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鸣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一轴两翼聚三区产业引擎

武鸣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一轴两翼聚三区产业引擎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挽回这一不利局面,武鸣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集中”,促进园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一轴两翼聚三区”,开启了驱动城市发展的强劲产业引擎,不断增加的园区人口,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至此,累计入驻集中区企业188家,实现工业产值135亿元。

武鸣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一轴两翼聚三区产业引擎

以“工业富县”为奋斗目标的武鸣,在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期后,工业短板凸显。与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32.20%相比,次年增幅减少7个百分点,2014年更以增长3.50%的“断崖式”跌幅。为挽回这一不利局面,武鸣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集中”,促进园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历经多年构想、探索、优化,逐步形成并突破初始以兰海高速路为轴,以东西两翼两区(东南部有城南工业园区、西部有城西工业园区)为工业发展抓手的“洼地”小格局,转型升级为与兰海高速并行的南宁北高铁(贵阳—南宁)为轴心,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市伊岭工业集中区为东西两翼,聚力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市伊岭工业集中区、南宁教育园区等三区投资、产业和人才富集新高地。这“一轴两翼聚三区”,开启了驱动城市发展的强劲产业引擎,不断增加的园区人口,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2015年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市伊岭工业集中区贡献了武鸣全地区工业总产值(338.59亿元)的77.35%,2019年有19所高校进入南宁教育园区建设,“三区”涉及信息、生态、生物等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企业投资纷至沓来,为广西实施强首府战略,埋下浓墨重彩的伏笔。

(一)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前身是1960年2月成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营武鸣华侨农场,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武鸣区,距南宁市中心区北30千米,辖区面积180平方千米(全属国有土地),人口8.5万人。几经变更,2005年12月,更名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2013年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盟经开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东盟经开区成为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东盟经开区规划有综合产业园区、南宁教育园区西片区、文化旅游休闲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4个功能区,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载体,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4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是南宁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区域。

2013年,东盟经开区共有7个项目开工,总投资达13.5253亿元。同年12月,武鸣与东盟经开区签署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并迎来第7家世界500强企业——正大集团入驻东盟经开区,投资8亿元的鸡肉制品深加工项目。2014年,东盟经开区首家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嘉吉公司(南宁)农标普瑞纳饲料生产销售项目竣工投产,又与世界500企业强菲亚特工业集团旗下企业凯斯纽荷兰(CNH)公司正式签约入驻。

2015年,东盟经开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10.97亿元,同比增长17.46%;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01.95亿元,同比增长23.97%,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49.9亿元,同比增长15.9%;工业投资完成84.75亿元,同比增长27.67%;财政收入完成8.56亿元,同比增长34.27%。在同年武鸣全部工业总产值437.73亿元中,东盟经开区的贡献率,超过半壁江山,为237.24亿元。

根据国务院“广西—东盟经技术开发区将实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利用外资与境内投资并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并重”的要求,东盟经开区持续向以产业为主导的多功能综合性区域转变。“十三五”期间,提出“坚持工业主导,综合产业区、休闲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南宁教育园区西片区四区联动发展,实现赶超跨越”的发展战略规划,继续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做大做强园区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工业,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不断提升开发区产业聚集力、经济辐射力、科技创新力、文化影响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同步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7年,东盟经开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0.82亿元,超过武鸣全部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67.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14亿元,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177.1亿元,增长13.1%;财政收入11.6亿元,增长10.38%;直接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增长2.8%;到位内资67.12亿元,增长19.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亿元,增长11.56%;外贸进出口总额21亿元,增长173.7%。有着产、学、研基础的东盟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可观。

(二)南宁市伊岭工业集中区

南宁市伊岭工业集中区曾是武鸣第一个中共总支——广西中学生集训总队党总支部所在地。集中区范围主要覆盖武鸣原南区革命老区。南宁市伊岭工业集中区前身,是由1996年9月成立的武鸣县伊岭岩开发区数度更名而来。2010年,被确认为自治区级A类产业园区。南宁市伊岭工业集中区(以下简称“集中区”),辖区总面积为50平方千米,即伊岭综合区15平方千米、甘圩工业区5平方千米、城南工业区(原定罗商住区)14平方千米、城西工业区(原皇后工业园区)16平方千米。其中,城南工业区从原约1平方千米的定罗商住区拓展到双桥镇平陆村至县城城南二级公路旁面积约14平方千米的区域。(www.xing528.com)

