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设计:揭示完美车身艺术

汽车设计:揭示完美车身艺术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汽车产业的萌发期与稳步期外形设计以性能为主汽车设计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且随着汽车的发展,其外形也有很大的变化。当时在美国,汽车制造商对汽车进行了车型的改良设计,而且采用压力加工技术,对汽车进行外观造型,引用流线型设计。车身上纤细有致的褶纹,可加装可卷式天篷,这些都是此款车的独特设计。汽车设计趋向于奢华、多样,极富个性。20世纪6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以大胆而独特的外形改良设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风潮。

汽车设计:揭示完美车身艺术

汽车产业的萌发期与稳步期外形设计以性能为主

汽车设计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且随着汽车的发展,其外形也有很大的变化。从马车型汽车到1886年德国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最初的内燃机汽车,才出现了“汽车制造产业”这一新的领域,之后以手工业的形式制造汽车。奔驰雷诺雪铁龙福特劳斯莱斯等,世界级汽车公司就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而来。这些汽车公司通过各种车展促进了汽车业技术改进。

汽车标志着20世纪科技发展的水平,当时汽车深受人们的关注,但由于过高的价格,没有形成太大规模的市场。1908年美国的亨利·福特最先推出了双缸T型车,投入大量生产,从而降低了单价成本,而且基于大量生产的考虑出发,向功能性技术发展。当时,汽车生产成本为1000美元,但福特T型汽车以单价440美元售出,1914年到1927年共售出了1500万辆。其间,在注重大量生产的同时,主要强调汽车的安全性与速度有关的技术性问题。

▲1908年福特T型车

世界名车的诞生——引用流线型设计1930—1940年

1930年开始,汽车产业慢慢认识到汽车设计的重要性。当时在美国,汽车制造商对汽车进行了车型的改良设计(Model Change),而且采用压力加工技术,对汽车进行外观造型,引用流线型设计。在当时,流线型设计并不是空气动力学的运用,而是仅从外形追求曲线美而设计出的一种汽车造型。流线型汽车取代了19世纪沿用的直线型、马车型汽车。1934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最先推出了流线型汽车,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汽车也要像飞机一样减少空气阻力的新颖想法设计出的这款流线型汽车,却没有多大市场。在其他领域,流线型正成为流行趋势,但在汽车产业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响应。但流线型设计从此成为汽车产业逐渐关注的设计要点之一。

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设计对现在流行的复古风汽车设计直接或间接地给予了较大影响。当时,在欧洲,较为大众化的大众汽车甲壳虫和德国领导人乘坐检阅军队的梅赛德斯-奔驰、好莱坞明星喜欢的杜森堡(Duesenberg)汽车、皇家富豪喜欢的劳斯莱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品质,在当时极富盛誉。这些名车是身份的象征,是社会名流茶余饭后的谈资。

▲1934年克莱斯勒流线型汽车

世界大战而恢复的汽车产业——三厢式汽车1940—1950

20世纪40年代,欧洲由于二战的爆发,汽车产业被迫停产。而美国利用军事力量,其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契机。1941年应国防部的部署,威利斯汽车公司与福特汽车公司联合制造了四轮驱动吉普(JEEP),1949年又制造出98BA汽车。98BA有现代汽车形象的两个特点:第一,平滑圆润的侧身,即齐平的侧板(Flush Side);第二,世界上首次将发动机、驾驶舱和行李舱相互隔开的三厢式汽车构造。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喜欢大型的汽车,而欧洲在当时经济萧条,主要生产流线型小型汽车,这也是对20世纪30年代流线型设计的沿用。其中雪铁龙2CV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8年开发,到1990年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法国国民汽车。此车型敦实厚重,不是柏油路也毫不影响行驶,车顶高得农民戴着帽子驾乘也毫无影响。车身上纤细有致的褶纹,可加装可卷式天篷,这些都是此款车的独特设计。这是一款专为农民精心设计的既便利、又耐用的汽车。

▲1949年福特98BA

▲1948年雪铁龙2CV

巴洛克汽车时代——追求艺术之美1950—1960

20世纪50年代,曾深陷于经济危机的欧洲加快了发展汽车产业的步伐。英国的莫里斯迷你(Morris Mini)及美国的雷诺4CV就是当时典型的车型。当时在德国,领导人指示生产一款国民可以广泛驾乘的大众化汽车,所以1954年费迪南德·波尔舍推出了大众甲壳虫改良型,这款汽车在20年里共生产1900万辆,达到了“人民的汽车”的指标。

