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个重要讲话根据现实文艺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文艺工作在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由此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为了谁”的问题始终是文艺创作和发展最根本的问题。延安时期文艺界内部的争论,当今文艺界出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根子都在“为了谁”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困惑。所谓“为了谁”,说到底是文艺和它的接受对象的关系,是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问题。从马克思提出,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只是而且应该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到毛泽东同志提出,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并且首先是“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再到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申明“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者在文艺“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上,一以贯之的鲜明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脉象。
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文艺家如果只是把文艺创作作为安身立命的职业来看待,免不了深入市场经济大潮。职业和事业的区别,在于格调、品位和境界的高低。低了,势必把迎合与趋从当成立身的准则,就会把低俗当通俗,把欲望当希望,把单纯感官娱乐当精神快乐,由此产生的作品,难免散发铜臭气,从根本上远离了艺术的本质,最终将远离人民。但如果把文艺当作一种事业,当作一种使命,即使在市场经济面前,也会脱颖而出,进而找到并确认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那么,有格调、有品位、有境界的创作追求,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或者说,怎样才能创作出人民需要的文艺呢?
在创作立场上,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爱国主义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最深沉最基础的情感本色。爱国主义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脱离了这一点,也就失去了中国文艺工作者的根本立场和创作前提,进而也失去了同人民的本质联系。近年来,确有一些回避崇高价值观的追求,丑化群众生活、恶搞英雄人物、颠覆历史常识、贬低经典作品、盲目照搬西方理念的现象。文艺总是要呈现和反映出国民精神的状态。如果文艺家的创作让人觉得作为中国人很难堪,很自卑,很没有底气,那就等于抽掉了中国人的魂魄,人民群众为什么还需要那样的作品呢?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民只有在作品中看到自己思想、感情和希望的表达,“看到自己这种本质”得到了反映,才会把精神文化的创造当成自己的事业表示欢迎,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人民在作品中感受不到自己的影像和本质,就会把它当作“某种无关重要的和不值一看的东西”。
在创作途径上,哪怕有一百条、一千条路可走,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还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这个论断很实在,也很果决,道出了人们容易淡忘和忽视的创作规律。深入人民,深入生活,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着力提倡的创作途径,在那以后,以赵树理、柳青等为代表的一批文艺家创作的人民文艺,曾经呈井喷式的迸发,有的演员为了出演一个哪怕戏词不多的角色,也会到相应的环境中同人民群众生活几个月。重申这样的创作途径,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已经极为罕见了。由此出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创作,也就不足为怪了。当今文艺有高原而没有高峰,根子也在这里。文艺创作虽然需要张扬个性、独显风格、不断创新,但任何个性和创新,都要遵循艺术的基本规律,最终都逃不过扎根人民和生活这个理儿。艺术的高原从来都矗立在深厚广袤的人民和生活的土壤之中,更何况耸立在高原上的高峰呢?当然,并不是说只要走进人民,走进生活,就能出好作品。如果是走马观花甚至是跑马观花地对待生活实践,也只能写出浮光掠影的一般性作品。所谓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根本上是要求真正沉下心来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人民群众的生动活泼的生活形态、思想感情,以及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并且要具持正确和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在创作方法上,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
实践证明,任何具有崇高美的、启发人们向善向上的作品,事实上都是把现实精神和浪漫情怀这两样东西结合得比较出色的。所谓现实主义精神,就是要直面时代和实践,以科学的态度和真实的笔触去抒写人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活动。所谓浪漫主义情怀,就是在现实中发掘出真善美,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邪恶,给人民以奋进的力量,让人民看到光明的未来。真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艺家,对生活,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是不会丧失信心的,总是会在哪怕不尽如人意的生活中,发掘和展示真善美,传播和激发正能量,从而在入木三分的还原生活的真实描写中,想象着未来,进而给人民以希望,让人民看到前途。同样,真正伟大的浪漫主义文艺家,绝不会只仰望星空,而不低头看看自己脚踩的大地,更不会突发奇想地想象着能够扯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其想象的形式或许天马行空,但这空间不会是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内心世界,其精神思想的翅膀,总发端于并且借助于现实生活的支撑,背后依然是浓郁的现实情结,表达着对现实生活难以割舍的关怀和态度。
在创作的文化渊源上,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里需特别提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民性,是当今文艺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传统文化中有大量人民性的思想精华,毛泽东同志曾经从中国教育史的角度做过集中概括:“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人定胜天,屈原的批判君恶,司马迁的颂扬反抗,王充、范缜、柳宗元、张载、王夫之的古代唯物论,关汉卿、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的民主文学,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诸人情况不同,许多人并无教育专著,然而上举那些,不能不影响对人民的教育,谈中国教育史,应当提到他们。”文艺作品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影响、引导和感染人民的,本质上属于广义上的教育。中国文化里面就有一个诗教传统,就是通过读诗、诵诗、学诗,来传承优秀文化,涵养修身立世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公开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就是重视这种诗教传统。因此,在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既要大胆继承,体现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但也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而是要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精神相融相通,这才是人民群众需要的文艺。
这里涉及如何借鉴现代西方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的问题。毫无疑问,从文艺发展规律的角度讲,任何既成的文化,只要有用,只要能够有利于科学反映现实生活,都需要继承和借鉴。但任何继承和借鉴,依然离不开当下的人民生活的土壤,离不开人民在自己的长期文化传统的熏染过程中,形成的欣赏习惯和美学精神。他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但人民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喜欢的玉,却不只是靠他山之石就能够打磨得像模像样的。相反,照搬现代西方的思想精神来进行创作而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我们并不罕见,可以说是多有常有。所谓水土不服,就是作品常常为人民看不懂,或者只成为小圈子艺术,由此使文艺服务于人民的链条发生断裂。这样,问题又回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面来了。所谓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就是中华文化的作风、中华文化的气派,就是中国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思考问题的方式,观察、提炼、反映现实生活的审美方式和美学精神,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赏文艺作品的审美习惯。
总的来说,人民需要的文艺作品,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有筋骨,就是有思想立场,有信仰坚持;有道德,就是教人向上向善;有温度,就是情感价值取向上的感染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上述四条创作要求,最终都要落实到这三种作品气质上面。
《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3日)
★ 拓展阅读(www.xing528.com)
多维度理解把握中国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科学界定,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多维度理解把握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其价值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其文化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的精神成果,具有明确的中国立场。发展中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突出中国特色,体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文化主张。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根脉,中国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中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是滋养中国文化的沃土,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以强大的生命力顽强坚韧地发展着,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历来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主动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发展中国文化的内在滋养。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文化是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在文化层面的体现,彰显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这决定发展中国文化必须摒弃那种“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错误观念。
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而不是其他性质的文化,这是在文化性质方面具有的内在规定性。社会主义文化是比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更先进的文化形态。发展中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论是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形成和积淀起来的精神成果。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后,也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中国文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中国文化之所以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性质,是因为它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人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发展中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性质文化的根本标志。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偏离社会主义的性质,即使文化产品生产得再多,也不能说建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生动反映,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精神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中国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归根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牢牢把握其实践精神,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中,中国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新的征程上,发展中国文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从实践中获取文化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又要让文化发展成为改革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相融相通
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这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指明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深层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例如,儒家讲的“行”“躬行”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间,中国哲学关于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之间,以及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都有契合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人民接受和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和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成为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指出“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立足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华文化传统。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激发中华文化生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充沛精神动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遇到无数艰难困苦,但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因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精华而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而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