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高职学校产能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提升高职学校产能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疆三地州贫困地区3个,占比10.7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了相关政策,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建设专家委员会;强化统筹与协调机制;建立项目目标责任与监督制度,推行绩效与问责机制,规范项目管理。图3.3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项专业平均各类投入情况在新疆所有立项专业的地方各类投入资金均低于中央专项资金。

提升高职学校产能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1.专业布局

(1)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契合度较高。2010~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产业GDP分布呈现出第一产业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例基本维持稳定,第三产业比例逐步增长的局面,见表3.31-2。按照产业结构分布情况,新疆立项专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专业数量分别为3、19和8,占比分别为10.00%、63.33%、26.67%,布局基本与产业结构相匹配。2013年在校学生数量分别为1194人、4778人和4546人,占比分别为11.35%、45.43%、43.22%。

3.31-2 2010~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GDP的三次产业分布 (%)

978-7-111-51551-7-Chapter03-401.jpg

(2)专业布局对接重点发展产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中指出,“‘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选择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针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和储备基地、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推进优质棉纱、棉布、棉纺织品和服装加工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以石油天然气工业、煤炭工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纺织工业、钢铁、建材、化工和轻工业为主体的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以风电光电新能源产业、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选择选矿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矿山机电冶金技术、现代纺织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汽车制造与装备技术建设专业,完全符合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

针对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纲要》提出了强化特色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健全现代农牧业支撑体系,大力实施“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建设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和水利工程专业,顺应了《纲要》的基本要求。

此外,项目建设涉及的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会计与审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学前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维医学、旅游管理、刑事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专业,覆盖了《纲要》所提出的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业,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交通建设,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维护社会稳定等建设任务要求。

(3)专业区域布局与区域发展规划一致。“十二五”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着力优化提升天山北坡经济带,加速崛起南疆三地州贫困地区,扶持发展天山南坡产业带和沿边高寒地区。立项专业的区域布局和新疆发展战略规划高度一致,天山北坡经济带有立项专业25个、南疆三地州贫困地区3个、天山南坡产业带2个。

天山北坡经济带立项专业25个,占比83.33%,很好地呼应了“重点发展能源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建成我国重要的综合性能源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国际性商贸和物流中心”。本地区集中了制造大类、财经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等立项专业,以及制造大类、财政大类等超过80%的立项专业,这些专业有力支撑了本地区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重点产业的发展。

南疆三地州贫困地区3个,占比10.71%。“十二五”期间,南疆三地州贫困地区“以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为中心,打造‘大喀什’经济圈,主动吸引和承接面向周边国家的机械组装加工产业和商贸物流业,……建成全疆重要的特色林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外向型农业基地,以及面向中亚、南亚的民族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本地区总体上立项专业数量仅有3个,分别为文化教育大类2个,医药卫生大类1个。

天山南坡产业带2个,占比7.14%。“十二五”规划指出“做大做强石油天然气、煤化工、纺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建成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纺织工业基地,着力增强对南疆乃至全疆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天山南坡产业带仅立项2各专业,对新疆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不足。

2.中央专项资金带动效应

本项目中央专项资金的带动效应不明显。

(1)对政策和机制的带动作用明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了相关政策,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建设专家委员会;强化统筹与协调机制;建立项目目标责任与监督制度,推行绩效与问责机制,规范项目管理。这些措施创新了优化专业布局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了当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

(2)对地方各类经费投入的带动作用一般。累计带动各类投入约0.10亿元,是中央专项资金的15.75%。

新疆的30个立项专业,中央专项资金总计0.64亿元;地方财政投入总计0.035亿元;行业企业投入总计35.6万元;学校自筹总计0.06亿元。中央专项资金带动各类资金投入总计0.10亿元,专业平均33.51万元,带动率为15.75%,如图3.31-2所示。

978-7-111-51551-7-Chapter03-402.jpg

图3.3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项专业平均各类投入情况(单位:万元)

在新疆所有立项专业的地方各类投入资金均低于中央专项资金。新疆所有专业的带动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校企合作成效

