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理想人格:探索中国现代社会的心灵教育

打造理想人格:探索中国现代社会的心灵教育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中国一方面享有全球化所带来的便利,一方面承受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危机。“圣贤气象”与“天地合德”,是一种崇高的气势磅礴的人格境界,君子和仁者是其理想人格。持中公允的耿介之士是法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物我两忘、回归自然的本性是道家的理想人格。现代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描述:独立自主的人格。理性思考的人格。珍爱生命的人格。

打造理想人格:探索中国现代社会的心灵教育

教育的真谛是塑造灵魂,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直抵灵魂的。当今中国一方面享有全球化所带来的便利,一方面承受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危机。在拥有开阔视野、多样资源、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要警惕丰富背后的单薄,发现多元之中的本源。随着国力的增强,今天的中国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以兼容并包的胸怀确立自身的文化自信。

创建世界基础教育的中国标杆,关键是心中有主,站稳脚跟,不随波逐流,既有国际视野,同时又继承自己的优良传统,这才是正道。

教育培养人,识字教育、知识教育、专业教育、科技教育是途径,这些教育中应该贯彻着精神人格教育、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的教育。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轻视精神心灵情感信仰教育,或将两者脱节,都是应该避免的。要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他人,珍惜自然;激励学生善于创造,创造一个美好的自我,使自己更纯洁、更善良、更有智慧、更有本领、更有价值。

教育要关怀人的幸福,解放人的心灵,使人获得自主、和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应该使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教育要培养有现代意识和世界眼光的中华学子,要有真本领,道德心,中华魂。

从容前行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带领教师赶赴震区做志愿者,在小树林课堂为孩子们上课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为震区帐篷学校的孩子们送来深切的关怀

为四川什邡震区的孩子们上课

课堂是传播文明的地方

教育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

欣赏学生的每一项创造发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与学生平等交流,促膝谈心

教育是温暖的关怀和真诚的激励

学生高考时对学生的加油与鼓励 

启发孩子思维,倾听孩子心声

师生相知 其乐融融

好的教育是好的师生关系

在学生成人仪式上向学生祝贺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经验及改革研究》

谈智能时代的科技创新素养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创造温暖而美好的教育:开学典礼寄语

教育: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在全国优秀校长翟小宁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上做主报告

天地有大爱

不忘初心,守正创新,立德树人,为国育才

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出席G20国际顶尖中学校长峰会,与国际教育同仁在一起

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文化(www.xing528.com)

与国际教育界人士共话教育

(一)理想人格

有灵魂的学校教育应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培养大爱之心、创新精神、健全人格。

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描述:

君子仁者。“圣贤气象”与“天地合德”,是一种崇高的气势磅礴的人格境界,君子和仁者是其理想人格。

耿介之士。持中公允的耿介之士是法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道法自然。人以大地为法,地以苍天为法,天以道为法。道家倡导求真合道,道法自然。世间最朴素的就是人心中的本真。物我两忘、回归自然的本性是道家的理想人格。

现代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描述:

独立自主的人格。个人是作为主体性而存在的,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命运不是操在别人手里,而是在自己手里;人的精神个性——独创性与能动性——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理性思考的人格。对一切事物、对象都追寻其合理意义。对生命、人类、文化有勇气发出根本性的追问

真诚宽容的人格。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和信任的基础,宽容是现代社会一种可贵的精神品性。现代社会是分工无限细密,合作无限繁复的社会,只有秉持开放心态,怀抱美美与共的共享理念的人,才能成为现代社会的强者。

珍爱生命的人格。生命是有尊严的。任何对生命的漠视、伤害、亵渎都是在造恶。没有了尊严,生命就没有价值,人生也不会幸福。

教育要以追求学校的终极意义为价值取向。学术自由是学校特别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所在;因为它是探索自然科学和人类秘密的必然要求。由高尚使命引导学校的发展与进步,传承创新,富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教育精神。

归根结底,就是学校要有自己的魂魄,要明晰自己的使命与价值,从而获得内在的定力,无论外界的潮流如何变化,都能始终如一地坚守学校的价值观

(二)理念愿景

真正的教育是直指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教育,是价值观层面的教育,是纵贯生命过程、精神不断萃取纯化的过程,是灵魂教育。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停留于物质层面;不能只局限于教给学生欣赏文艺的法门,停留在艺术层面。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物质功利层面,而忽视了培养和提升灵魂的境界,就失去了教育的本真。教育要提升学生的灵魂境界,让他们有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心态决定生态,没有心理和谐,哪来社会和谐;没有美丽心灵,哪来美丽中国。

实行本真教育。使人性真善美的光辉得以发扬,使学生身心和谐、与他人和谐、与自然和谐、与时代和谐,懂得尊重与关怀。实行本真教育就要培育大人格,培育大人格要重视人文教育,让生命境界得以提升。

培养君子人格。“君子博学于文”,学校在继承与借鉴先圣与今贤的基础上倡导本真教育,形成人文信仰与理想情怀。培养青年人对于文化的领悟力,对美的欣赏力,对善的向心力。君子人格的养成,应包括奉献,利他,乐群,其核心是博爱、仁爱与慈爱的精神。仁爱,是包容、尊重、关切和给予的美德,有仁爱之心的人是善良有智慧的君子。

注重文化引领。文化引领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引领。文化是空气,它弥漫在校园中,渗透在人心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文化是种子,能在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文化是一种气息,一种场,能熏陶人、影响人。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中以熏陶的方式达成教育的目标,让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在其中得到成长,并感受到愉悦,从而让每一个人都如火种一般引燃他周围的人,成为优秀文化和高尚道德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要提升文化品位,构建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找到自信,收获幸福,让校园成为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

坚持创新发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创造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坚守正确的教育信念和成熟的教育经验,注重课程的丰富多元,培育创新精神。教育模式当随时代之变迁而变迁,随时代之进步而进步。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社会,教育自不能外,应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师素质,探索当代教师发展之道,透析优秀教师成长规律,研究培育优秀教师的有效途径。

追求卓越品质。追求卓越,强基固本,激发活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胸怀博大,开拓创新,有更美好的教育理想、更远大的教育志向、更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卓越的领导艺术、更优秀的教师团队、更深邃的教育智慧、更厚重的学校文化、更和谐的人文环境、更深切的幸福人生、更先进的教育视野、更神圣的教育使命。

省察教育本真。增简为繁易,化繁为简难;花团锦簇易,拨云见日难;精密繁复易,返璞归真难。在教育改革密集、教育口号迭出的社会,应省察教育本真、思考教育初心,以东方智慧、现代意识做教育界的定海神针。

引领教育方向。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解析未来人才的基本特征。

人潜藏在心底的善与美需要外在的善与美去激发。要努力营造文化氛围,用温暖而有美感的学校文化感召每一个心灵,用善意激发善意,用美好激发美好。

广博以立学,中和以立身,太平以立世,守正以出新。日修其身,日行其善,日勤其学,日新其德。继承优秀传统,涵养高尚人格;挖掘经典思想,丰盈人生底蕴;融会创新意识,引领未来人生。教师、学生、学校三位一体,共同成为学校教育的命运共同体;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共同创造和谐人生;信仰、愿望、行动三种资粮,共同成就美好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