▲1951年甲壳虫 ▲▲1959年凯迪拉克Eldorado

1950~1960年,这一时期是全世界渡过经济危机逐渐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时期,也是汽车产业的全盛期,也就是“巴洛克时代”。汽车设计趋向于奢华、多样,极富个性。例如:在车身设计中大量加入飞行器与航空航天的元素,如同飞船般的机翼和尾翼(Rail Fin),保险杠彩绘完美融会(Bumper Grille),与车身设计一体化的装饰(Sweep Side Trim),形似喷气式飞机的喷射口的车灯设计(Jet Style Rear Lamp),空气吸入口设计(Air Scoop),这些设计独特、新颖。尤其是二战后出现的尾翼设计,充满亮泽的镀铬金属外装饰条与内饰板闪耀出时代的光辉,将奢华旖旎的巴洛克风格发挥到了极致。1959年的凯迪拉克Eldorado是张扬豪华的太空时代的代表作,装备强劲的发动机,加速性极好。充满亮泽的镀铬金属的火箭造型的后车灯和转向灯,炫丽的橙色,这些独特而出众的外观,使该车自诞生起便风靡全美。

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开始涉足世界汽车市场。二战后,日本的汽车产业可谓举步维艰,汽车产业仍处于模仿美国、欧洲汽车的阶段。但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为日本汽车产业国际化开辟了道路的重要时期。

▲1961年福特雷鸟 ▲▲1963年林肯 ▲▲▲1967年凯迪拉克Eldorado

最大的国际汽车市场——美国白热化的车型改良现象1960—197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美国迎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消费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一时期,美国发展成为最大的国际汽车市场,生产符合美国地域性特点的豪华版大型汽车,从而建构了豪华型汽车品牌。20世纪50年代,曾风靡全美的尾翼设计和凯迪拉克Eldorado,以其独特而怪异的外观设计,与美国大胆的汽车产业设计同步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以大胆而独特的外形改良设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风潮。美国设计生产的车宽大、奢华,都是具有穷奢极侈特色的梦幻车型。

1955年,法国雪铁龙DS19以其流线型设计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对美国汽车冲击力很大。DS19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SM车型出现之前一直占有着市场,它所运用的新技术与简单朴实的流线型设计,使它享有“女神(Goddess)”的美誉。

▲1955年雪铁龙DS19 ▲1970年雪铁龙SM

经济实用的前轮驱动的小型汽车1970—1980

汽车产业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汽车设计有了很大的变化。全球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节能、环保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出现追求汽车性能与传统经典设计的现象。对汽车的安全性、结实耐用、环保、人类工程学(Ergonomics)等方面加以关注。汽车产业也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开始推出了轮廓鲜明(Hard Edge)的小型汽车与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的楔形(Wedge Edge)汽车。当时以大型汽车为主的美国汽车产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开发节能、经济实用的小型汽车,是当时全球汽车产业共同面临的课题,汽车制造公司逐步向小型汽车发展。

欧洲与日本汽车产业在原有小型汽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如在节约燃料、扩大车内空间的同时,开发前轮驱动而降低生产成本等,以此打开了美国汽车市场。1972年首发的本田思域(Honda Civic)是掀背的两厢式小型汽车,在美国及欧洲极负盛名。低功率的发动机节约汽车燃料,这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新的体验与感受,在美国,本田思域成为畅销汽车。

20世纪70年代,韩国汽车产业开始发展。1974年,意大利设计师乔治亚罗设计了现代旗下的一款车型——两厢式小型汽车现代福尼。福尼正式开创了现代汽车的世界之路,使它一步步走向世界第16位、亚洲第2位的辉煌地位。

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世界最成功的车型非大众的高尔夫莫属。高尔夫是1974年以来,长销不衰的大众旗下的经典车型,目前仍享有“欧洲最佳轿车”这一至高荣誉的德国国民汽车。车身为直线型两厢掀背式,它的造型提供了更宽敞的空间,而且适合大量生产。与甲壳虫正好相反的前轮驱动的全新设计,轻量化底盘,带棱带角的掀背式造型,使其成为汽车制造公司制造两厢式汽车的主流造型。

▲1974年现代福尼(Pony) ▲▲1974年大众高尔夫 ▲▲▲1974年本田思域(Honda Civic)

