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传播二手工制造技艺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传播二手工制造技艺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在当地经商、开垦农田,还将生产技术传播给了当地人,大大提高当地的生产水平,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菲律宾华侨传授给当地人冶炼、制糖等技术,对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华侨还把造纸术传入印度尼西亚。泰国亦受中国制瓷技术的影响很深。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传播二手工制造技艺

中国人移民海外后,不少人从事各种手工行业,如裁缝、织染、刺绣、制皮、制造家具、打铁、打银、制锁、修锁、打铜、打锡、制马具、钉书、制砖瓦、打石、烧石灰、做泥水、制蜡烛、油漆、制鞋修鞋、制帽、制灯笼、编篾、酿酒、榨油、制糖等[116]

西班牙人占领菲律宾后,中国沿海一带的工匠,在西班牙人的招徕之下,从16世纪晚期开始,大批奔赴菲律宾群岛谋求生路,顾炎武在书中反映了手工业者赴菲谋生的这一情景:“我人百工技艺有挟一技以往者,虽徒手无不得食,民争趋之。”[117]由于菲律宾群岛上,西班牙人数量稀少,而当地土著又比较懒惰,因此无论在经验和技术上都无法与华人媲美,在菲律宾几乎全部手工业部门都由华侨经营。西班牙人曾记载“我们殖民地里,各种工匠和技师,如裁衣匠、鞋匠、铜铁匠、银匠、锁匠、雕刻匠、油漆匠、泥水匠、纺织匠和各种技艺人员,皆由华人担任。”[118]他们“从事各种服务,既敏捷又迅速,而且又便宜”[119]马尼拉的手工业行业几乎全被华侨所垄断。菲律宾第一任天主教主教萨拉查曾给西班牙国王写过一封长信,详细描写了当时华侨工匠的在菲活动,盛赞在八连之中“可以找到一个国家所需要的一切行业和手艺的工匠,而每一行都有好几家。他们制造的产品,比西班牙制造的更美丽,而且有时候便宜到我都不好意思。”[120]在经营过程中,华侨表现了极高的模仿加工能力,即使在国内没有的行业,华侨一经学习,便很快能够掌握技术,甚至超过西班牙的师傅。“他们很熟练而且很聪明,只要他们一看到一个西班牙工人的任何制品,他们便能精确地复制。最使我惊奇的便是我抵达的时候,没有一个华人懂得油漆任何东西,但是现在他们对这项艺术已经很精通了,以致使他们应用刷子和凿子,生产了令人惊叹的作品”[121]

中国人在当地经商、开垦农田,还将生产技术传播给了当地人,大大提高当地的生产水平,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菲律宾华侨传授给当地人冶炼、制糖等技术,对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西方学者罗拉在《菲律宾群岛》一书中说:“他们(华侨)对于本地人主要是起了文化影响的作用:教导人们许多重要工艺、冶铁、制造蔗糖等”方法。另外,在马尼拉还有很多闽南华侨从事蜡烛制造业。在教授菲人种植水果方面,华侨也做出不少贡献。当时,许多华侨与当地人住在一起,关系密切,教授他们接枝改良水果品种的技术。据菲律宾古籍记载,早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就有一位华侨辛榜(Simpang)教菲人制造“土巴酒”的方法,用曲刀割裂树花,把它的汁放进竹筒中酿成,这种酒一直到今天还为农民所乐饮[122]。(www.xing528.com)

华侨还把造纸术传入印度尼西亚。得汉博士在《古巴达维亚》中写道:“十七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已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建立造纸厂,从事制造纸张。”而在15世纪初,据跟随郑和西洋到过爪哇的马欢的记载,爪哇尚“无纸笔,用菱覃叶以尖刀刻之”[123],可见造纸术的传入,当在15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之间。华侨还把印刷术传入了菲律宾。菲律宾于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最早出版的《基督教义》是华侨印刷和装订的。该书印刷兼装订者是龚容(Keng Yong)。据多明基斯神父考证,龚容是一位华侨,居住在当时的马尼拉王城东北边的涧内。他由中国来菲,后受天主教洗礼,为菲律宾印刷业的创始者[124]。此书的出版地点是在当时华侨聚居的中心——马尼拉唐人街(即Parian巴连市场)[125]。天主教为菲律宾第一大宗教。菲律宾作为天主教的传播中心,17世纪华侨将教义印刷成中文,不仅传播至菲律宾国内,而且也随着华侨传到了中国,这对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又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造纸术与印刷术的传入也为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先进的记录载体与记录方式,推动了当地文化发展的进程。

中国移民也将制瓷技术带入了南洋。越南的北宁是著名的制造陶瓷的地方,即由中国陶工于公元1465年首建起来。越南另一个于16世纪前半期成立起来的制瓷中心“藩朗”,其制瓷技术也是采用中国陶瓷中心景德镇的技术,有人把它称作为“越南的景德镇”[126]。泰国亦受中国制瓷技术的影响很深。早在14世纪中期,中国的龙泉花瓷器就输入暹罗,深为暹罗人喜爱,遂派使团到中国邀请龙泉工匠,中国工匠挟技术而来,定居于此,推动了暹罗的青瓷生产[127]。闻名于世的素可泰王朝时期泰国“宋加洛瓷器”就是在华侨工匠的指导下生产出来的,并行销于东南亚各国和地区,成为当时泰国重要的出口商品。这些流传后世的瓷器无论在色彩、花纹、图饰、文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中华文明特征,并且进一步影响到该地区的日常用品,陈设装饰甚至是丧葬仪式、宗教崇拜等方面,可见影响深远之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