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研评价体系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影响与改革:国际比较研究

科研评价体系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影响与改革:国际比较研究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研评价体系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风向标,直接影响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导向,其改革是当前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是最早开展科研绩效评价的国家,经过多年发展,科研绩效评价已成为制度化的经常性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全面评价活动后,其高校科研领域的评价主体就以私立的、非营利性专门机构为主。

科研评价体系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影响与改革:国际比较研究

科研评价体系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风向标,直接影响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导向,其改革是当前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拥有较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欧美西方发达国家,其体系和制度相对我国较健全。我国高校对科研评价工作的开展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科研评价体系,这对增强教师科研意识、促进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固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唯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倾向、论文数量“一刀切”的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单一固化等顽瘴痼疾若得不到尽早整治根除,势必会影响整个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竞争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高校科研所承载的“顶天”“立地”“育人”使命与任务,必然要求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高校科研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体系主要由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等基本要素构成。科研评价指标的设置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评定,科研成果的考核又是评价工作的落脚点。因此,在设置科研评价指标时,需要考虑到学校的类型、教育层次、学科类别、中长期规划目标等多种影响因素,结合实情、合理选取评价指标和设置指标权重,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科研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分类指导、分类考评,从而为实现大学科研评价体系中各要素的有机融合奠定基础。

例如,科研成果的价值虽然可以依据在一定层次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来评价,但这只是科研评价的一种方式,而且主要适用于基础性、理论性研究,并不适用于所有科研领域。至于量化考核,虽然可以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相对客观,但若把这一方式固化并泛化到所有研究领域,那就背离了科研规律,没有抓住科研作为精神产品生产所具有的特殊性。[19]只有构建高效合理的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才能更加准确客观地考察各类大学的科研水平,并为学校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增进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一)评价主体

结合国内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实践,我们可以把评价主体大致分为外部评价者和内部评价者两大主体。

1.外部评价者

外部评价者由以政府部门主导的官方评价机构和以社会第三方组织主导的非官方评价机构组成,在高校科研评价活动中往往起到问题诊断的作用,即通过外部监督和调控来改进与评价高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从而达到合理分配科研经费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目的。

政府部门主导的官方评价机构一般是指政府下属机构的教育管理部门,管理者通过指导和监督高校科研活动的开展,评价大学科研工作的绩效,规范评价过程的具体操作,激励科研人员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科研创新活动。社会第三方组织主导的非官方评价机构主要来自社会第三方组织、各类科研机构和高校个人。美国是最早开展科研绩效评价的国家,经过多年发展,科研绩效评价已成为制度化的经常性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全面评价活动后,其高校科研领域的评价主体就以私立的、非营利性专门机构为主。这类社会第三方组织不仅拥有较为完备的科研管理体系,而且在评价结果上也相对客观和公正。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起较为权威的第三方评价组织,评价主体更多的是由高校个人或者是科研机构自发组成,评价结果存在缺乏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观性等问题。

2.内部评价者

内部评价者又称自我评价。建立健全自我评价制度是高校自身发展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三者不仅同等重要,而且相互促进,应使它们形成合力,打造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共生体。高校通过自我评价,能及时掌握学校自身教学工作状况,增强质量保障意识,有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内部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

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需要长期积淀、团队合作和“宁静致远”的境界,需要和教学形成互动,更重要的是宽容多次失败。我国许多高校的科研管理实践证明,如果用管理产品生产的方式来管理科研,提出“稳产、高产”的绩效目标,用“个人计件制”下的“年产量”来考核教师,将会带来浮躁的科研心态和急功近利的科研行为,会阻碍长期团队合作下的高质量创新成果的产生,而且重压之下容易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同时也会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因此,高校定期开展科研自我评价工作时,应当淡化综合排名,强化大学的独特性;淡化评价指标的数据(如SCI分区和论文数量等),强化真正的科研目标——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整。

