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目绩效水平-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产能评估报告

项目绩效水平-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产能评估报告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西省立项专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专业数量分别为2、29和25,占比分别为3.57%、51.79%、44.64%,布局基本与产业结构相匹配。2013年在校学生数量分别为1129人、13431人和12737人,占比分别为4.14%、49.20%、46.66%。赣北地区立项专业数为36个,占比64.29%。赣中南地区有立项专业8个,占比14.29%。中央专项资金带动各类经费投入总计1.84亿元,专业平均327.68万元,带动率为110.54%,如图3.14-2。

项目绩效水平-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产能评估报告

1.专业布局

(1)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契合度高。20102013年,江西省第一、二、三产业GDP分布呈现出第一产业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例逐步增长,第三产业比例基本维持稳定的局面,见表3.14-2。江西省立项专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专业数量分别为2、29和25,占比分别为3.57%、51.79%、44.64%,布局基本与产业结构相匹配。2013年在校学生数量分别为1129人、13431人和12737人,占比分别为4.14%、49.20%、46.66%。第三产业在校学生占比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GDP的比重,与江西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的战略布局一致。

3.14-2 20102013年江西省GDP的三次产业分布 (%)

978-7-111-51551-7-Chapter03-170.jpg

(2)专业布局与重点发展产业全面对接。江西省“十二五”规划期间,统筹产业布局,突破核心技术,促进裂变扩张,培育引领支撑未来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性产业、新兴服务性产业。立项专业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提供人才支撑、促进行业进步、助力企业发展、营造文化生态四个方面。

对接支柱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十二五”期间,江西省高职教育紧密围绕现代农业、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振兴和发展,依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规划并调整好专业布局,适应江西省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以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适度超前培养人才。按照这种要求,重点建设的专业结构设置为先进制造业(23.2%)、战略性新兴产业(23.2%)、生产性服务业(21.4%)、生活性服务业(12.5%)、现代信息技术产业(1.78%),着力于专业建设多样化发展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与国家总体产业布局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行业进步。围绕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学校加强专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科研管理机制改革,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提升教师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科研创新有效推动了行业发展,促进了行业进步。

发挥资源优势,助力企业发展。项目专业充分发挥师资队伍技术优势和实训基地的设备优势,积极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工作,项目建设期内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总额大幅增长,立项专业为区域内企业培训员工19000余人,培训农民工和社会人员12500余人,为企业提供技术升级、工艺革新、专利转让等各类技术服务300余项,为推动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

(3)专业区域布局与区域发展规划高度一致。“十二五”期间江西省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构建分工合理、主业突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区域布局。立项专业的区域布局和区域发展部分一致,赣北地区立项专业36个、赣西地区7个、赣东北地区5个、赣中南地区8个。

赣北地区立项专业数为36个,占比64.29%。该地区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发展目标是“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培育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产业集群。南昌、九江、景德镇等赣北地区重点发展汽车航空光伏、优质钢材、光电、家电、化工陶瓷建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和新医药、服务外包等产业”。本地区集中了交通运输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旅游大类等所有专业大类的多个立项专业,以及制造大类、财经大类100%的立项专业,这些专业有力支撑了本地区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重点产业的发展。

赣西地区的立项专业数为7个,占比12.50%。“十二五”期间,宜春、萍乡等赣西地区重点发展冶金、光伏、锂电、医药、陶瓷、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竹木加工、烟花爆竹、食品加工等产业”。本地区总体上立项专业数量较少,尤其是制造大类、财经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医药卫生大类等立项专业数为0,难以支撑未来的产业发展。

赣中南地区有立项专业8个,占比14.29%。“十二五”期间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是“重点发展稀有金属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化工建材和机械制造等产业”。本地区的立项专业中制造大类3个、医药卫生大类2个、生化与药品大类1个、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1个,与区域重点发展产业基本保持一致。

赣东北地区立项专业数为5个,占比8.93%。“十二五”期间“上饶鹰潭等赣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铜材加工、光伏、建材、食品、中医药、绿色照明、光学、水工、精密机械等产业”。本地区立项专业中制造大类1个、电子信息大类1个、材料与能源大类1个、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1个,部分立项专业与产业布局相一致。

