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大学理念对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美国大学理念对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读这些文本,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大学理念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1924年2月23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了 《国立大学校条例令》,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新的教育体制的最终完成。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大学逐渐树立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和扩充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的渗入和影响。

美国大学理念对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是建立在知识本体意义上的实用主义理念,它既强调纯粹学术研究的本位基础,又注重学术研究的功用性原则,是“英国式的自由学院加上德国式大学的一个混合组织”[41]。除了教学与科学研究外,注重社会服务是美国大学的特色。可以说,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是英国传统大学理念与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既包括了经典大学教学为先、学术至上的原则,又包含注重服务社会的内容。

自20世纪20 年代以来,中华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了 《壬戌学制》(1922年学制)、《国立大学校条例令》(1924年)、《大学组织法》(1929年)和《大学规程》(1929年),这些新学制、新法规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体制的确立与完善。研读这些文本,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大学理念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 教育模式体系的转变

1922年的《壬戌学制》设计和规划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体系,奠定了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基础。其中关于高等教育的条款主要有:

1.大学可设几科,也可只设一科,单独设一科者称某科大学;

2.大学修业年限4—6年,各科可根据内容繁简,在此限度内斟酌决定,但医科大学、法科大学修业年限至少五年,师范大学四年;

3.大学校用选科制;

4.因学科及地方的特殊,可设专门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三年以上,如修业年限与大学相同,则其待遇也与大学相同;

5.大学及专门学校可附设专修科,修业年限不定,招收志愿学习某种学术或职业,且有相当文化程度者入内学习;大学教育科或师范大学可附设二年制师范专修科,招收师范学校及高中毕业生入学,以补充初级中学师资不足;

6.大学院为大学毕业及具有同等程度者进行研究之所,年限无定。[42]

与之前的法规相比, 《壬戌学制》对高等教育的规定主要有三点变化:其一,取消大学预科,高等教育由原来的三级变为两级,大学与中学实现了衔接;其二,大学实行了选科制;其三,允许高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大学,且独立设置。1924年2月23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了 《国立大学校条例令》,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新的教育体制的最终完成。该条例的要点包括:

1.国立大学校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国家需要为宗旨;

2.国立大学校得设数科或单设一科;

3.国立大学校各科分设各学系;

4.国立大学校修业年限四至六年,其课程得用选课制;

5.国立大学校设大学院,大学校毕业生及具有同等程度者入之;

6.国立大学校设董事会,审议学校进行计划及预算决算暨其他重要事项;(www.xing528.com)

7.国立大学校设评议会,评议学校内部组织及各项章程暨其他重要事项;

8.国立大学校各科各学系及大学院各设教授会,规划课程及其进行适宜;

9.私立大学校参照国立大学校条例办理。[43]

1922年的《壬戌学制》关于高等教育的规定以及1924年的 《国立大学校条例令》,既是之前《大学令》等教育法令的延续性拓展,又是对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大学董事会的设立以及选科制的实行等,都典型地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办学模式的特征,这既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也推动了中国教育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1929年3月15日,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 《确定教育方针及其实施原则案》指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之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44]针对这样的教育目标,“大学及专门教育必须要注重实用科学,充实科学内容,养成专门智识技能,并切实陶融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45]。随即,南京国民政府分别于1929年7月和8月颁布《大学组织法》 《大学规程》两部法令,全面、系统地对大学教育宗旨和大学管理体制进行了具体阐述:“大学以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农、工、商、医药、教育、艺术及其他各学院。凡具备三学院以上者,始得成为大学。不合上项条件者,为独立学院,得分两科;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得分若干学系;大学各学院及独立学院得设专修科。”[46]

这几个法令的颁布不仅在教育宗旨上强调了大学社会服务的功能,而且明晰了高等教育机构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三种层级间的关系,为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可以说,20 世纪20 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为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带来了新的路径选择。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大学逐渐树立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和扩充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的渗入和影响。

(二) 对学科制度的影响

学科制度是规范特定学科科学研究的行为准则体系和支撑学科发展与完善的基础结构体系。学科是建构大学的基本元素,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体系,大学正是基于这些学科体系,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和系、学院,并由此派生出了各学科机构和组织得以发展的学科制度。