跨国化汽车生产——全球性汽车设计1980—1990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汽车三大地区美国、欧洲、日本,由于石油危机与经济危机,汽车市场有了新的变化。汽车制造商将目光转向劳动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将技术、资金与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汽车有了更大的市场,这就是所谓的跨国化汽车生产。

1980~1990年这一时期,各国汽车制造商依托全

球有名的汽车设计公司进行设计,随之新兴的国际汽车设计业发展迅速。其中,以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为主的各种设计洽谈会等国际性活动开展较多,世界各国汽车制造商不论国籍,均委托外国有名的设计师和设计集团进行汽车设计。其中,最具代表的成功事例有由意大利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设计的1974年版大众高尔夫。

除此之外,乔治亚罗设计的还有:1980年意大利菲亚特(Fiat)公司的熊猫(Panda),1982年五十铃(Isuzu)汽车公司的Piazza,1985年现代Pony、Excel等,这些设计都很有名。当时熊猫对意大利菲亚特(Fiat)公司扬名于全世界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一款虽是四轮驱动的小型汽车,但性能较高,牢牢抓住了消费者年轻动感的心。1980~2003年销量竟然多达400万辆,被评为超越时代的追求舒适性与实用性的最完美的设计。

1982年五十铃汽车公司的Piazza是将1979年首发的概念车Asso di fiori进行改装而量产的车型。这一无多余装饰的设计,在当时是设计的新突破,而且运用空气力学设计的飞行造型,在20世纪80年代量产车型的设计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汽车在行驶时为了减少空气阻力,降低了车高,前窗玻璃的角度变小,使空气流动变得顺畅。运用空气力学的飞行造型成为设计的主要元素,使设计更趋于平滑柔和。

在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另一个设计风潮是注重汽车造型的艺术工艺(Art Craft)方面的艺术工艺师(Art Craftsman)与艺术设计(Art Craft)方面的设计公司(Design Makers)的出现。这是汽车设计新兴产业发展所推动的。这一时期,以意大利跑车设计公司(Carrozzeria:1912年由意大利设计师吉奥瓦尼·博通开办的汽车设计公司名称)为中心的专业的汽车设计公司崭露头角。20世纪70年代,随着乔治亚罗设计的汽车造型的成功,各国中小型设计公司逐渐形成体系,稳步发展。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成为追求艺术美感的设计师的敬业精神与发展基础。20世纪80年代,汽车制造商追求汽车的独特个性,所以设计师与制造商的合作关系一拍即合。因此,比起传统的车身设计(Body Stylist),重视汽车外形、内饰等形象设计的意大利跑车设计公司Carrozzeria的影响力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巅峰。

20世纪80年代,汽车设计的重点是减少燃料的经济实用型。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市场上出现了多用途汽车MPV(Multi Purpose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等。1984年雷诺Espace是世界最早出现的MPV,是欧洲首次生产的大篷车,它是集旅行轿车宽大的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于一身的前轮驱动的多用途汽车,并日渐成为喜欢运动型汽车的用户及欧洲人的新宠。

▲1980年菲亚特熊猫 ▲▲1982年五十铃Piazza

▲1984年雷诺太空车(Espace)

电气电子、IT技术的发展——概念车与复古风的设计1990—2000

20世纪90年代的汽车设计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随着技术的发展,概念车也可以马上投入量产。在各个车展的展台上,可以观赏到概念车的独特设计,从中可以认识到概念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20世纪90年代初期

国际汽车市场开始试用新材质,如纤维增强复

塑料(FRP)、铝等,而且对环境资源回收利用(Recycling)问题表示关注。这一时期重现了融入新型流行元素的复古风设计,并且运用电气、电子及IT技术,演绎出前所未曾有过的极富肌肉感的曲面车身。

在这一时期,超脱传统设计、独具个性的试用型概念车开始剧增。这些试用型概念车虽没有投入量产,但对各汽车制造商发展未来汽车设计方向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福特和雷诺就是其中的代表。1993年雷诺喷气式发动机的水陆两用汽车Racoon就是4WD四轮驱动装置,来帮助汽车克服在泥泞和雪地上的打滑,无论遇到颠簸的大石路,还是角度很陡的V形沟、暴雨后异常泥泞的深沟,甚至半人深的大水塘,都可以轻松应对,可谓是抒写了四轮驱动最英勇的表现。雷诺Argos概念车,设计前卫新锐,线条简练且左右相称的精致风格,使此款汽车在1993年获得最佳设计奖。

