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董酒:中国贵州遵义名优白酒

董酒:中国贵州遵义名优白酒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6年与遵义酒精厂(酿酒厂)分家,正式成立“贵州省遵义董酒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于连遭不测,程氏作坊倒闭,酒窖作坊等被踩踏,董酒亦在市场上绝迹。1963年,董酒被评为中国名酒后,企业收归省轻工厅管理,名为“贵州省遵义酿酒厂”,1966年,酒厂又划回遵义市管理。1976年,贵州省遵义董酒厂成立后,遵义市革委员会决定投资扩建。

董酒:中国贵州遵义名优白酒

【主要获奖历史】1961年贵州省名酒;1984年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63、1979、1984、1988年笫二、三、四、五届全国评酒会“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

【工艺及风味特点】该酒采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大米并95(另有一说为100)味中药制成小曲,小麦加入40味中药材制成大曲,以石灰、白缮泥、洋桃藤泡汁拌和制成窖泥,小窖发酵酿制小曲高粱酒醅,大窖发酵制取大曲香醅,然后再经酒醅、香醅串蒸后量质摘酒、分级陈酿、科学勾兑、精心包装而成。独特工艺酿制而成的董酒,既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又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全国评酒专家评定董酒的独特香型为其他香型,将其风格概括为: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酒度有59、54、41、38(命为“董醇”)、28度。

【理化指标】香型:小曲其他香

酒度:59度 总酸:≤4.5克/升 总酯:≥2.5克/升

酒度:38度 总酸:≤3.0克/升 总酯:≥1.2克/升

【历史沿革及企业建置】贵州遵义董酒厂位于遵义市北郊的“董公寺”,因地而得名,其前身“遵义酒精厂”组建于1951年,1963年后又称“遵义酿酒厂”。1976年与遵义酒精厂(酿酒厂)分家,正式成立“贵州省遵义董酒厂”。

贵州遵义,不仅以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闻名于世,还以酿酒之乡而著称。中国名酒——董酒,就诞生于此。此酒是在贵州小曲酒基础上加以创新的其他香型白酒,由居住董公寺的酿造大师程明坤所创。该酒于1927年试制,1929年底形成“两大两小”典型工艺,成功酿制出第一批“窖酒”。两大两小,即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在下,香醅在上,酒醅、香醅经串蒸得酒。初名定为“窖酒”,1932年后又称为“董公寺窖酒”“程家窖酒”,同销于遵义,并运往外地,在云、贵、川、湘初露名酒神韵。1942年,高坪区区长任朝华提议,以地为名,将酒正式定名为“董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于连遭不测,程氏作坊倒闭,酒窖作坊等被踩踏,董酒亦在市场上绝迹。

1957年,为恢复地方名产,当地政府在董公寺程氏作坊旧址修灶建窖,请回程明坤担任酒师,试制了两窖董酒,并将酒样送到国务院总理办公室。1958年3月,总理办公室批复:“色、香、味均佳,建议当地政府予以恢复生产”。随后,遵义市人民委员会委托遵义造酒厂担任恢复董酒的生产试制任务,市财政拨款扩建董酒车间,设计年生能力为80吨。

遵义造酒厂,即后来的遵义酒精厂,其前身源自抗日战争伊始,为躲避战乱,于1938年12月从陕西省咸阳迁到贵州遵义的酒精厂粮食酒精生产线,后扩建为酒精厂,以黔北民间产苞谷酒为原料蒸馏制成酒精,作为动力燃料支援抗日前线,少量用于化工、医药,隶属于当年的国民党经济部资源委员会。1951年收归国有后,酒厂改名为“遵义专区国营遵义酒精厂”,转产普通白酒。1954年,该厂更名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业厅遵义造酒厂”,同时投资新建糖化车间,生产食用酒精,用以兑制白酒,当年产酒1190吨。1955年,酒厂下放遵义市轻工局辖,改名为“地方国营遵义造酒厂”,1961年前后,改名为“贵州省遵义酒精厂”。1963年,董酒被评为中国名酒后,企业收归省轻工厅管理,名为“贵州省遵义酿酒厂”(——据《遵义市地区志·工业志》),1966年,酒厂又划回遵义市管理。[1]

董酒酿造工艺是中国白酒里面最为复杂的,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仅发酵期就长达10个月,所以难以模仿和复制。1976年10月,董酒厂从生产合理化出发,正式采用“双醅法”串香工艺取代“复蒸法”串香工艺,所酿出的董酒质量更为稳定。其主要特点为“两小、两大、双醅串香”,即采用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双醅串香得酒。

此外,董酒的制曲工艺,也是独一无二的。它在制曲过程中一共加入135味中药(另有一说为140味[2])。制大曲的时候以小麦为原料,并加入40味中药;制小曲则以小米为原料,并加入95(或100)味中药。因中药有抑制杂菌而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特殊香气,因此董酒成品酒兼有了大曲酒和小曲酒的风格,浓郁芳香,并有令人愉悦的药香,回味中略带爽口的微酸味。而酯香、醇香、药香是构成董酒香型的重要成分,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三高是丁酸乙酯、高级醇、总酸含量高,是其他中国名酒的2~5倍;一低是乳酸乙醋含量低,是其他中国名酒的二分之一以下。

