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米脂籍共和国将军风采:中将郑守增等12位将军简介

米脂籍共和国将军风采:中将郑守增等12位将军简介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米脂籍共和国将军12名,其中中将郑守增1人,少将张驾伍、王再兴、刘国辅、李彬、高维眷、高本宗、雷光银、申良启、姬亮洲、姬有明、高龙福11人,分别简介如下:郑守增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将。2001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郑守增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1955年授少将军衔,1963年逝世,时年52岁。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甘肃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5月25日上午,中央军委为王再兴同志举行了公祭仪式。

米脂籍共和国将军风采:中将郑守增等12位将军简介

米脂籍共和国将军12名,其中中将郑守增1人,少将张驾伍、王再兴、刘国辅、李彬、高维眷、高本宗、雷光银、申良启、姬亮洲、姬有明、高龙福11人,分别简介如下:

郑守增 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将。1944年6月出生,桥河岔乡张家峁村人(今属印斗镇)。年幼时,家境贫寒,在本乡学校和桃镇中学毕业后,回家参加生产劳动。

1962年11月入党,是年12月,响应祖国召唤应征入伍,在陆军第62师185团3连当战士。历任排长、连长、团参谋长,1976年12月,提拔为陆军第62师185团上校团长。1978年9月,他作为中青年干部被选送到部队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继续回原部队任职。

1983年,提拔为62师师长。1986年11月,任命为陆军第21集团军参谋长。1987年9月,被兰州军区选送到北京国防大学战役系学习现代化指挥体系。次年,被中央军委任命为陆军第21集团军副军长。

1991年6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2月,任命为陆军第21集团军军长。1999年4月,任兰州军区参谋长,9月,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2001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郑守增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曾当选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2年4月8日,郑守增(左)、白云腾于省军区招待所为《米脂人物》首发式揭幕

他在40余年的军旅生涯中,注重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投身于祖国的国防建设事业,倾注心血于带兵和所属部队的科学管理之中,其百余篇军事论述为我军的总体军事训练和作战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张驾伍(1911—1963) 原名张成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检察院副检察长,少将军衔。桃镇圪凹店人,家庭出身农民。1928年考入米脂三民二中并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1929年失学回家务农。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米东区革命,加入“闹红”的队伍。任村支部书记和米东二区区委宣传委员。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北葭(佳)县第六游击支队政治委员、绥德游击五支队政治委员。1935年起,任陕西战斗团营政治教导员,独立4营政治委员,中共陕北省委军事部秘书等职务。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营政治委员。1938年赴瓦窑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大队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任十大队政委等。冬季,奉命进入山西灵寿县陈家镇,参与抗大二分校筹建工作。曾任校大队总支书记,供给处政治委员,抗大总校政治干部科副科长、科长,组织科副科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于1943年返回延安。1946年,奉命赴东北参与开办东北军政大学(原抗大),任第一支队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大学江西分校副政治委员、湖南分校政治委员。1947年3月,担任军大西满分校政治委员。1951年历任第22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第四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后调任中央军委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兼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二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授少将军衔,1963年逝世,时年52岁。事迹入录《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圪凹店张驾伍旧居

北街王家圪坨王再兴将军出生地

王再兴(1914—1965)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政委,新中国开国少将。又名王瑞兴,别号候人,北街王家圪坨人。1925年王再兴入县立第一高小学习,接受进步思想启蒙。1928年,由共产党员毕维周介绍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担任校团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后离校到横山。1931年转赴山西平遥织布厂。1933年后,地下党组织派他去山西汾阳教导团、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后担任抗日名将吉鸿昌副官。9月,同盟军被日伪、国民党军队夹击失败后,转到天津中共河北省委。1934年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回陕北特委协助工作。1935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横山县委书记。陕北绥德红军游击支队政治委员,红五支队政治委员等职,活动于绥德、吴堡等地。12月,红五支队编入红28军后任250团政治委员,以连军代表身份出席陕甘苏维埃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雁北支队营政治教导员。后任宋时轮、邓华支队团政治委员,东渡黄河转入雁北、冀东打击日寇。1940年担任绥德保安第4团政治委员。1943年入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赴绥远任绥中分区地委书记和绥蒙军区骑兵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驻绥远集宁执行小组中共代表。1947年起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绥蒙骑兵旅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骑兵第2旅政治委员,骑兵第2师政治委员。1949年任陇东军分区政治委员,甘肃军区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甘肃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少将军衔。1956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测绘学院政治委员,1961年担任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委员。1965年5月20日,因胃癌病逝于任上。5月25日上午,中央军委为王再兴同志举行了公祭仪式。

