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川南悬棺与僰人之谜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川南悬棺与僰人之谜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以前,川南和川西地带是僰人主要活动区,而悬棺葬集中的川南宜宾地区,古称僰道,是僰人聚居的中心。少部分僰人还保留着自己的族称,主要分布在川南僰人故地。这部分僰人,宋明时期称为“都掌蛮”,他们是川南悬棺的主人。但是,这一民族遗留下的悬棺,被称为“僰人坟”,悬挂棺木的地方,被叫做“僰人岩”或“僰棺岩”。川南悬棺之谜,至今尚未彻底解开。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川南悬棺与僰人之谜

祁庆富

三峡一线天,三峡万绳泉。

上仄碎日月,下制狂漪涟。

破魂一两点,凝幽数百年。

峡晖不停午,峡险多饥涎。

树根锁枯棺,孤骨袅袅悬。

树枝哭霜栖,哀韵杳杳鲜。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写的《峡哀》诗中的一段,描写的是长江三峡阴幽凄凉的景色。诗中提到的“枯棺”和高悬的“孤骨”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险峻的三峡两岸的悬崖峭壁上,有许多古代遗留的墓葬,这些墓葬很特别,棺材不是埋在土中,而是放在悬崖上天然或人工的洞穴之中。这种高高悬在半空陡壁上的棺木,被称为“悬棺”。由于这些棺木的时间很久远,到了唐代,已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种悬棺不只三峡地带有,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也有。特别是本世纪40年代历史学家们和人类学家在川南也发现了这种高悬崖壁的棺葬,称为“僰人悬棺”。自从僰人悬棺公诸于世之后,悬棺葬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一个课题,至今仍为人注目。(www.xing528.com)

悬棺葬分布地域很广,采用这种葬俗的民族成分也很复杂。川南悬棺为什么和“僰人”联系在一起?这与古代僰人在这一地区的活动有关。

僰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秦以前,川南和川西地带是僰人主要活动区,而悬棺葬集中的川南宜宾地区,古称僰道,是僰人聚居的中心。春秋时期,僰人在这里曾建立过僰侯国。由于僰是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一个民族,在少数民族倍受歧视的封建社会,僰被称为“夷中最仁,有仁道”。所谓“仁”,无非是说僰与中原地区交往密切,汉文化程度较高。《华阳国志》中记载一个名叫槐相的僰人,说他对母亲非常孝顺。其母想喝江心之水,他不分冬夏都到江心汲水。他的行动感动了神灵,一天早晨,从江岸到江心忽然冒出一块横石,像桥一样。从此槐相便不用涉水即可到达江心汲水。后来这块石头被人们称为“孝子石”。这显然是个传奇故事,但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分析出僰人已接受了相当浓厚的封建道德观念。

僰人很早就进入农耕阶段,先秦时已普遍种植水稻。僰人地区有两个大泉池:一为千顷池,一为龙池。这两个泉池都用于灌溉,说明僰人的水利工程也比较先进。僰人善于种植果树,尤以生产荔枝和姜蒟闻名。以蒟为原料的蒟酱,远销至南越。到了秦时,僰人自己的独立政权组织已不复存在。僰人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常常被当做奴隶贩卖,这就是秦汉时期有名的“僰僮”。秦汉时期,巴蜀一带的富豪大量使用僰人奴隶经营荔枝园。《史记·西南夷列传》说:“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牦牛”,就是说,僰僮和笮马、牦牛一样,都是巴蜀商贾贩卖的商品。古代的巴蜀繁荣成“天府之国”,与僰人的奴隶劳动是分不开的。

西武帝时期,统一的封建帝国空前强盛,开始了对西南夷地区大规模的开拓事业。西汉王朝在西南夷设郡的前哨阵地便是僰人聚居的僰道(今四川宜宾)。秦统一中国之前,蜀郡太守李冰就曾派人开凿通往僰道之路。这一带地势险峻,峭壁林立。修路军队和当地僰人采取“积薪烧崖”的方法,即在拦路的崖石周围堆上干柴,先用火烧,使崖石温度升高,再浇冷水,让崖石急骤降温,用这种热胀冷缩的办法使崖石炸裂。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又派常頞把僰道延伸至今云南曲靖附近。由于当时修的路面宽仅五尺,所以僰道又称“五尺道”。汉武帝时期,唐蒙出使南越,发现自蜀出发有一条通夜郎的道路,而僰道是必经之处。为了在夜郎地区设郡,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遣唐蒙正式出使夜郎。唐蒙所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修筑道路。他动用了巴蜀和广汉等三郡人力、物力、财力,花费两年多时间才开通这条僰道,从此,从关中到四川及今云南东北、贵州西北地区连成一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在修筑这条道路的艰巨过程中,僰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他们是打开这条交通命脉的主要力量。唐蒙第一次出使夜郎的结果,是以僰道为中心设立犍为郡,为西汉王朝在西南夷地区设郡之始。随着僰道开通,犍为郡设立,大批内地移民进入僰道一带,加快了僰人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融合过程。汉武帝以后,僰道不再是僰人聚居中心。但是,整个西汉时期的僰人,仍分散在川南、川西、滇东北、滇中广大地区,成为西南夷中有影响的一个民族。

西汉末年,统治阶级日益腐朽。公元9年,王莽夺取了西汉王朝政权,改国号为“新”。王莽对西南夷地区采取变本加厉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引起西南夷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公元14年,益州郡僰人首领若豆、孟迁等领导僰人起义,首先杀死益州大尹程隆,这一行动得到昆明等族人民的响应,形成了各族人民共同的反莽斗争浪潮。王莽派“平蛮将军”冯茂率领大军前来镇压,经过3年时间也没有扑灭斗争烈火,王莽气急败坏,把冯茂调回下狱处死。公元16年,王莽又派遣“更始将军”廉丹和史熊镇压起义,廉丹从内地征调10万多军队,外加20万后勤补给队伍,大举进攻益州郡。“更始将军”非常凶残,当时流传这样一首歌谣:“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可见西南夷人民对“更始将军”恨入骨髓。倒行逆施的王莽乞灵于谶讳,把益州郡僰人居住的胜休县(今石屏、通海)改名为“胜僰县”。然而,“更始将军”的屠杀也好,王莽的改名也好,都没有把僰人镇压下去。王莽政权很快被全国人民大起义摧垮了。

东汉以后,大量僰人逐渐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之中,僰人的势力衰弱下去。少部分僰人还保留着自己的族称,主要分布在川南僰人故地。这部分僰人,宋明时期称为“都掌蛮”,他们是川南悬棺的主人。到了明代,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使“都掌蛮”也很快在历史上消失了。但是,这一民族遗留下的悬棺,被称为“僰人坟”,悬挂棺木的地方,被叫做“僰人岩”或“僰棺岩”。川南悬棺分布区,世代保留着“僰人沟”、“僰人坡”、“僰人寨”、“僰人坪”、“僰人坝”等地名,为我们留下了探究悬棺主人的线索。

川南悬棺之谜,至今尚未彻底解开。秦汉时期僰人的族属,仍是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根据历史资料分析,西汉时代川南一带的僰人属于古代濮越系统民族,与今日仡佬等族有着密切的族亲关系。至于元明以后称白族的僰人和称傣族的僰夷,与秦汉时期的僰人不是一回事。古老的僰人的族称早已消失,但他们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的历史贡献是客观存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