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山市丰南区政法工作成果及经验介绍

唐山市丰南区政法工作成果及经验介绍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5月16日,唐山市构建“三位一体”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现场会在丰南区召开,同年6月8日、10月24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车俊分别就政法综治工作和行政调解工作来丰南区调研。2007年3月26日,全省深化“三位一体”调解工作会议在唐山市召开,丰南区设参观点,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国庆在会上做了《搭建行政调解新平台,实现“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的新突破》的经验介绍。

唐山市丰南区政法工作成果及经验介绍

市委政法委根据上级的部署,认真组织研究重大疑难案件;配合有关部门考察、管理政法部门的领导干部。市委政法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科级单位,内设机构有综合科、干部科。

1998年3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与政法委合署办公。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一)基层基础建设

1991年,按照县委要求,各乡镇组建了综治委和综治办,明确一名乡镇党委(政府)副职分管综治工作。并在1992年和1995年分两批为各乡镇配齐了主抓综治工作的党委副职,综治办配备了专职干部1-2人。1998年,丰南市综治委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综治办基本上达到了“六有”(有房子、有牌子、有章子、有人员、有制度、有档案资料)、“两图一表”(行政区域图、综治网络图、治安规划进度表)、10个台账(基层组织建设台账,综治会议台账,综治领导责任目标、责任状签订和检查排序、奖罚台账,帮教工作台账,重点部位防范治理台账,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台账,法制宣传教育台账,案件事故发破查处台账,人员犯罪及打击处理台账)的标准。2004年和2007年,分别组织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和“基层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乡镇、街道办事处综治办的专职干部分别由原来的1-2人增加到2-3人,全部配齐微机、电话,办公用房和其他办公用具也都有进一步改善。

与此同时,实行警力下沉,从市(区)政法机关中选派业务骨干60多人充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按照省、市“三所一庭”三年建设规划要求,针对原看守所地处居民区,监舍设施陈旧老化,又不适应看管押犯工作需要的问题,1996年投资近千万元新建了高标准看守所。2002-2004年,投资1246万元,新建了派出所10个,改扩建派出所1个;新建法庭2个,改扩建法庭5个。到2011年,全区18个派出所和16个司法所全部达标,9个法庭有5个达标,504个村治保会和民调会有496个达标。

(二)基层治安防范建设

1992-1996年,组建“四大管理”(人口管理、公共复杂场所管理、特种行业管理、重点部位管理)、“三大网络”(治安联防网络、监控帮教网络、调解疏导网络)社会治安防控工程。1998年后,组建社会治安管理“四大基础体系”(以加强乡镇、街道办事处综治委和综治办建设为内容的基层组织的协调体系,以加强基层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建设为内容的基层组织指导运作体系,以加强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和治保会、民调会为内容的基层组织保障体系,以实施责任制为内容的基层综治制约体系)、“六大防范网络”(治安巡逻防范网络,矛盾纠纷调解疏导网络,复杂场所、特种行业和重点部位管理网络,人口管理教育网络,法制宣传网络,铁路护路网络)。到2003年,区、乡镇(街道)、村居建起了一支1900人的治安巡逻队伍,2356人的矛盾纠纷调解疏导队伍,166人的流动人口管理队伍,1100人的重点人口监控帮教队伍,1650人的法制宣传队伍和16人的铁路护路队伍。并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了特种行业管理理事会。集市学校、影剧院、较大商场设立了民警值班室;机关厂企设立了保卫科,建立了护厂队或聘请保安建立了其他形式的安保组织。

2004-2011年,开展了创建“诚信平安丰南”和“平安丰南建设”活动,完善和规范警务区建设,落实民警包区包片制度;推动创建“诚信平安村居”“诚信平安单位”“诚信平安校园”活动;加强调解疏导网络建设,在区、乡两级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机制。2006年5月16日,唐山市构建“三位一体”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现场会在丰南区召开,同年6月8日、10月24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车俊分别就政法综治工作和行政调解工作来丰南区调研。2007年3月26日,全省深化“三位一体”调解工作会议在唐山市召开,丰南区设参观点,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国庆在会上做了《搭建行政调解新平台,实现“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的新突破》的经验介绍。