图9-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董酒产品

董酒生产在大曲中加入的中药方称为“产香单”,共40味中药,为:黄芪、砂仁、波扣、龟胶、鹿胶、虎胶、益智仁、枣仁、远志肉、元肉、百合、北辛、山奈、甘松、柴胡、白芍、川芎当归、生地、熟地、防风、贝母、广香、贡木、虫草、红花、枸杞、犀角、杜仲、黑故纸、丹皮、大茴、小茴、麻黄、桂枝、安桂、丹砂、茯神、荜拨、尖具。

制小曲组成的95(或100)味中药单,称为“百草单”,因处方中有蜈蚣,故又称“蜈蚣单”,详见表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酒的生产酿造主要由遵义酒精厂(或遵义酿酒厂)董酒酿造车间生产,因工艺复杂,最高年产量仅89吨,远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需要。1976年,贵州省遵义董酒厂成立后,遵义市革委员会决定投资扩建。1978年,董酒产量上升到200吨。同时,酒厂还先后生产出玉香液、杜仲酒、杞圆酒、窖粱酒、董窖等白酒和配制酒。1985年,酒厂成功研制出低度董酒,命名为“董醇”(38度)。

图9-2 “湘江”牌董酒

图9-3 第一代“董牌”董酒1980—1981年

表9-1 董酒制小曲用的中药单(95味,俗称“百草单”)[3](www.xing528.com)

1988年,董酒厂与生产同一香型白酒而技术条件较好的乡镇企业黔北窖酒厂、董公寺窖酒厂和黔北窖酒二厂实行经营联合。三个厂成为董酒厂的分厂,为生产董酒提供合符质量的基础酒。

1989年元月,董酒厂又与遵义酿酒厂(原遵义酒精厂)实行经营联合,利用酿酒厂基酒生产中低档白酒,促进两厂共同发展。是年,董酒年产量已达3000吨。

1997年8月31日,董酒厂被深圳振业集团兼并,改名为中国振业集团董酒有限公司。

【商标及其他】董酒自1957年恢复生产以来,使用的商标共改变了5~6次,有“金鼎”牌(俗称“董公寺”牌)、“湘江”牌、“红城”牌,再到现在使用的“董”牌。外销董酒多为使用“飞仙”牌(即“飞天”牌)。其中,最早注册的商标为“金鼎”牌。

“金鼎”牌商标,首见于1959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编印出版的《全国注册商标名称》第21期(由商标收藏家及商标研究学者左旭初先生提供),该资料录入了自1950年10月到1959年4月期间的所有酒类正式注册商标,其中就有“金鼎”牌商标。另据《遵义市志·综合经济管理》中的记载(P500):“至1966年,遵义市登记注册商标有金鼎牌董酒……,‘文化大革命’期间,商标管理松懈……金鼎董酒改为红城董酒。”由此可见,“金鼎”牌注册商标属于当年遵义酒精厂所有,在1959年4月之前就已经成功注册。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是否实际使用过、是否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的“金鼎”商标的图案相同,目前仍无实物最终予以确定。

此前,市面上有传董酒使用的第一代商标为“湘江”牌。本书编者经查询,“湘江”牌商标在1959年的商标目录中还未出现。因而,把“湘江”商标定为董酒的第一代商标,还有待商搉,深入挖掘。

图9-4 20世纪90年代部分董酒产品

表9-2 遵义董酒厂部分商标一览表

“湘江”牌商标(图9-2),其名称并非出自湖南的“湘江”,而是源于贯穿遵义的一条重要河流——“湘江”。该商标图案中的桥,为当时连接遵义新、老二城的第一座桥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新华桥”。

1966年,因“文革”的到来,董酒改为使用“红城”牌商标(图9-6),使用一年左右,又恢复使用“金鼎”牌商标(俗称“董公寺”牌,图9-7)。

1974年前后,董酒再次恢复使用“红城”牌商标。为了有别于1966年以前的“红城”商标,商标中“火炬”光芒圈图案,从原绿色改为银白色,“董酒”二字的黄色镶边以及工厂图案均改成银白色,全标整体图案基本保持不变,只是从色调上稍加改动。(图9-8)

1977年,董酒开始出口试销,使用的是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的“飞仙”牌商标(即后来的“飞天”牌),出口量逐年增加。1978年后,董酒的包装逐渐由普通圆柱型玻璃瓶改为白色异形玻璃瓶,该瓶瓶底为八角形、瓶身呈倒置漏斗状、瓶颈较长(图9-1),此瓶款式使用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80—1981年,内销董酒改为使用“董”字牌商标,此时的“董”牌商标图,继承了“金鼎”商标原有的设计风格,仅将“董公寺”三字改换为单一的“董”字,其余图案基本不变(见图9-3)。1982年,“董”字商标图案改变了原有的风格,将外沿设计为圆形,一直保留至今(见表9-1,“董”字商标166992)。

更多详情,请查看后附文——《董酒“商标”的变革》以及《“遵义董酒厂”名称及董酒商标历史变迁的再探访》。

《董酒“商标”的变革》一文,为遵义董酒厂刘平忠所著,发表于1983年出版的《遵义文史资料·第2辑》,由于历史的变迁,部分名称已有所变化,请读者注意加以区分;又因文中有几处参数与实物不相符,编者在文后附以《“遵义董酒厂”厂名及董酒商标历史变迁的再探访》一文,加以探讨。

表9-3 遵义董酒厂部分其他产品(截至199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