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思维在当代艺术教学中的应用,解决艺术品溯源和版权问题

生态思维在当代艺术教学中的应用,解决艺术品溯源和版权问题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间与空间问题一直是艺术领域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早在人类发展之初由于气候原因人类由四肢行走进化为直立行走,从而人的观看角度由正前方转向仰望星空,俯察大地。区块链技术在更多领域与艺术结合,正在编织艺术对时空理解的网,目标是解决艺术品流通、溯源及真伪问题的全球首家艺术家数字交易所的建立,它更多解决了数字艺术品独创性和版权问题。

生态思维在当代艺术教学中的应用,解决艺术品溯源和版权问题

时间与空间问题一直是艺术领域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早在人类发展之初由于气候原因人类由四肢行走进化为直立行走,从而人的观看角度由正前方转向仰望星空,俯察大地。人类在不断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标记了水源、果树、山洞等位置,行走在这些标识之间人类形成了早期地图概念。当人爬到山顶俯视大自然,经历了白天黑夜的周而复始,四季变化,生老病死等自然循环,逐步建立起一种朴素的时空观。

人类随着语言、技术、文字的发展,各种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人类探索未知自然的步伐。石器、箭、矛、火等工具的使用提高了人在自然中生存能力,各种新的工具不断被人们发明,不断地改变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显微镜望远镜的发明使我们把眼光放到更大和更小的时空中去思考问题,随着电话、电报、计算机、光纤等的发明进一步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理解,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多元化了。

网络空间的拓展与普及是从1994年开始的,从早期的拨号上网到QQ,Facebook,ins等软件的使用扩大了人们交际范围,手机微信使朋友之间沟通变得随机、临时化。随着利益需求的不断扩大,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时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正在改变。共享经济(共享单车,uber阿里巴巴等平台)的兴起使人们行为形成链条化,集群化。饿了么、美团等软件从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循环系统,会员制的实施产生了不同群体,各种微信群、团体等通过虚拟网络建立各种松散的群体,以职业、爱好、学术等为主题的网络群体在当下社会已经形成常态,每一个群体就是一个自循环系统,它们在不断变化中被各种价值观、利益、情感所指引,虚拟的想象与交流成为当下人们时空观的重要特征。

爱因斯坦相对论改变了17世纪以来的“时空是绝对的”的概念,从光速不变原理出发提出“四维时空”的概念和“高速运动的尺子会缩短”“高速旅行会使时间变慢”等观点,同时提出“弯曲时空”的概念——物质使时空弯曲,当物质质量无限大,引力也无限大,直至形成黑洞。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依靠相对论,万物之间关系都是相对性,互相联系变化的,卫星发出信号有不同的参照系,时空与地面不同步,需要不断调整地面原子钟与卫星的关系,这种弯曲时空的概念颠覆性地改变人们对时空的认知,量子论告诉我们,微观世界量子有很多存在状态如:叠加态[1]、量子纠缠[2]、不确定性[3],非定域性[4]等,对这些状态的研究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生命存在,生活中的偶然元素、事件并行与重合,不同维度时空的交织在被意识所控制。根据量子论的说法粒子的存在状态是和人的意识相关的,同样我们人体也是由粒子组成的,我们的生命是由很多条故事线索组成的,大脑决定你的行为不同,形成人们不同的生长轨迹。人的介入使空间显现,人的各种行为不同引发的事件结果也不同,如果我们只注意单线时间随机性而忽略多维时空中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及相互影响,很容易陷入某种模式中忽略了有多种存在的可能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双向互动式平台,是连接人与人关系的无形纽带,微博、Facebook、YouTube、Google、百度、维基百科等逐渐取代字典等工具,谷歌数字地图使我们从宇宙的角度认知自己所存在的空间。从物联网时代到智能化时代,从你找物到物找你,人工智能中的自我意识何以成为可能?如何培养机器人的情感?数字人物明星化在当下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人机结合等等问题,不断被思考与被提问,各种新的想法、方案围绕着对未来和人本性的问题展开。

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艺术

当下流行的区块链技术是系统性思维典型代表,区块链概念来源于比特币是其底层技术结合密码学产生的,其特征是每个区块链都是平等的,去中心化的,以一种扁平化的分布,无须依赖第三方。区块链向全世界网络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端口查询交易信息,整个系统是个透明的数据库。比特币发行没有中心,每发生一笔交易,所有区块链交易参与者都有记录、结算,这些由志愿者完成。其特点是有防伪性,容灾机制,点对点输出,不可篡改,隐蔽性的,它是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应用层组成的,这种多层交织构架一个虚拟生态系统。这个虚拟的生态系统具有互相制约、互相证明、直接对接、自组织等特点,可以直接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储存、传输、验证证书真伪、投票选举、永久信息发布与传播等领域。如果把艺术品创作、代理、展览、画册出版、拍卖等信息通过区块链技术存储,永久不会被删除,这样会在艺术家收藏机构、拍卖行画廊形成一个自循环的生态链。

