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地域文化与景观环境建设:生态研究

辽宁地域文化与景观环境建设:生态研究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农业的地域特征基本决定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空间分异与走向。

辽宁地域文化与景观环境建设:生态研究

7.4.1 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的文化格局

中国历史发展的文化地图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考古学的进展。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中华早期文化地域发展的“文化多元说”基本已成为学界共识。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的:“它的主流是由于许许多多分散独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合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去你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对于中华文化“多元统一体”起源的认识,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学术观点,如苏秉琦先生将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划分为六大区系,严文明先生则将中国史前文化划分为以中原文化区为核心的圈层地域文化格局。

到了有文献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燕、齐鲁、晋、吴越、楚、巴蜀等地域文化区,建立在这些丰富的地域文化基础之上。秦汉时期,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中国的地域分布呈现出新的特点。此后,随着历代王朝的更迭发展的地域格局时有变迁。施坚雅教授将清代的中国划分为西北、华北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岭南、东南沿海、云贵和满洲等九大独特的大地域,地域格局的发育是一种基于社会进步的人文要素的地域集结过程,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分工,同时也受到生产力水平、政治、军事等因素的制约。受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制约,以及政治、军事的建设需要,使中国古代城镇主要聚集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影响显著,一些具有战略地位和地域交通优势突出的地区相继发展起来,如上海天津汉口青岛、哈尔滨等。我国地域发展的格局逐步趋向于沿江(长江)发展。受历史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历史上中国的地域集聚相对松散,地域文化的个性显著,而形态作为一种社会诸要素综合呈现的文化景观也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尽管人们对具体的地域划分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从产生时起就处在各具特色的文化地域中,如满天星斗,闪烁着多元地域文化的熠熠光芒。

7.4.2 当代中国的生态格局与地域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地理单元,历史上它同外部世界处于一种相对隔离或半隔离的状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发展也走着独立发展的道路,自成一局。更为重要的是,在广阔的幅员中,其内部并非均质划一。中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多样性是造成环境发展千姿百态、谱系繁杂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首先表现在东西气候干湿差异上。因降水量的变化,中国自东南沿海至西北内陆,依次出现了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如今,从黑龙江缓挥到云南腾冲一线,可将我国明显地划分为两大地域:东南半壁以平原、丘陵、低山为主,水分条件好,不足40%的国土承载了90%以上的人口。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气候干燥,地广人稀,城市较少,规模也较小。在这种大形势下,特别是东部地区,因南北跨度较大,冷热差异明显,自南而北以此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等不同温度带,长城秦岭—淮河、南岭都是十分明显的地域界线。在特定的社会经济与历史影响下,每个地域都呈现出特有的面貌,其间的文明也大相径庭。岭南以南地区,气候温湿,江河遍布,丘陵丛生,适于人类居住,环境多背山面水,布局自由,明朗轻快。秦岭—淮河以北至长城以南,则是坦荡的华北大平原,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积淀了灿烂的城市文明。受农业耕作方式影响,环境布局规整,因水不丰足。而两者之间的江淮地区,其长江以北,与华北类似,但用水条件好,河流广布,特别是古都大多位于此,其形态上也因水所限,趋于不规则。相比之下,长江以南,则一派水乡泽国风光,多湿润秀媚,格调清新。至于长城以北,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山环水绕,半农半牧,受外来影响明显,内蒙古西部及新疆则以游牧为主,其环境发育亦有特色。很明显,仅以时间为序,缺少了地域性空间分析,我们就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环境发展丰富多彩的一面,所谓的“一脉相承”也显得单薄。如今的研究表明,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环境发展具有地域性这一客观规律,并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在已有的基础上开展地域实证研究,从而把中国环境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发育了灿烂农业文明的古代中国来说,生态环境特征对聚居分布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并进而对中国文化的地域差异产生重大影响。现代科学主要根据生态环境的气候条件将中国自然地理情况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景观区。考察历史上三个地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农业部门分工、经济生活特点、人口密集程度、城市发展进程、人文传统等诸文化现象,皆有显著特征。