(二)评价目标

高校科研评价的目标涵盖广泛,总体来说,从科研管理体制、科研活动进展、科研资源构成以及科研产出四个方面,对其科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健全与否决定着高校科研工作的规范,故而不能忽视对科研管理体制的全面评价。然而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受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科研管理体制的评价工作相对比较烦琐和困难。因此,国内外各类评价主体为节约成本,往往从大学科研活动进展、大学科研资源构成和大学科研成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与考察,通过可验证的数据作为参考值,确保科研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为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国外也有一些政府委托的专门评价机构在评价大学科研能力时,通过来自专家和民众两大主体的调查打分,获取有关评价大学科研管理情况的相关数据。

(三)评价方法

高校科研评价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三种。不同评价方法的选择,通常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

定性评价是评价者根据自身的主观认知和个人经验,对被评价者平时行为、状态和表现的观察,或对现有文献资料的研究与分析,做出质性结论的价值判断。高校科研能力的定性评价主要针对与较强主观性方面有关的评价,例如通过同行评议法或者民意调查法,获取有关高校科研管理体制认同度的数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将质性评价的结果通过量化评价予以实现,以便全面综合各方面问题,构成对高校科研能力的综合性评价。[20]

定量评价是指对被评价者做出量化结论的价值判断,其主要运用统计等数学方法,对所搜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并用一定的数值来描述或判断被评价者的特征,例如常用的教育统计与测量法、模糊数学分析法等。定性评价法注重计算数值,操作过程相对比较规范和简洁,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客观和准确。在早期评价大学科研能力时,评价机构大多仅采用同行评议法来反映大学的科研能力,这样得出的评价结果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缺乏公正性。其后,为了不断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一些评价机构开始引进文献计量法等定量评价方法,量化具体的评价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指标权重,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综合评价法是指运用多个评价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由于使用单一指标无法衡量科研和学术价值的多元性,国外较多采用综合评价法,如利用分类评价、同行评价、代表作制度来弥补由单一评价方法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可靠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的规律不同,研究方式和成果形式各异。一般情况下,基础研究周期较长,以“慢研究”“深研究”和“冷研究”为主,产出相对不确定。应用研究旨在实现某一特定领域的技术突破,或解决生产和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有明确的结果导向,需要与时间赛跑。技术创新则更不一样,需要一只眼睛看供给侧,一只眼睛看需求侧,其绩效与市场的相关度更高。因此,高校科研评价工作必须尊重不同科研领域的规律和特点,拓宽观察维度,除高水平论文外,还要关注发明专利、工程方案、行业标准、规范、专著、教材、工具书、提案、专报、政策文本、媒体文章、创意设计等多种成果形式。此外,评价方法的选择也应根据评价信息参考者的需求而变化。

(四)评价指标

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都有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术研究界,指标之描述、生产与使用仍旧争议不断,评价指标是应该不断完善还是应该取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好的方面说,定量指标的更广泛使用和关于科研社会影响的一些新型计量指标的涌现,有助于我们向更加开放、更加有利于问责问效、更加结果导向的科研体系转型。但是若过分关注一些狭隘的、设计不得当的指标(如期刊影响因子),则会产生负面影响。(www.xing528.com)

2015年7月,英国某专家小组[21]发表了“指标大潮:指标在科研评价与管理中的作用之独立审议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存在着推动指标使用的强大潮流。推动因素包括:人们强烈要求对高等教育和科研方面的公共经费支出进行审计与评价;政策制定者要求获得关于科研质量与影响的更具战略性的情报;学术机构需要制定和管理自己的科研战略;大学之间争夺名望、生源、师资力量和资源的竞争加剧;关于科研状况的实时大数据越来越多,分析相关大数据的工具日益强大。

(2)同行评议尽管有缺陷和局限,但仍在各学科领域获得广泛支持。指标的作用应该是支撑而不是替代专家判断。同行评议并不完善,但这是我们拥有的学术治理手段中毛病最少的,仍应是对论文、项目申请书、科研人员个人开展评价的基础,也应是诸如科研卓越框架(REF)这样的国家级评鉴的基础。但是审慎地选择和使用一些定量指标,可以成为其他形式评价和决策的有益补充。成熟的科研体系需要专家评价、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有机结合。开展科研评价时,应关注学科背景的差异和学科多样性。学术质量是与背景高度相关的,所以最好是考察反映科研水平的多种质量,而不是追求对科研质量的单一描述或单一测度指标。