2.中央专项资金带动效应

本项目中央专项资金的带动效应显著。

(1)政策和机制带动作用明显。江西省加大政策指导力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期组织交流研讨,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定期组织交流研讨;组织专家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进行专题报告和研讨;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重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这些措施提高了当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觉性和计划性,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江西省发布了以下文件:《江西省“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规划》《关于推进中高职教育对接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

(2)地方各类经费投入带动作用显著。累计带动各类投入约1.84亿元,是中央专项资金的110.54%。由江西省统筹安排。

对于56个立项专业,江西省统筹中央专项资金总计1.66亿元;地方财政投入总计359.82万元;行业企业投入总计2303.55万元;学校自筹总计1.57亿元。中央专项资金带动各类经费投入总计1.84亿元,专业平均327.68万元,带动率为110.54%,如图3.14-2。

978-7-111-51551-7-Chapter03-171.jpg

图3.14-2 江西省立项专业平均各级投入情况(单位:万元)

在江西省立项专业中,地方各类投入经费总和超过中央专项资金的专业大类有10个,依次为土建大类、制造大类、财经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等。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制造大类等12个专业大类的带动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2011年相比,2013年立项专业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质量和规范程度有所提高。

3.校企合作成效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项目院校广泛联合各级政府、行业企业、研究院所和相关院校,有效搭建了利于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技术共研的校企合作平台。项目建设期间,共出台和完善校企合作相关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330余项,如《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促进校企合作实施细则》《校企合作项目开发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运行条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校企人员互培互聘管理办法》等,为校企合作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签约合作企业共计666家,合作内容涉及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合作的深入使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案例:“校企融合”建立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专业,于2008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0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近两年建设期间,对基于政校产研合作的“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初步建立了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建成了中药固体制剂仿GMP生产车间;构建了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引入任务导向教学法;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基础理论扎实,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进一步健全了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在2012年及2013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本专业学生连续两年荣获团体二等奖及个人二等奖的好成绩;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居领先地位。

项目专业建立并完善了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引进、培养和培训体系,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建设计划;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项目建设以来,立项专业新增专业带头人98人、骨干教师231人。

(2)订单培养学生比例提高。江西省立项专业的订单培养学生比例,2011年为8.01%,2013年为14.98%,提高了6.97个百分点。2013年的订单培养比例和提高百分点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江西省旅游大类专业2013年超过一半的学生是订单培养,而旅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公共事业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4个专业大类的订单培养学生比例超过四分之一,见表3.14-3。

2013年,江西省所有立项专业中,旅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公共事业大类等13个专业大类的订单培养学生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公共事业大类等专业大类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制造大类、财经大类、农林牧渔大类3个专业大类的订单培养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14-3 江西省立项专业大类2011年和2013年订单培养学生比例 (%)

978-7-111-51551-7-Chapter03-172.jpg

(续)

978-7-111-51551-7-Chapter03-173.jpg

(3)合作企业投入翻番。江西省立项专业的专业平均合作企业投入2011年为20.99万元,2013年为50.56万元,增长率为140.92%。2011年、2013年专业平均合作企业投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2011年相比,江西省合作企业投入总体上有所上升,其中主要是电子信息大类和材料与能源大类大幅度上升的拉动。江西省电子信息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等10个专业大类的增长率超过100%。

4.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项目建设专业双师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大幅度增加,专业教学团队不断优化,为立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1)双师型教师数增加。江西省立项专业的平均双师型教师数量2011年为14.80人,2013年为22.98人,增长率为55.27%。

2013年专业平均双师型教师数量最多的依次为文化教育大类、土建大类、制造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等。文化教育大类、土建大类、制造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等的平均双师型教师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专业大类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14-4。

3.14-4 江西省立项专业2011年和2013年双师型教师平均人数 (单位:人)

978-7-111-51551-7-Chapter03-174.jpg

(续)

978-7-111-51551-7-Chapter03-175.jpg

案例: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立项建设期间,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立足于内部挖潜和培养,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学位、学识,尽快让教师从单一的课堂讲授型向讲练结合型转变,鼓励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鼓励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拿第二证书,申报第二职称;二是对教师引进严格把关,引人引智,重在引技能,优先引进或聘用具有社会实践经验和行业从业经验的专门人才,对新教师引进要在实践动手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以促进其尽快胜任实践性教学,通过聘用兼职教师,引进客座教授、客座专家,一事一聘、一岗一聘等方式使每一个专业都确保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2)兼职教师数量显著增加。江西省立项专业2011年专业平均兼职教师数量为7.21人,2013年为11.30人,增长率为56.73%。