1912年颁布的 《大学令》,受德国大学理念影响,在学科设置上规定:“以文理二科为主,须合于所列各款之一,方得称大学。(一)文理两科并设者。(二)文科兼法商两科者。 (三)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这种设置凸显了蔡元培 “大学实止须文、理两科,以其专研学理也”的意见。[47]《大学令》将大学学科设定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个大类,并注重文理两科。《大学令》的颁布对大学学科的综合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其中关于学科的分类方法一直持续到1924 年《国立大学校条例》。

1929年颁布的《大学组织法》和 《大学章程》将大学学科在原有的七大类基础上增加了教育学科,教育学科下设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教育行政、教育方法及其他各学系。这种学科体系向综合化、专业化发展的做法显然是参照了美国大学的学科专业的设置。美国大学在学科设置上将很多实用性学科纳入了学科体系,诸如新闻学、教育学、会计学等,充分体现了美国大学实用性的特征。除学科范围扩大外,受美国等欧美国家的影响,近代中国大学学科的专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以社会科学为例,西方意义上的很多社会科学学科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30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设立了统一的大学科目表,社会科学分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并设置了相应的课程目录。同时,还建立了一些专门化的社会科学协会,如中国社会和政治科学学会、全国教育联合会等,创办了专门化的学术刊物,如《中国社会和政治评论》等,这些举措对于大学教育和学科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48]1929年的《大学组织法》还进一步明确: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附设师范、体育、市政、家政美术、新闻学、图书馆学、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等专修科。这些专业的创设都不同程度地参考了美国大学的学科设置,体现了美国大学在学科建设上根据社会需要综合性、多元化发展的办学理念。

(三) 对管理制度的影响

美国大学理念对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在校级管理层面设置董事会;其二,在教学管理层面实行选修制。

1924年颁布的《国立大学校条例》中规定,在各科之下设学系,在国立大学校设董事会。董事会负责审议学校进行计划及预算、决算及其他重要事项,以下列人员组织之:(甲)例任董事,校长。(乙)部派董事,由教育总长就部员中指派者。(丙)聘任董事,由董事会推选呈请教育总长聘任者。第一届董事由教育总长直接聘任。国立大学校董事会议决事项,应由校长呈请教育总长核准施行。

《国立大学校条例》对学校的组织系统定为:董事会为最高机构,审议全校计划,下设校评议会、教务会。评议会评议学校内部组织及各项章程暨其他重要事项,以校长及正教授、教授互选若干人组成。教务会审议学则及关于全校教学、训育事项,由各科学系及大学院之主任组织之。各科、各学系及大学院的具体教学安排分别由各自设立的教授会负责。显而易见,这与1912年《大学令》中关于校务管理的制度具有明显的不同。《大学令》受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影响,在校务运作上实行评议会、教授会的校务管理模式,评议会为全校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 《国立大学校条例》中将董事会、校评议会/教务会、教授会的三级管理模式替代了 《大学令》的评议会、教授会的两级管理模式,明显受到了美国大学学术管理理念的影响,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逐步转为校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

选修制是现代大学课程制度的一个显著标志。该制度发轫于德国,19世纪中期走进美国高校,并迅速得到了发展。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选修课程“为学生自然倾向和天赋资质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使学生对所选功课充满热情。而且它可以通过小而生动的课堂,讲授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课程,扩大教学范围”[49]。20世纪20年代前后,随着留美学生的大量回国,选修制开始在国立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实行。1922年的 《壬戌学制》将其纳入高等教育法规中,1929年的《大学组织法》中选修制进一步得到了确立。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学生 (医学院除外),从第二年起,应认定某学系为主系,并选定其他学系为辅系。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课程,得采学分制,但学生每年多修学分须有限制,不得提前毕业。聪颖勤奋之学生,除应修学分外,得于最后一学年选习特种科目,以资深造。选修和学分制施行后,教育部不再统一规定大学课程设置,由各高校自行决定安排。选修制的实行促进了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同时也让很多新兴学科和课程进入了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