百家、十七史及其传释中为目。而六论者,以五通为过焉。”《宋史·选举志二》:“(孝宗乾道)七年,诏举制科以六论,增至五通为合格。”《宋史·曾巩传》:“(曾巩)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㉓学脉:某学派的真传。[明]袁宏道《寿存斋张公七十序》:“吾不知诸儒何所师承,而冒焉以为孔氏之学脉也。”[明]李贽《复京中友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只此一亲字,便是孔门学脉。”[清]方东树《刘悌堂诗集序》:“表人物,正学脉,综名实,究终始,以为之言。俾读悌堂诗者知桐城文学之统绪,得考镜其得失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学脉旁分,攀援日众。”

㉔关钥:“关键”。[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故下云‘诚中形外’,‘心广体胖’,皆以明夫意为心身之关钥。”

㉕漆雕开:漆雕开(前540—前489),字子开,又字子若。东周春秋时蔡国人,孔子的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著有《漆雕子》十三篇。《史记》记载,他曾随孔子学习《尚书》。《孔子家语·弟子解》亦说他“习《尚书》,不乐仕”。一次孔子叫他去做官,说:“子之齿可以仕矣,时将过。”他答曰“吾斯之未能信”,表示不愿做官。孔子听后很高兴。《论语·公冶长》亦有记载:“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㉖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史记·太史公自序》:“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宋]刘过《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

㉗精一:道德修养的精粹纯一。语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传:“危则难安,微则难明,故戒以精一,信执其中。”[唐]杜甫《朝享太庙赋》:“公卿淳古,士卒精一。”[宋]朱熹《斋居感兴》诗:“大哉精一传,万世立人纪。”

㉘绝响:语出《晋书·嵇康传》:“康将刑……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晋书·阮籍嵇康等传论》:“嵇琴绝响,阮气徒存。”后因称中断散失之学术技艺为“绝响”。

㉙洙泗: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时属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礼记·檀弓上》:“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后因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弘洙泗之风,阐迦维之化。”[唐]卢象《赠广川马先生》诗:“人归洙泗学,歌盛舞雩风。”[宋]叶适《宋厩父墓志铭》:“余尝考次洙泗之门,不学而任材者,求也。”[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接洙泗之渊源,拟荷千秋之担。”

㉚阂:阻隔,不畅通;妨碍。《后汉书·虞诩传》:“不令有所拘阂而已。”《抱朴子·博喻》:“学而不思,则疑阂实繁。”

㉛外驰者非家宝:外驰,向外寻求。[明]袁黄《了凡四训》:“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家宝,家中值得世传的珍宝。[南朝·宋]颜延之《吊张茂度书》:“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唐]白居易《为段相谢手诏及金刀状》:“诏赐累加,惭惶交集;宠来天上,感动人间。且金蕴其坚,奉之而永贞王度;刀宣其利,操之而远耀天威。岂唯佩作身荣,实可藏为家宝。”

㉜内护:僧徒依佛所制之戒法,护自己身心,使离身口意三业之非,称为内护。

㉝点对夫子之问,童冠沂雩之乐:语出《论语·先进》中孔子与弟子曾点的一段对话:“‘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与前三人不同的言志不同,他以一幅暮春游景作答,显示出其澹泊功名、高洁超脱的志向,所以得到孔子的赞许。

㉞战兢惕厉:畏惧戒谨的样子。《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夫战兢则彝伦叙,怠荒则奸宄作。”[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三》:“苏亦举行哭临大典,当事战兢惕厉,礼有弗备,明法随之。”

㉟寤言:本义为醒后说话。《诗·卫风·考槃》:“独寐寤言,永矢弗谖。”《文选·张华〈杂诗〉》:“伏枕终遥昔,寤言莫予应。”李周翰注:“寤言,谓卧而语无人应我也。” [明]李攀龙《录别》诗:“寤言怀往路,揽衣从此兴。”此处义为自说自话,不可信。

㊱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意思是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㊲子夏设教西河:子夏,名卜商,字子夏,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尤擅长于文学。据《史记》记载:“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㊳文中子设教河汾: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

㊴乐育:语出《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序》:“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指乐于培育、教导。[明]宋濂《送陈彦正教授之官富州》诗:“菁菁我台莱,一一思乐育。”

㊵勉旃:努力吧。多于劝勉时用之。旃,语助,“之焉”的合音字。《汉书·杨恽传》:“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困学违从众,明公各勉旃。”[宋]欧阳修《送谢中舍》诗之二:“人生白首吾今尔,仕路青云子勉旃。”

㊶一苇:一根芦苇,借指小船。语出《诗经·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宋]苏轼《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㊷《伐木》章:《诗·小雅》篇名。其诗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后以“伐木”指代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简析

明代浮梁督学陈长卿崇文重教,倡导修建两河书院。建成之后,约请邹元标撰写了这篇记文。文章以书院堂名“求斯”,阁名“喟然”展开话题生发议论。作者巧妙地化用《论语》中的两个典故(一是孔子使漆雕开出仕,而漆雕开回复说:“吾斯之未能信。”二是孔子听罢曾点所言之志中表达的“童冠沂雩之乐”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强调“信”之不易:“信者信何事?求信者求何事?外驰者非家宝,内护者多意障,而斯之旨荒矣!忘己、忘人、忘物、忘我,天地万物,皆吾一体,始足与信。”继而又从当年子夏设教西河,文中子设教河汾而联想到浮梁的两河书院:“水之流行于江河也,犹必汇于斯,开一文明区宇。”并顺理成章地表达出自己对当地学子的殷殷期望:“观水则知学,知学则知所以求友。斯地代有贤喆,为世砥柱。诸使君之志不孤矣!”文章紧扣题旨,议论风生;融贯古今,寄慨遥深;学养之深厚,说理之剀切令人叹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