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受道教影响与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受道教影响与贡献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诞生之后成为近2000年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部分都有深远的影响,古代文化的有些成果有赖于道教的传承才得以保存下来,其影响至今仍在延续。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的贡献最为巨大。道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而深远,有些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传统文化受道教影响与贡献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诞生之后成为近2 000年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部分都有深远的影响,古代文化的有些成果有赖于道教的传承才得以保存下来,其影响至今仍在延续。

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的贡献最为巨大。科学与宗教原本是完全对立的,宗教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学不够发达,近代以来,科学也是反对宗教束缚的有力武器。但中国的历史却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的古代科学与道教关系密切。道士炼丹的过程是一个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因此,炼丹的实践客观上是对物质变化过程的观察和总结,从中也积累了科学实验的经验。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士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同时,为了控制反应的进程,还必须采取措施控制丹炉的温度。因此,道士炼丹的实践不仅开启中国化学实验的先河,也为古代冶金工业积累了经验。

道教对中国古代医学和养生学贡献也很大。道教徒为了修炼成仙,就需要祛病延年。同时,治病救人也往往是道教吸引教众的重要手段。道教的宗教领袖几乎都懂医道,其中不乏成就卓著的医学家、药学家。葛洪的《抱朴子》有专门介绍中草药的篇目,此外,他还有《金匮药方》100卷、《肘后备急方》8卷和《神仙服食药方》10卷传世,这些著作至今仍是我们进行药物研究的重要资料。其中《肘后备急方》对天花、结核病等传染病颇有研究,对免疫法也有较为科学的认识。陶弘景对药物研究很有造诣,所著《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肘后百一方》等,对古代医学、药物学都有重大贡献。隋唐之际的道士孙思邈医术高超,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相传他活到100多岁,民间至今流传着他的养生秘诀。

宗教总是与文学艺术有不解之缘,道教也不例外。以中国的古典小说为例,从六朝宋明的许多作品都深受道教影响。六朝的志怪小说有许多作品是专为道教而作的,如《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洞冥记》等;有些作品则与道教思想关系密切,如《搜神记》《后搜神记》。六朝以后的历代都有以神仙道教为题材的传奇、小说,如唐代的《枕中记》、宋代的《太平广记》、明代的《封神演义》等。明代的“四游记”除《西游记》为佛教题材外,《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均为道教神仙题材,内容包括八仙、灵官大帝、真武大帝等。宗教不仅为文学艺术提供创作素材,宗教的思想也会深刻影响文学家的创作倾向,激发他们的浪漫思维。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体式诗歌也有许多表现道教神仙的作品。汉代即有仙游诗,唐代的李白更是“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作品为我们展示出浪漫洒脱、仙风道骨的性格形象。之后的李贺、李商隐的诗作也颇受道教影响。

道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而深远,有些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例如,对城隍、土地、灶君的崇拜和祭祀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这些信仰的源头是原始宗教,但这些神灵后来都成为道教的底层神灵,对他们的祭祀也列入道教的仪式。中国人无论是否信仰道教,对这些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灵都十分恭敬,祭拜也很殷勤。在各种节庆、婚丧等重大民间活动中,道教对民俗的影响尤为明显,中国许多重大节日贴门神、灶马,画桃符、钟馗,迎赵公元帅的习俗等都是来自道教。鉴于道教与中国民俗的密切关系,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8]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国人宗教信仰的观念比较淡薄?

2.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是否就是鬼神崇拜?为什么?

3.为什么在古代外来的佛教比中国本土的道教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4.道家思想与道教有哪些相同之处?

5.通过社会调查,了解某地区的民俗有哪些是和佛教或道教有关的。

推荐阅读材料(www.xing528.com)

1.《文史知识》编辑部.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文史知识》编辑部.道教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推荐理由】这两本书同属“文史知识文库”系列丛书,其中收录了我国著名学者论述佛教与道教的相关论文,内容涉及佛教与道教的产生与发展、基本教义、宗教活动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1]关于中国宗教的三个特点,参照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6-171.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J.M.肯尼迪.东方宗教与哲学[M].董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58.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

[5]按佛教戒律,僧人每年4月15日至7月15日不得外出云游,须在寺院修行,称“安居”。7月15日安居期满,众僧聚集一堂,各自忏悔并指出他人过失,称“自恣”。

[6]杨宜滨.洛都胜景属龙门——谈龙门石窟[M] //《文史知识》编辑部.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88:432-435.

[7]传芗.漫谈道教的几个基本信仰[M]//《文史知识》编辑部.道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2:308.

[8]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2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