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研究:增加获得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研究:增加获得感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造就和形成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舆论氛围和热络气氛,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令人羡慕的学科,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成为有吸引力的岗位,共同营造全社会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氛围。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支持力度,切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点实事。

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研究:增加获得感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工程,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的,也不是光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能解决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艰难地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已实属不易,不要把许多责任都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提供宽松的环境,加强系统化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做好制度保障和服务工作。要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探索建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环境,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和学习态度。

1.深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各学科的建设热火朝天,国家对教育和研究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许多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教育和科技来说,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是,从学科的发展来说也存在不平衡之处。作为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学科的发展中相对落后。许多平台的申报、评审资源越来越多地集中到热门学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对受到冷遇,在学生中也逐渐成为有些次要的科目。与一些学科、项目的资助相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持、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支持显得太吝啬,反映了我们有些干部的思想中对马克思主义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充分,政权意识、政治意识和阵地意识还不够强。这种状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与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是极不适应的,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不相匹配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全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有很大提高。针对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的问题,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氛围的营造,为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首先,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马列、信马列、用马列,带动机关干部乃至全社会,形成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浓厚风气,营造一个上下一致学马列、信马列、用马列的氛围。

其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持不仅要与其他学科平衡,还要有一定的倾斜,各级党委和政府应理直气壮和大张旗鼓地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并且要具体落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到教师队伍的管理和服务中。比如,在评审项目和各种资源分配中单独立项,避免这类项目在校内平衡时被牺牲。多设立一些教学、研究、实践的平台,以大手笔支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阵地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切实解决高校教师普遍性困难的同时,优先重视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些特殊困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责任感和荣誉感。造就和形成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舆论氛围和热络气氛,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令人羡慕的学科,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成为有吸引力的岗位,共同营造全社会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氛围。

最后,营造重视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识。许多部门和领导没有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它的支持力度不够。另外,没有营造足够的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氛围和机制。各级各类党组织、单位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在本职工作范围内为思政教育提供可能的条件。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支持力度,切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点实事。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加强资源整合,探索建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常态化建设,加强实践资源的整合利用,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研修。

2.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

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体制机制。高校要成立“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之类的组织,负责统筹规划和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校党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会议专题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校党委书记、校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选优、配齐、配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确保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在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立项、评优表彰、职务评聘等方面优先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真正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高校领导要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要给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3.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提升学科和课程建设水平(www.xing528.com)

虽然近年党和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持力度,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支持仍存在区域不平衡、课程建设的统筹和规划不够等问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资源、利益大多集中在少数地区、部分优势高校,不同地区、高校并不均衡。有些地区重视的多,支持力度大;有些地区重视的不够,支持力度小。高校内部的资源有限,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些政策、条件保障尚未完全落实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些举措缺乏足够的经费等支持。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宏观统筹规划管理。理顺学科关系,调整马克思主义学科内容体系,切实使马克思主义学科成为一个学术深厚、内涵丰富、范围适当、规模宏大、名副其实的指导性理论体系。调整学科关系,加强学科布局的统筹和引导,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人才培养规划,适应学科建设需要。大力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建立兼任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严格准入考核机制。

要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按照教育部课程建设标准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将经费等各项保障条件落实到位。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建设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进一步凝练学院学科方向,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建设水平,把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统筹规划指导。教育部近年推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宏观计划,实施了一系列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培养、人才支持、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等方面的项目和计划。在各种项目遴选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名额优先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要。各地也提出了一些统筹性的计划项目,例如“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培养计划。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集中领导和统筹规划,需要继续更有效地辐射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4.营造全社会乐于接纳思政专业人才的政策环境

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人、环境、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社会对思政相关专业人才的接纳态度、政策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政理论的态度。以往对思政教育不仅没有特别的政策,甚至有一些歧视或不利的方面。这些现象直接影响到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政专业学生的认知和评价。研究表明,稳定的社会环境、高层次人才待遇优惠政策、光明就业发展前景,会让大学生产生更高的国家认同感,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与价值观,间接提升了获得感。因此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应该继续创造更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大学生由于年龄限制,再塑造成本高、生活压力过大、风险承担能力弱、就业选择范围缩小。政府有关部门应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各公务员招考等环节中加大吸收思政类专业毕业生力度,取消竞争歧视性条款,创造更多匹配度高的就业岗位,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专业学生就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接收主体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接受活动是在其自身需要下进行的。”[11]大学生作为现实生活的实践主体,需要一定的物质利益以满足基本生产与生活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应适当调整大学生就业待遇,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更潜心于科学研究或者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切实实提升因行为价值创造而产生的获得感。

5.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尤其要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12]第一,把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纳入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全面部署,使之落到实处。第二,促进家长转变观念。大学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高层次人才,其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的高低是关乎其前途与命运的。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家长摒弃“只要学习好,娃儿就是宝”的教育观念,将孩子的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培养放在第一位。第三,促进家长与子女的沟通。大学生在社会生存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人生新课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婚姻,如何应对忙碌的工作,如何担负起家庭的责任等,这些问题又会让他们再一次应对全新的挑战。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教育他们做什么样的人,指引他们走什么路,激励他们为什么学习,对他们的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谈。作为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沟通,增强教育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