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脉:唐诗影响从未停歇!

中国文脉:唐诗影响从未停歇!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事实上,唐代对后世最重要的影响还是诗歌。1707年,《全唐诗》编校完毕。《全唐诗》收录唐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共计九百多卷,目录十二卷。于是,唐代诗歌共分为四个时期。绝句创作的高难度主要是指其诗意的突转。其中,第三句往往被认为是最难写的一句,有些诗人甚至最先写出这句。接下来,我们将目光转向唐代诗人。最终,陈子昂判那人死刑。日后,孟浩然成为一流诗人,其诗作受到人们追捧。

中国文脉:唐诗影响从未停歇!

中国人心目中,唐朝总是与爱情战争、富饶、文化、精致等词联系在一起,或许还有轻浮、奢靡、放荡等词。但事实上,唐代对后世最重要的影响还是诗歌。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体现在唐朝统治的二百九十年间创作的诗歌,并且所有保存下来的诗歌都是后世诗人模仿的典范。

现代文学批评家认为中国诗歌始于《诗经》,发展自《离骚》,到唐朝达到繁盛。汉魏时期虽然产生过一些优秀作品,但从总体上来说,汉魏诗歌体裁的丰富性无法弥补其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

1707年,《全唐诗》编校完毕。《全唐诗》收录唐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共计九百多卷,目录十二卷。人们倾向于将唐诗分成三个时期,即初唐、盛唐、晚唐,其依据是分别体现在各个时期诗歌中唐朝社会发展、繁盛、衰败的状况。另外,还有人在盛唐和晚唐之间插入一个中唐。于是,唐代诗歌共分为四个时期。事实上,从汉代开始,汉字的语域逐渐缩小并趋于固定,其字形也更具辨识度和更加优美。从此,自由想象和表达的种子播下,语音也更流畅,更具音乐美。这一切似乎都为语言艺术服务。汉语诗歌更像一颗很难剥开的坚果,因为它一般是一行五个或者七个单音的节字,没有其他语言的屈折、黏着、语法指示等变化。因此,汉语诗歌句子间的联系只能通过逻辑、上下文,或是句式体现。除了韵律,诗人还受到语调限制。为方便作诗,所有汉字都归为两个声调,即平声和仄声。它们组合起的作用如同拉丁诗歌中的扬抑抑格、扬扬格、扬抑格或者抑抑扬格的作用。结果是在汉语诗歌中,正常的词序常常服从于语调的要求,这为读者理解诗意带来困难。一首五言律诗的常用格律如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种声调效果显著,特别给人悦耳动听的感觉。此类声调排列还能弥补汉语诗歌在韵律方面的不足,如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中很多诗歌都没有押韵。因此,在韵律方面,汉语诗歌的刻意而为与拉丁诗歌中的阿尔凯奥斯诗体一样。但在一流的作品中,音韵的刻意而为是隐而不见的。语调和韵律的障碍甚至变成优势,并且成就许多优秀作品。不少作品能帮助学习者理解诗中常见难题,其第一要义得到全面表达,似乎再多的解释都显得多余。实际上,作汉语诗的第一要义即是舍弃常用形式,舍弃常见思想,舍弃常用措辞,舍弃常用词语,舍弃常用韵律。

中国人不太喜欢长诗,在汉语文学中没有史诗这种体裁,即使有些诗的长度达到几百行。精炼是中国诗的灵魂,一首诗的价值不在于它表达了什么而在于它想表达什么。这点跟中国画的思想一致,意境才是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些都跟印象主义的理论不谋而合。理想的中国诗长度是十二行,即使在20世纪初,中国学校文学考试中诗歌仍以此为限。中国人认为如果一个诗人不能在限定的空间内表达完自己想表达的,那么他想表达的也没有表达的必要了。八行诗和四行诗也很受欢迎,特别是四行诗因其创作的高难度被称作“绝句”。绝句创作的高难度主要是指其诗意的突转。虽然有些诗的思路已经暗示给读者,但诚如人们所说,“言有尽,意无穷”。实际上,四行诗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但直到唐代,四行诗的艺术成就才登峰造极。虽然只有二十个或者二十八个字,但绝句这种体例还是有其固定格式,诗人要在这四句诗中先起、再承、再转、后合,谓之起承转合。其中,第三句往往被认为是最难写的一句,有些诗人甚至最先写出这句。第四句要出奇,即要有一个结局。

下面的绝句诗《秋夜》,来自一位较早时期的匿名作者:

一夜秋声傍海多,五更寒色早来过。

自然羁旅肠堪断,况复猜嫌被网罗。

接下来,我们将目光转向唐代诗人。唐代诗人数目庞大,我们只能从中选取一少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诗人。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诗人是王勃。王勃自幼聪明好学,六岁会赋诗,十六岁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担任沛王府修撰。王勃曾作《斗鸡檄》一文,但唐高宗认为这篇文章意在挑拨英王和沛王,钦命将王勃赶出沛王府并逐出长安。随后,王勃利用闲暇时间创作了大量优秀诗作。作诗前,他从不刻意构思,而是备好笔墨后开始饮酒,喝醉后倒头便睡。睡醒后,王勃提笔作诗,且一字不改。因此,王勃被后人形容成写诗不易一字,即说明他的草稿已经是最好的作品。王勃因赋得好诗收到许多贵重的丝绸礼物,时人说王勃是“用头脑纺织”。下面诗句摘自他的《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此时,另一位著名诗人陈子昂的成名还带有一丝轰动效应。据传,陈子昂第二次落第后某天,在集市上碰到一个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高价买下。次日,陈子昂在长安宴请豪贵,捧琴感叹,他身上携带的诗文比这把琴更可贵,说完即碎琴并向在场众人遍发诗文。在《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中,陈子昂陈述自己反对佛教的崇拜偶像,其中的“先知”包含一切儒家文化中引人膜拜的圣人: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身为朝廷官员,陈子昂的治理能力曾因一个英明决断广泛流传。某人由于杀死自己的杀父仇人被捕入狱。最终,陈子昂判那人死刑。不过,与此同时,陈子昂还向那人所在村庄送去一块牌匾,称颂其孝道

人们对宋之问行事多有不齿。一次游洛阳龙门,武后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后赐锦袍。随后,宋之问的《龙门应制》诗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称善”。武后夺走赏赐东方虬的锦袍并转赐给宋之问。下面是宋之问的一首诗《和赵员外桂阳桥遇佳人》:

宋之问

江雨朝飞浥细尘,阳桥花柳不胜春。

金鞍白马来从赵,玉面红妆本姓秦。

妒女犹怜镜中发,侍儿堪感路傍人。

荡舟为乐非吾事,自叹空闺梦寐频。

孟浩然

孟浩然并没有在年少时展现出多高的文学天分。科举考试失利后,孟浩然回到山林归隐。日后,孟浩然成为一流诗人,其诗作受到人们追捧。公元727年,孟浩然来到京城长安。某天,他正与当时著名诗人王维谈话,却适逢唐玄宗李隆基到访。孟浩然慌忙躲起来,但王维出卖了他,告诉李隆基孟浩然的下落。结果成就孟浩然和唐玄宗的一次会面。下面是孟浩然的一首诗《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王维除了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画家。王维早年曾有积极的政治抱负,后来由于政局变化无常逐渐消沉下来。四十多岁时,王维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吃斋念佛、参禅悟理。王维写过一首送别孟浩然的诗《送别》,当时孟浩然要回归山林继续过隐居生活: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王维

同样是送别的题材,《竹里馆》被认为是典型的绝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诗在其生前及后世,都享有盛名。《新唐书》本传称王维“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在《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中,唐代宗李豫曾赞誉王维为“天下文宗”。杜甫也在《解闷》十二首之八称王维“最传秀句寰区满”。

崔颢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也是一介酒鬼和赌徒。公元723年,崔颢进士及第。他最有名的诗作是《黄鹤楼》。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坐落在武汉的长江边。据传,公元前6世纪的王子乔曾在此飞升成仙。来到此地后,李白曾寻思赋诗一首。但看到崔颢的这首题于黄鹤楼内的诗后,李白黯然作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如果说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那么不会有多少异议。李白飘荡的一生,在仕时的快意与放浪、颠沛流离的生活、悲剧的结局构成一幅跌宕起伏的画卷,为他蓬勃的诗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十岁时,李白写成下面这首描写萤火虫的绝句《咏萤火》: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李白

