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成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增强

研究成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增强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在经过“原理”课学习后,无论是在情感激励方面还是行为指导方面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表明大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仍有改善的空间。这表明大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现状总体较好,但对于课程中如何将知识点内化于心、外化

研究成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增强

1.总体状况

(1)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样本得分分布状态。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量表各题项中5个选项答题者样本的频率分布,可以将每1分设为一个分数区间,将总分区间分成5个等距分数组,得分1分为一组,得分2分为一组,得分3分为一组,得分4分为一组,得分5分为一组。[14]由于大学生思政各课获得感量表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所以各题项的水平数值介于1—5之间,最大值不能超过5,最小值不能小于1。由表2-7至表2-10和图2-6至图2-9可知,大学生对于“概论”课、“纲要”课、“基础”课三门课获得感题项得分4—5分的样本占比最高,这说明大部分样本对这三门课的获得感处于较高水平,对应量表中题项为“比较符合”。但对于“原理”课,获得感题项得分为2分的样本占比最高,且4—5分的样本极少,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原理”课的获得感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一方面要考虑到“原理”课本身的教学内容与性质,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要更深入地挖掘造成大学生“原理”课获得感较低的原因。

表2-7 大学生“原理”课获得感样本得分分布

注:因有的题项存在缺失值,频数未达到677;频率四舍五入存在误差,频率未达到1。

表2-8 大学生“概论”课获得感样本得分分布

表2-9 大学生“纲要”课获得感样本得分分布

表2-10 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样本得分分布

注:因有的题项存在缺失值,频数未达到879;频率四舍五入存在误差,频率未达到1。

图2-6 大学生“原理”课获得感样本得分分布柱状图

(2)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总量表与各维度的得分分析。

图2-7 大学生“概论”课获得感样本得分分布柱状图

图2-8 大学生“纲要”课获得感样本得分分布柱状图

图2-9 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样本得分分布柱状图

通过SPSS 19.0对各课量表的三个维度计算获得感分数,各个维度获得感的分数是这一维度所有题目的平均分,思政课获得感分数是各课量表维度分数的平均分。通过表2-11,可以得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总分为4.205分。在满分为5分的条件下,4.205是比较高的得分,这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较高,学习状况总体良好。

表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总体状况

2.课程差异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总体状况良好,不过从调查情况来看,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原理”“基础”课获得感得分较低,“纲要”“概论”课获得感得分较高。

(1)“原理”课。

“原理”课作为4门课程中抽象性和理论性最强的1门,其获得感总分为3.81分。在3个维度的分数上,“情感激励”>“行为导向”>“知识掌握”。虽然这一调查结果仅基于一所高校的数据,但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定的普遍性。相对而言,“原理”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存在比较明显的劣势。一方面,教学内容理论性偏强,且某种程度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课程内容较难理解,且多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只是把知识点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马克思主义原理是“一个由严密的概念和铁一样的逻辑构成的理论知识的科学体系,要想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和认知,在此基础上才能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特点和理论方法的特性”[15]。另一方面,“原理”课面对的是大二或者大三学生。大二、大三学生需要学的专业课更多,而且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在外兼职或创业尝试)也更多,与大一学生相比,学习思政课的动力稍显不足。这也影响了学习效果,削弱了获得感。另外,现在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太少[16],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没有知识背景的支撑,这也影响了学习效果。(www.xing528.com)

从表2-11还可以看出,“原理”课“知识掌握”维度的得分为3.79分,可见学生在知识层面的获得感较低。此外在“情感激励”维度上的得分为3.83分,“行为导向”维度上的得分为3.81分,虽然较知识维度上的得分稍高一点,但与其他课程相比偏低。大学生在经过“原理”课学习后,无论是在情感激励方面还是行为指导方面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表明大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仍有改善的空间。

(2)“概论”课。

“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国情与党情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读的重大任务。随着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对于“概论”课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增加。大学生“概论”课获得感总分为4.38分,达到了较高水平。在3个维度的分数上,“情感激励”>“行为导向”>“知识掌握”。由数据可推测,学生通过“概率”课的学习,能够激发比较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通过爱国主义行为表达出来。这与现实生活中可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是非常吻合的。比如,现如今许多大学生重拾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对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学内纷纷举办文学社、围棋社、汉服社等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又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大学生自愿参与疫情防控活动,做好疫情防护宣传,成为疫情防护的一道青春靓丽的风景线。

