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兴趣随年龄知识变迁

大学生兴趣随年龄知识变迁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反映了一个人兴趣的中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在转移。例如,人对某一件衣服感兴趣,穿上了也就满足了;而人的精神需要却是持久的、稳定的、不断增长的,例如人际交往、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是长期的、终生的,并且值得人不断追求。这就是志趣,它是人类最高的兴趣等级。感官兴趣、自觉兴趣与志趣构成了兴趣的三个层次。

大学生兴趣随年龄知识变迁

(一)兴趣的定义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人对需要的情绪表现,或者说是指一个人认识和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一个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一定会对这个事物保持充分的注意,并进行积极的探索活动。

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例如,对美术感兴趣的人,对各种油画、美术展、摄影作品都会认真观赏、评点,对好的作品收藏、模仿;对钱币感兴趣的人,会想尽办法对古今中外的各种钱币进行收藏、研究。

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例如,一个人对唱歌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而且在唱歌时感到愉悦、放松和乐趣,表现积极而自觉自愿。

兴趣不只是和个人的认识与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因而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深厚。例如集邮,有的人对集邮很入迷,认为集邮既有收藏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它既能丰富知识,又能陶冶情操,而且收藏得越多、越丰富,就越投入、越专注、越有兴趣,于是就会发展成为一种爱好。兴趣是爱好的前提,爱好是兴趣的发展和行动,爱好不仅是对事物优先注意和向往,而且表现为某种实际行动。例如,对绘画感兴趣的人如果由喜欢观赏发展到自己动手学绘画,那么就对绘画有了爱好。

兴趣和爱好是受人的社会性制约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层次的人,兴趣和爱好都不一样。有的人兴趣爱好的品味比较高,有的人兴趣爱好的品味比较低,兴趣和爱好品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和表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的优劣。例如,对公益活动感兴趣,乐于助人,对高雅的音乐、美术有兴趣和爱好,反映了一个人个性品质的高雅;反之,对占小便宜感兴趣,对低级、庸俗的文艺作品有兴趣和爱好,则表现了一个人个性品质的低俗。

兴趣和爱好有时也受遗传的影响,父母的兴趣和爱好也会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

年龄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也会对人的兴趣产生直接影响。就年龄方面来说,少儿时期往往对图画、歌舞感兴趣,青年时期对文学艺术感兴趣,成年时期往往对某种职业、某种工作感兴趣。它反映了一个人兴趣的中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在转移。就时代来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也会对人兴趣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不管人的兴趣是什么,都是以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人们需要什么也就会对什么产生兴趣。由于人们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人的兴趣也同样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人的物质需要一般来说是暂时的,容易满足。例如,人对某一件衣服感兴趣,穿上了也就满足了;而人的精神需要却是持久的、稳定的、不断增长的,例如人际交往、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是长期的、终生的,并且值得人不断追求。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大学生需要知识,他的知识越多,他的兴趣也就越广泛,越浓厚。

(二)兴趣的分类

1.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指一个人是在活动过程中就能收获积极体验,“重在过程”,在直接兴趣中,个体往往表现出全神贯注的忘我状态,可以不计结果的回报。

间接兴趣指一个人对活动结果产生积极体验,这种体验作为一种期待,激励着个体认真、投入地完成活动的过程,但如果结果的回报无法起到激励作用,这种兴趣往往就会消退甚至消失。

假设,有一天你得到通知,你选修的某门课不用参加考试、不用考勤,只要报名了就都能拿到学分。请真实作答:你还会主动到教室认真听课、到图书馆借阅老师推荐的书目吗?

如果回答会,也许你真的喜欢这门课,而且喜欢的是这门课本身,而非课程背后附加的激励要素,如学分,这就是我们说的直接兴趣;相反,冲着考勤拿平时分、考试拿学分的才来课堂听课、才去借阅图书的同学,你对这门课只是一种间接兴趣。

对某件事物或某个活动拥有直接兴趣,往往持续得更长久,因为它是无条件的,是自觉自发地产生于内心的,所以一个人能较长久地乐在其中、乐此不疲。由于间接兴趣的产生是基于对目标与结果的向往与期待,所以要想保持并强化自己的间接兴趣,就需要做到:明确目标与愿景,用目标实现后的价值来强化这种兴趣。比如,家长经常用“考试考好了,就满足你一个心愿”这样的承诺去激励一个年幼的孩子去努力上进。

