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胥铁路与龙号机车诞生记

唐胥铁路与龙号机车诞生记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到唐廷枢的禀奏,李鸿章立即上奏朝廷,请求修筑铁路,以便运煤。1881年6月9日,时任开平矿务局总矿师伯内特的夫人砸下第一颗道钉,宣告唐胥铁路正式动工修建,同年11月8日,举行通车仪式。这是由唐胥铁路向东北方向延伸的铁路干线。1881年,随着唐胥铁路的兴建,开平矿务局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胥各庄修车厂,这是中国第一家铁路工厂。因为车头两侧各镶嵌一条金属刻制的龙,因此又称“龙号机车”,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

唐胥铁路与龙号机车诞生记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铁路密织成网,高铁贴地飞驰,中国铁路一步步发展为大国崛起的国之重器。万物皆有源,你可知道中国今天庞大的铁路网是怎样从无到有的吗?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是怎样诞生的呢?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诞生后,由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世界各国相继兴办。当时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虽然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了铁路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甚至暗中酝酿修建铁路计划,但终因各种原因难以实行。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和不平等条约,企图利用铁路进一步殖民中国,始终期望进行铁路建设。1872年,英商在天津租界兴建中国第一条短程非营运铁路,试图以此为招牌和样板,引诱清政府开放铁路,最终未能发挥作用无疾而终。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擅自修建14.5公里的吴淞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但未得到清政府承认,于次年被清政府赎回拆除。直到1881年,在李鸿章、唐廷枢等洋务运动重要人物兴办开平矿务局之后,为降低运输成本而兴建的唐胥铁路,才是中国自建铁路的开端,唐胥铁路也由此被称为中国铁路之源。

1876年11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派唐廷枢到唐山开平一带勘察,发现了蕴藏丰富的煤,于是着手筹办煤矿。1878年7月,开平矿务局成立,“未出数月,出煤极旺”。为了把煤从矿区运到最近的海口装船运出,唐廷枢在1879年禀请李鸿章准许矿务局修筑唐山到北塘口的运煤铁路。早在1863年,李鸿章就率先提出修建铁路的建议。其后,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等人,多次向朝廷建议修建铁路。然而,这些建议均遭到顽固派阻拦。接到唐廷枢的禀奏,李鸿章立即上奏朝廷,请求修筑铁路,以便运煤。清政府也深知中国的机械船只以煤为命,所以很快批准开平矿务局自修铁路。李鸿章聘请开平矿务局工程师、英国人金达负责督修。谁知正在筹办之时,清政府突然又奉旨收回成命,筑路计划再次流产。铁路不让修筑,开平矿务局只好开掘运河运煤。可是运河只能挖到胥各庄,因为胥各庄到矿区那段路地势高陡,河水上不去。李鸿章只好再次上奏,把铁路缩短,只修胥各庄至唐山之间的一小段,与煤河连接。为避开清朝顽固派的反对,在筑路奏请中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意,允许修建唐胥铁路。

修筑伊始在确定轨距问题上出现分歧。为了省钱,有人主张采用2英尺6英寸(762毫米),有人主张采用日本式的3英尺6英寸(1067毫米),但是英国工程师金达力主采用4英尺8英寸半(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他认为这条矿山铁路日后一定会成为中国巨大铁路系统中的一段,如果采用窄轨,会对以后修路带来不良影响。经过一番争论,金达的主张被李鸿章采纳。1881年6月9日,时任开平矿务局总矿师伯内特的夫人砸下第一颗道钉,宣告唐胥铁路正式动工修建,同年11月8日,举行通车仪式。线路全长9.7公里,采用4英尺8英寸半(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每米轨重15公斤,共耗银11万两,这是中国最早的标准轨距铁路。

