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建筑案例精选-项目基本情况及特点

医院建筑案例精选-项目基本情况及特点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医院改扩建项目的难特点,其特色同时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新老共生,小中见大,闹中取静,绿色人性。建筑总面积为5939m2,建筑总高度为16.4m。建筑层高一至四层为3.81m,女儿墙高度为1.07m。用地面积原本只有8320m2,且形状较不规则,基地内北侧还保留了一栋四层的原虹口高级中学的教学楼,扣除道路退界及建筑退界,所剩的可建用地面积只有区区4740m2。本项目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的急诊急救中心、手术中心、I

医院建筑案例精选-项目基本情况及特点

(1)保留建筑历史价值

原虹口中学教学楼位于武进路与哈尔滨路、吴淞路与九龙路之间,为一幢四层的中学教学楼,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日本人1929年在靶子路(今武进路)设立的日本寻常高等小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和新陆师范学校,并设附中、附小各一所。如图1、图2所示。1949年后,两校迁出,原师专附中由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上海市虹口中学,至今已投入使用约90年。

(2)保留建筑的结构现状

保护建筑原为虹口中学教学楼,主体为一幢四层建筑,建筑总面积为5908m2,其中一至四层建筑面积为1446m2。教室大部分为北向,南向为走廊,教室进深为7.05m,走廊宽度为2.80m。结构体系结构形式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为砖混结构,填充墙为青砖墙,楼板为木楼板(图3)。柱间跨度以2.76m为主。建筑的进深及层高较小,结构的载荷能力较弱(图4)。

图1 保留建筑各部分建造年代

图2 保留建筑历史图片及历史地图

图3 保留建筑内部结构、结构细部

图4 保留建筑立面现状

医院的使用需要,要求流线短、布局紧凑,部分诊疗用房面积较大。老建筑由于平面的形状、开间及进深限制,难以满足医院诊疗用房使用方便、面积合理的要求,对老建筑再利用只能作为对空间进深、荷载要求、机电要求较低的诊室、办公室、会议室等用房。

(3)项目重难点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的重难点归纳为三点:其一,四周建筑构成复杂,安全保护要求高:周边环境复杂,场地狭小,建设场地占用率高,老城区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且年久失修;其二,新老建筑、新老院区融合难:历史保留建筑与新建建筑的融合,老院区与新院区的全面对接;其三,建筑功能复杂:主要功能包含急诊、手术、ICU、放射、核医学、行政办公等,涉及共20项专业分包。针对医院改扩建项目棘手的建设重难点,医院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三个方向的管理对策,综合管理、规划设计管理、施工管理,逐层深入项目管理,将管理的三个方向化为三个矛头直指医院建设的重难点,竭力为医院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这些困难都会给各参建单位的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结合医院改扩建项目的难特点,其特色同时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新老共生,小中见大,闹中取静,绿色人性

新老共生。“新老共生”里面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新建的房子与基地内原有老建筑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基地内的新老建筑与城市周边建筑的关系,其三是新建的武进路以北的新院区与武进路以南老院区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上述三层新与老之间的关系,使其共生共融是建设管理方的又一个难题。

医院中都有着历史建筑的遗存,而医疗建筑的公共性、公益性及象征性,使得这些历史建筑成为城市中最优秀、最优美而最具有历史记忆的建筑。随着社会与城市的快速发展,考虑到历史建筑完全拆除重建不利于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不利于城市发展,近代历史建筑的再利用也成为上海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基地内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保留建筑位于武进路与哈尔滨路、吴淞路与九龙路之间,为一幢四层的中学教学楼(图5),该中学教学楼建设分为三个时期,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陆续加建,至今已使用约90年。建筑总面积为5939m2,建筑总高度为16.4m。建筑层高一至四层为3.81m,女儿墙高度为1.07m。保留建筑的结构形式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已有90年历史),部分为砖混结构(已有60年历史)。

图5 保留建筑原图

对于保留建筑的建设策略,采取“保护+置换”的原则,即尽量保留老建筑外立面的建构形制和细节处理,并采用新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使其能够满足防水保温等现行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对于外立面破损和损坏的部分参照其他部分的细节进行修补(图6)。针对内部结构按照现行国家规范进行加固处理,使其能够满足相关功能用房的使用要求。同时考虑整体的安全性,拆除了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的部分,按照事先测绘的图纸原址原貌复建。经过整修的老建筑既保留了其历史风貌,也留住了一段历史的记忆,同时其全新的功能内核也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它必将伴随着第一人民医院这所拥有近150多年历史的老医院载入其史册

基地周边尤其是东侧虹口港以东为虹口区历史风貌区,既有以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1933”老场坊为代表的记录20世纪老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产物,也有升级改造的“音乐谷”,至今还遗存有大量独具虹口特色的石库门建筑群,其中瑞康里和瑞庆里被列入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名单,是上海城市演变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地理地标和文化地标。基地西侧还紧邻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武进路救火会。(www.xing528.com)

复杂的周边关系,使得如何处理建筑形体关系和建筑立面风格成为所关注的焦点。在深入研究周边历史建筑的立面比例关系和同时期其他历史建筑的相关资料文献之后,建设管理单位重新聚焦基地内保留建筑,将其比例和形制拓展并延续到新的建筑立面构成手法之中。同时,在建筑立面的色彩和细节处理上也有所联系,做到医院中有你,新老共存,这也是处理项目与周边城市空间关系的写照。

