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卫灵公与孔子:言行一致才是君子

论语卫灵公与孔子:言行一致才是君子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概卫灵公想以军事强国,遂向孔子请教打仗排兵布阵之法。孔子不以卫灵公所问为然,第二天就离开卫国。花言巧语会使人的品德败坏,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大事。更重要的是要言与行相一致,因而“君子必贵其言”。

论语卫灵公与孔子:言行一致才是君子

【题解】

本篇内容涉及君子之道、仁爱思想、孔子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等。此外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语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等。

【原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

①陈:同“阵”,军队作战,排兵布阵。②俎(zǔ)豆:俎和豆是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引申为祭祀。③兴:起。④固穷:安守穷困。

【品读】

孔子对战争的态度,不惧怕,但也不穷兵黩武,“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但他更重视以礼乐文化来使百姓富足、教化。大概卫灵公想以军事强国,遂向孔子请教打仗排兵布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是听说过的;用兵打仗的事情,从来没有学过。”孔子不以卫灵公所问为然,第二天就离开卫国。孔子一行人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也因环境恶劣而染病。子路不高兴,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如此贫穷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安守贫穷;小人一旦穷困就无所不为、肆无忌惮了。”君子反对战争暴力、崇尚礼治。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状况下,君子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而小人则毫无底线,甚至无恶不作。张履祥说:“到穷之难忍,平生操履不觉渐渐放松,始焉始滥一二分,既而三四分矣,又既而五六分矣,到此便将无所不至。”

灵公问陈

【扩展阅读】

导言:孔子厄于陈蔡之间,临危不惧,他教导子路,一个人是否能成就外在事业,除了品德、学识、努力等条件之外,还需要机会。而现实中“不遇世者众”,只能在机会来临之前“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体现出“为仁由己”的精神境界。

孔子厄于陈蔡之间

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羮不糂,弟子皆有饥色。子路进问之曰:“由闻之: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也?”孔子曰:“由不识,吾语女。女以知者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女以忠者为必用邪?关龙逢不见刑乎!女以谏者为必用邪?吴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由是观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孔子曰:“由!居!吾语汝。昔晋公子重耳霸心生于曹,越王勾践霸心生于会稽,齐桓公小白霸心生于莒。故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选自《荀子集解》卷二十《宥坐》)

俎豆礼容

【原文】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注释】

①行:通达的意思。②蛮貊(mò):蛮指南蛮,貊指北狄。③州里:泛指家乡。④参:列,显现。⑤衡:车辕前面的横木。⑥绅:垂在腰间的大带。

【品读】

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连吃饭都成问题。当此之时,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说:“言语忠诚老实,行事要忠厚严肃,即使是蛮貊之地,也行得通。言语欺诈无信,行事不忠厚严肃,即使是在本乡本土,这些不好的品质也难以行得通。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时刻不忘。这样才能使自己通达。”所谓“参于前”“倚于衡”“书诸绅”,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晏子说:“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扩展阅读】

导言:孔子所说的立身行事之道“恭敬忠信”,乃立身于世、通达行世的根本。

恭敬忠信

颜回将西游,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故不比数而比疏,不亦远乎?不修中而修外,不亦反乎?不先虑事,临难乃谋,不亦晚乎?”(选自《说苑校证》卷十《敬慎》)

【原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注释】

①知:同“智”。

【品读】

语言人类的交际工具,用来表达思想、沟通感情。因而,先哲颇重言辞。子曰:“辞达而已矣。”言辞不以富丽为标准,只要能表达清楚意思就可以了。《孔丛子》记载宰我与孔子关于君子是否应该崇尚言语华丽的对话:“宰我问:‘君子尚辞乎?’孔子曰:‘君子以理为尚,博而不要,非所察也。繁辞富说,非所听也,唯知者不失理。’”孔子以为君子尚礼义,言辞达意就可以。而且,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会使人的品德败坏,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大事。孔子还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会使人被迷惑,是非不分。于小事上不应斤斤计较,纠缠不清,要有能容纳的胸襟。

语言固然应慎重,然而语言仍然是交流思想、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因而,遇见可以同他谈话的人,却不同他谈,这就是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却同他谈,这就是浪费言语。智者既不会错过人才,又不会失言,言语之间有分寸。

【扩展阅读】

导言:语言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体现出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言与行相一致,因而“君子必贵其言”。