多年后,李白辞亲远游。在旅途中,他遇到五位同样好酒的诗人,便结伴游山玩水。这段时间,此“竹林六闲”常尽情饮酒赋诗。后来,李白来到京城长安,其诗歌才能受到赏识,被人冠以“谪仙人”并推荐给唐明皇李隆基。此时,皇宫向他敞开怀抱,他的才华受到皇族的赏识。有一次,李隆基传召李白,但人们费尽周章才在大街上找到他。此时,李白已经醉倒不省人事。人们用冷水擦洗了他的脸才勉强带他面见龙颜。不过,李白的诗才没有令李隆基失望。一位宫女帮他持砚磨墨,李白大笔一挥写就语惊四座的诗句,甚至龙颜都为之一怔,竟准许当权的宦官高力士俯身为李白脱鞋。还有一次,李隆基正与他最宠爱的杨贵妃在皇宫享乐时,想到叫李白咏诗纪念。虽然迟到了一会儿,但李白还是来到李隆基面前,虽然被两位宦官架着。李白说:“皇上,我正跟太子饮酒,他把我灌醉了。我只能尽力而为。”说着,两位宫女在李白面前挂上粉色丝帘。不多时,李白写出不下十首律诗,描述宫廷生活的美好,如《宫中行乐词·其一》:

力士脱靴,贵妃研墨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没想到不久,李白成为宫廷阴谋的牺牲品,只好黯然离开皇宫。离开皇宫后,他曾在《秋浦歌》中写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经历各处辗转和不停的迁移后,李白最终在旅途中溺亡。一次喝醉后趁着酒兴,李白伸手想触摸水中月亮的倒影,但由于他靠着船侧倾斜过度以致落水。此前,李白曾在《月下独酌·一》写过这些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他写下的绝句被认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他的《独坐敬山亭》和《静夜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面四首诗分别是《送别》《乌夜啼》《春日醉起言志》《山中问答》,是李白经常被人吟诵的诗歌: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我们还要举一个例子说明中国人心目中诗歌的本质,即启发。诗人不需要为自己的诗歌加标点,中国读者愿意根据自己的喜好理解诗歌。如下面这首《丹阳湖》,常被单独引用作为启发的范例: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杜甫

李白同时期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也令中国人深感骄傲。他没能通过科举及第是一大憾事,因为在科举考试中,作诗也是重要的考试内容。但无论如何,他对自己的诗评价比较高,认为自己的诗可以治愈疟疾。后来,杜甫在朝廷中谋得一个小官。在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中,杜甫失去这一官职。他曾在政治讽喻诗《遣遇》中写道:

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

舟子废寝食,飘风争所操。

经历数次徒劳地谋取官职后,杜甫开始四处漂泊的生活,甚至差点在一场洪水中淹死。随后,他靠树皮草根果腹度过十日。被人救出后,十分饥饿的杜甫无法拒绝别人赠予的烤肉和白酒。下面五首诗分别是他的《落日》《曲江二首》《江村》《题张氏隐居》: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愁。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下面一首诗选自杜甫的《绝句》,其主题是所有中国人都经常得的一种病—思乡。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人们对诗人常建所知不多。公元727年,常建考中进士。之后,常建进入官场。不过,最终,常建还是选择回归山林,隐居避世。据传,常建致力于钻研道学。下面这首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关于“禅”,即精神进入无欲无求的境界,所有的倚靠仅来自宗教的力量。这也难怪宗教圣地遍布中国的名山大川,“天下名山僧占多”。在风景宜人的地方,朝拜者们可以清修亦可明誓。借由沉思,修行者们急于摆脱红尘浮世的纷扰: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不可否认,佛教思想对诗人岑参有重要影响。唐玄宗天宝三年,即公元744年,岑参高中进士,其诗作《登总持阁》见证了他的佛教信仰: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王建是大历进士,大约四十六岁时开始入仕,被任命为县丞。他曾与一位皇亲结怨,导致其政治生涯早早结束。王建写过大量诗歌,不少诗歌记述他与同时代大诗人的亲密共游。下面这首《望夫石》虽然音步不太合格律,但重新讲述了孟姜女立在长江边的山头上苦等丈夫归家的典故。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

行人归来石应语。

从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孟姜女的石像不再是悲伤妻子的化身,而更像向来人打听失踪丈夫的消息。正是诗人王建的艺术技巧,将典故与创新完美融合在一起。