实际上,从文化的形成来讲,中国自然生态环境远不止上述三种地域差异。根据1958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内蒙古、西北、青藏等八个自然地理区。东北地区是温带冷湿性森林、森林草原景观。华北地区是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夏绿林、森林草原景观。华中地区是湿热的亚热带常绿林景观。西南地区虽亦属亚热带常绿林,但地形垂直特征明显,有些地区干旱、日照时间偏短、气温较低,引起景观的不同。华南地区是南亚热带,与热带景观有较大相似性。内蒙古地区主要是温带干草原景观,西部为荒漠草原,牧业为主。西北地区为温带、暖温带干荒漠景观。青藏高原则以独特的高寒景观著称。它们各自具有一定水热状况而形成地域特征,并对以农业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景观发生深刻影响。认识这些特征和它们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对我们分析中华文化的发展是有益的、必要的补充。

人类经济活动是其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文化区的形成和变化与地域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在近代化之前,中国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中的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只有少量城市商业和手工业。因此农业的地域特征基本决定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空间分异与走向。但在近代化以后,中国经济活动已完全改变了历史面貌,除农业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外,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也在城市地区及其附近兴起,并逐步在当地经济活动中占有显著地位。这些经济活动一方面受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也在孕育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的地域分化,同样也对文化区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2)历史发展的影响

社会发展历程在文化发生、演化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影响力。历史空间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会导致文化地域的变异。由中原中央王朝统治的历史长短,决定了中国各地在文化沉积厚度上的差异,这种以受中央王朝统治或影响的历史为参照的文化沉积被称为文化地域的“史化度”。史化度影响到人们对文化的感受与评价,自西周以来,黄河中下游一带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各主要王朝,一直是中央统治区,而西藏、新疆、台湾、东北等地,被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累积时间就不同程度地短于中原地区。中国历代中央政权的主要领域的变化显示出:我国文化的史化度在地域上的层次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北和北方孕育了滞重、奔放、豪迈的北方文化,向南方推演,层次更为明显。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带状地域内,发育了江淮文化。长江以南为南方文化,主要有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或江南文化)和岭南文化等。

(3)区位条件的影响

生态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互相作用,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生态区位的不同意义。如在原始农业时期,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更适合农业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农业技术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江南的自然条件日益显示出优势,优良区位发生南移。唐代的运河、长江交汇之处,处于长江入海口和中国东部海岸之交的上海更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

把中国诸地区的文化发展所处的空间位置划分为核心区和边缘区两大基本类型。文化核心区并不意味着几何上的中心位置。核心区靠近王朝中央政府,中央政令效能较高、经济水平发达、文化要素密集。而边缘区距核心区距离远,经济相对落后,文化要素密度低,来自于核心区的文化能量和信息因距离衰减而在效能上减低。中央政府对边缘区的控制弱于核心区,使其易于产生自己的文化因素,文化特征有一定程度的变异。

7.4.3 中国文化区的一般性划分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景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根据各区自然地理特点和主要民族分布特征,一般将其划为内蒙古文化区、新疆文化区和青藏文化区等三个相对独立的游牧文化区。东西部农业文化区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如扬子文化、西南文化和东南文化。从文化形态上主要包括中原文化、关东文化等。

(1)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基本上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主要范围,主要包括燕赵文化副区(西面包括甘肃省大部分地区)、东北黄土高原文化副区、河陇文化副区、中原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等。其南边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是中国南方与北方自然和文化分异的极为重要的一条界线。历来所谓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的文化分界,即以此线为准。该线也是北方方言和江淮方言、西南方言的大致分界。从自然地理分异来说,该线还是1月平均气温零度线所经,此线对于越冬作物的生长具有决定性意义。北部基本上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文化区相交。

(2)关东文化(www.xing528.com)

关东文化主要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山海关以北的东北三省为主体的文化形态,包括除辽南部分地区以外的整个辽、吉、黑三省,主要指关东文化副区。根据农、牧产业结构的差异,将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也划入该区。汉族文化对本区的影响,直到清末以后,才随着山东、河北人口的迁入而大面积深入。

(3)扬子文化

扬子文化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诸种文化。相当于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大部,江西、湖南、湖北大部,以及广西的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构成,东西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异,这一差异从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与荆楚文化的发育期即已开始出现。吴越文化以长江三角洲及附近地区为地理舞台,而荆楚文化则以长江中游地区为背景。

(4)西南文化

西南文化包括四川大部、重庆与贵州全部、云南大部、广西大部。此外,还包括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根据汉族农业文明与南方少数民族农业文化交融的程度,又可将西南文化区划分为两个亚区,即四川盆地及其周围的巴蜀文化亚区和滇、黔、桂三省区为主的云贵高原文化亚区。其中前者以汉族文化为主,后者以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相互错杂的混合文化为主。