君子贵言

君子必贵其言,贵其言则尊其身,尊其身则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言费则身贱,身贱则道轻,道轻则教废;故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故君子之与人言也,使辞足以达其知虑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弗过其任而强牵制也。苟过其任而强牵制,则将昏瞀委滞,而遂疑君子以为欺我也。不则曰无闻知矣,非故也,明偏而示之以幽,弗能照也;听寡而告之以微,弗能察也,斯所资于造化者也。虽曰无讼,其如之何?故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选自徐干《中论》卷上《贵言》,四库全书本)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品读】

儒家观念里“仁”的地位高于生死,孔子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富贵长寿,而在于实行仁道。仁人君子以仁为信念,不懈地坚持仁道,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愿意为仁道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生命来成全仁的。”生命宝贵,但有比生命更宝贵的,这就是要志士仁人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的“仁”。曾子发挥了这一思想:“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已矣;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视死若归。”(《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扩展阅读】

导言:孔子崇尚仁,而智、忠、勇乃仁之表现。孔子过陈西门而不行礼,认为陈之降民不具备智、忠、勇等仁之品质。

孔子过而不式

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子贡执辔而问曰:“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孔子曰:“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争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何足礼哉?(选自《韩诗外传集释》卷一)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品读】

仁很崇高,子贡向孔子请教怎样做才能实现“仁”。孔子以为,工人想要完成他的工作,必先使其工具锋利。欲实现“仁”,就应该与这个国家大夫中的贤者,与士人之中的仁者交朋友。见贤思齐,实乃实现仁的重要途径。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孔子以为,民众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火的需要更迫切。赴汤蹈火,可以致人而死,践行仁则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要勇于为仁,子曰:“当仁不让于师。”缘于此。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柳下惠是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是个贤人。臧文仲在鲁国为政,并不荐举柳下惠:如果不知道柳下惠是贤才,那就是识人不明;如果知道柳下惠是贤才却不举用他,这就是“蔽贤”。不管哪一种,都是不仁之举。因而孔子批评臧文仲尸位素餐。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品读】

人生在世,要有忧患意识。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治国,都是如此。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会有眼前的忧患。”这是孔子的智慧之言,语浅义深。《周易·系辞传》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说苑·权谋》说:“夫智者举事也,满则虑谦,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则虑直,由重其豫,惟恐不及,是以百举而不陷也。”说明做事应当有长远考虑,眼光不能过于短浅,祸患至而后忧之,如同病已重才求良医,已经太迟了。赖有先哲“先天下之忧而忧”,才使得中华文化传统数千年而不亡。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①如之何:怎么办的意思。②末:没有。

【品读】(www.xing528.com)

孔子说:“遇事从来不问‘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遇事问怎么办,表示一个人在问题面前能认真思考并审慎对待,如果连怎么办都不愿意问,这样草率妄为的人,是无法做事的。“匿病者不得良医,羞问者圣人去之”,学习一事上,不应该隐藏自己的短处,应该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朱熹说:“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审处之辞也。不如是而妄行,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如果不认真思考、审慎对待,这样的人,连孔子都没有办法教育。孔子还说过“有教无类”的话,是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差别。无论怎样,学习者都应该主动思考、审慎对待。

【扩展阅读】

导言:南郭惠子向子贡询问为何孔门学子多且杂,子贡的答话从侧面印证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选自《荀子集解》卷二十《法行》)

【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品读】

人是社会性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群居相切磋,进德修业。而有一些人,整天聚在一块儿,言谈从不涉及正经事儿,擅长使小聪明,卖弄小才智,这样的人很难有所长进,有所成就。现在的许多聚会,不正是这个样子嘛。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徒然浪费时间和生命。

【原文】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注释】

①孙:同“逊”,谦逊。

【品读】

“君子”的内涵很丰富,孔子以为君子以义作为根本,以礼来立身行事,以谦逊的语言说话,以诚信成就自身。君子之行为,也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虽然君子求学是为了完善自身修养品质,不求扬名,但到死还默默无闻,只能说明其学问、品行都没有可被人称道的地方。因而,君子要勤奋勉励,笃学厚德。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求道义,不谋求衣食。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生活贫穷,旨在勉励君子树立谋道的高远理想,而非仅仅以衣食为忧。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自立,反躬自省,勇于担当,而小人往往依附于人,不敢担当。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当庄重自守,与人无所争,合群但不结党营私。