2012年,集中区围绕49个在建和续建项目“投产、达产”工作,投入资金21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项目引进投资。2013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44.3亿元。至此,累计入驻集中区企业188家,实现工业产值135亿元。

2014年,集中区共有投产企业13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3.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1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亿元,完成财税收入2.05亿元。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纳税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有4家。

2015年,集中区规划总面积40.77平方千米,其中城南工业区规划面积19.77平方千米、城西工业区规划面积21平方千米。全年基础设施建设24个,主要涉及道路、排污、给排水、供电、通讯等,计划总投资3.78亿元。道路建设计划总投资6601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395万元。同年,集中区有投产企业14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38.1亿元,是2010年的2.9倍,占同年武鸣区本级工业总产值200.49亿元的68.88%;园区工业企业实现财税收入2.54亿元,是2010年的3.8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亿元,增长12.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25亿元,增长12.3%;完成财税收入2.54亿元,增长24.07%。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纳税超500万元企业5家,纳税在100万~500万元之间的企业有24家。

伊岭工业集中区作为武鸣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坚持“规划先行、分区实施、产业聚集、特色发展”的原则,围绕创建产城互动示范园区目标,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举城区之力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2017年,集中区累计签约引进项目224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德国赢创工业股份公司(原德固赛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南宁赢创美诗药业公司、中国500强企业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广西武鸣锦龙建材有限公司先后入驻。已建成投产企业14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3家,世界500强企业1家,全国10强水泥企业1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31家,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43家。基本形成制药、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纸塑包装、建材、林产品加工等六个支柱产业。工业集中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提升,成为武鸣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年内,集中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13亿元,实现财税收入1.35亿元。2012—2014年连续3年获得南宁市工业园区发展二等奖。

(三)南宁教育园区

南宁教育园区总面积约31.26平方千米,园区以规划建设的南宁至贵阳铁路为界分为东、西2个片区。东片区由武鸣区教育园区办公室(简称城区教育园区办)负责,西片区由南宁华侨投资区负责。东片区位于武鸣城区中心与东盟经开区之间(位于武鸣城区北至西北),总规划用地面积12.18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1.69平方千米),可容纳8所学校入驻,新增人口规模预测为10万人,建设时间为2015年至2020年。西片区位于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东南,总面积19.09平方千米,建成后将成为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重要核心区之一。园区定位为立足北部湾、面向东盟、服务大区域,融合资源、外引内潜、优化提升,打造南宁市北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文化交流中心、广西一流大学园区,力争在南宁教育园区建立后端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惠及整个广西。

南宁教育园区将融入“海绵城市”的概念,同时整体建筑风格将呈现壮族、瑶族、东南亚民族风情与英伦现代混搭风格,力求让人赏心悦目。另外,园区和市区之间规划了城市轻轨、高铁站,并将新建和改造部分公路,开通南宁至武鸣公交快线,重点建设开通从安吉客运站沿南武城市大道、火车东站沿高速公路至教育园区的公交快线(大站快车方式),并延伸至东盟经开区内部,承担东盟经开区、武鸣城区及教育园区与南宁市中心城区的主要公交客流服务功能。整个教育园区总人口规模预测为33万~37万人,其中学生16万~20万人,可容纳25~30所高校入驻。截至2019年8月底,南宁教育园区武鸣东片区项目已筹措到位资金55.13亿元,累计投入53.44亿元,为确保教育园区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包括合理布局21条道路,排水、供电、网络通信、公交、排污、轻轨等配套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建设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已投资约10.86亿元,能满足教育园区未来师生10万人的水、电、通信等需求。

自2015年开工建设以来,南宁教育园区步入全面建设的快车道,在先后完成《南宁教育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南宁教育园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宁教育园区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等3项规划设计,并已有19所学校申请入园。其中,园区东片区计划总投资约157.81亿元,有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和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所院校入驻园区建设。2017年9月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率先招生办学,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南宁师范大学也于2019年9月迎来首届学生,3所高校开学后在校师生人数达到1.71万人。位于东盟经开区南面园区的西片区,规划目标指向推动东盟经开区与武鸣城区一体化发展,助力武鸣城市化,并依托资源与产业基础、尊重南宁产业发展格局,为承接南宁教育科研资源、文化会展、特色旅游等相关产业转移,打造面向东盟、服务西南地区的高端教育园区。片区规划可容纳总人口规模为17万~22万人,其中学生8万~10万人。2020年,投入10.67亿元实施二期、三期路网建设和地下综合管廊等配套设施建设,长岗大道东段等12条道路实现通车使用,在校师生3.6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