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激发,一方面受益于我国近些年来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斗争,打击了一批“老虎”和“苍蝇”,让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度大大增强;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政府治理体系的完善,特别是诸如“最多跑一次”等的改革措施,让大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国家的治理能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提升,提振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另一方面,近些年中国影视行业出品的诸如《战狼2》《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主义影片也深刻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无可否认,这些年大学生通过电影、新闻、社会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在课程中对于相关的时事热点都能表达出“爱国”的立场,在情感激励、行为导向维度的获得感较高。相对而言,大学生对课本上较为枯燥的知识点热情偏低,因此知识掌握维度的获得感得分相对较低。这表明大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现状总体较好,但对于课程中如何将知识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仍有进一步探讨和加强的空间。

(3)“纲要”课。

“纲要”课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7]。由表2-11可知,在4门思政课中,“纲要”课无论是在总分上,还是在3个维度的得分上都是最高的。这一研究发现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例如,张文君发现“纲要”课在认知维度上的获得感高于其他课程,[18]发现被调查者中有42.52%的人在6门思政课中更喜欢“纲要”课。[19]从教学内容看,相对于“原理”的抽象、“概论”课的概括、“基础”课的平淡,“纲要”课的内容不仅比较具体,而且历史事件扣人心弦的讲述,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纲要”课获得感总分达到了4.55分,而在3个维度的分数上,“行为导向”的得分最高,“情感激励”次之,“知识掌握”最低。“纲要”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大学生认识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换言之,即让大学生明确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事实,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然入耳、入脑、入心。从某种程度上看,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坚定的信念。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解释为什么大学生“纲要”课获得感最为突出,是比较合情合理的。

由表2-11可知,大学生对“纲要”课在认知维度上的得分是最高的,张文军的调查也发现了这一结论。大学生对近代史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好,对其他方面的知识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较多。这一方面源于历史知识清晰的脉络,易于大学生联想记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党领导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对人们精神的鼓舞,使人们对近现代的历史变化记忆深刻。其他三门课程以思想、理论为主要内容,更侧重于理论,且有一定的思想、理论高度,因而大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将影响学生在思政课过程中知识的获得程度和获得感的水平。

(4)“基础”课。

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总分为4.08分,略高于“原理”课,但是低于“纲要”课和“概论”课,这一研究发现与预期的有出入。多年来,思政教育领域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即“基础”课因其相对比较弱化的“政治性”,以及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教学内容,在4门思政课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本次调查结果呈现的反差,不太可能是因为教师因素形成的,因为从整体水平看,参与调查的学校各门课的教师在专业素养上差异不大。笔者推测有两方面的因素可能造成了这一变化的发生:一方面,教材内容的变化。2018年版新教材强化了课程的“政治性”。先前教材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为主体,尽管教材内容的结构变化不大,但2018年版教材将政治教育非常鲜明地贯彻到了上述所有内容之中。另外,新教材进一步强化了“法律教育”部分的内容。对于上述的变化,“基础”课教师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在理论宣传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四个自信”都已经深入人心,从而助力了“纲要”课和“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由表2-11还可以看出,样本总体在3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情感激励”维度的均值最高,高于代表“比较符合”的4分,表明样本总体在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情感维度上得分相对较高。其次是排在第二位的“知识掌握”维度,也处于代表“比较符合”的4分之上,表明样本总体对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知识层面的获得感也相对较高。最后是“行为导向”维度上获得略低于代表“比较符合”的4分,不过,仍高于代表“一般符合”的3分,说明样本总体在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在“行为导向” 层面上的表现比较一般,低于“情感激励”和“知识掌握”两个维度。

3.群体差异

(1)性别差异。

通过对量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性别差异详见表2-12。

表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性别差异

(2)民族差异。

从表2-13可以发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课中,仅有“概论”课的“知识掌握”与“行为导向”维度在不同民族大学生获得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行为导向”维度的获得感均低于汉族大学生。其他课程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民族差异

(3)专业差异。

通过对不同专业大学生思想理论课获得感进行单因素ANOVA分析,发现专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总体水平有较显著的影响,但对于不同课程的影响维度及程度不一。根据表2-14可知,对于“原理”课,专业仅对“知识掌握”维度具有显著影响;对于“概论”课,专业对“知识掌握”“行为导向”维度具有显著影响,且文史类、经管类专业学生在各维度的获得感均分都较高,艺术类较低;对于“纲要”课,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知识掌握”“情感激励”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且理工类专业学生在各维度的获得感均低于其他专业学生;对于“基础”课,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情感激励”“行为导向”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在“知识掌握”维度上未有显著性差异。

表2-14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专业差异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