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联大: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西北联大: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教育家的辛树帜,在各个学校的创办与建设中,同样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并积极奖掖后进学人。早在1920年代末,辛树帜回国担任中山大学生物系主任期间,即在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先后聘请罗宗洛、董爽秋、朱洗、戴辛皆等学者到学校任教。除此之外,辛树帜还十分注意培养与奖掖后进学人,努力为年轻人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西北联大: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是决定一所大学内涵式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正因为此,各大学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都把延揽优秀人才,作为办好一所大学最为重要的“法宝”。作为教育家的辛树帜,在各个学校的创办与建设中,同样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并积极奖掖后进学人。早在1920年代末,辛树帜回国担任中山大学生物系主任期间,即在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先后聘请罗宗洛、董爽秋、朱洗、戴辛皆等学者到学校任教。正是这些学者的加盟,使得中山大学生物学科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即享誉海内外。

1936年7月,辛树帜受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后,学校设有农艺、森林、园艺畜牧农业经济、水利等6组(后改称系),并计划当年招收新生101名。[13]这样,办学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师资问题,当时陇海铁路尚未全面通车,又很少有汽车交通工具,加之西北地区尚显贫寒,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与京津沪等东南沿海大城市院校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实有天壤之别。但辛树帜为人真诚热情、没有官僚作风和市侩习气,凭借着其求才若渴的态度与一腔热血吸引了一大批著名学者、专家来到黄土高原与他合作共事。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成立了教授会,教授会成员由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其宗旨是联络感情、交换知识,共谋校务之发展,并定期举行会议商讨学校发展事宜。在辛树帜的积极奔走与诚恳聘请下,大批农林人才汇聚西北、任职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另外,诸多留学归国的年轻学者,也被辛树帜的人品、学品、才识所吸引,来到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及西北农学院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施展他们的才华和抱负。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辛树帜再次来到自己热爱的这片黄土地,出任兰州大学首任校长。他认为办好兰大这所综合大学,对于整个国家和西北的教育事业至关重要,并在办学过程中处处着眼于西北教育的全局。他认为:“西北诸省,为我国古代文化发祥之地,亦今后新国运发扬之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国防价值,于今尤重,复兴文物,开发资源,实目前最重要工作。”[14]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他除了抓院系专业设置,强调要办好民族教育外,很重要的就是抓教师队伍,不拘一格,采用多种形式延揽、选用人才,服务西北。诸多著名专家学者被其“揽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真诚情怀与人品所感动,有的确实因为具体情况不能前往兰州大学长期任教,辛树帜就采用聘请短期讲学、客座讲授等办法,先后聘请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前文已提到的辛树帜的学生、著名植物生理学家石声汉以及中央大学上海等地高等院校的知名教授到兰州大学讲学。同时利用兰州夏季不太炎热,利于避暑等有利条件,先后请著名的民族史和宋辽金元史专家、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方欣安(壮猷),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郑集,著名气象学家、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朱炳海等多名教授到兰大讲学。[15](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辛树帜欣然接受重托,再次执掌西北农学院:他认为,在3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的宏愿,在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定会变为现实,那就是要把西北农学院建设成为全国农业教育与科学研究的中心之一。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西农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师资不足,当时许多教师纷纷他去,学校许多课程无法正常开设。对此,辛树帜到任后充分利用自己学生多、熟人多、影响大等优势,广泛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西农任教。

总之,辛树帜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和人才的选用,往往是他到了哪里,哪里就会聚集一批专家学者。除此之外,辛树帜还十分注意培养与奖掖后进学人,努力为年轻人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他常常说:“人才从事业中出,只要以诚相待,知人善用,处处都有人才。”[16]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担任中山大学生物系主任时期,他就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为其确定研究方向,他当时让石声汉专攻哺乳类及爬行类动物研究,吴印禅专攻羊齿类及高等植物分类,任国荣专攻鸟类研究。稍后,他还让这三位青年教师参加由他组织的瑶山科学考察,后来又帮助他们到国外深造学习,在他的具体帮助与精心指导下,三位年轻人都学有专长,在各自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后来都成为著名学者和相关领域专家。[17]在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及西北农学院时期,辛树帜积极关心青年教师和学生成长,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改变西北农村落后面貌,并坚持亲自授课、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具体了解师生教学和科研情况。只要是大家有兴趣学习和钻研的课题,他都千方百计出主意想办法,师生每有论文、著作撰写,他不仅乐意帮助阅改,还四处联系发表和出版。在他的支持与提携下,学生中涌现了赵洪璋、王恺、王劲草、万建中、陈桂陞、吕忠恕、刘荫武、李翰如、安希伋、邱怀等一大批优秀学子,这些学生以后都为我国农业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