2013年江西省立项专业大类兼职教师数量最多的依次为医药卫生大类、土建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等。增幅最高的为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土建大类等。增长率超过100%的专业大类包括文化教育大类、旅游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4个专业大类。2013年兼职教师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为土建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文化教育大类3个专业大类;其他专业大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案例:聘请企业技术人才,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建立专兼结合机制,增强师资队伍。专业教学团队以本院师资为基础,以省内外一流音乐专家为补充,基本构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正高职称6人,高级职称17人,占32%,双师素质教师18人,占34%;外聘兼职教师9人,高级职称17%。科研成果丰硕,教师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专任教师培训机会增加。江西省立项专业的专任教师人均培训时间,2011年为6.11天,2013年为8.83天,增长率为44.48%。

2013年,江西省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等专业大类的专任教师培训机会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大类、土建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等专业大类的教师培训机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专任教师科研经费增长。江西省立项专业2011年专任教师的人均科研经费到账额为0.32万元,2013年为0.73万元,增长率为127.60%。

2013年江西省立项专业中专任教师科研经费最高的专业大类依次为农林牧渔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农林牧渔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2个专业大类的增幅超过1万元;农林牧渔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7个专业大类的增长率超过100%。

2013年江西省立项专业的专任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土建大类等专业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等10个专业大类的专任教师平均科研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www.xing528.com)

案例:发挥设备和人才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系设备和人才等教育资源优势,构建社会服务平台,积极面向社会提供专业师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认证、技能竞赛、对外技术服务与交流等社会服务,建设区域及行业服务功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期内艺术设计系对景德镇市申报工艺美术系列职称的1177人进行评定前的专业技能培训。承办国家级、省级各类创意大赛多项。利用学院优质资源,举办行业考试认证,到目前为止共有883余人次获景德镇工艺美术系列职称。

5.实训实习条件改善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江西省立项专业校内实训室规模扩大,实训工位和设备台(套)数、设备值、校外实习基地增加,极大地改善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适应了学生规模扩大对实践教学条件的需要。江西省立项专业实训实习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生均实训设备值大幅增长。江西省2011年立项专业的生均实训设备值为1.05万元,2013年为1.80万元,增长率为70.88%。

2013年江西省生均校内实训室设备值超过3万元的专业大类有制造大类、法律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制造大类、法律大类、旅游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的增幅均超过1万元。法律大类、旅游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公共事业大类以及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和财经大类的增长率超过100%。

2013年江西省生均实训室设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有土建大类、旅游大类、法律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5个,其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案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做好实训基地建设

江西省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按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技术内涵,拓展服务功能,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工程技术氛围强,辐射面广,贴近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与省企业和其他工矿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以生产实训为主线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基地建设整体水平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2)生均工位数显著增长。江西省立项专业2011年生均工位数为0.98个,2013年为1.88个,增长率为91.33%。

2013年江西省立项专业中,公共事业大类、旅游大类、医药卫生大类等9个专业大类的生均工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专业大类的生均工位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2011年相比,生均工位数增幅最高的专业大类为旅游大类、法律大类、制造大类等;增长率超过50%的包括法律大类、土建大类、旅游大类等11个专业大类。

6.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与2011年相比,2013年立项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水平得到提高。

(1)实践课时比有所提高。江西省立项专业2011年实践课时比为48.74%,2013年为56.40%,提高了7.66个百分点。

2013年,江西省法律大类、公共事业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旅游大类等9个专业大类的平均实践课时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建大类、文化教育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轻纺食品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的课时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信息化教学投入增加。江西省立项专业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专业平均投入为44.17万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江西省资源开发与电子信息大类、法律大类、文化教育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等11个专业大类的专业平均信息化投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专业大类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案例:虚拟实训平台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开发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前台问询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酒吧康乐管理教学软件及3D模拟导游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等信息化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化建设,给学生和老师创建了一个形象直观的企业化环境,为提升实训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建立了物料分拣、自动仓储、自动封盖等虚拟实验,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按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及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继续加强校内光伏技术应用实训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对现有的光伏电池组件安装与测试等8个实训室,增添设备,使其满足每2~4人一台(套)的要求。另一方面,新增光伏系统工程安装等2个实训室,改善实训条件。