和2011年相比,2013年立项专业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质量和规范程度提高。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专业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增。专业以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建立了多类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围绕阿克苏“纺织城”牵头组了“政、校、行、企”四位一体的阿克苏地区职教集团,创建理事会制的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与泰昆集团在校内共建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创建“引企入校”办学新模式。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维修技术专业与新疆特变电工新能源、圣雄新能源等大型企业开展“厂中校”教学,创建“入企办学”办学新模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专业联合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财政局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财政局,成立会计事务服务中心,创建“校政合作”办学新模式。

案例: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人才培养锦上添花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和“库拜煤炭基地”建设,贯彻落实“依靠地方求支持,立足行业谋发展,服务企业图共赢,校企合作建平台,理论实践零距离,人才培养高技能”的办学理念,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实施,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以华和孚等纺织企业的合作为办学路径,以合作育人为目标,以合作就业为导向,以合作发展为动力;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了华孚色纺企业的优秀文化理念和“常青藤”人才成长计划;联合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中的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新增合作企业3个,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学生达到62人次,接收就业学生数达到8人。

(2)订单培养学生比例提高。新疆立项专业的订单培养学生比例,2011年为10.43%,2013年为10.72%,提高了0.29个百分点。2013年的订单培养比例和提高百分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疆轻纺食品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2011年、2013年订单培养比例均达到100%,生化与药品大类和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2013年的订单培养学生超过四分之一,见表3.31-3。

2013年,新疆立项专业6个专业大类的订单培养学生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材料与能源大类、轻纺食品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制造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土建大类、财经大类和农林牧渔大类3个专业大类的订单培养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3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项专业大类2011年和2013年订单培养学生比例 (%)

978-7-111-51551-7-Chapter03-403.jpg

(3)合作企业投入显著增加。新疆立项专业的专业平均合作企业投入2011年为104.26万元,2013年为742.93万元,增长率为613.36%。2011、2013年专业平均合作企业投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和2011年相比,新疆合作企业投入总体呈上升趋势。新疆9个专业大类的2013年平均合作企业投入,和2011年相比,均有所增长;增幅较高的专业大类有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其中制造大类的增幅达到2114.79万元。

4.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项目建设专业双师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增加,专业教学团队不断优化,为立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提供了保障。

(1)双师型教师数显著增加。新疆立项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数量2011年为7.67人,2013年为13.07人,增长率为70.40%。

2013年专业平均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多的依次为医药卫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等。新疆所有专业大类的平均双师型教师数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31-4。

3.3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项专业2011年和2013年双师型教师数 (单位:人)

978-7-111-51551-7-Chapter03-404.jpg

案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见成效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寻求各种途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选派青年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课程开发能力。2011年12月7日—12月15日,选派一名教师参加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双师”教学能力培训班;2012年9月—2013年1月,安排一名教师赴山东青岛参加职业技术培训学习;安排一名专业教师赴韩国参加职业教育体系学习;安排多名教师赴东风雪铁龙十堰汽车有限公司学习专业知识;安排两名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已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深入企业一线,及时更新专业教学内容。2011年10月至今,每年选派本专业的数名教师到生产企业接受生产实习锻炼,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其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及时掌握新流程、新技术,为课堂教学过程丰富了内容,为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教学内容的产学对接。

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团队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了大幅度提升,团队多名教师参加由学院组织的说课、说专业比赛。其中一名教师“焊接技术”课程荣获一等奖,一名教师“PLC编程控制技术”课程荣获二等奖;一名教师在说专业比赛中获二等奖,2名教师在说专业比赛中获优秀奖。

营造更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截止到2013年9月,团队教师共发表教科研论文12篇,其中5篇发表于核心期刊。主持科研立项8项,参研项目5项,结题4项;其中自治区级4项,院级4项。正式出版3部教材,编写3部实验指导书。

师资结构有较大改善。在两年的专业建设中,有2名教师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1名教师取得自治区教学能手称号;有2名教师取得汽车类中级考评员资格证书。

