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优秀成果解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优秀成果解析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体是指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他们不要求回报,积极为社会服务,愿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强制参与、强制奉献、募集摊派或变相摊派、对志愿者进行单位化管理等,都不符合公益活动的自愿性原则。而现代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拥有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均可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一项人人可参与的事业。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优秀成果解析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含义与特征

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含义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出个人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现状、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公益性服务。大学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中流砥柱,他们在不影响正常学业的前提下,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怀着积极向上的服务精神,满怀热情地投身于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实现其自身价值,弘扬志愿者精神。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海外服务等。志愿服务的功能主要有:社会动员、社会保障、社会整合、社会教化、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等。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志愿者也叫义工,即义务工作者。他们致力于免费地、无偿地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为“意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体是指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他们不要求回报,积极为社会服务,愿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志愿精神,意指一种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目前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的志愿精神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志愿服务行为的本质。

2.志愿服务的特征

志愿服务是有别于有偿服务和强制性劳动的服务。志愿服务具有公益性、自愿性、公众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1)公益性

公益的一般含义是公共利益,即一个社会中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公益性是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属性。志愿服务或是出于社会利益,或是出于爱心,它是基于利他主义的、自发的、不受任何人强迫的,且不以谋取报酬为目的的自愿性行为。志愿服务的受益人或潜在受益人是不特定多数人,受益主体具有开放性和公众性。志愿服务追求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即有益性。主要表现为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创造增强受助者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条件,维护其基本权利。

(2)自愿性

志愿服务是以道德、慈爱之心为基础,是发自个人内心的一种自由意志的主张。从事志愿服务不是被强迫的,而是人们完全自愿地对社会弱势群体无偿服务。即使人们的志愿服务意识日益增强,仍是以自愿为前提。公民把志愿服务当作个人的义务,这是一个志愿服务精神被个人内化的结果,这种内化应该是一个柔性的过程,是通过志愿服务精神的影响,体现的是“自愿性”。尽管有些志愿活动掺杂着某些义务性的或利益性的因素和压力,但是志愿活动的本质是志愿性的而非强制性的。强制参与、强制奉献、募集摊派或变相摊派、对志愿者进行单位化管理等,都不符合公益活动的自愿性原则。

(3)公众性

志愿服务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两种形式:正式的参与和非正式的参与。正式的参与是有组织的参与,非正式的参与是指自发的、不计报酬的为社会或他人服务。志愿服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产物。以往的志愿服务通常是有钱人自愿将钱、物分给穷人的少数人的“善举”。而现代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拥有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均可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的民间社会救济行为。志愿服务是一项人人可参与的事业。

(4)组织性

志愿服务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它是指那些具有为公众服务的宗旨,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在志愿服务组织中,志愿者之间的相互支持能够形成他们的同类意识,能够激起他们更强大的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力量。志愿者组织之间进行交流协作,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共享志愿服务的成果,相互学习以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当志愿者发现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有更多同行者在实践时,他们也会产生更大的力量,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志愿精神,也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实现自我完善。志愿者组织之间应该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将公益资源的价值最大化,肩负起共同推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志愿者携手合作,广播大爱,真正做到善行天下,爱心无界。(www.xing528.com)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主要类型

1.互助或自助型志愿服务

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地区,互助和自助为相当数量的人口提供了基本的社会和经济服务,以及基本的社会福利。志愿者们参加保护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及环保意识宣传活动,为减少自然环境被破坏、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为促进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的加入进一步升华了志愿者服务的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增强了志愿者服务的针对性。

2.慈善型志愿服务

慈善型志愿服务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通过个人的善举和捐献钱物等来帮助他人改善福利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是指通过捐赠、提供无偿服务以及其他志愿活动来帮助他人,改善他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慈善活动与互助志愿活动存在差别,这种慈善性质的志愿活动的受益者并不是慈善组织本身,从中受益的是第三方。并且此类慈善活动主要存在于某些志愿部门或者社区组织内部。

3.参与型志愿服务

所谓参与型志愿服务,就是指个人去参与一个组织的过程。“参与”作为一种志愿服务的重要类型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在市民社会组织发展完善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类型更为常见。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1.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大学期间,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以社会公益为宗旨,倡导志愿者精神,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中去,不计较个人利益,无私奉献,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抵御贪图享受等腐朽的思想有极大帮助。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普遍较强,他们内心崇尚自我激励、完善,以构建符合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健全的、独立的人格。志愿服务活动与志愿者精神符合现代的道德规范,获得了社会的积极评价。志愿服务虽然不计报酬,但收获了心灵的净化,提升了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这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大学生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回报社会的培育,积极推动社会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符合广大大学生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另外,随着志愿者行动的不断深化,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的专业化、知识化特点愈发明显。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不仅仅是道德素质的提升、心灵的净化,还包括了心智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让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而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在服务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推动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师生员工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响,实现着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塑造,它具有陶冶、凝聚、规范、导向和激励等功能。校园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创造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它体现了学校独特的育人思想和观念。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通常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内在信仰和道德观念,是高校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的一种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校园文化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高校校园文化不断地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为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开阔的平台。

3.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要求,这种服务体系要与市场服务和政府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是要人人都来参与社会和谐的建设,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和谐社会创建活动,以及深入到城乡社区当中去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向城乡居民宣传服务社会和相互关爱的思想,以达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传播和谐道德思想的目标。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的“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就体现了人和人之间的互助互爱、人与社会的共同促进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人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强烈的物质欲望而迷失了自我,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不信任、互不关心的冷漠习惯,人际关系越来越趋向于“沙漠化”。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了互相帮助、互相关怀、互相关心的社会交往机会,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感,让每一个人在为社会无偿奉献的同时,学会相互关怀、相互信任,从而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团结互助精神。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