刘国辅(1914—1981)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坦克学校政委,少将军衔。又名刘金佐,石沟镇花石崖村人,曾在龙耳镇(今龙镇)读过半年高小。1935年8月,受米西革命斗争的影响参加陕北红军23支队。10月,由牛刚、刘振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任陕北红军游击师班长、文书、统计员。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5年,转战晋察冀,历任八路军120师、115师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军分区卫生处协理员、团政治委员,龙赤区队政治委员等。随120师716团参加陕西三原、山西宁武等地的战斗,后赴山西左云县吴家窑区开展敌后抗日动员。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1949年,历任团政治委员、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先后率晋察冀5旅44团、19兵团2纵4旅12团、65军补训师、193师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新中国立后,历任193师副政治委员、第一战车编练基地政治委员、大同装甲兵学院干部部部长(军级)、北京第一坦克学校副政委、第一坦克学校政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参加党和军队的许多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以副团长身份率装甲兵考察团出访朝鲜,为装甲兵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79年8月离休。1981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88年9月,家属又将他的骨灰迁葬于花石崖祖茔。其事迹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中国近现代名人大辞典》。

刘国辅少将旧居(中)

李彬(1915—2005) 石沟艾渠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受米西革命斗争影响参加陕北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军转战陕北,英勇杀敌,后任红30军2团特派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3团特派员,鲁西军区后勤部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4团政委,率部开辟抗日根据地,重创日军。解放战争期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1旅2团政委,二野16军46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参加过淮海、渡江战役和成都解放战役,战功卓著。新中国成立后,任师政治委员、川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二步兵学校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少衔。1988年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红星勋章。2005年在昆明逝世,享年90岁。其家乡三孔窑洞及院内枣树依然枝繁叶茂。

艾渠村李彬故居

高维眷(1915—1985) 生于米脂,后随父逃荒至安定县(今子长)栾家坪乡黑屹塔村。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陕北红军,随谢子长领导的部队打土豪分田地,先后担任共青团安定县区委书记、团县委书记,红27军8师1团营教导员,师政治部宜传科长,红30军263团、364团政委,随军南征北战,开创红色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陕北东地区特委军事部部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2团团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3旅8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警备3旅政委,1野4军11师政委,参加了解放华北的大小战役战斗,指挥得当,战果辉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青海省军区政委、陕西省军区政委,兰州军区副政委,为西部军事建设付出辛勤劳动。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当选中共七大候补代表,九大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代会代表。1985年病逝,享年70岁。

高本宗(1930—2009) 东大街人,1936年在东街高级小学读书,1943年考入边区米中七班,1946年米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任通讯干事。1947年5月,在绥德分区特务营任文化教员,下半年,在4团1连当战士。1948年2月,在警2旅政治部任干事。先后参加攻打殿寺、响水堡、神木、沙家店、乌龙庙、延(安)清(涧)、榆林及解放内蒙古准格尔旗、神木鸡尔圪凸,山西太原忻州和甘肃兰州等大小战役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1野4军办公室秘书。1952—1964年,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秘书、西北公安部队司令部秘书和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等职,从事军队安全保卫工作。1955年春,中央军委授予解放奖章。10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学习(二期学员)。1958年10月毕业,回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任秘书。于1962年受兰州军区司令部嘉奖。1965—1981年,任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司令部党委委员。1981年9月,进入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翌年,提拔为陕西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83年任陕西省军区参谋长、党委常委、司令部党委书记。1986年9月,担任中共陕西省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副书记(副军职)、省军区党委常委。1988年9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2月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胜利勋章,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离职休养。2009年9月25日在西安逝世。(www.xing528.com)

高本宗故居二门

雷光银 原新疆军区装备部部长,军区党委常委。1942年12月出生,城郊镇窦家沟村人。1959年米脂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西安仪器专科学院(现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1961年8月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在西藏军区日喀则某部服役,历任战士(侦察兵)副班长、班长,副排长、侦察排长、侦察参谋、代理连长、侦察副科长、侦察科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大校军衔)、师长,新疆军区装备部部长(少将军衔)。1962年参加了中印自卫反击战。1963年5月经部队逐级选拔,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三项队”。1975年,在成都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学习期满后,先后担任团参谋和团长等职务。1979年随部迁移新疆吐鲁番地区,后调防乌鲁木齐市。1982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深造,毕业后任某部师级领导。1990年担任师长。1994年被兰州军区记三等功1次。1996年,担任新疆军区装备部部长、军区党委常委,1998年授予少将军衔(正军级)。2000年12月离休。