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逐步加强。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服务,专业团队教师2年来多次为区域企业、特色产业提供技术咨询、培训等专业服务,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强。其中4名教师在新疆多家汽车维修企业担任技术顾问,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为丰田、雪铁龙等企业开展员工培训100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还针对学生积极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业务,培训学生近300人次。

(2)兼职教师数量增加。新疆立项专业2011年专业平均兼职教师数量为4.97人,2013年为8.60人,增长率为73.04%。

2013年新疆立项专业大类兼职教师数量较多的依次为医药卫生大类、水利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增幅较高的有医药卫生大类、公共事业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增长率超过100%的专类大类包括旅游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和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2013年兼职教师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为水利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和公共事业大类。

(3)专任教师培训机会增加。新疆立项专业的专任教师人均培训时间,2011年为13.40天,2013年为15.07天,增长率为12.46%。

2013年,新疆旅游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的专任教师培训机会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4)专任教师科研经费增加。新疆立项专业2011年专任教师的人均科研经费到账额为0.13万元,2013年为0.39万元,增长率为200.00%。

2013年新疆立项专业中专任教师科研经费较高的专业大类依次为轻纺食品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土建大类;轻纺食品大类的增幅超过1万元;土建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制造大类的增长率超过100%。

2013年新疆立项专业的专任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医药卫生大类和轻纺食品大类。

5.实训实习条件改善(www.xing528.com)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新疆自治区立项专业校内实训室规模扩大,实训工位和设备台套数、设备值、校外实习基地增加,极大地改善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适应了学生规模扩大对实践教学条件的需要。新疆立项专业总体上实训实习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生均实训设备值有所提高。新疆2011年立项专业的生均实训设备值为1.23万元,2013年为1.39万元,增长率为13.00%。

2013年新疆生均校内实训设备值超过3万元的专业大类有交通运输大类、轻纺食品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和制造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公共事业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和生化与药品大类的增幅均超过1万元。生化与药品大类、土建大类、旅游大类和农林牧渔大类的增长率超过100%。

2013年生均实训室设备价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有交通运输大类、轻纺食品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等5个,其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生均工位数有所增加。新疆立项专业2011年生均工位数为0.86个,2013年为1.05个,增长率为22.09%。

2013年新疆立项专业中,生均工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有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轻纺食品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5个,其他专业大类的生均工位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2011年相比,生均工位数增幅较高的专业大类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和轻纺食品大类。

6.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和2011年相比,2013年立项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水平得到提高。

(1)实践课时比提高。新疆立项专业2011年实践课时比为44.50%,2013年为46.56%,提高了2.06个百分点。

2013年,新疆旅游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水利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的平均实践课时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信息化教学投入有待提高。新疆立项专业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专业平均投入为18.03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新疆医药卫生大类、轻纺食品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和水利大类的专业平均信息化投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7.招生与人才培养水平

新疆立项专业,和2011年相比,2013年招生与人才培养水平指标稳中有升。

(1)招生计划完成率大幅提升。新疆立项专业2011年招生计划完成率为93.32%,2013年为99.35%,增加了6.03个百分点。

(2)新生报到率有所提高。新疆立项专业2011年的新生报到率为84.09%,2013年为87.47%,提高了3.38个百分点。

(3)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提高。新疆立项专业2011年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为88.13%,2013年为92.72%,提高了4.59个百分点。

2013年新疆立项专业中文化教育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和生化与药品大类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为100%;文化教育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和水利大类的双证书获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31-5。

3.3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项专业2011年和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

978-7-111-51551-7-Chapter03-405.jpg

(4)对母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新疆立项专业2012届毕业生对于母校的满意度为73.2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0.51个百分点。材料与能源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医药卫生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的毕业生满意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水利大类、公共事业大类、旅游大类等5个专业大类的毕业生满意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超过10个百分点。

(5)学生获奖数量和层次有所提高。新疆立项专业学生在全国和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重要赛事中获奖数量和层次有所提高。

案例: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自2011年以来,新疆职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校内物流技能比赛与校外物流技能大赛。

