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散尽时分:贝尔法斯特的纪录片

散尽时分:贝尔法斯特的纪录片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缅因也有个贝尔法斯特。最近,有独立制片人拍了一部用这里的日常生活为主题的纪录片,就叫《贝尔法斯特》,整个电影基调缓慢,反映这个地方普通人的生活。不过,贝尔法斯特还是缅因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有铁路,连接缅因中部的铁路网,有码头,连通缅因南部的波特兰和马萨诸塞的波士顿。贝尔法斯特的开发是从1769年开始的,最早来的移民在这里向政府购买土

散尽时分:贝尔法斯特的纪录片

贝尔法斯特(Belfast)这个名称,我想好多人都很熟悉,因为早些年爱尔兰共和军英国政府军的冲突就集中在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恐怖袭击没完没了,有时候晚上看新闻,就经常是贝尔法斯特的炸弹袭击、枪战开始的。

缅因也有个贝尔法斯特。我是从阿卡迪亚回波特兰开车的时候经过的,一个海港小城市,可爱得不得了。如果我可以自由地选择退休养老的地方,我大概会选择住在这里,它是那么袖珍、那么精致、那么干净、那么出世!

最近,有独立制片人拍了一部用这里的日常生活为主题的纪录片,就叫《贝尔法斯特》,整个电影基调缓慢,反映这个地方普通人的生活。幽静而古老的新英格兰渔港小镇,社区文化生活的细腻,都拍得丝丝入扣。编导叫魏斯曼(I.F.Wiseman),是个画家,因此,整个影片的画面有种绘画的感觉,宽大的画布上有一个焦点,非常精细,而整个画面则是宽阔、空灵,十足贝尔法斯特的味道。纪录片里面有贝尔法斯特各行各业的人:龙虾渔夫、拖轮船长、工厂工人、商店售货员、医生、法官警察、教师、市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护士等,整个电影就好像一张大壁画一样,描绘出一个形形色色的小城的图景,很可爱。

我最早注意到这部电影是在《纽约时报》上面看到的评论,影评人斯提芬·霍登(Stephen Holden)说这部纪录片充满感情地传达了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一天内的感觉,表现了那个地方的季节、时空和人物。那里的风景是“令人震惊”(the breathtaking landscape)的,同时令人感兴趣的是影片同时反映了住在那里的人的生活的烦恼,自然环境壮丽,人生多事,整个片子有一种很质朴的美,一种在普通之中蕴含的深沉。这个影评人比较苛刻,对好多影片都有很尖刻的批评,他这样描述一部简单的纪录片,我才去找来看的,果然很吸引人,主要就是那个城市的景观实在很令人神往。

我去贝尔法斯特也是偶然的:离开洛杉矶以前,曾经在我工作的学院电影档案馆看过这部纪录片,印象很深,到了缅因的波特兰,到美国汽车俱乐部(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简称AAA,是美国最大的私人俱乐部组织,有大概5 千万会员,我是1987年就加入的)拿本地的地图,那个给我地图的中年妇女在地图上给我标出理想的行车路线,我说要走95 号去班戈,快一些,她拿了支黄色的记号笔在图上标出一条不同的小路,说这条路你非走不可,是风景最精彩的一段,我看了一下,上面有两个小城镇,一个是州府奥古斯塔,另外一个就是这个贝尔法斯特了。

贝尔法斯特是缅因的一个非常精致的滨海小城镇,属于缅因州瓦多县(Waldo County),在流经班戈的那条湍急的潘诺布斯科特河出海口形成的海湾旁边,曾经是班戈木材的集散地,也是造船业的中心、龙虾捕捞基地渔业中心。这个海湾其实很大,我走到贝尔法斯特的海边看看,几乎看不到海湾的尽头,看看地图,才知道这个海湾长度达到15 公里,整个海湾就叫做贝尔法斯特海湾。海湾四周都是小城镇,东面的叫做“海港镇”(Searsport),北面叫做天鹅湾镇(Swanville),还有县城瓦多镇,西面是莫里尔镇(Morrill)和贝尔蒙特镇(Belmont),南面反而叫做“北港镇”(Northport)。贝尔法斯特前面对着海湾,后面是很高的山林,这一带的岩石都是黑色的花岗岩,我曾经去过更北面的加拿大的魁北克,整个城市就是建造在黑色的花岗岩上面的,印象很深。这里的森林太漂亮了,全部是加拿大红枫树白桦树、山毛榉(beech),有一条很湍急的溪流从山里经过贝尔法斯特冲入海湾,这条溪流很精彩,完全像国画中那种山间瀑布泉水的样子,印第安人叫它为“帕沙阿瓦卡格”(the Passag-assawa-keag),据说从溪流入海的地方往上,有大约五公里是可以行船的,不过非常急的水流,要划船也很不容易。贝尔法斯特海湾对面,也可以看到一条穿越山林入海的河流,叫做“大雁河”(Goose River),本地好多工厂就设在这些河流和溪流边上,像早年的造纸厂、锯木厂,还有潮汐发电厂、磨坊。现在贝尔法斯特还有好几家磨坊,在河流的出海口都建了堤坝,有水力发电站,城里有鞋厂,造船业依然还在,铸铁、铸铜、船帆、服装皮革加工、砖厂等,产业也还丰富,不过都是传统型的产业了。不过,贝尔法斯特还是缅因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有铁路,连接缅因中部的铁路网,有码头,连通缅因南部的波特兰和马萨诸塞的波士顿