目前很多艺术项目开始介入区块链服务,N3uro是一个售卖想法的平台,通过收集脑电波并记录制成限量电子销售,Plantoid是一个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机器人项目,通过雇佣艺术家改进机器人,让机器人形成自我复制和创造。由于这种技术使得权力去中心化,无数的区块链链接就是无数空间的链接,交易被永久保存与证明,时间点被凝固,目前某些艺术推广项目等都开始应用在数字艺术市场。

这种技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如何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等问题是介入当代艺术重要切合点。区块链技术在更多领域与艺术结合,正在编织艺术对时空理解的网,目标是解决艺术品流通、溯源及真伪问题的全球首家艺术家数字交易所的建立,它更多解决了数字艺术品独创性和版权问题。下面是几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艺术创作,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对区块链所创造的平台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思考(图1-2~图1-4)。

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的艺术创作:启动于2020年2月25日的Async.art是第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重新编程的数字艺术交易平台,其首批作品由6幅数字绘画组成,由2位开发者与13位数字艺术家协同完成。

图1-2 最后的比特币晚餐(尤尔与比特币匿名作者,2014年)

作品分析:作品分层——多个艺术家与所有者共同创作——参与分层售卖——实时数据图像转换——混合多种时空。

图1-3 国际标准认证钱币(凯文·阿博什,2018年)版权:凯文·阿博什

作品分析:在区块链平台创造1000万个虚拟货币——用自己的6管血做颜料记录货币位置信息——以数字形式表现在100张纸上——真实的身体与虚拟作品结合。

图1-4 黄色的兰博基尼(凯文·阿博什,2018年)版权:凯文·阿博什

作品分析:在区块链平台创建兰博加密货币项——把合约地址做成霓虹灯展示——兰博基尼这个名字是思考物价值与人类情感的关系。

二、生活中的虚拟时空

由于媒介共享平台、交往群、AR|VR等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我们通过网络联系起来,使我们超越物理距离共享、协作;另一方面我们每天生活在现实世界的时间越来越少,虚拟世界的生活是我们逐渐迷失了自我。每天我们工作、学习、交友、吃饭等活动在以某种模式不断地重复,而每个人真正交往时间恰恰是被某些人所说的垃圾时间,人们离开工作模式,参与无具体目的社交活动(吃饭、喝酒、喝茶、娱乐等),这样的活动除了营造一种自身的关系网外,还可以使我们在交谈中找到一种心灵敞开的空场,是一种自我内心的释放。各种旅游与休闲活动或者躺在草地上休息,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风景等这些都是体验真实生活的方式,静静地体会一种与自然对话的那份愉悦,这些行为都是人们想离开虚拟世界在真实世界中去体会那种本性生发的一种方式。

我们生活的日常是由行为、语言、图像、声音等元素符号交相呼应,互相作用形成场域,艺术是通过对时间、图像与声音、时尚符号等元素拉长、错位、扭曲、重组、重置等手段重新营造人们对时间与空间的陌生感。让-伊西多尔·伊祖的早期电影《毒液与永恒》就采用视频与音频各自播放的形式,以两种平行的语言,产生一种想象和影像空间的错位,通过对现实与虚拟空间的重置来思考人、存在、阶级等问题。

如今大量碎片化的垃圾信息、广告介入我们生活,虚拟再造景观给我们的真实体验,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在虚拟与现实的世界中我们该如何生活?如何摆脱被数字控制的生活?等等问题不断困扰着我们,图1-5~图1-11通过几件作品看看艺术如何介入生活并引发人们的思考。

图1-5 演习·敦煌,2014年(约翰·杰拉德,2014年)版权:约翰·杰拉德

作品阐释:约翰·杰拉德委托一家卫星图像公司对沙漠地表进行深度扫描,以数据重建了地表结构与地貌。艺术家设置了39位虚拟人,这些人的行为基于广州一个计算机制造厂工人的真人动态捕捉,工人们在这个虚拟风景中移动,运动路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规划,设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在影像中,当两位工人相遇时,距离其自身目的地更近的一位继续行走,另一位则停止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24~36小时之后,这种机械的行为最后只剩下一名处于站立状态的工人(图1-5)。