(3)不适当的指标产生不良的激励。有理由担心,某些定量指标会被操纵,会导致人们不希望见到的结果;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用次数是两个突出的例子。要识别、承认这些不良后果并加以匡正。与此相联系,指标的构造与使用需要更加透明,特别是将指标应用于大学排行和排名表(league tables)的时候。从事科研评价和科研管理的人员要负责任地行事,要尽可能考虑到潜在的负面后果并加以预防,尤其要注意不能造成危及平等和多样性的后果。

(4)只有在开放和可操作的数据基础平台上,指标方能实现其潜力。数据是如何搜集的,如何加工的,这些数据在多大程度上可经受得住质询,这些都至关重要。若没有合适的标识符、标准和语义,就不易被理解。[22]

综上所述,国内外评价机构在设计高校科研评价指标时,要依据系统性、开放性、创新性、协作性、科学性和可比性等原则,为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开发研究项目各建立一个技术就绪水平标尺,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评价界面,建立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公式和取值范围,等等。此外,指标的选取还需要根据大学的层次、定位、发展战略及中长期规划,基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同一类型不同学科的学校或者不同的评价内容等,合理公正地筛选指标,使得科研指标的选取符合大学科研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挥出科研指标在大学科研评价活动中应有的效应,避免使用“一刀切”的方法造成评价结果的片面化。

(五)评价结果

科研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除存在立项项目达不到验收要求的风险之外,还存在验收项目达不到预期效益的风险,若不能有效控制风险,投入越大,浪费就会越大。对科研结果进行科学准确评价是降低科研投资风险的重要保障,是评判科研投资效益、改善科研管理、谋划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高校科研评价的结果取决于其信息参考者的需求。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是某大学将当前自身科研发展状况与其科研目标、学校发展战略进行对比分析的评价;其二是对一些大学的科研或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性排名的评价,得出相应的大学排名;其三是聚类分析评价一些大学,并将其科研能力做等级划分,如优秀、良好、中等和差评等。

在高校科研评价工作中,能否确保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所谓信度(reliability),即测验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是指对同一对象采取相同方法进行反复测量时,其结果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它反映了被测量数据的可靠程度。而效度(validity)则是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有用性和准确性,主要是指利用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量出被测对象的程度,它反映了测量结果是否吻合要考察内容的程度。信度与效度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六)评价信息的参考者

科研评价信息的参考者,主要是指基于客观或主观等需求,对所需科研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处理与分析评价的个人或集体,主要包括国家政府部门、大学本身、管辖范围内大学的上级部门、社会大众、公司和企业五大主体。具体而言:

(1)国家政府部门(如国外的联邦政府、国内的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根据评价内容可以基本把握各类高校科研能力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监督、指导和协调各类高校的科研特色与能力,促进国家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增强其科技核心竞争力。

(2)高校通过参考既有科研评价信息,能够精准把握自身科研能力、优势与劣势,并及时地对当前科研发展状况进行反馈和调整,制定出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增强自身科研能力的战略规划。

(3)管辖范围内高校的上级部门通过考核并评定其管理范围内各类高校管理者们的绩效,及时有效地监督和督促大学为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4)社会大众通过参考有关各类高校科研能力的相关信息,如高校科研能力的排名等,帮助其了解各类高校科研能力的当前水平,从而有助于他们清晰地辨别出不同高校的科研实力,并在未来教育机构的选择上做出合理的决策。

(5)公司和企业通过参考高校科研能力的评价信息,及时掌握各类高校的科研能力,为其科研合作伙伴的选择和人才的引进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综上所述,在高校科研评价过程中,应努力实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等各项评价要素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具体如在评价标准上,应参考国际评价标准结合自身实情来制定评价规范;在评价主体上,可邀请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共同构成多元评价主体,避免其单一性;在评价结果上,应及时公开透明地面向公众发布评价结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改善与调整。同时,还应推进高校科研评价结果的多主体广泛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