2.感官兴趣、自觉兴趣与志趣

感官兴趣——也叫直观兴趣,就是通过直观的感官刺激兴趣。感官兴趣往往好奇、多变、不稳定。比如,爱吃烤鱼的你,在去烤鱼店的路上可能被日本料理吸引而拐了道;你被一套衣服吸引进了商店,进去后却对模特身上的披肩产生了兴趣。外界的刺激决定着感官兴趣的强度和持久度,这是人最动物的一面。

自觉兴趣——当我们把兴趣从感官刺激推进到学习与思考,然后培养出能力,从而产生相对更持久、更稳定的自觉兴趣。比如,我们惊叹星空的美丽(感官兴趣)后,开始思考与研究星座,从而对天文学产生兴趣;我们享受了一道美食(感官兴趣)后,就开始请教美食是如何做的,并对烹饪产生兴趣。大部分科学和艺术都是人们自觉兴趣的成果。因为加入了学习与思维,从而产生了“兴趣—能力—兴趣”这样的循环,促使兴趣更加稳定、持久且更有自我掌控感。

志趣——在自觉兴趣的基础上,加上强大的价值需求与坚定的志向,志趣便会随之产生。莫扎特6岁第一次写协奏曲之前,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钢琴超过了6 500个小时;丁俊晖18岁成为英国锦标赛冠军时,已经练习台球的时间超过了1.75万个小时;巴菲特在2011年投资IBM之前,研读过IBM 50年来所有的年度报告。这些强烈而持续一生的兴趣,仅仅来自感官兴趣与自觉吗?不,这群世界级高手在自觉兴趣之上,已经发展出一种更加强大而持久的兴趣去对抗成长路上的重复和倦怠。这就是志趣,它是人类最高的兴趣等级。志趣的秘密不仅在于有感官刺激与能力保障,更有强大的内在发动机——志向与价值观

感官兴趣、自觉兴趣与志趣构成了兴趣的三个层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志之者。我们拥有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天赋,却拥有无限的可能。志趣让人们活得更加坚定与专注。严格说来,志趣已不仅仅是兴趣,而是人们把感官兴趣通过学习变成能力、通过能力寻找平台获得价值、在价值选择中找到人生志向的一种生涯管理技术。如果你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兴趣,无论成败、生死,都无法动摇你的坚持,那这种兴趣就会成为你生涯发展中的一台永动机

3.职业兴趣与非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是指个体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行动方面的兴趣表现,是个体对某种职业活动具有的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倾向,使个体对某种职业非常向往并给予优先注意。比如,有人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有人向往当旅行家;有人立志要成为一名航天员。非职业兴趣,则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件事情的心理倾向。比如,有人喜欢户外运动,有人酷爱厨房烹饪。

职业兴趣与非职业兴趣可以相互转换。比如,一个从小梦想当一名老师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倾向选择类似的角色模拟游戏,会在帮助他人解答难题中享受到开心与快乐。而非职业兴趣如果不断巩固与强化,并培养出相应的能力,那么非职业兴趣就可能转化为职业兴趣,并成为职业选择时的一个现实选项。

(三)兴趣的价值

梁启超说:“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原料,发不出蒸汽,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人类若到把趣味完全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生活得不耐烦,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是行尸走肉。”

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兴趣的重要功能,兴趣在人们活动中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兴趣能引领职业选择的方向

职业兴趣理论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职业选择其实是个体人格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职业。兴趣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选择时的重要参考,引领着个体职业选择的方向。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探索自己兴趣所在,并逐渐将兴趣具体化、特定化,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提升能力。如果个体在入职之前能够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有意识地培养与提高相应能力,也许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www.xing528.com)

2.兴趣能增强职业发展的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由兴趣激发的行动动力。喜欢绘画的你,进入画室就忘记了时间;爱好读书的他,捧起好书便如饥似渴……兴趣是快乐之源,是追求成功的强大动力所在。据相关研究,如果一个人对某一项工作有兴趣,则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感到疲倦。但一个人若对工作没有兴趣,则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并且容易筋疲力尽。因此,兴趣是激发个体强烈职业动力的动机。

3.兴趣能提高职业满意的程度

个体对职业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兴趣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兴趣的英文单词是interest,由inter和est两部分组成。从存在主义的观点来看,兴趣就是当个体全身心地投入(inter)到某项活动之中,产生的最高峰体验(est)。因此,如果个体对某项活动充满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哪怕很辛苦,也会收获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满足感。有人曾经夸张地说:“如果人能从事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工作,那么人生就是天堂。”