7.招生与人才培养水平

江西省立项专业,2013年招生与人才培养水平指标与2011年相比稳中有升。

(1)招生计划完成率显著提高。江西省立项专业2011年招生计划完成率为108.94%,2013年为125.24%,增加了16.30个百分点。

(2)新生报到率提高。江西省立项专业2011年的新生报到率为85.23%,2013年为87.81%,提高了2.58个百分点。

(3)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稳步提高。江西省立项专业2011年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为86.66%,2013年为94.25%,提高了7.59个百分点。

2013年江西省立项专业中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土建大类等10个专业大类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5%以上;所有立项专业的双证书获取率较2011年均有所增长,其中材料与能源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和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较2011年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见表3.14-5。

3.14-5 江西省立项专业2011年和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

978-7-111-51551-7-Chapter03-176.jpg

(4)对母校的满意度高。江西省立项专业2012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88.8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等13个专业大类的毕业生满意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的毕业生满意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学生获奖数量和层次有所提高。江西省项目专业学生在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竞赛等重要赛事中获奖数量和层次逐年提高。

案例:萍乡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创佳绩

萍乡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经过两年的技能训练和测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学生的各项技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2010届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师范技能较以往的毕业生有了明显的进步。2012年,外语系派出的2010届学生参加省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得多个奖项,如2010届学生刘妮、陈辉、钟鑫三名学生在2012年11月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大赛英语教学比赛中包揽了全省专科组的前三名,获得了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010届学生叶晓梦、王婷两名学生在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大赛英语听说能力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8.经济发展贡献度

各专业不但通过人才培养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而且通过社会服务、科研服务等途径直接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毕业生人数增加。江西省2011年共有毕业生9033人,专业平均161.3人;2013年共有毕业生10552人,专业平均188.43人。2013年毕业生比2011年增加了1519人,增长率为16.82%。

立项专业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人的专业大类有土建大类、制造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等4个;专业平均毕业人数超过200人的专业大类有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财经大类。各专业大类的毕业生人数见表3.14-6。

3.14-6 江西省立项专业2011年和2013年毕业生人数 (单位:人)

978-7-111-51551-7-Chapter03-177.jpg

56个立项专业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万余人,其中31.3%在院校所在市就业,62.7%在院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为江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2)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提高。江西省立项专业2011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2.32%,2013年为94.61%,提高了2.29个百分点。

2013年13个专业大类2013年的初次就业率超过90%,其中轻纺食品大类和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初次就业率达到了100%。旅游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等10个专业大类的初次就业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专业大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14-7。

3.14-7 江西省立项专业大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

978-7-111-51551-7-Chapter03-178.jpg

(3)2012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高。江西省立项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88.3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7个百分点。医药卫生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平均专业对口率超过90%。电子信息大类、法律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等12个专业大类的专业对口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专业大类的专业对口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2012届毕业生专业离职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西省立项专业2012届毕业生离职率为11.2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17个百分点。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的毕业生离职率低于5%。文化教育大类、旅游大类、农林牧渔大类3个专业大类的毕业生离职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专业大类的离职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专业社会服务和科研能力大幅提升。总体上,2011年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为15.26万元,2013年为38.14万元,增长率为149.93%;2011年专业平均科研经费到款额为6.89万元,2013年为20.08万元,增长率为191.44%。江西省的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收入和科研经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3.14-3。

2013年江西省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排名前三位的专业大类为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法律大类。2013年江西省交通运输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的社会服务总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专业大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14-8。

978-7-111-51551-7-Chapter03-179.jpg

图3.14-3 江西省立项专业平均科研经费和社会服务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3.14-8 江西省立项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 (单位:万元)

978-7-111-51551-7-Chapter03-180.jpg

2013年江西省专业科研经费排名前三位的专业大类为农林牧渔大类、土建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2013年科研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有农林牧渔大类、土建大类和公共事业大类等3个专业大类,见表3.14-9。

3.14-9 江西省立项专业平均科研经费 (单位:万元)

978-7-111-51551-7-Chapter03-181.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