(5)东南文化

东南文化相当于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四省全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以及浙江东南部。由于本区远离中原地区,历次人口南下逐渐向此推进,形成中原文化的扩散波。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的古越文化相交融,一方面保留了古越族的某些文化特点;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较多的古代中原文化的特点。在东南文化区内部,以闽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核心,分别形成了闽文化亚区和岭南文化亚区,这些文化区域的形成导致了中华多元文化的形成,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见图7.3)。

图7.3 中国文化区分布示意图

东部农业文化区:
A.北方农业文化亚区:1.关东文化副区; 2.燕赵文化副区;3.黄土高原文化副区;4.河陇文化副区;5.中原文化副区;6.齐鲁文化副区;7.淮河流域文化副区。
B.南方农业文化亚区:8.巴蜀文化副区;9.荆楚文化副区;10.鄱阳文化副区;11.吴越文化副区;12.岭南文化副区;13.台湾海峡两岸文化副区。
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区:
A.云贵高原农业文化区:14.渝鄂湘黔文化副区;15.黔南文化副区;16.滇蜀文化副区;17.滇南文化副区。
B.桂琼农业文化亚区:18.桂西文化副区;19.琼南文化副区。
西部游牧文化区:
A.蒙新草原—荒漠游牧文化亚区:20.内蒙古文化副区;21.北疆文化副区;22.南疆文化副区。
B.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23.青海文化副区;24.西藏文化副区。

7.4.4 当代中国的文化关注

文化的研究应以传统人文分区为基础,与经济区划相结合,掌握环境及其文化所处的历史发展时序,与生态区划相结合,在地域生态与文化格局的宏观视野中研究地域文化。

(1)关注的基本聚居单元

中国文化有其具体的时代性,不能笼统地、简单地谈论中国文化。而在任何时代,都不存在一种全国共同的文化,对文化的地区差异应予以足够的关注。可以看出,文化的研究不仅涉及地域的传统人文区划,还与经济区划、生态区划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传统人文区划和当前经济区划、生态区划相结合的环境及其文化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交织的坐标系中明确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与之对应的地域空间,才能清楚地了解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而指导景观规划与建设。文化的研究是一个逐层深入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明确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文化面临的冲击与发展机遇;其次要明确在文化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最后才能确定地域文化在地域文化格局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全球化是一个概括未来时代特征的综合概念,指人类社会要素突破分割、独立的多中心状态,走向世界范围同步化和一体化的过程。全球化肯定特殊性、地域性与差异性的价值,强调动态、双向的交流,而非静态、单向的统一。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文化的跨文化地域交流是促进中国城市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同时,外来文化只有与中国本土文化生境相适应才能被接受,中国本土文化只有进行广泛的对外交流、吸收,才能保持青春和活力。

(2)生态区划层面与地域文化的视角

地域文化视角的环境研究,主张将不同层面的文化落实到具体的时间、空间中予以考察。在生态区划层面,地域空间分布显示出与自然生态条件密切相关的特征。这些地域生态空间和文化特征的地域发展格局对地域环境发展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反映出各地环境及其文化发展的生态共性和差异性。因此,可以说经济区划、生态区划以及人文区划有着密切的联系,彼此并无本质差异,只是关注的问题、侧重的目标不同。

(3)我国环境地域发展的文化认识

在经济区划的发展时序界定、生态区划的地域空间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格局,将形成对环境群地域文化属性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反映出环境群地域文化的历史传统、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需要指出的是静态的区划研究并未全面反映环境群的地域文化属性。地域环境群的空间运行机制、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序过程和空间差异性,使环境群的地域文化以及经济格局具有从边沿到中心的圈层结构。明确地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地域圈层的架构关系,是正确定位景观文化,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念的前提。景观的文化定位一方面取决于上一层面地域的文化属性;另一方面与环境在地域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作为地域发展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共同组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化区域。这种一般性的系统结构,使经济在相对同质的地域生态条件下,表现出由内到外的圈层结构。基于工业文明的现代文化,基本保持与之同构的地域格局,即地域文化架构的核心区—腹地区—边沿区,景观的核心环境就是地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历史文化的传承特征常常使位于外围的历史名城成为地域文化格局的重心,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这类地域文化格局的形成。这种情况在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国不在少数,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