作品分析:通过对时间与空间虚拟化表达了机器、技术控制我们的意识和对权力、监视与控制的机制的关注,通过把时间拉长引发了观者焦虑不安的情绪。通过程序语言和游戏引擎技术将现实转化为复杂的、虚拟的、人为化的景观,通过虚拟人物的移动与传递,表达了我们在数字世界中被科技所控制的无奈。

图1-6 时钟(克里斯蒂安·马克雷,2010年,单声道视频装置,24小时)版权:克里斯蒂安·马克雷,白立方画廊

作品阐释:该视频有数千个与时钟有关的电影电视画面蒙太奇组成,作品片长24小时,影片中的时间与现实世界相对应,就是说如果电影放映的时间是晚上8点现实也是同一时间(图1-6)。

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是拆解经典,重组时间与空间,通过虚拟的叙事中钟表运动符号,拆解叙事结构打破传统观众与作品的观看模式,观众随时观看作品,随到随走(屏幕上时间与现实时间一样),形成虚拟世界碎片化重组与现实世界的真实交织的景观。

图1-7 24小时惊魂记(道格拉斯·哥登,1993年)版权:道格拉斯·哥登(www.xing528.com)

作品阐释:道格拉斯·哥登以希区柯克的电影为蓝本对声音、文本、动态影像三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戈登将希区柯克的原版胶片电影《惊魂记》(1960年)播放变慢,改变为24小时时长,这种时空的转换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知,使人产生莫名的情绪,形成一种戏剧化的转换(图1-7)。

作品分析:以两屏形式播放,并变成无声电影(双屏阅读打破线性观看模式,时空错位,意义也随之变化)——时间拉长(漫长的镜头透露出一种焦虑情绪)——电影叙事转化为戏剧展场(局部镜头的呈现与雕塑般人物的凝固与转移)——极慢动作转换与叙事分解(陌生场域的形成与消失,一种动与静的临界点平衡与转换)。

图1-8 特写影像(道格拉斯·戈登,1999年)版权:道格拉斯·戈登

作品阐释:哥登的作品《特写影像》展现了指挥家詹姆斯·科隆的手部和面部,这些镜头剪裁自詹姆斯·科隆为希区柯克电影《迷魂记》指挥时的动作(图1-8)。“或许当你观看我的作品《特写影像》的时候,你会一直很清楚地意识到其中的音乐来自另外一部电影……你的眼前是一个图像而你的脑海中是另一个画面。这两者之间有某种冲突,而这种冲突正是我所说的有趣的游戏。”——道格拉斯·戈登

作品分析:随着电影的播放,音乐的声音与指挥手势开始产生错位,图像和声音在陌生感中形成一种落差与冲突。

图1-9 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周丽娜,影像|2’03”;2’02”3’43”1’48”;1’21”;1’37”|彩色有声,2020年)版权:周丽娜

作品阐述:我通常将图像当成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对我来说它是语言中最精华的部分,它和我们所熟悉的文字创作——诗歌是一样的。在这件作品中,我从多个不同国家诗人的诗歌中节选出分别以你、我、他(她/它)、你们、我们、他们(她们/它们)为开头的诗句,做成了6首集句诗。其中“你”代表人造之物(有用之物)的图像;“我”代表自然之物、有生命之物的图像“他(她/它)“代表被丢弃、无用、已死去的有生命之物的图像;而“你们、我们、他们(她们/它们)则对应你、我、他(她/它)以集体形式出现时候的图像。画面动态的跳跃随着诗文游移于图像的定格之间,一直呈现出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但是在这里,文字并不是图像的说明,图像也不是文字的图解,我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展示方式以6台电视向内悬挂成圆形,呈现出一种多种身份抑或是多个群体围坐在一起自我对话的场景,每一个人称代词的背后都有可能是“我”,只是从不同角度对身份不同的界定和指代。这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怀疑与不确定(图1-9)。

作品分析:切入点——选择日常生活中不被关注的物为图像——通过声音与图像的错位——人类的残留物和表达生命的诗歌形成错位——圆形呈现方式表达一种交流与对话——传达一种流动的生命状态——各国的诗歌传达了作者对人本身身份的质疑。

图1-10 众生相(冯强,2020年)版权:冯强

作品阐释:《众生相》的系列作品由A721这个智能程序创作完成。且称A721是一个非人类艺术家(图1-10)。A721的创作主要通过它一生所有的记忆片段,经过组合与切割,形成尺寸不一的矩形笔刷。A721可以基于已有的图像样式,进行二次创作,有时可以高度写实,有时也可以非常抽象。《众生相》这一系列作品就是根据世界通用的emoji表情包为基础展开的创作。emoji即表情符号,来自日语词汇“絵文字”(假名为“えもじ”,读音即emoji)。emoji的创造者是日本人栗田穰崇(ShigetakaKurita),他将目光投向儿时的各种元素以获取灵感,如日本漫画和日本汉字等。