我到贝尔法斯特的时候,正在下着沥沥淅淅的小雨,那天是个星期天,街上人不多,像缅因州的其他城市一样,这里的人口也不多,整个城市环绕着海湾,高低错落,建筑大部分都是19世纪建造的,市中心就在一个十字路口地段,有些商店,很朴素,但是有一种欧洲、英国典型小城镇的氛围,这种不太美国化的小城镇真是不多见。

雨下大了,我跑到街上买伞,大多数店铺关门,只有一家旧货店开着门,进去问店主有没有伞,那个老太太就拿了一把蓝色的折叠伞出来,很新,索价2 块钱,这种小镇的感觉就立刻出来了。(www.xing528.com)

我曾经在宾夕法尼亚的西切斯特小镇住过两年,也是这种感觉,美国小城镇能很完整地保持小镇价值和风范,与大城市截然两样,最令人喜欢。

贝尔法斯特小景

贝尔法斯特是一个两百年的古城,城里只有几条街道,因为整个城市建造在一个山坡上,因此沿河方向的街道是一级比一级高上去的,垂直的街道就从坡上一直延伸到河边码头。这里的商业建筑都是砖做的,这是当年新英格兰的风格:民宅用木头做,商业建筑用砖做,沿街的商铺大部分是两三层楼的砖房,商业街道后面的住宅街道比较宽,绿树成荫,我走了一下那些住宅街道,非常安静,基本都是枫树和榆树两种,看来都是百年老树了,最上面一条横街叫做“国会街”,那里比涨潮时候的水平面高出178 英尺,大约是60米,从海边码头到“国会街”这个范围之内,就是整个小城了。站在“国会街”可以看到很壮丽的海湾、潘诺布斯科特河、远处“蓝山”(Blue Hill)的景色,如果能够在这里找间小房子住着写作,打开窗子,就是山水、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观,该有多好啊!

贝尔法斯特的开发是从1769年开始的,最早来的移民在这里向政府购买土地,但是价格低廉到难以想象的水平,每英亩仅仅25分钱,一个测量官员叫做约翰·米切尔(John Mitchell)第一个在这里建房子,因此公认他是贝尔法斯特的奠造者,次年,一批苏格兰、爱尔兰的移民从隔壁的新罕普什尔州过来定居,但是感觉这里实在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住了一段时间,大部分人又离开了,只有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一家没有走。不过后来这里定居的人重新增加,到1773年已经有约200 人定居这里了。独立战争的时候,这里的居民都站在美国一方,抗击英国军队。

美国独立以后,这里开始繁荣起来,第一家银行在1832年开业,当时总资产仅有15 万美元,到1879年,银行已经有存款总值55 万美元了。城里出版了好多份报纸、杂志,显示居民的文化水平提高得很快,城市也在这段时间快速扩展,变得越来越大了。木屋起火时有发生,这是美国大部分以木结构建筑为主的市镇早期最主要的威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城市的黄金期过去了,伐木和木材加工业逐步衰退,造船业也随着机械船舶的发展而衰落。我看到的贝尔法斯特基本保持了那个时候的形式,大部分建筑物也都是从那个时候建造一直留下来的。

细雨淅淅,我一个人在那个古老的小城镇的街道上走,走到海湾边上,码头里面停泊着好多木帆船渔船大西洋的水很干净,因为是海湾,也比较宁静,只听见雨声落在伞上的滴答声,远处的山风吹过来,吹皱了海湾的水面,一切是那么的安宁和渺远,这样的小镇,给人一种永恒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