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鼎白茶发展历史及产量,名列全国名茶第二

福鼎白茶发展历史及产量,名列全国名茶第二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福鼎的族姓谱牒、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黄岗周氏、棠园邵氏、柏柳梅氏、过笕陈氏、翠郊吴氏、翁溪林氏等都有可能是白茶的首创研发者。通过核算,福鼎县白茶年产量大约只有25吨。按每箱25斤计算,全年约有5万斤白茶售出。民国时期白茶的发展比较迅猛,茶叶主要销往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四国。囿于场地与气候的原因,白茶产量很低。白毫银针在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名列第二。

福鼎白茶发展历史及产量,名列全国名茶第二

茶界专家张堂恒在《中国制茶工艺》中提到:“1795年福鼎茶农采摘普通茶树品种的芽毫制造银针。”张天福在《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提到:“……首先由福鼎县创制的。当时的银针是采自菜茶茶树……”福鼎的菜茶品种是白茶用料的鼻祖。

张堂恒与张天福都认定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由福鼎首制,却没有明确是谁首创。据福鼎的族姓谱牒、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黄岗周氏、棠园邵氏、柏柳梅氏、过笕陈氏、翠郊吴氏、翁溪林氏等都有可能是白茶的首创研发者。其实,福鼎产白茶历史并不局限在清,福鼎产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唐代。《福建省乡土志》载:“早在唐代,闽东、闽北已开辟了许多茶园。”陆羽《茶经》中关于“白茶山”的记载,表明福鼎在唐代就极有可能出产白茶。

◤旗枪舒展

我国利用茶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作药用,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为了随时都能喝到茶叶,便将采集的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这是茶叶加工的开端。茶学界专家陈椽教授认为,其方法“如现时制白茶,可以说是制茶起源时期”。自然晾青的办法,其实即是后来的茶叶“萎凋”工序,这也是一种古老的制草药方法。由此可见最早的茶,按制作方式论应该算是“白茶”。

明嘉靖十七年(1538)《福宁州志·食货·贡辨》载:“芽茶八十四斤十二两,价银十三两二钱二分;叶茶六十一斤十一两,价银一两四钱七分九厘。”福鼎属福宁州管辖,志书中标明芽茶和叶茶,即白毫银针与白牡丹的原料价格。明末田艺蘅《煮泉小品》(1554年)载:“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芽茶生晒、旗枪舒畅等与福鼎白毫银针的制作、泡饮基本相同。这些文献资料佐证了明代福鼎的白茶就已出现。

太姥山的绿雪芽茶在明代就已问世。明万历《广舆记》载:“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明末清初周亮工《闽小记》载:“太姥山茶,名绿雪芽。”《闽茶曲》有云:“太姥声高绿雪芽,洞山新泛海天槎,茗禅过岭全平等,义酒还应伴义茶。”清嘉庆十一年(1806)《福鼎县志》载:“太姥山有绿雪芽茶”。明清时期称“绿雪芽”,民国时期则把绿雪芽称作白毫,即今白毫银针。

清代白茶产量有多少?通过核算,福鼎县白茶年产量大约只有25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福鼎县乡土志》载:“白、红、绿三宗,白茶岁二千箱有奇,红茶岁两万箱有奇,俱由船运福州销售绿茶岁三千零担,水陆并运,销福州三分之一,上海三分之二。红茶粗者亦有远销上海。”按每箱25斤计算,全年约有5万斤白茶售出。

190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马玉记的一款茉莉白毫银针荣获金奖。《筱溪陈情书》手记明确记载点头镇柏柳村梅筱溪(梅伯珍)为福州马玉记提供茶叶。

民国时期白茶的发展比较迅猛,茶叶主要销往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四国。1933年铁道部业务司闽浙赣经济调查队编《京粤线福建段沿海内地工商业物产交通报告书》记载:“福鼎农产以茶为大宗,每年产量三万五千担……若白茶则以产于福宁属之白琳者称上品,次为政和各地所产。……实在闽茶大宗为红、绿两种,岩茶、白茶次之。红茶、白茶多运销于国外,以英、荷、德、俄四国为最多。”