唐胥铁路建成通车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更大的意义还在于中国以此为起点建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铁路网络。唐胥铁路建成运营且带来巨大的利益,给清朝政府带来决心和动力,并以此为原点开始广布铁路。1887年将唐胥铁路延伸至芦台,1888年延伸到天津,1897年由天津延伸到北京马家堡,1901年又延伸至北京正阳门。这是由唐胥铁路向西北方向延伸形成的铁路干线。1891年在山海关设立北洋官铁路局,后将唐胥铁路向北延伸,经山海关至中后所(今绥中县),铁路全长348公里。这是由唐胥铁路向东北方向延伸的铁路干线。以唐胥铁路为原点的连接华北和东北铁路大动脉逐步贯通,真正发挥出了富国、强兵、利民的突出作用。与此同时,受唐胥铁路的影响和启发,全国各地纷纷兴办铁路。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汉铁路、京张铁路,以天津为带动的津浦铁路、胶济铁路、正太铁路,以及华东的沪宁、沪杭等铁路,东北的由京山铁路延伸的京奉、滨绥、长滨、长大、安丰等铁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诞生,到1911年清政府灭亡时,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9000公里。

铁路与机车本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唐胥铁路几经坎坷终于建成,但运输煤炭的动力火车却没有着落,殊不知以百年前中国的工业基础,造出一台适合铁路运行的大牵引力机车可谓难上加难。这一难关横亘在中国面前,而且是一个必须过的难关,否则“马拉煤车”的历史不知要延续多久了。(www.xing528.com)

1881年,随着唐胥铁路的兴建,开平矿务局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胥各庄修车厂(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前身),这是中国第一家铁路工厂。工厂初建时,规模很小,只有十几台小型机床,仅能修造外国进口的小载量煤车,没有能力制造牵引力较大的动力机车。时任开平矿务局工程师的英国人金达,设计并指导中国工匠们使用废旧材料精心制造了一台规范精良的蒸汽机车,它可以和同时代的外国机车相媲美,这台机车于1881年6月9日制造成功并被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因为车头两侧各镶嵌一条金属刻制的龙,因此又称“龙号机车”,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

“龙号机车”解决了煤炭高效运输问题,可是没过多久消息传到北京,遭到朝中很多官员弹劾,说是“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 。于是朝廷勒令禁驶机车,只允许用马拉煤车方式运煤。后来经李鸿章和开平矿务局的疏通周旋,以北洋海军急需燃料煤为由,使得朝廷不得不放松禁令。几个月后,机车又可以行驶了,开平矿务局的煤炭大量进入天津等城市的煤炭市场,又好烧又便宜的开平煤取代了占据中国市场的日本洋煤。

这台开创中国机车制造历史的“龙号机车”退役后,曾存放在北京府右街的交通陈列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占北京,该馆迁移至和平门内一条胡同里,以后这台中国制造的著名机车便离奇地失踪了。现在,全国许多地方陈列着的都是“龙号机车”的模型,寄托了中国人对“龙号机车”的深厚情结。

1976年,唐山大地震曾经使唐胥铁路的起始点,也是中国第一座铁路车站的唐山站变成废墟,铁轨弯曲,机车毁坏,电力中断,信号消失,唐山站和唐山段铁路陷入瘫痪。但是,英雄的唐山人民没有被震灾吓到,铁路员工不畏艰难,舍小家为国家,为了保证铁路大动脉满血贯通,日夜奋战在铁路一线,加班加点修复被毁设备和机车,终于在震灾后第十天便恢复启用唐山车站,京山铁路大动脉全线贯通运行。这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第一,是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台机车——唐胥铁路和“龙号机车”建成后的百年续曲,格外嘹亮,经久不衰。

江河万里,有源故其流不竭。源,不仅意味着从无到有,而且更意味着发展延伸。100多年前,铁路曾经被清朝统治者视为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时到如今,作为国民经济命脉之一的铁路展现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从9.7公里的唐胥铁路到纵贯南北东西的铁路交通网,从“龙号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机车,从倚重洋人和模仿洋货到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铁路标准,从最初马拉煤车到今天勇冠世界的高铁名片,中国铁路发展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百年巨变和辉煌,并且正在朝着下一个更大目标高速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