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要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指标单列。实行不合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退出机制。通过青年教师社会实践项目等途径安排教师参加挂职、调研活动,增强教师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在鲜活的实践中建立课堂教学案例库。学校要给予教师良好的收入水平,适当的教学、科研压力,在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加强教师的心理疏导。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

1.配足建强教师队伍,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学力量

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坚持“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不低于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总数的1∶350(专科1∶400)的师生比标准,核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在编制内配足,且不得挪作他用,并逐步配备到位。加强新进教师培训,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可探索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机制和办法,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力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

2.严格执行准入制度,确保教师队伍品质

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明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提高评价中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新任专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背景硕士以上学位。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要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指标单列。校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委员会要有同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实行不合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退出机制。

3.坚持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www.xing528.com)

重视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识。由于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不是师范院校出身,大都没有经历过师范专业的基本训练,许多教师缺乏教学的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因此,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补师范教育的课。学校要创造条件培养和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要加大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制定教师培训规划,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中宣部等中央六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上培训平台等都是很好的培训形式。新任专任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组织开展集中备课活动,交流改革经验,开展示范教学,增强理论教学能力。每学年至少安排1/4的专职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实践研修和学习考察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在改进中提高。通过青年教师社会实践项目等途径安排教师参加挂职、调研活动,增强教师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在鲜活的实践中建立课堂教学案例库。

4.加大激励力度,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

一方面,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支持力度,切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点实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项岗位津贴,并将其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核增马克思主义学院绩效工资总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原则上应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学校设立的荣誉称号要注重表彰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年评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等先进典型。

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教师职业懈怠心理的出现。职业懈怠指的是一个人由于工作量大或工作压力大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均不堪重负,以至于无法高效完成工作的状态。例如,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课时任务繁多,科研压力等随之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对教学失去热情、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不愿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懈怠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运用心理策略的能力,调整不合理认知,坚定职业信念。学校要给予教师良好的收入水平,适当的教学、科研压力,在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加强教师的心理疏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