▲1992年福特福克斯 ▲▲1993年雷诺Racoon ▲▲▲1994年雷诺Argos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在这一时期,豪华轿车、MPV、混合动力汽车等成为设计生产的焦点,功能、多用途的概念车应运而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汽车设计的流行趋势是轮廓分明、有棱有角,锐利滚圆的曲面,这些设计元素使汽车充满力量感。1995年版的福特GT90和1996年版的福特Car、林肯Sentinel就是新型锋锐(New-Edge)的典型。

福特Car是汽车市场上首次量产的New-Edge型汽车,它的亮相让人眼前一亮。圆润的FRP材质的保险杠与边线设计融为一体,为小型车带来外观设计的革命性风暴。Sentinel是林肯超豪华版的概念车,外观有着林肯系列独有的一些设计元素,让我们脑海中浮现电影蝙蝠侠》里的“蝙蝠车(Batcar)”。它从20世纪40年代曾风靡全美的林肯Continental车身的前半部分“借”来经典元素,与边线设计完美结合,使汽车前后身极其相称,使这款林肯Sentinel更加时尚,更富有气质。

20世纪90年代后期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汽车产业的收购兼并仍在大范围进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克莱斯勒集团等随着收购兼并欧洲汽车公司,逐渐扩大了规模,德国汽车公司收购了欧洲与美国的品牌汽车,从而发展成为世界六大汽车集团。

汽车公司合并之后,汽车设计有了新面貌、新气象。美国汽车制造业吸纳欧洲的设计师,演绎简练、精致的欧风设计,比如福特聘请英国路虎全球设计总监Gerry Mc Govern设计林肯。199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委托英国五十铃汽车公司的主要设计师西蒙·考克斯Simon Cox设计了凯迪拉克,从而使汽车设计走向国际化。

▲1995年福特GT90 ▲▲1996年林肯Sentinel ▲▲▲1996年福特Car

纳入新型流行元素,重现复古风

20世纪90年代汽车设计的特征之一是复古风的再现。一种新的车型在设计之初既要重点考虑不脱离其品牌形象及内涵,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近年流行复古的设计手法则能很直接地满足这样的设计要求,复古风设计不仅更加深化其品牌文化,还对品牌悠久辉煌的历史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复古风设计在当今已逐渐成为时尚生活的代名词。

这一时期的代表汽车有传承宝马507设计元素的1999年版宝马Z8。宝马507是1956年仅生产252辆的限量版,当时是车迷们争相珍藏的极富人气的敞篷跑车。以及将老款甲壳虫纳入新型流行元素而深化品牌文化的大众新一代甲壳虫汽车公司兼并后的世界六大汽车集团 据《言论报道》资料(2008年6月为准)

等车型。“复古”所代表的是另一层次上的潮流与时尚,对中年的消费者来说是对过往的一种回忆,是美的享受,而对新时代的青年人来说则是新的尝试与视觉冲击。(www.xing528.com)

除此之外,还有将1934年版的最古老的流线型设计克莱斯勒Airflow纳入现代流行元素,而重新改良而设计的1999年版的Personal Transport Cruiser的微型小汽车;1955年版的福特雷鸟与雪佛兰Nomad,1965年版的福特Mustang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再现的复古风设计的汽车等。

韩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

韩国汽车公司从1996年开始扩大对外出口,1997年出口额已达到了100亿美元,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并且迅速发展为世界较大的汽车生产国。韩国各企业认识到内外竞争力的重要性,为了在国际汽车市场上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进行了附加值增值方案、精英型人才的队伍建设、先进技术的开发等,从而确保了韩国汽车市场的稳固发展。

随着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增加,为了形成韩国品牌汽车形象,各企业进行了价值分析并推进生产体系,迎来了第二发展期。

▲1956年宝马507 ▲▲1999年宝马Z8 ▲▲▲1994年新一代甲壳虫

韩国汽车公司的品牌形象

向先进汽车生产国的阶梯式发展 资料提供:韩国汽车产业研究所

多样化设计并存的时期2000-2010

21世纪,汽车产业发展较快,设计多样化发展。随着复古风与现代元素相融的设计的普及,多样化的设计应运而生。不同性能车型的任意交叉组合,新推出了跨界车(Crossover),运用IT技术又开发了电动汽车(E-Car)的高新技术汽车。