◤1940年福鼎茶商业同业公会名单

◤筱溪陈情书

◤民国时期茶贩申请登记表

抗战时期白茶特别走俏,这也是福鼎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福鼎同业公会雇用外国轮船如意大利德意利士轮船公司、葡萄牙飞康轮船公司的船只,频繁地从沙埕港抢运“白琳工夫”“白毫银针”“莲心茶”“白牡丹”“白毛猴”。在其他港口不能外运之时,福鼎的茶叶却能大量出口,使得福鼎的白毫银针、白琳工夫红茶在海外名声大噪。

◤白茶合作社李华卿收据

◤茶叶收据

白茶外销,促成白茶合作社的成立。1939年,福鼎县点头乡李得光(李华卿)发起组织“白茶合作社”,各村成立村社,推选李得光为联社主任,以促进茶叶流通。

1950年,在桐山、白琳、点头、前岐、巽城设立茶叶收购站(茶站)收购白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毛茶收购主要依靠茶贩,茶贩作为中间商,在茶农与茶站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也从中赚取利益。1951年,通过互助组和茶农直接送售占73%,大大减少了由茶贩产生的中间差价,节约了成本。

1952年至1958年白茶产量较低。福鼎茶厂与福鼎茶叶收购站都坚持收购、生产白茶,供中茶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出口换取外汇。囿于场地与气候的原因,白茶产量很低。茶农有一句常用的话:“辛勤不解天气变化。”有时一场春雨,会使正在萎凋的白茶全军覆没,加上以日光萎凋和手工加工为主的生产方式,白茶产量低,但价格不菲。据《宁德茶业志》载:“1950年12月,中茶公司华东公司对红、绿毛茶中准价的规定:福建的红毛茶平均不超过每50公斤3石大米,绿毛茶每50公斤2.4石大米,白茶每50公斤12石大米……”可以看出,白茶价格是红茶的4倍。

◤福鼎第一台克虏伯揉捻机

中茶公司福建省分公司根据外贸需要下订单,福鼎茶厂与茶业局的收购站定量生产白茶。据一些老茶人回忆,茶叶收购需要提前一年向茶农定白毫银针,因为生产白茶需要毫芯粗壮的芽头,对茶园管理有特殊要求,茶农要多施肥,收购部门提前向茶农发放化肥之类物资,好让茶农提前准备生产计划。(www.xing528.com)

1962年,中茶福建公司确定白琳茶厂为专门生产白茶的定点单位。1963年,福鼎茶厂、白琳茶厂王亦森等人在福建省茶叶专家指导下,在茶厂生产车间不断进行实践,运用热风萎凋技术生产白茶,获得成功,改变了原有靠天吃饭的不利条件,大大提高了白茶产量。1965年,福鼎白琳茶叶初制厂按期生产白茶339.96担(每担100斤),大大超出当年上级下达的240担的指标。

1968年,王亦森等人发明了新工艺白茶后,产量直线上升。新工艺白茶每年的计划数为200吨,20世纪80年代上升至400吨。

过去市场上很少见到白茶,但在业界十分出名。白毫银针在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名列第二。这是国家级的茶叶评比,而且在林林总总的各种名茶中名列前茅,可见其珍贵性。至今福建省茶叶专家陈金水还保留着当年参加评比时的茶样。

◤茶叶专家陈金水保存获奖白毫银针样品

1985年前后,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为稳定白茶口感和质量,提升白茶出口量,在原来热风萎凋槽的基础上,邀请省计量局热工专家林升泉、省茶叶公司技术员梁利俊和福鼎茶厂方守龙共同设计,对白琳茶叶初制厂的大型晾青场所进行改造,建成加热型白茶萎凋车间,这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加温萎凋房”的前身。室内加温萎凋房后经不断改进,成为更加节能、更为科学的白茶生产车间,而且出品的白茶品质更佳。

