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翻译的社会变革与现象:清末民初至今

中国翻译的社会变革与现象:清末民初至今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始,至今将近2000年,真正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形成风气的翻译活动,在我看来,也就是清季和晚近的这几十年。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国人对于国家、民族乃至个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价值评估的必要过程。而且,清末民初时的译事,意译、删节、篡改、误译等随处可见,妨碍了原著的真实再现,也可能误导中国读者的视线。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逐渐取代了广州的贸易中心地位。

中国翻译的社会变革与现象:清末民初至今

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始,至今将近2000年,真正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形成风气的翻译活动,在我看来,也就是清季和晚近的这几十年。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国人对于国家、民族乃至个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价值评估的必要过程。其实,世界上所有励精图治的国家都有这样的过程——睁眼看世界。

先进的中国人自然也要睁眼看世界。可怎么看?一种是像郭嵩焘、梁启超等直接走出国门;一种是像徐继畬、林则徐等通过译员(舌人)或翻译文本。然而,作为媒婆的翻译工作,有时也不是天衣无缝,其中最大的困难是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不能完全对应;还有,译者的眼光、水平、职业道德是否可靠。

假如当年歌德不是仅凭一本中国三流的小说《好逑传》,伏尔泰不是仅凭一出《赵氏孤儿》,而是获得了中国文化的真正代表作品,或者能够直接选择和阅读原作,那么,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也许会更深刻、更精确。同样,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倘若只能读到《巴黎茶花女》《撒克逊英雄略》等林译小说,而与《天演论》《原富》等严译名著失之交臂,新文化启蒙运动就搞不起来。而且,清末民初时的译事,意译、删节、篡改、误译等随处可见,妨碍了原著的真实再现,也可能误导中国读者的视线。显然,一个有质量的媒介——翻译,是重要的,但比翻译更高明的,是直接阅读原著。当年的翰林蔡元培发愤学习多种外语,目的就是想直接切入外国文化当中,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被芜杂的翻译文本所蒙蔽。

学习外国语文,自然是为了睁眼看世界;而睁眼看世界,无非是要更好地生存。这在一百多年前是题中应有之义;在今天,一仍其旧。所以,如今的“新东方”之类的外语进修学校以及外国人学中文所以火、所以热,也就不难理解了。

关键词:老上海的外语培训班

相关背景:19世纪的外语教学史上曾出现过两次轰轰烈烈的“英语热”,第一次是19世纪30—50年代,中心在广州、香港和南洋;第二次是19世纪60—80年代,中心在上海。

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逐渐取代了广州的贸易中心地位。和洋人打交道的商人队伍日趋壮大,以及租界内华洋杂居的局面,都使得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成为了当时上海民众的当务之急。此时,广方言馆和少数教会学校的外语教学已无法满足大众的学习需求,形形色色的外语培训班就这样应运而生了。(www.xing528.com)

最早的外语培训班叫做“大英学堂”,于1864年6月30日创办,设在洋泾浜复和洋行内,专教10—13岁的中国幼童学习英语。1865年,由寓沪外侨和上海绅商共同发起创办,汇川、李百里、太丰、怡和、公平等几家洋行共同出资的英华书馆宣告成立,招收对象最初规定在10—13岁,后来年龄不限。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的外语培训班进入了蓬勃发展期。据统计,仅1873—1875年,就有“英话文法公所”“番文馆”“英文书馆”“洋文书塾”等共15所培训班诞生。为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外语培训班大多含日校和夜校。学习周期也不一样。英文教学是当时的主流,但也有个别教法文的。

各外语培训班的收费标准不同,应当说按照当时的生活标准并不算低。可见这些外语培训班的生源要么是富家子弟,要么就是洋行职员。当然,掌握了外语和相关技能后,他们能谋得更好的职位,拿更高的薪水。因此,学习外语还是很划算的投资

外语培训班的教习,多以西人为主,华人为辅。授课并不局限于英文。例如,英华书馆兼教写信、翻译、司账簿事、地理算法等。麦开洋文书塾兼教报关单提货单、栈货单等知识。宋长记、保昌洋行、信和洋行等兼教天球、地球、航海和算术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的,对学员求职也有很大助益。

晚清时期英语培训班使用的课本有:《英国儿童读的皇家读本Royal Reader 1~5》、《Science Reader 2~5》、《纳氏文法Nesfield's 1~4》、《聊斋志异》英译本、《圣经》福音书白文;算术用的是《ASchool Arithmetic(Hall Steven's)》。

各种外语培训班,或昙花一现,或历史悠久。英华书馆直到20世纪还在招生。1932年“一·二八”战事结束后才宣布停办,并入雷士德工业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