由于影响世界的疫情此起彼伏,人们被迫自我隔离,在互联网上的活动则更加活跃。A721通过给每个emoji表情加上了一个白色的小口罩,来反映这一特殊时期人们的喜怒哀乐,借以调侃当下的状态。在口罩大小的选取上,A721选择了超级小的尺寸。这样许多表情都可以展现出一种需要隐藏,但却按捺不住的张力。任何事情也不能妨碍人们沟通和表达情感的诉求,尤其是在全世界笼罩在阴郁的情绪之下之时。

为了更突出的表现创作的意图,A721在创作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尝试,既同时考虑识别性,又充分体现它本身的创作风格。由最早的一些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最后选取了合适的呈现风格(图1-11)。

图1-11 A721转化微信表情的过程演化过程

作品分析:切入点——编辑一个电子生命体一生变化的程序——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改变“形”和“体”——意义的延伸——上图的表情包一方面像戴口罩另一方面像一把钥匙——电子生命体暗喻了人类生存的现状。

三、通过肢体行为体验时空

从20世纪60年代偶发艺术开始,阿伦·卡普洛在刷牙时候体会到肢体运动与意识的关系,随后他在不同场地做了很多即兴的作品,为偶发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偶发艺术即艺术家通过即兴、偶发的行为引起观众的参与共同形成作品,就像禅宗中的“手指明月”没有手指明月的动作,你不会意识到月亮的存在。约翰·凯奇的《4分33秒》,阿伦·卡普洛的《6个部分18个偶发事件》[5]等都是由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行为引发观众的参与,把环境、时间、感知混合到一起,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以一种类似“拈花一笑”的禅宗公案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偶发艺术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任何地点都可以做艺术,任何习以为常的活动都可能被偶然的行为提示、打乱。同样,肢体行为引发对时间的思考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矛盾,谢德庆的《笼子》把自己关在一个木笼子里一年,不交谈、阅读、写作、听收音机、看电视。他的作品《打卡》也是和时间有关,他每小时打卡1次,每天24次,持续一年同时每天拍1张照片。谢德庆通过自己的极限体验与规则束缚体会生活中的时间每一秒的存在和心理空间与固定空间的矛盾。布鲁斯·瑙曼请了两位专业舞者根据他预先设定的时间及规定,在地毯上手指交叉相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精疲力竭。艺术家选取专业舞者来完成这一行为艺术,意在展现人体运动的精确度与控制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位舞者动作渐渐开始变形,最后完全走样,这是一种为了生存而努力后的疲惫,通过身体对表针暗喻,表达了一种人对时间流逝的控制与无奈(图1-12)。

四、物的自然形态通过时间自然消解

艺术家把物的自然形态变化交给时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对地球形态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山脉、河流、动植物的演变等有时间的参与,影响物态的变化除了时间因素还有温度、湿度、动物行为、微生物干预、风、水等很多不可知的元素,而这种干预和物态的属性有关。徐冰的《蚕花》通过新鲜的桑树枝中几百条蚕吃桑叶并吐丝做茧的过程形成作品,徐冰通过蚕的行为改变景观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本体的思考,及对命运无常变化的无奈。埃利斯通过在城中推冰块直到冰融化引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生存的思索。阿尼亚·加拉乔使用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元素为她创作的材料,如水果、蔬菜和花朵等。她以往的项目包括:在地上排列1吨橙子、将一座32吨的冰块放在锅炉房里等。她的作品通过时间把物消解,它们的结果是不可知的。图1-13这件作品是利用物本身的特性通过时间介入,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念传达的典型。

图1-12 无题(布鲁斯·瑙曼1970/2009年)版权:布鲁斯·瑙曼

作品分析:两个人呈时钟状旋转——从标准动作到动作变形——时间对人影响的思考——以一种旁观者姿态观看——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图1-13 绿上红(阿尼亚·加拉乔,2012年)版权:阿尼亚·加拉乔,伊朗德黑兰当代艺术博物馆

作品分析:个体形式组合——物本身特性——消解后的形态转换。

思考题:

1.时间与空间与生态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与空间拉长或缩短,放大或缩小的感知有哪些?

3.以艺术手法制造一个时空穿梭器,然后尝试在其中制造虚拟时空影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