(四)职业兴趣类型

根据职业的种类,可以将职业兴趣分为很多类型,见表27。

表27 职业兴趣类型

续表

(五)兴趣与职业匹配理论

广义地说,兴趣是一种人格特征。舒伯曾一再主张职业的选择是自我观念的延伸及完成。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不同职业团体具有其特有的性格特征。例如,人们已经发现,具有科学兴趣的被试,性格明显内倾;而与推销兴趣有关的则是攻击性。有人还证实,被试在斯特朗—坎贝尔兴趣问卷(SGII)上的分数与人格问卷的分数(如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职业选择反映出个体基本的情绪需求,职业的调整一般是生活步调调整的主要成分。因此对职业兴趣的测量——或更精确地说,找出与个体的态度及兴趣最贴近的职业团体——就成了了解不同人格的一个焦点。

霍兰德(John L.Holland)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之一。他把职业爱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反映出个体自我观念和主要性格特征的选择。另外心理学家罗(A.Roe)也是持这种观点的人。

美国学者霍兰德是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的类型论源自人格心理学的概念,进一步完善了人格与职业匹配理论,把人格和职业进行了不同的类型匹配,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测量方法,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预测力。霍兰德认为:

1.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延伸,个人的行为是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职业选择也是人格的表现。

2.人的兴趣也可以是多种兴趣的组合,比如一个人喜欢研究,但研究的是社会问题,他可能就是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就是研究型和社会型的组合。

3.人格形态与行为形态影响人的择业及其对生活的适应,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有相似的人格,因此他们对很多情境与问题会有相类似的反应方式,从而产生类似的人际环境。

4.人可区分为六种人格类型(即兴趣组型):现实型(realistic type,简称R)、研究型(investigative type,简称I)、艺术型(artistic type,简称A)、社会型(social type,简称S)、企业型(enterprising type,简称E)和常规型(conventional type,简称C)。每个人的人格属于其中的一种。这六种类型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可排成一个六角形。

5.人所处的环境也可相应分为六种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人格类型和六种与之相对应的工作环境模式如表28所示。

表28 人格(兴趣)类型与职业对应表

续表

6.霍兰德认为:环境造就了人格,反过来人格又影响着个体对职业环境的选择与适应;人们总是寻找能够施展其能力与技能、表现其态度与价值观的职业;职业满意感、稳定性和职业成就取决于个体人格类型和职业环境的匹配与融合;职业行为是人格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霍兰德用六边形模型来表示六种人格、职业类型的相互关系(如图22所示),边和对角线长度反映了六种人格类型之间心理上的一致性程度,同时也代表着六种职业类型之间的相似与相容程度。

图22 霍兰德六边形模型图

在六边形模型中任何两种职业类型之间的距离越近,其职业环境及人格特质的相似程度就越高,例如企业型和社会型距离最近,它们的相似性也最高,比如社会型和企业型的人都较其他类型的人更喜欢与人打交道。而企业型和研究型则具有最低程度的相似性。

六边形模型也表明了六种人格特质类型之间的一致性,一种人格(兴趣)类型与其相邻的类型组成了一个最一致的模型如“RIC”。而人格特质类型相反的模型如“企业型与研究型”“常规型与艺术型”等,分别距离最远,其一致性最低。常规型的人多墨守成规,而艺术型的人则富有创新精神;常规型的人擅长自控,而艺术型的人则擅长表达等。

人与所选职业的适应与匹配也可从该模型中得以体现。六边形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对人格(兴趣)类型与职业环境类型之间的适配性进行评估,例如一个社会型人格特质占主导地位的人在一个社会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会感到更舒畅,但如果让他在一个现实型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他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不满意。

大多数人都属于六种职业类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不同组合,某种人格(兴趣)类型或类型组合的个体在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类型或类型组合中最能满足其职业需求,表现职业兴趣,发挥职业能力。

一种职业有它的主要兴趣类型,一个人会同时有几种职业兴趣,关键是要弄清自己哪些职业兴趣是强项,从社会需要和自己的能力优势方面选择和确定一种主要的职业兴趣。在选择学业或人生职业规划时,应把自己的职业兴趣与个人的职业能力、人格特征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