跨界车交通工具(Crossover Vehicle)

Crossover Vehicle是有“相互交叉”“组合”之意的跨界车(Crossover)与车辆(Vehicle)的合成词。轿车、休闲车(RV,Recreation Vehicle)、货车、跑车等与其他车型任意交叉而设计的也称“fusion汽车”。目前,跨界车有剧增的趋势,从概念车演变为量产车型,其中车型有:SUV、MPV、MAV(Multi Activity Vehicle)、SAV(Sports Activity Vehicle)、CV(Combination Vehicle)等多种概念车。

这些车型将汽车性能、地域特点等加以考虑,在不能同时购买不同性能的多辆汽车的现状下交叉组合,开发出多种性能集于一身的汽车,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004年路虎Range Stormer ▲2006年克莱斯勒Voyager ▲2006年宝马X5

1999年在北美国际车展上亮相的复合型性能的跨界车正式投产,2004年雪佛兰Nomad及路虎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款概念车——Range Stormer登场。路虎Range Stormer强调了SUV的动力,机体更加强健,威力更加慑人。Range Stormer的SUV新技术的运用,为路虎公司未来设计开启了全新的跨界风格。

2006年的克莱斯勒Voyager、宝马X5等汽车公司的竞争更加激烈。2008年在巴黎车展亮相了迷你(MINI)Crossover概念车之后,多种性能齐备的小型汽车相继问世。迷你(MINI)Crossover概念车,其车身全长超过4米,是迷你系列中最大的一款车。还有非对称的开闭方式的倒装法,使车内空间最大化,这也是这款车的亮点之一。

▲2008年迷你(MINI)Crossover

根据物理性能而演变的车体多样性变化

超脱中规中矩的设计,强调用户的空间最大可用性,将车体的大小、结构等方面加以变化,以前只能在概念车或者有特别性能的车型上才有的新颖、极致的设计,在量产型汽车与微型汽车及大型车型上也能见到。

在以克莱斯勒Grand Cherokee、双龙Rexton、沃尔沃XC90为代表的车型上加入4WD四轮驱动装置的行驶性能强的SUV,以雷诺scenic、克莱斯勒Voyager、起亚Carnival等为代表的RV型的多用途MPV,还有以宝马X5、雷克萨斯RX300、沃尔沃ACC等为代表的介于SUV与轿车之间的驾乘感较强的都市型、高级型SAV,以雪佛兰Nomad为代表的“RV+六座厢式车+轿车”型的SUW(Sport Utility Wagon)、六座厢式的宽敞座椅与载货空间相结合的皮卡式SUT(Sport Utility Truck)等运用于量产车型上。

▲2001年沃尔沃ACC ▲▲2001年MB Vaneo

手表业巨头Swatch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的合作作品精灵(Smart),奔驰A级,2001年的Vaneo,将其轴距(wheelbase)最大限度地增加,把驱动系统配置在最外廓,使车内空间最大化。而且又将车宽(Overall Width)及车高(Overall Height)扩大,使头顶空隙(Head Clearance)变大,不管是一厢式、二厢式还是1.5厢式,在同样车长的情况下,让车内变得更加宽敞、舒适。

感性设计

感性设计是指汽车的价值不仅仅以价格、性能等物理因素的变化而体现,而是通过消费者的感性与个性为中心而变化的需求的反映。这些变化是汽车产业成熟期出现的一种现象,在产品的技术水平持平的情况下,消费者选购汽车的标准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理解而决定的。

感性的定义是宽泛而广义的,所以很难将

感性的本质加以明确的定义,只是与设计本身的心理作用相似,也就是指设计活动所持有的特性。对“感性”的词典释义是这样的:“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这样的定义与哲学用语很相近,是指心理感受。感性相对于理性,它是根据外界刺激,通过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内心最高级的心理体验与感受。

因此,感性价值是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根据产品的性能、质量、经济实用性,对产品高增值化的同时,对产品评价起核心作用。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机之间的感性交流,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美的心理感受。通过座驾所形成的消费者感性,会作用于以后购买汽车的一系列活动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达,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演变成代表消费者生活方式、个性特点的象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汽车设计要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