【原文】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品读】

孔子对他人进行评价,无论是夸赞还是批评,态度十分谨慎,必然要先仔细考察,才会得出结论。听到对他人的评价时,无论好坏,也会仔细审察判断,不会随便臧否人物。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并不偏听偏信,而是要亲自调查了解,以避免结党营私,以避免诬枉好人,也可以发现特立独行之人。孔子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有批评,有赞誉,如有所赞誉,一定是经过事实考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习俗往往归美于贤者,归恶于不贤。孟子说:“尧舜不胜其美,桀纣不胜其恶。传言失指,图景失形,众口铄金,积毁消骨,久矣其患之也。”(《风俗通义·正失》)因而更需要审慎对待、考察。正因为夏商周三代都是如此,所以人们才能正道直行。

【扩展阅读】

导言:儒家主张不轻易批评、毁誉他人,三国王昶即告诫子孙要审慎对待他人,而不能轻率批评。

王昶诫子书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君子不自称,非以让人,恶其盖人也。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夫毁誉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是以圣人慎之。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必有所试。”又曰:“子贡方人,赐也贤乎哉,我则不暇。”以圣人之德,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选自《三国志集解·魏书》卷二十七《王昶传》)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品读】

孔子说:“人能够将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宏大。”这话的意思是,人是主体,道是载体,人通过行道来修养自身,不断提高自我,升华自我,将道发扬光大。相反,如果说以道弘人,那只是外在的附着而已,是用道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的金箔。人与道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

【扩展阅读】

导言:人能弘道,强调了人自身的力量和作用。周朝的衰微,是因为幽厉无道所至,相反,周宣王“思昔先王之德,明文武之功业”,又使周朝中兴。

治乱废兴在于己

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诗人美之而作,上天佑之,为生贤佐,后世称诵,至今不绝。此夙夜不解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得可反,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选自《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原文】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①知:同“智”。②之:指国家、王位。③莅:临,到。

【品读】

为政治民之道究竟是什么呢?孔子主张以礼教治国,化民成俗,在上者要具备智、仁、庄三项条件,当然也要遵循礼仪,使民众受到感动,也遵循礼仪行事,大治大化,这样的政治才是完善的。一个居于上位的人,如果凭借智慧足以得到国家、王位,但不能以仁德保持的话,即使得到,也一定会失去。如果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国家、王位,也有持久的仁德,但不用庄重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对他不敬。如果以智慧足以得到国家、王位,仁德也可以保持,并且能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但使役百姓时不按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本章层层递进,一国统治者,既需要智慧,又需要仁德,在此之上还要态度严谨、遵守礼义,这样的统治者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

①小知:做小而琐碎的事情。②大受:承担重大使命任务。

【品读】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宽厚,心胸博大,全面考量,不单凭一个人说的话就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就不听取、采纳他说的话。而且,“君子贞而不谅”,坚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因为,“信”必须以“道”为前提,如果离开了仁、礼的基础,就不是真正的信。君子能够担当,对待君子,不能让他们做琐碎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使命。对待小人,不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琐碎小事。

【扩展阅读】

导言:人是有能力差别的,要量才使用,不可求全责备。犹如不可使狐狸去和牛搏击,不可使老虎去捕鼠一样。

人有其才

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有任一而太重,或任百而尚轻。是故审豪厘之计者,必遗天下之大数;不失小物之选者,惑于大数之举。譬犹狸之不可使搏牛,虎之不可使搏鼠也。(选自《淮南鸿烈集解》卷九《主术训》)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品读】

孔子说:“主张不同、所行的道路不同,就无法互相商议谋虑。”所谓不同,指善恶邪正之异,也可理解为方向、路线、途径不同。《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说:“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周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那么,各行其道,不相为谋,结果可能相反而相成也。多元化,大概正是通向最后结果的不同途径。

【扩展阅读】

导言:杨恽,字子幼,华阴人,司马迁的外孙。其父杨敞,汉昭帝时为丞相。汉宣帝时,杨恽以父荫补常侍郎,以才能见称,名显朝廷,后被免为庶人。其友孙会宗写信规劝其应闭门思过,诚惶诚恐,而不该经营产业,交结宾客。杨恽遂作《报孙会宗书》,以嬉笑怒骂的口吻批驳孙会宗的规劝,为自己狂放不羁的行为辩解,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

杨恽报孙会宗书

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选自《汉书》卷六十六《杨恽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