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分流研究成果

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分流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业之于专业分流,是皮与毛之关系。高校专业分流是以专业为基础的分流,与之配套的专业建设必然重要。高校专业分流,赋予学生充分的专业选择权利,这对于高校专业而言是个调整的契机。但同时,我们不能完全以高校专业分流中学生的选择来决定专业的生死。在对高校专业分流外部环境进行优化时,应努力构建多元递进的课程体系,完善柔性灵活的管理制度,开展自主科学的专业建设。

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分流研究成果

专业之于专业分流,是皮与毛之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高校专业分流是以专业为基础的分流,与之配套的专业建设必然重要。

首先,重视专业大类的设置。专业大类的设置需要考虑可整合哪些专业,整合多少专业。高校专业的设置至关重要,需要兼顾学科知识逻辑、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发展需要以及高校的教育资源情况。专业大类的容量,往往决定了专业分流中学生的选择范围。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数量越多,越有利于促成理性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大类要无限囊括专业,专业大类包含的专业数量同样应该遵循知识逻辑和市场逻辑。纵观国外,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结构并不统一,而是根据高校类型而定。通常而言,高水平高校注重基础教育,其专业呈现逐步拓宽的趋势;应用型、专科类高校则更为面向社会劳动力市场,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具针对性,故其专业面通常不宽;多科性高校则介于两者之间。我们在设置专业大类时,需充分考虑高校实力,切不可盲目跟风,应深入开展调查与研讨,并对新设专业类进行专业认证。

其次,增强专业调整能力。高校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要求以及学生发展诉求,高校专业应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在我国高校专业调整中,高校是主体,政府与社会劳动力市场主要起调控作用。传统的高校招生模式中,一些专业生源堪忧,但是服从调剂的规则让不少专业免于淘汰。高校专业分流,赋予学生充分的专业选择权利,这对于高校专业而言是个调整的契机。高校可在专业调整中引入市场机制,激发专业活力,淘汰不合格专业。但同时,我们不能完全以高校专业分流中学生的选择来决定专业的生死。因为有不少专业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但可能由于专业就业情况不好而不受学生青睐。再者,学生的选择未必完全是理性的决定,有可能是追求所谓热门专业所致。

最后,适当发展跨学科专业。跨学科专业又被称为“学科交叉专业”、“学际专业”[39],即以整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如今,知识形态正由“科学知识型”转向“后现代知识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体个性全面发展的诉求,鼓励高校发展跨学科专业,以期拓展基础、刺激创新。国外不少高校广泛开设了跨学科专业,如哈佛大学历史与科学(History and Science)、环境科学公共政策(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耶鲁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哲学(Computer Science and Psychology)、天文学与物理学(Astronomy and Physics)等。通过对国外高校的考察与分析,跨学科专业的知识多取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核心部分,而不仅仅是若干个相邻学科的交叉或某个不明确领域[40]。目前,国内高校也开始尝试跨学科专业的设置,如北京大学的“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当然,发展跨学科专业同样也需要考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通过前文的论述,本章认为,尽管不少高校在专业分流的试行过程中遭遇了一些现实困境,但高校专业分流的功效不可被遮蔽,试行中暴露的问题需要相应的改革来解决。深化高校专业分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把握高校专业分流未来取向的基础上,优化高校专业分流路径,强固专业分流的系统支撑。

在把握高校专业分流未来取向时,应坚持“高校引导”耦合“学生选择”的高校专业分流范式;确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高校专业分流思维;明晰定位,实现高校专业分流从“选拔性”到“衔接性”的转向;深化改革,由高校专业分流“系统自治”迈向“系统共治”。在对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自我提升中,重视专业分流政策设计、提升学生专业选择能力、加强专业分流程序指导以及建立专业分流长效机制。在对高校专业分流外部环境进行优化时,应努力构建多元递进的课程体系,完善柔性灵活的管理制度,开展自主科学的专业建设。

[1]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续集[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国际学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3.

[2]伊姆雷·拉卡托斯,艾兰·马斯格雷夫.批判与知识的增长[M].周寄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73-113.

[3]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M].范岱年,纪树立,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222-236.

[4]孙杰远.教育的文化范式及其选择[J].教育研究,2009(9):52-53.

[5]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6]杨建华.理性的困境与理性精神的重塑[J].浙江社会科学,2014(1):104.

[7]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阎克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8]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0.

[9]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卷[M].王义高,毕淑芝,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转引自杨建华.理性的困境与理性精神的重塑[J].浙江社会科学,2014(1):104-111.

[11]“二律和合”意指在对立两极中求和谐、统一与浑融。参见杨建华.二律和合文化精神下的中国现代化:以浙江改革开放30年现代化实践为例[J].探索与争鸣,2008(8):14-17.

[12]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5,184.

[13]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

[14]单桂锋.确立“本科教育是高等基础性教育”的观念[J].江苏高教,1999(3):66-68.

[15]奉公.本科生元才教育:超越通才和专才教育[N].科学时报,2007-08-21(7).

[16]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40-242.

[17]戚业国.对本科教育思想、模式、方法的再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8.

[18]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6):7.(www.xing528.com)

[19]杨涛.从自主自治到复合共治的逻辑演变[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1):29-34.

[20]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10):4-11.

[21]TIERNEY W G.A cultural analysis of shared governance:the challenges ahead[J].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2004(ⅩⅨ):85-132.

[22]BALL S J.Sociology ofeducation:Ⅳ[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Falmer,2000:1832,1836.

[23]涂端午,魏巍.什么是好的教育政策[J].教育研究,2014(1):48-52.

[24]KOGAN M.Educational policy-making:a study on interest groups and parliament[M].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75:55.转引自涂端午,魏巍.什么是好的教育政策[J].教育研究,2014(1):48-52.

[25]金顶兵.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129-138.

[26]Harvard College Freshman Dean's Office.Guide for the Class of 2009[EB/OL].[2015-05-21].http://www.fas.harvard.edu/~fdo/publications/guide0506/.

[27]Berkeley College of Letters & Science.Transfer student FAQs[EB/OL].[2016-12-03].https://ls.berkeley.edu/advising/planning/schedule-planning/transfersberkeley/transfer-student-faqs.

[28]何大安.个体和群体的理性与非理性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7(2):42-46.

[29]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M].杨砾,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6.

[30]TAYLOR M.Structure,culture and action in the expiation of social change[J].Politics and Society,1989,17(2):115.

[31]郑和钧.论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5):4.

[32]李陈续,蒋家平,杨保国.看,中科大怎样实现本科生100%自主选专业[N].光明日报,2013-05-27(06).

[3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何进行专业调整[EB/OL].[2015-05-10].http://www.teach.ustc.edu.cn/page.asp?keywords=%u4E13%u4E1A%u9009%u62E9&post=1005.

[34]金顶兵.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129-138.

[35]金顶兵.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129-138.

[36]周光礼,黄容霞.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47-56.

[37]金顶兵.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129-138.

[38]杨德广.建立中国特色的学分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1(3):4.

[39]娄延常.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与理性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2):235.

[40]卢晓东.本科专业划分的逻辑与跨学科专业类的建立[J].中国大学教学,2010(9):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