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王朝覆灭与中国边疆经略史

清王朝覆灭与中国边疆经略史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末,边疆危机和民族危难的交相激迫,使清廷的统治危机不断深化。在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清廷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清廷统治者完全倒向了帝国主义,成为“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使中国民穷财尽,工商凋敝,农业萎缩,清朝的统治处于内外交困的社会危机中。在内蒙古,蒙古族人民也以传统的“多归轮”武装斗争反对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至此,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终于被全国人民所推翻。

清王朝覆灭与中国边疆经略史

清末,边疆危机和民族危难的交相激迫,使清廷的统治危机不断深化。清廷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虽作了一定的改革,但收效甚微。在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清廷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清廷统治者完全倒向了帝国主义,成为“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为了在中国攫取更多的权益,1902年至1903年,英、美、日三国先后强迫清廷订立了《通商行船条约》,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投资办厂。据1903年统计,洋货进口总值折合银元为4.8亿多元,中国出口的土货总值为3.6亿元,入超1.2亿多元,比19世纪末年增加了1倍多。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盈余为2400万元。清朝对外赔款及外债本利6800万元。仅此三项,帝国主义在一年时间内就从中国掠取了2亿银元以上。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使中国民穷财尽,工商凋敝,农业萎缩,清朝的统治处于内外交困的社会危机中。

但是,清廷却厚颜无耻地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给俄、英、法,德、意、美、日各国的国书里,特意表白说,“敝国现议力行新政,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将来中外必能益加修睦,与各大国永享无穷之利益”[1]。清廷卖国求荣的嘴脸使中国人民认识到,要抑制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独立,就必须推翻清朝的统治。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指出:“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强国,地球上之主人翁,不可不革命。”[2]

1894年冬,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联合华侨组成兴中会,决心推翻清朝。1904年冬,蔡元培等人在上海成立光复会。同年2月,黄兴宋教仁等人在长沙成立华兴会。1905年8月,孙中山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纲。孙中山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过程中,提出了“五族共和”思想,宣传“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3],并派出会员到广西、云南、新疆、内外蒙古和东北地区从事革命活动,在全国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大洪流,为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作好了准备。

1911年10月10日,在全国革命高潮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并取得了成功。因这一年是辛亥年,故史称“辛亥革命”。

武汉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向称“九省通衢”。革命首先在这里取得胜利,对清王朝是个沉重的打击,对全国人民是个巨大的鼓舞。武昌首义成功以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首先是湖南、陕西两省,接着江西、山西、上海、云南、浙江、江苏、贵州、广东都宣布脱离清朝,各省成立了军政府。革命形势在飞跃发展,一些边疆省区也爆发了革命。如新疆乌鲁木齐爆发了由哥老会和当地少数民族参加的武装起义,起义军占领了伊犁,组织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会”,成立了临时政府。在奉天,革命党人成立了“关东革命军”,驱逐清朝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在内蒙古,蒙古族人民也以传统的“多归轮”武装斗争反对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在西藏,驻藏川军发生分化,出现了维护帝制和赞成共和的两派,西藏地方少数亲英势力策划了“驱汉事件”,但广大藏族人民和不少爱国官员仍坚持爱国立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维护国家的统一。连当时在西藏的英帝国主义分子柏尔也不得不承认: “西藏之官吏僧侣人民中,有左袒中国党,自无容讳。”[4]广大藏族人民更是“不喜藏官而愿中国之复返”[5]。边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斗争,保证了边疆地区在政权更迭的危急关头不沦于外人之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这在中华民族关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选举孙中山为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打击下最后垮台,清宣统帝溥仪被迫退位。至此,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终于被全国人民所推翻。虽然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袁世凯要挟孙中山辞职,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并把南京政府搬到了北京,但是,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推动了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这在中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www.xing528.com)

[1] 《东华录》光绪朝,卷一六四。

[2] 邹容: 《革命军》,载《辛亥革命》丛刊,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第333页。

[3] 《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1页。

[4] 《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89页。

[5] 《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