整合基层综治工作力量和群防群治力量。全区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依托综治办全部设立了综治工作中心,499个村居和36家规模企业设立了综治工作站。2007-2010年,启动实施了科技防范“天眼”“保电”“护财”“保家”四大工程,投资4200余万元搭建了城区科技防范主干道网络,对城区13条主要街道、8个主要路口、7个治安卡口、60个重点复杂场所进行实时监控,14个较大社区、25个村居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终端401个、监控探头4018个,63家金融单位、123家企事业单位公安监控中心联网,使城区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了100%。全区486个行政村全部安装了“平安互助网”,90%以上的农村野外变压器安装了防盗报警器,20个养种植专业村安装了1100套“电子狗”“气死贼”等简易防盗报警器。

(三)隐患排查

1994-1999年,隐患排查活动主要围绕社会治安、生产事故隐患和土地延包、移民安置、经济承包、企业改制等工作展开。2000-2007年,重点开展了“六项排查”(邪教组织非法活动隐患,城中村改造,经济承包等可能引发的群体性隐患,涉法涉诉信访隐患,军退转人员涉访隐患,民间矛盾纠纷隐患,治安和生产事故隐患)活动。对排查出的隐患,归纳分类,归口办理。

2008年,围绕奥运会安保工作,从25个区直单位抽调干部1000人,组成排查小组,派驻到全区484个村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37个重点企业深查细找。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定领导、定人员、定责任,限期解决。共排查矛盾纠纷596件,调处成功588件,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8.7%,其中成功调解重点疑难矛盾纠纷28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14起,排查解决信访案件18起,排查消除治安和生产事故隐患92起,排查整治治安乱点2处,确保了奥运会期间全区无进京、赴省、去市集体上访,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圆满实现了省、市委提出的工作目标。

2009-2011年,抓隐患排查活动上档次、上水平。2009年,对隐患排查进行了系统部署。区、乡两级分别成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社会矛盾综合调控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机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较大厂企、村居组建了综调工作站,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了信息报告、分析评判、沟通协作、分流督办等有关制度,并在全区村居、厂企设定了民情信息员10125人。同年6月3日,唐山市落实政法综合调控推进平安创建活动现场观摩会在丰南区召开。省综治办常务副主任王奎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德茂,市政府副市长王久宗等省市领导出席会议。同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一行在省市领导陪同下到丰南区调研社会矛盾综合调控工作。

开展经常性的隐患排查活动。围绕2009年的国庆60周年和首届曹妃甸论坛安保、2010年和2011年的城中村改造拆迁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先后8次从区直单位抽调干部1200人,会同有关乡镇、村居干部,展开专项排查活动。共排查矛盾纠纷1812件,调处成功1790件,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8.8%,其中成功调解重点疑难矛盾纠纷96起,防止矛盾激化47起,排查解决信访案件259起,排查消除治安和生产事故隐患291起,排查整治治安乱点5处,排查化解了群体性事件苗头13起,确保了全区没有一起危及稳定的事件。

(四)制度建设

继续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每年年初,把综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细化、量化、具体化,逐级分解,一直到村居、厂企、学校等基层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制定考评细则,建立了半年检查督导、年终考核奖惩制度。根据年终考评结果将各单位排列名次,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考评不及格的或发生重特大案件、责任事故给社会和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被否决单位取消当年的评先资格,被否决单位的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不能参加当年的评先和晋升职级、奖金分配,对考评排序后三位的,诫勉谈话,限期改进。1994-2011年,丰南市(区)共对9个单位实施了综治一票否决。