1984年后,茶叶市场虽然开放,但白茶销售主渠道还是以外贸出口为主,白琳茶叶初制厂成了定点生产白茶的工厂。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的生产量比较少,生产量最大的是新工艺白茶,每年至少200吨。

国营福鼎茶厂下属的白琳茶叶初制厂和湖林茶叶初制厂在20世纪80年代都有生产白茶。所生产的白茶供福建省与广东省外贸公司销往港澳地区与东南亚。到90年代初,福建省外贸公司尝试着把福鼎生产的白茶重新投放欧美市场,由于福鼎生产的白茶外形与滋味并重,深受德国消费者的青睐,福鼎白茶很快就直接进入德国和北美市场。

1993年,福鼎茶厂宣布破产,进行资产重组,作为福鼎茶厂下属的分厂也随着体制变化而降下帷幕。国营福鼎茶厂解体后,福鼎出现了专门生产白茶的集体所有制厂家,他们与外贸公司签订购销合同,由外贸公司出口。白茶在国内市场依然很少见。

2000年,福鼎本地大部分人依然不清楚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新工艺白茶等白茶品类。一些茶商开始尝试着把白茶销往广州与北京,国内茶叶市场才零星出现福鼎的白茶。紧压白茶也是在这个时段出现的。一小部分茶商借鉴普洱茶制作、加工的原理,制作饼茶,因技术参数不成熟,生产的白茶饼打不开市场,但经过若干年后发现白茶压制成饼的口感不亚于普洱茶。之后,有的用陈年的白茶有的用当年生产的白茶压制茶饼;根据白茶微发酵原理,储存之后还会发生茶叶内含物的转化,茶叶滋味也变化出荷花香、兰花香、糯香等各种不同香气;白茶饼口感醇厚,变得越来越好喝,煮过后茶汤滋味更佳。紧压白茶又有便于运输、储存等特点,消费者和生产商都认可它,因而产量剧增。

紧压白茶刚问世时,福鼎茶行业内称它为“铁饼”,主要是因为生产技术不规范,蒸茶的时间长,压模的机械用力太大,定型时间太长所致。紧压白茶生产历史较短,2000年,林有希才制作生产出“中国白茶第一饼”,其后张礼雄、王传民、陈家瑞、王传意、林振传、黄克商、张郑库等人陆续压制紧压白茶。因大多数模具基本是圆形,成品呈饼状,因此紧压白茶通常叫作白茶饼。

随着白茶饼在茶叶市场销售与流通,茶人的认可标志着该茶叶产品成功产生。2006年,白茶饼在华北茶叶市场逐渐热卖。2007年3月25日,福鼎市茶业协会搬迁,其纪念用茶“太姥揽月吃茶去”“品品香”的面市成为紧压白茶风行市场的时间标志。

◤白茶指定生产企业——福鼎白琳茶厂

◤计划经济时代福鼎茶厂职工

◤国营福鼎茶厂部分职工合影

白茶生产方式改变和品类变化经历几个重要阶段:1795年,普通菜茶品种制作白毫银针。1857年福鼎发现大白茶后,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作银针,称大白,对采自菜茶者则称土针或小白。1963年前,在电力紧缺和机械设备落后的福鼎,白茶生产只能依靠日光萎凋和炭火烘焙方式,产量低,品类以白毫银针为主。1963年后室内管道热风萎凋在国营白琳茶叶初制厂研发成功,白琳茶厂被确定为白茶专门生产厂家,室内萎凋方式不断进行优化。1968年,新工艺白茶问世,新工艺白茶成为白琳茶厂拳头产品。20世纪80年代,湖林茶厂也开始生产新工艺白茶,一直到国营茶厂解体。此后,私营茶企依然沿用室内萎凋技术生产白茶。

◤早期紧压白茶(2000年)

总的说来,白茶的发展时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古代白茶(清代以前);近现代白茶(1840—1949年);当代白茶(1950—2006年);崛起的福鼎白茶(2007—2020年)。

◤国营湖林茶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