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综合评价

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综合评价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适应性再利用作为力度较大的建筑改造方式,对设计者来说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而改造中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往往促使项目业主选择这一方式。因此,适应性再利用在以上多个方面均体现出可观的社会效益。

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综合评价

依据《建筑、设计、工程与施工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ure Desig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的定义,再利用是指:“在建筑领域之中创造一种新的使用机能,或者从新组构(Reconfiguration)一栋建筑使其能够适应新的空间形式从而可以延续建筑的生命。建筑的再利用使我们可以捕捉建筑过去的价值,充分地加以利用,并将它转化成未来的新活力。”[10]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中认为:“适应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方法是恰当的。”1979年《巴拉宪章》中明确了“适应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其关键在于为建筑遗产找到适当的用途,使该场所的重要性得以最大程度的保存和再现,对重要结构的改变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使这种改变可以得到复原[11]

由此可见,适应性再利用的意义除了保存原有建筑以外,更多的是给建筑注入新的生命,使建筑和周围环境共同获得新生。因此,变更原有建筑的功能并使其适合目前或将来的需要是适应性再利用的基本精神。当然为了使原有建筑符合新的功能要求,对其做出适度的改造并引入现代化设备是不可避免的[12]。近现代的建筑遗产相较于古代传统建筑,它们的可利用性更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通过对其进行适应性再利用而实现动态保护成为更加可行的方式,这样的实际案例也是不胜枚举。

适应性再利用作为力度较大的建筑改造方式,对设计者来说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而改造中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往往促使项目业主选择这一方式。早期的适应性再利用多见于居住与办公的相互转换,而如今,其已广泛地拓展并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建筑功能类型,包括军事建筑、机场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办公建筑、教育建筑以及宗教建筑等等。在世界范围内,对建筑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已成为多国政府应对环境资源危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与基本国策。

归纳而言,建筑遗产适应性再利用能够体现经济、环境与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

1)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除非需要对原有结构大动干戈,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比完全拆除新建要省时得多。A.约翰逊(A.Johnson)[13]经过研究指出,以相同的建筑面积计算,建筑改造的耗时普遍介于拆除新建耗时的1/2至3/4之间。较短的建设周期在建筑经济方面往往意味着较低的财务成本、较好的现金流及较短的回报周期。除了省时的优势,改造再利用在建造成本上也具有优势,因为原先建筑的相当部分的建筑主体及材料仍未达到其物理寿命,尚具有继续完成其性能的可能性,并且经检测后只要不存在诸如石棉移除、基础下沉等耗资巨大的复杂问题,那么重复利用现成的主体结构材料显然可以节省一笔非常可观的投入。(www.xing528.com)

2)环境效益

建筑遗产在再利用时的物质循环利用、结构元件的重复使用以及建设垃圾的减少等均是其产生环境效益的根源。这些因素对于项目的业主来说意味着建造成本的降低,然而其更大的意义体现在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上。很多遗产类建筑在当初建造时,技术手段还不及今日发达,并且对人工建成环境的依赖度也不及当前,这就使得当时设计建造时更多地考虑了自然采光通风等被动绿色手段,将这样的建筑保留下来,也符合低碳低能耗的发展趋势。同时,对其进行保留改造也意味着原来环境及基础设施的选择性保留,如通信、水电、煤气污水、排水等管道设施在现状良好的情况下也随建筑一起保留下来并可加以适当改造来满足新的功能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城市基础设施盲目浪费建设的弊病。

3)社会效益

建筑遗产再利用的社会效益,有时可以通过遗产自身的多元价值来体现。其一,有些建筑遗产本身的风格、样式、材料、结构或特殊构造作法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及代表性,或是这些建筑及其所在的地段本身具有历史地标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它们往往曾经见证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些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遗产类建筑进行适当的保护与再利用,能较好地延续地域文脉,传承社会文化,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其二,在经济结构后工业化的今天,出现了一批社会的“新生代”,他们偏爱市中心地区具有历史文脉的建筑环境和文化氛围,老建筑改造或历史街区更新正迎合了这些具有先锋观念创意人士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公众思想观念的提升,处于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老建筑改造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老建筑改造在这一层面上其实也担负着传达社会审美、引导生活方式的良好媒介。其三,通过改造再利用来减小建筑闲置及废弃的情况,能很好地激发场所活力,提升用户的生活环境品质,减少不良及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另外,改造再利用相对新建来说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E.塔利(E.Tully)[14]的研究,每单位面积的改造再利用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要比新建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要多出25%,这主要是因为改造工程中多以劳动密集型作业为主,而新建工程则已实现相当程度的机械化作业。因此,适应性再利用在以上多个方面均体现出可观的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