图6 保留建筑实景图

在处理医院新老院区关系时,按照“功能上互补,空间形态上引领”原则,将新植入的功能通过跨武进路的两条空中连廊与原有老院区进行全方位的对接,既融入整个院区大的医疗流程之中,也改进了老院区原有的不足之处,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便捷的诊疗环境(图7)。

图7 新老建筑之间的连接体(急诊大厅)实景

小中见大。中国有句老话叫“螺蛳壳里做道场”,常用来比喻在狭小的地方做复杂的事情,这用来形容本项目非常合适。

用地面积原本只有8320m2,且形状较不规则,基地内北侧还保留了一栋四层的原虹口高级中学的教学楼,扣除道路退界及建筑退界,所剩的可建用地面积只有区区4740m2。并且,基地外西侧紧邻市级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武进路救火会,北侧还有大量住宅建筑,东侧比邻虹口港,总体布局十分受限。在如此狭小的基地内要建设总建筑面积约4.58万m2的综合医疗功能建筑,其难度可见一斑。本项目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的急诊急救中心、手术中心(25间手术室及中心供应)、IMCC高端诊疗及住院中心(300床)、行政办公中心以及放射及核医学检查分中心(2台CT、2台DR、1台MRI、1台DSA、1台PET-CT),这五大中心以及地下停车库、中央污水处理站等相关辅助配套功能。如何在如此紧张的用地范围内统筹规划好上述功能,是决策之初摆在建设管理方面前的首要问题。

通过反反复复多轮次的方案比较和论证,最终得到目前这个最优的解决方案。考虑层高和承重等诸多因素,对保留的历史建筑内部进行改造,首层作为急诊中心诊疗用房,二至四层作为医院的行政办公中心。新建部分地上15层,地下3层。其中裙房5层,塔楼为10层。其中裙房一二层设置急救中心功能用房,三四层设置手术中心,五层为净化设备层,塔楼六层为IMCC高端诊疗中心,七至十五层为高端住院中心。地下一层设置了放射及核医学检查分中心,地下二三层设置了可停130辆车的地下停车库、能源中心、中央污水处理站、污物暂存间、太平间等相关辅助配套功能。

在基地东西两侧靠近建筑主要出入口处,结合机动车流线的组织,分别设置一组双进双出的地下车库出入口,方便车辆进出。同时横跨武进路,东西各设置一个空中连廊,将武进路南北院区在医疗流程、功能流线、设施设备上串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闹中取静。由于场地的限制,如何在解决复杂功能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还能为各个中心提供相对独立和私密的交通组织和功能分区,做到动静分区、医患分区,分而不散、合而不乱是在深化设计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在外部交通方面,做到动静区分。即将24小时开放的急诊急救中心的人行车行出入口与IMCC高端诊疗中心和行政中心的人行车行出入口分别设置在基地的东西两侧,相互独立(图8、图9)。在基地西侧尽最大可能留出一个室外广场,为急诊急救中心服务,同时也与人流来向及老院区的门诊中心建立有效的联系。在新老建筑之间,通过一个通透的玻璃连接体,将两栋建筑连为一体,通过两层连廊将功能相互衔接,自然形成了急诊中心四层通高宽敞的入口大厅,可以处理大人流突发性事件,同时结合明晰的标识系统可以快速疏解人流。在基地东侧形体转角处,建筑一二层底层内收,形成两层通高的室外灰空间,既缓解了底层形体尖角对城市道路的压迫,同时自然形成了一个拥有良好景观朝向的独立的建筑入口,独立为IMCC高端诊疗及住院中心提供服务。在基地东侧新老建筑之间围合了一个狭长的小广场,在解决消防设计的同时也为行政中心创造一个环境相对安静宜人的入口广场,为医疗工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提供一处放松休息的场所。在建筑内部交通方面,通过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有效组织,尽量做到分区独立、医患分开。本项目共设置了13台医梯(兼做客梯、污梯和消防电梯)、3台客梯和2台自动扶梯,有效分流各个中心的人流。在塔楼病房规划上,设定7台医梯(5台兼做客梯、1台直通手术中心、1台为污梯)和1台客梯(医护专用,兼作送餐),基本满足300床住院中心的使用。在平面规划上,采用两走道三分区的布局形式,南侧为病房,北侧为医护办公,中间为护士站,做到医患相对独立,分区明确。

图8 西侧(急诊)出入口

图9 东侧(干保、IMCC、行政)出入口

在诊疗区域的候诊区方面(如地下一层的放射中心候诊区),采用分级候诊并结合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设计的微气候微环境方法,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等候空间。

由于场地的限制,使得项目用地内无法拥有大片集中的绿化来提供安静的室外空间,供患者和医护人员休息。根据现状,充分发掘建筑屋面,并引入下沉庭院,创造了一个地下、两个空中一共三个庭院。地下一层的下沉庭院为放射和核医学中心引入自然通风和采光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放松休憩的场所;新建裙房屋面则打造成为IMCC高端诊疗及住院中心病人活动的场所;而老建筑的屋面规划成为医生闲暇时间放松心情、俯瞰虹口港区的好去处。

绿色人性。项目在决策之初即按照绿色医院的规范要求提出需求,目前已经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本着“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这五大标准和要求,从能源系统的选择到控制系统的配套,再到各个末端的选型,按照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建设,使本项目能够引领绿色医疗建筑建造的新方向。

在人性化建设方面,贯彻到每一处细节。既反映在标识系统的建造中,也体现在室内色彩和材料的选择上。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处理都力求以医患为中心,以使用者为中心,如护士台高低台的处理、无障碍扶手木质把手、住院部走廊上的灯光方式和内嵌式洗手台、无障碍楼层的无障碍病房、助浴间、医护休息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