从1995年开始,建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费保障机制。把综治工作的日常专用开支列入财政预算实报实销。2002年扩大综治经费保障机制的覆盖面。把综治防范工程建设、巡防队伍建设、基层创安、法制宣传、表彰奖励、大要案准备金、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为政法干警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经费全部列入区财政预算。截止2011年,区财政累计拨付综治专项经费8600万元,大要案准备金465万元;奖励见义勇为先进个人13人,计3.5万元;奖励侦破大案有功人员24人,计8.6万元;缴纳政法干警意外伤害保险金41.5万元。

(五)重点整治

根据各个时期的治安特点和维护社会治安工作的需要,按照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的原则,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打击行动。1994-2002年,组织开展“迅雷”“飓风”“打黄、查赌、禁毒”“反盗窃”“打击车匪路霸”“打拐禁娼”“夏日严打战役”“秋季严打整治行动”“三打一排”(打击重大刑事、破坏农田水电设施、团伙暴力犯罪和排查各种纠纷)等“严打”斗争。2003-2007年,组织开展了“抗非典、保稳定”“严打整治百日会战”、打击“两抢一盗”(拦路抢劫、沿路抢夺和入室盗窃)、“打黑除恶”等“严打”战役,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606起,打掉犯罪团伙17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404人,其中在逃犯785人。2008年,围绕奥运安保组织开展了以“打现行、抓逃犯、治乱点”为主要内容的“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574起,打掉犯罪团伙8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79人,其中在逃犯355人。2009-2011年,围绕“迎国庆、保论坛、筑平安”等重要活动,连续组织开展了“社会治安会战”“凤城亮剑”“清网”“百日会战”、打击“黄赌毒”等系列“严打”整治专项斗争,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599起,打掉犯罪团伙9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44人,其中在逃犯419人,有效地遏制了各类违法犯罪的发生。(www.xing528.com)

1994-1998年,重点抓了社会治安混乱后进村居、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的整治。针对有些旅馆洗浴、洗头房、餐饮服务、公共娱乐、网吧、废旧收购摊点等行业一度成为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地和犯罪分子藏身点的问题,重点开展了对社会治安混乱后进行业的整治。2003-2011年,重点整治趋向制度化,每年都确定一、二个社会治安比较混乱后进的地区和行业进行重点治理。

1994年以来,先后对4个乡镇、21个村居、8个行业进行了重点整治,社会治安面貌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执法监督

1998年7月,丰南市委政法委成立信访科,主要负责涉法涉诉信访工作。2002年4月,丰南市政法委撤信访科成立执法监督科,负责开展执法监督工作。针对干警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阳光执法活动”和“规范干警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系列活动,进一步规范干警执法行为。此外,政法委采取执法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大执法监督工作力度,提高案件质量水平。

2003年至2011年,每年都开展执法大检查活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执法检查专案组,上一年办理的所有案件以查卷小组逐案查、包片领导重点查、主管领导随机查、政法委督导组点案查的方法进行执法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改判案件全部全部处理纠正到位。

2007年组织开展了全区政法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为了预防和减少执法过程中出现错误和偏差,区公安局给各执法部门下发了《刑事案件样本卷》《行政案件样本卷》《刑事行政案件操作流程及证据规则》,并为各部门订购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执法问答》等实用书籍,制定了《丰南区公安局执法档案建设规定》《丰南区公安局主办案民警责任制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从证据、程序、定性、法律文书、形成了“严、细、准、全、清、快”的审核案件要求。区检察院对办理的每一起检察案件认真填写一书两卡,即办案申请监督通知书、案件自评卡和检察案件回访卡;严格执行一案一记制、一案一访制、案件申请监督制和大要案跟踪办案安全制。区法院法院把规范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通过对分散的制度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检讨,汇集编印了《审判管理工作规范汇编》,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制度上促进规范化的建设。区司法局强化责任制的落实,明确岗位标准、工作规范、环节流程,把容易发生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作为重点,明确分管领导、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切实做到“谁分管、谁负责”。

2011年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开展了案件评查工作,累计评查案件14件,发现执法瑕疵案件3件,提出具体评查意见和整改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干警执法行为,提高了案件质量。