窦家沟村雷光银旧居前坡

申良启 空军装备部原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少将军衔。米脂县人,1945年12月出生。1970年西北工业大学毕业被特招入伍到空军部队,先后在航空兵部队,兰州军区空军和空军装备机关工作和任职,1996年晋升为空军少将。2004年从空军装备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位置上退休。

多年喜欢书法,在部队工作之余经常练习书法。退休至今创作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得空军及全国一些书法艺术展金奖和银奖,在“血铸中华”首届中国中老年书画名家作品大展中荣获金奖,作品入编《血铸中华·中国中老年红色经典书画名家作品集》,在《千年宋词·第二届全国专题书法艺术展》评比中荣获“宋词书艺百强”提名奖,作品入编《中国宋词书法大典》,在纪念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5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作品入编《东方红·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典藏》,在全国第十二届“庐山杯”书画大赛中荣获老年组金奖。现为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

2015年10月,在全国政协专委楼一层出席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书画院共同举办《人民书画精品展》系列展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展》。

姬亮洲 原宁夏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1946年1月出生,龙镇苏家沟村人。1954年后,在苏家沟村以及榆林下盐湾、镇川小学、高小和初中读书。1964年12月入伍。1966年入党,1969年9月提干。本科学历。入伍后,先后任宁夏军区后勤部汽车连连长、司训队队长。宁夏军区后勤部军事运输处、军需财务处、军械装备处助理员。1981年后,任宁夏军区后勤部军事运输处副处长、处长。其间,被选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深造。1985年11月,任宁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90年9月,任宁夏军区后勤部部长。1997年12月,任宁夏军区副司令员。2000年7月,授予陆军少将军衔。2001年到国防大学进修。

他在任宁夏军区副司令期间,还分别担任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绿化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战备领导小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自治区抗非典指挥部副总指挥等职。2004年3月以后,主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2008年5月退休。

姬有明 1949年出生,高渠井家沟村人。1966年7月毕业于杜家石沟中学。是年,被招收为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学员,后转入空军第二飞行学院学习,1969年12月毕业后,加入空军航空兵测量团任飞行员。1978年5月,被任命为空军航空兵测量团飞行中队长。此后,担任过空军飞行副大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团长。

1988年,荣获空军十佳飞行员标兵称号。1990年7月,被评为空军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被授予首批功勋飞行员,获金质荣誉奖章。是年,奉调空军飞行院校从事领导工作,历任空军第16飞行学院系主任、参谋长、院长。1993年6月,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他所任团长的空军航空测量团时,高度赞扬了全体官兵为祖国领土测量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亲笔题写了“精心丈量国土,航测万里河山”12个大字。是年7月,任命为空军第16飞行学院领航系主任,不久被任命为飞行学院参谋长。曾8次参加和带队执行中朝、中俄、中蒙、中老、中缅、中越边界的航测任务,两次随外交部领导赴莫斯科参加了边界谈判任务。受到总参谋部和空军的表彰,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一等功各1次。

1995年,主持编写《军队自动化指挥概论》,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为该书题写了“发展科技,决胜千里”的赠言,12月,由空军出版社出版。

2000年6月,任空军第2飞行学院院长(副军职),晋升少将军衔。1998年、2001年曾两度进入国防大学进修深造。先后在《解放军报》《空军院校教育》《中国空军》等军事报刊上发表教学研究和理论文章多篇。

2004年1月,调任成都军区空军副参谋长。2005年被陕西省英才组委会评选为陕西英才人物。

高龙福 1956年7月出生,米脂县人,中共党员。原任陕西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少将军衔。历任步兵11师炮兵团团长,步兵11师副师长,新疆军区军种与军训处处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参谋长。2009年3月任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司令员。2010年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部长。

2013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任命高龙福为陕西省军区司令员。10月,中共中央批准,高龙福任陕西省委委员、常委。

2017年5月11日,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高龙福不再担任陕西省委常委职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