新兴概念的汽车设计引入了“基于剧情的设计”。基于剧情的设计(Scenario-Based Design)是对消费者未来生活方式的预测,想象新技术而进行的设计,即像科幻影片一样以对未来高新技术的想象为起点而进行感性设计。

五十铃MPV汽车Z.E.N的设计特点是将日本最具传统的文化与艺术纳入汽车设计。其中蕴意着新日本主义(Neo Japanism)、自由空间(Free Spaces)、抽象艺术(Minimalism)等多种内容。外形设计以建筑物与日本文化为主题,边缘图形与滑动车窗是以日本蒲扇为模版进行了设计。内饰用日本榻榻米来增强车内的舒适度与整洁度。可以将后座折叠收起,前座椅也可折叠放在仪表板上面,从而能创造出足够的享受日本茶文化的室内空间。通过表达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来体现设计的感性与人性化,Z.E.N汽车显示了一种“人车合一”发展趋势,是感性设计最具代表性的汽车。

日本丰田与索尼两家公司共同合作推出的POD概念车,以“亲密挚友”为主题进行设计,主要表达了汽车也像人一样表露感情这种设计理念,促使人与汽车发展到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POD是由驾驶人员主动熟悉汽车发展到汽车主动熟悉驾驶人员。若是驾车者不开自己的车会很别扭,汽车也就不会接受他人的擅自起动。

▲2001年丰田与索尼共同合作的POD

复合型设计

包括跑车在内的高速度、高性能汽车,都要对其进行纯美术的造型设计。通过造型设计与车进行交流,比起整齐划一的造型,极富独特个性的、别致的设计更能吸引人的眼球。汽车作为“移动的艺术作品”,对驾驶者与行人来说,同样是一种美的感受。

▲2001年五十铃Z.E.N的内饰设计(左)与外形设计(右)

直到20世纪90年代,汽车造型设计仍存在局限性。过去由于材质和技术方面难以实现的造型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精巧细致的工艺都得以实现。未来的汽车设计会更加趋于现代、时尚。

2001年梅赛德斯-奔驰的F400“雕刻”(Carving)是直线与曲面完美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从过去单一的车身,演变成生物有机形式(Bio Organic Form)的丰满圆润的车身,这是此款车的特点。宝马小型运动型双人座敞篷汽车Z3曾风靡一时,而替代Z3的2002年版Z4以其强烈的边线与曲面的完美结合,从远处也能表现其汽车独有的身份,设计新颖、别致。2009年的雪铁龙GT概念车以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为主题设计,所以在整体造型上奇特诡异,富有挑战性。

汽车的造型设计受各个领域的流行因素的影响,如时装、建筑、家具等,但对汽车设计最有影响的是产品设计。目前,产品设计没有一定的设计标准,以不同的形式多样化体现。这样的发展模式在汽车设计中也有体现,从而汽车设计也对产品设计有一定的影响。单一性能的超形象(Hyper Image)产品、多种性能的交叉产品(Cross Product)、混合型产品等多种产品同时出现。

替代能源汽车技术

与智能型汽车同步发展的未来车型有环保汽车与无公害车。从1970年开始,地球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各领域所关注的社会问题。1996年通用汽车量产型电动EV1型首发后,超低燃料无公害汽车相继出炉了。与此同时,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氢气发动机等汽车能源多元化趋向越来越明显。目前,专业人士正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与环保柴油汽车不只采用单一的燃料,而是与石油发动机并用的替代能源的汽车的研究上。也就是说,氢气燃料电池与氢气发动机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形态——替代能源汽车。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表示:在未来国际汽车市场中,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占有率2005年为2%,2010年为24%,2020年为42%,逐年增加。日本2004年10月18日刊发的《日本经济》内容显示,由于原油价格涨高长期化,6年后混合动力汽车将占美国新型车种的20%以上。

▲2001年MB F400雕刻(Carving) ▲▲2009年雪铁龙GT

替代能源汽车的主要代表有1997年世界第一款量产型汽车——丰田普锐斯(Prius)。丰田汽车公司正式研发替代能源汽车,2003年在美国总销售24627辆,2005年正式生产凯美瑞和混合动力汽车雷克萨斯等多种车型。