三、政法队伍建设

丰南区政法机关坚持以“用党的先进性育警,用四种能力强警(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提髙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用典型榜样励警,用规章制度束警”为政法队伍建设总体思路,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后有23个单位(集体)、50人次受到国家、省(部)级表彰和奖励。其中,区公安局、区人民法院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优秀法院”称号、区公安局黄各庄派出所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区公安局大新庄派出所所长董旭军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区司法局大新庄司法所所长马秀玲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区公安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七届河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四、普法教育

1994-1995年是落实《丰南市第二个五年普及法律教育规划》的最后两年,1995年11月,普法办会同公安局创建了法制教育中心,167名有轻微违法行为的人员在中心受到法制教育。

1996-2000年,落实《丰南市第三个五年普及法律教育规划》,1996年9月3日,丰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丰机编字(1996)58号文确定普法办编制3名。同年11月,丰南市被唐山市委、市政府评为“二五”普法先进市。1997年1月,丰南市普法办与各乡镇、市直各单位签订“三五”普法责任状,每年组织举办全市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律培训。2000年8月份,在唐山市率先成立了法律培训中心,对90名普法骨干和18名乡镇普法办主任进行了培训。同时,组织开展法律服务“三进家”和青年志愿者送法下乡活动。全市成立了送法下乡小分队38个,年内共开展送法下乡活动71次。

2001-2005年落实“四五”普法规划,以全民学法、深入送法、规范执法为重点,大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落实普法合格证制度,配合“严打”整治斗争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开展了“法制宣传月”活动。丰南市普法办组织编印了法律法规汇编及“法律明白纸”,发至各乡镇、村居、厂企、学校,相继举办了行政执法人员、农村干部和乡科级领导干部等不同层次的法律知识培训班18期,参训人员达到上万名。2001年10月,丰南市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2002年4月,丰南市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普法办被唐山市委、市政府评为“‘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同年,严格落实了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合格证制度,该做法得到省、市的肯定,在全省推广。

2006一2010年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提高了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2009年丰南区被评为省“‘五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2010年被国家普法办评为“全国首批法治县(区)创建先进单位”。

五、普法宣传

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斗争中,丰南区普法办编印了《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宣传手册,为全区取得依法防治非典的胜利做出了贡献。紧扣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全区法制宣传活动;送法“四进”入户率达到90%;全区依法治村、依法治企覆盖面和合格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0%以上,依法治校规范化巩固率达到90%以上。

依托网络平台,创新宣传形式。2008年7月开通了丰南普法网,成为全国首批100个县级普法网站之一。本着善意提醒、法制关怀、温馨实用的原则,开通了手机普法短信,以快捷、方便、直观、生动的形式,为乡科级干部、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学校校长及企业厂长、经理常年发送常用法律法规知识。依托城建设施,提升宣传实效。投资200万元在城区主街道设置五个大型电子显示屏,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投资30万元,在城区新华大街建成法制宣传一条街,在九河公园建成法制宣传广场,让群众在出行和休闲娱乐中随时接受法制教育。依托传统阵地,提高宣传氛围。在丰南区电视台、《丰南周报》开办《普法园地》专栏,组建丰南区中老年秧歌普法宣传队,每个乡镇都组建10到20人的法制文艺宣传队,投资20万元购买专用车辆、设备,组建丰南区“送法放映队”,各级宣传队伍长期深入基层,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以竞赛促学习、以讲座促提髙,送法律进机关、进单位。先后举办“国土杯”等全区性法律知识竞赛10余次,在地税、交通、水务、财政等系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近20次,参加活动的干部职工达10万余人次。多角度切入,送法律进乡村、进家庭。投资65万元,在各乡镇和胥各庄街道50个村(居)建成普法一条街,每年集中培训村两委成员和基层调解员、民情信息员,讲授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累计培训达75场次、2万多人次,入户发放法律知识小册子、宣传资料60多万份。抓好城市单元,送法律进社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法律志愿者队伍进社区活动,大力推进“法律进社区”示范点创建,示范点全部达到规定的标准。

2011年5月丰南区被中宣部和司法部评为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