校内技能比赛。获得2011年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2012年现代物流储配方案优化设计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2013年营销与物流技能大赛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通过竞赛,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技能比赛非常有意义。比赛使学生物流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全面考核了参赛选手动手、动脑能力,展示了参赛选手团队协作能力、规划组织能力、快速准确操作的能力。

校外技能大赛。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优胜奖;2012年现代物流储配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三等奖。

8.经济发展贡献度

各专业不但通过人才培养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而且通过社会服务、科研服务等途径直接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毕业生人数显著增加。新疆立项专业2011年共有毕业生1814人,专业平均60.47人;2013年共有毕业生2385人,专业平均79.50人。2013年毕业生增长率为31.48%。

立项专业毕业生人数超过100人的专业大类有土建大类、制造大类、财经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各专业大类的毕业生人数见表3.31-6。

3.3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项专业2011年和2013年毕业生人数 (单位:人)

978-7-111-51551-7-Chapter03-406.jpg

(续)

978-7-111-51551-7-Chapter03-407.jpg

(2)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下降。新疆立项专业2011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7.01%,2013年为83.38%,降低了3.63个百分点。7个专业大类2013年的初次就业率超过90%。初次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大类依次为材料与能源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初次就业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水利大类、文化教育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等6个专业大类,见表3.31-7。

3.3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项专业大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

978-7-111-51551-7-Chapter03-408.jpg

注:医药卫生大类、公共事业大类立项专业2011、2013年均无毕业生。

(3)2012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新疆立项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83.9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22个百分点。5个专业大类的平均专业对口率超过90%,依次为医药卫生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文化教育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文化教育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5个专业大类的专业对口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2012届毕业生专业离职率低。新疆立项专业2012届毕业生离职率为12.0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3.45个百分点。文化教育大类、医药卫生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和旅游大类的专业离职率低于5%,其中旅游大类的专业离职率为0;财经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等8个专业大类的毕业生离职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林牧渔大类和水利大类的离职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专业社会服务和科研能力大幅提高。新疆立项专业的社会服务和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总体上,2011年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为66.38万元,2013年为84.34万元,增长率为27.06%;2011年专业平均科研经费到款额为1.94万元,2013年为8.60万元,增长率为343.30%。新疆的2013年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研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3.31-3所示。

978-7-111-51551-7-Chapter03-409.jpg

图3.3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项专业平均科研经费和社会服务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2013年新疆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排名前三位的专业大类为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和农林牧渔大类;2013年新疆财经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的社会服务总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31-8。

3.31-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项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 (单位:万元)

978-7-111-51551-7-Chapter03-410.jpg

2013年新疆专业科研经费排名前三位的专业大类为医药卫生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和土建大类;2013年科研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只有医药卫生大类,见表3.31-9。

3.3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项专业平均科研经费 (单位:万元)

978-7-111-51551-7-Chapter03-411.jpg

案例: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立项建设以来,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

积极服务地方企业,培训企业员工。学院是独山子石化公司钳工技能鉴定基地,积极参与和组织独山子石化公司钳工技能鉴定工作和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参与对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学能力的评价工作。2011年12月6日—12月16日,独山子石化公司在机械工程系钳工实训室和机泵维修实训室进行了钳工技能鉴定,共鉴定159人,初级工8人,中级工62人,高级工89人。2012年独山子石化公司于11月27日—12月7日在机械工程系进行了技能鉴定,其中机泵维修钳工初级工7人,中级工41人,高级工131人,共计179人。

辐射中职教育,带动教育发展。学院与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培养初中后五年制专科学生。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50名学生前三年在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就学,后两年在学院就读。此次联合办学协议的签订是学院积极响应自治区为发展新疆职业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施中专与高职的衔接的具体表现,积极发挥了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为新疆职业教育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学院对26名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

校企合作进行科研开发。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含砂量大,稠油开发占比增加,原油开采难度增大的情况,与克拉玛依宏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进行了“采油用螺杆动力同体泵的研制和应用”的市级科研立项,目前正在进行研发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