韩愈

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只能掠过许多跟上面提到的诗人齐名的诗人。下面,我们要提到的诗人绝对是中国文学史中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诗人。他即是韩愈,被后世尊称为“韩文公”。除了是一位诗人,韩愈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年少时,韩愈家境贫寒。后来,靠着自己的努力,他成为最高级别的官员。公元819年,韩愈撰写《论佛骨表》,反对唐宪宗李纯迎取佛骨。李纯看后大怒,要不是韩愈在朝的朋友们极力劝谏,韩愈很可能被处以极刑。不过,他还是被贬到广东潮州府。当时,潮州偏僻落后,韩愈到任后致力于教化当地民众。潮州附近山顶的庙中,至今仍然悬挂着韩愈的巨幅画像。据传,韩愈还曾赶走潮州江中的鳄鱼,他将写就的驱鳄牒书连同猪鹅等祭品一起倒进江中。这篇文书也成为后世散文的一篇典范。没过多久,韩愈被召回长安履职。不过,他的一生都在积极奉献,导致他未老先衰。他的好友柳宗元曾说自己未洗手前都不敢翻看韩愈的作品。韩愈的作品,特别是其散文得到后人高度评价。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写作风格上,韩愈的作品都堪称一流。此外,韩愈正直高尚的人格、炽热的爱国爱民之心,都让后人牢牢记住他。下面的《潮州韩文公庙碑》是1092年,北宋大文豪苏轼为潮州府的老百姓立碑纪念韩愈而写下的碑文。碑文最后一段说:

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

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

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

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景不可望。

作书诋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

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

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

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

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韩愈写过大量诗歌,其诗作风格诙谐、题材多变。韩愈创作时,常常能化腐朽为神奇,其中一首诗关于他的牙齿。定期掉落的牙齿让他估算自己余下的天年。总体而言,韩愈诗歌的造诣不如他的散文,后者我们会在下一章介绍。下面这首诗《感春四首·其四》体现了他诗中风趣幽默的一面:

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

独宿荒陂射凫雁,卖纳租赋官不嗔。

归来欢笑对妻子,衣食自给宁羞贫。

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

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

数杯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

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

人性地对待小动物不是中国人的习惯。中国人没有防止虐待动物的相关组织,这或者解释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欠缺。不过,韩愈是一位极力倡导性善的文人。下面的诗歌选自《杂诗四首》,虽然不受后人重视,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韩愈性善思想:

朝蝇不可驱,暮蚊不可拍。

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

得时能几时,与汝恣啖咋。

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

下面这首诗《同冠峡》作于韩愈贬谪广东途中:

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

维舟山水间,晨坐听百鸟。

宿云尚含姿,朝日忽升晓。

羁旅感和鸣,囚拘念轻矫。

潺湲泪久迸,诘曲思增绕。

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白居易是韩愈之后的一位著名诗人。白居易早慧,在只有七个月大时,他就能辨识不少文字,甚至奶妈给他展示一遍他就记住。十七岁时,白居易科举得中,后升任要职。不过,他的仕途并不一路平顺。其间,他也曾经历贬谪,但这让他看穿官场。为安慰一颗受伤的心,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建了一座宅邸闲居,这也是他香山居士名号的由来。在此处,他与八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吟诗作乐、寄情未来。为避免受到外界的骚扰,他们不用真名,对外以“香山九老”示人。当朝皇帝唐宪宗李纯听闻此事后,将白居易调任忠州刺史。公元821年,唐穆宗李恒继位后,任命白居易为杭州刺史。任职期间,白居易组织修筑西湖堤防,被后人称作“白堤”。其后,他迁任苏州刺史,但公元841年,白居易最终以刑部尚书致仕。白居易的诗由皇室组织收集整理,并且被刻在石碑之上,置于一个仿香山而建的花园中。白居易曾质疑《道德经》的真伪,并且在《读老子》中讽刺了一些荒诞的言论: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白居易曾写过一篇优美的诗歌《琵琶行》,这首诗记述一位卖艺女子的悲惨故事。林西仲曾高度评价这首诗,指出这首诗的遣词和意义遥相呼应,其搭配效果千年难遇,可以让人感受到三昧,即入定。诗中的“客”乃诗人白居易自己,他准备再度前往贬谪之地,不料半路生病不得前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www.xing528.com)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最有名的诗作是《长恨歌》。《长恨歌》是首叙事长诗,诗中的时代背景是唐明皇李隆基统治后期。当时,政治腐败、政局不稳。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称帝。那时,他的姑姑太平公主一心想取代他,并且效仿武则天自立为女皇。但李隆基顺利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并且开创唐代的又一盛世。在统治初期,李隆基厉行节约。他关闭了丝绸作坊,并且禁止宫中女性佩戴珠宝、甚至穿戴刺绣品。这导致宫中大量奢侈用品闲置,甚至最终被付之一炬。公元740年,唐代真正进入开元盛世。此时,李隆基改进行政系统,唐王朝被分成十五个道,每座村庄都建有学校。此外,李隆基是位热心文学的皇帝,其文学才能不容小觑。他曾组织注释《孝经》,并且在公元745年,将其刻在四块大石碑上。此后,李隆基变得好战,个人生活开始逐渐奢靡,人民负担的赋税逐渐沉重。由于喜欢音乐,李隆基设立了一座专门训练男女乐工的学校。为吸引人才,他还建造了一座华丽的殿堂,前述诗人李白曾位列其间。起初,网罗人才仅为国家利益着想。但后来,他们成为在狂欢的盛宴上随时取悦李隆基宠妃杨贵妃的御用文人。另外,宦官被授予要职,荒唐的宗教迷信兴起,妇女不再循古例除去面纱,李隆基也日渐不理朝政。随后,安史之乱爆发。在混乱中,李隆基竟然选择逃往四川避难。途中,唐明皇退位,太子唐肃宗李亨继位。《长恨歌》描述了杨贵妃受宠的过程、她被士兵们逼死的悲惨结局,以及她从另一个世界回来与她心碎的爱人李隆基重聚的故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李隆基逃往四川避难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另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纪的早慧诗人是李贺。不过,他的一生十分短暂。他七岁时便可作诗。二十年后,即公元817年,李贺在临终前恍惚看到一位身着绯衣、驾赤虬车的人从天而降。那人告诉他:“天帝新建了一座白玉楼,听说你诗文写得好,要请你前去写一篇《白玉楼记》。”没过多久,李贺病逝。下面是他的一首诗《少年乐》:

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

红缨不动白马骄,垂柳金丝香拂水。

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

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

张籍也是一位活跃在公元9世纪的诗人。不过,他以七十五岁的高龄去世。他是韩愈的大弟子,也同韩愈一道极力反对佛教和道教。下面是他的著名诗作《节妇吟》,后世评论该诗的美已经无法用文字表达: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代有很多优秀的诗人和诗作,但我们只能将其中的大部分省略。他们精湛的诗艺通过诗歌中的点点才情传递给中国读者。不过,翻译成外语后,诗中有些内容显得矫揉造作。下面的例子节选自唐诗,单看这些诗句别有一番韵味。下面两句诗选自李益的《宫怨》,是一位女性抱怨用漏壶计量的时间像灌了铅一般迈不开脚步: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下面例子选自杜牧的《金谷园》,其第二句很有特色: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杜牧

接下来的例子选自杜牧的《赠别》,描述的是烛光照亮了房间,两个即将长久分开的老友正在秉烛夜谈: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最后一个例子选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诗人写给远方好友的诗作: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接下来,介绍的是公元9世纪的诗人李涉。当时,他被强盗抓住的经历人尽皆知。这群强盗的首领早就听闻过李涉的诗名并向他求诗。在看到下面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的诗句时,这位首领立即下令释放他: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马湘,字自然,卒于公元880年。唐代诗人、云游道士。他是位另类道士,据说他嗜好喝酒,并且酒量惊人,这点从下面的诗歌中可以窥见。然而,根据传说,他最终飞升成仙:

昔日曾随魏伯阳,无端醉卧紫金床。

东君谓我多情懒,罚向人间作酒狂。

何用烧丹学驻颜,闹非城市静非山。

时人若觅长生药,对景无心是大还。

在唐代诗人中,徐安贞的诗名占据一席之地。下面选取的《闻邻家理筝》可窥见他的诗歌造诣:

北斗横天夜欲阑,愁人倚月思无端。

忽闻画阁秦筝逸,知是邻家赵女弹。

曲成虚忆青蛾敛,调急遥怜玉指寒。

银锁重关听未辟,不如眠去梦中看。

杜秋娘

杜秋娘是公元9世纪的一位女诗人。她的诗作《金缕衣》被收进《唐诗三百首》: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我们即将结束对众多唐代诗人的介绍。不过,这份唐代诗人的名单可以无尽延伸。司空图曾是礼部员外郎,但最终,他辞官归隐。公元905年,他回到朝廷,却意外弄丢官印。当时,这是不可饶恕的官场过失。因此,他再次被准许辞官回乡。后来,由于年轻的唐哀宗李柷被弑,司空图过度悲伤,竟绝食而亡,终年七十二岁。人们称司空图为唐代最后一人[1]。他的诗歌较晦涩难懂,但评论者给予比较高的评价。下面的哲学长诗《二十四诗品》共二十四首,每首诗的联系虽然并不明显,但从中可以察觉到道教思想对司空图思想和创作形式的影响。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幽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沉着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洗炼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屧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意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超诣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飘逸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惠中,令色 缊。御风蓬叶,泛彼无垠。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期之,欲得愈分。

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流动

若纳水,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如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闻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注释】

[1]此处“唐代最后一人”应指司空图的气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