199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欧宝六座厢式车的基础上改装了燃料电池概念车“氢动一号(Hydro Gen1)”,2001年开发了一次充电能行驶400公里的“氢动二号”,2004年开发的“氢动三号”一次充电能行驶9696公里,从而向世人证明了燃料电池汽车也适用于公路行驶。氢气燃料电池汽车Sequel是以氢气为燃料,排气物为水蒸气的节能、环保汽车,预期在2010~2015年间投入生产。Sequel启动了燃料电池车迈向商业化生产的新时代。2010年,现代汽车年生产3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GM大宇计划与通用汽车技术合作,开发制造无公害汽车。

▲1997年普锐斯 ▲▲2010年普锐斯

直到2000年初,环保汽车的开发只停留在概念车的阶段上。其原因是环保用的发动机和电池的生产规模太大,只处于验证阶段。随着技术开发,电池变得越来越小,车体结构也得以改善,从而车内空间也随之变大,打开了环保汽车新的设计领域。

关于环保汽车的开发,除了替代能源汽车的开发以外,还有“绿色采购(Green Purchasing)”活动的开展。如沃尔沃从生产材料的采购到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处理,在商标上都标示环保标志性数值,从而对社会的绿色消费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智能型交通系统ITS

随着电气、电子技术的应用,世界各大汽车产业都为了开发高性能、安全系数高的汽车进行着激烈的角逐。如果说,过去汽车产业主要关注驾乘的安全性与舒适度,那么,目前随着尖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舒适豪华、应用数码技术的汽车则相继登场。

Telematics(车载计算机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的电信(Telecommunication)与信息科学(Informatics)的合成词。也就是说,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在车内收发E-mail,可以接收驾驶、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堪称“计算机+移动通信”汽车。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以移动通信、汽车普及率高的美国、日本、欧洲联盟等先进国为中心,汽车上都安装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汽车导航仪。日本电信业发展走在世界前端,所以日本在汽车导航仪上安装了集娱乐、新闻、信息、安全于一身的全套服务技术设施;美国从地域性特点考虑,在汽车上安装了安全保障服务设施;而欧洲优先考虑了道路交通信息情况的服务设施。在韩国,SK(株)与KTF、LG移动电话公司与汽车制造商合作,从2001年开始对车载计算机系统进行研究与开发。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为:利用有线与无线网络,在家庭、办公室利用的服务,在车上也可能实现。即路况信息、交通地图、安全与治安服务,而且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了解车辆的流动办公室(Mobile Office)、娱乐资讯(Infotainment)、车辆管理服务和与保险公司的联系、车辆移动信息(VRM)、安全管理服务、预订服务(On Demand)等都可以在驾乘中实现商业往来(Vehicle Commerce)。

与Telematics连接的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利用车辆感知功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GPS汽车导航仪等实现无人驾驶。而且在驾驶时,可以利用VOD(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技术),想看什么节目就看什么节目,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实现了一键多用的全新的信息服务。

20世纪70年代初,汽车不过是人的附属品而已,而20世纪80年代,汽车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的象征,并逐渐演变成豪华、多用途汽车。20世纪90年代开始,汽车成为人们表达生活方式、价值观的一种手段。现在,从2001年法兰克福车展首发开始,汽车利用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技术,与IT技术交叉运用,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汽车”的前景。

考虑到人们对生活的更高追求,汽车设计也从机械系统方向向迎合消费者感性需求为主的人性化设计发展。将感性工学引入汽车的开发研究中,一改过去“高级”“豪华”的设计定位,转为“方便”“简捷”“快乐”。人工智能技术是在满足驾乘者的安全、便利、通信为主的细致的感性技术的基础上研发的。

目前,所谓的感性工学研究并不只是靠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获得信息,而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汽车对此作出反应的一种多元化的研究。也就是汽车能够根据用户的感性而相应地作出反应,或是对紧急情况能及时作出对策。未来汽车设计的方向是分析人的感性来设计产品,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并且使汽车对人的这些感性作出相应反应。

福特的“24·7”概念车是21世纪汽车的代表,它是安装实时、准确、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汽车。通过无线网络,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使用声音交互操作,信息就投影在仪表板上。

▲2000年福特24·7外形设计(上)与内饰设计(下)

未来汽车设计方向是无法预测的,社会发展之快,尖端技术的不断研发,使得“预测”本身就是“过去”,所以要不断关注汽车先进国的技术发展方向,研究汽车设计的发展史。将2000年汽车设计的发展史用图表的形式加以概括,从中可以看到,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有很多汽车集团相继出现,预计未来汽车设计将会呈现多样化。

汽车设计流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