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户外运动的价值:挑战、成长和团结

户外运动的价值:挑战、成长和团结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许,这就是户外运动的迷人之处。户外运动正好满足了人类的这一需求。这也正是户外运动移情作用的精髓所在。只有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人类才会学习到“爱人”这一门功课,社会才得以和谐维系。对我们来说,如何进行户外运动比起行动的成败更为重要,而且大家受到“好朋友、好山、好水、好书”的支持,自然会了解“爱自然、爱人类的精神”,过一个充实而纯净的人生。户外运动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复于某一个技术

户外运动的价值:挑战、成长和团结

户外运动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本节只就户外运动的移情作用和户外运动与社会适应这两点着重进行讲述。

1.户外运动的移情作用

户外运动可以远离喧嚣的都市,调整一下公式化的学习生活方式,改变单调而乏味的休息生活,调节人们的身心,即起到移情作用。

(1)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学会了享受生活。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现代化的工作效率给人们带来了充足的时间。生活的变化,节假日的增多,这时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体,以足够的时间和消费投资去享受生活。现在,利用双休日外出旅游的人增多了,城市周边的景点玩过之后,又有了新的追求。于是,一种国外很流行的健身方式被引入国内,这就是包括野外露营、野外登山、攀岩、速降为一体的户外运动。由于这项运动既充满挑战性,又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很快得到年轻人的宠爱,成为流行时尚。

三五好友一起背上一条主绳和几把铁锹,带上帐篷和睡袋,踏上崎岖的山路,去寻找一块陡峭的岩壁。走累了就席地而坐,渴了就喝一捧甘洌的溪水,饿了拿出随身携带的食物,旅途生活充满着趣味。

找到合适的岩壁,就可以打上“保护”,玩起攀岩,你能体验用自己的四肢与地球引力抗争。登上去滑下来,又重新寻找支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当你不断克服放弃攀登的念头,成功地站在峰顶时,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伟大。

太阳落山的时候,大家收起攀岩装备,找一块平坦的土地,支起帐篷、打开睡袋,开始为自己建造一个临时的家。这个家虽然狭小,没有宽大舒适的软床,不如都市的温暖,但它一样可以为你遮风挡雨;亲手为自己烹制一顿晚餐,围坐在露火旁仰望满天繁星,聆听自然界中奇妙的声音,会感到一切世俗都会离你远去,烦恼的事弃之脑后。也许,这就是户外运动的迷人之处。

(2)精神减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城市化的生活增加了个人与家庭的分离;人际关系淡漠,社会压力和情绪紧张都会紧随而至,出现了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老年孤独问题等。城市压力常以抑郁、焦虑、自杀、酗酒和吸毒的形式表现出来。更能表现城市区力的地方无外乎是酒吧这样的商业场所,这里可以说是城市人发泄情绪释放心情的忘忧地。城市环境中人口、交通、居住等的高密度,可导致城市生活的紧张节律;活动空间的狭窄,也给城市居民带来精神压力。随之孤僻、多疑和暴力行为等身体及心理变态的精神疾病,成为社会不安全和犯罪增多的重要原因。

到户外运动,人们可以用独特的方式减压。在舒适的都市生活和艰苦的野外生活中,我们可以分别理解幸福的含义从而更加珍爱生命。攀岩、登山也磨炼了我们的毅力,增强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使我们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经过户外运动的考验,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用全新的方式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3)“新”“奇”“趣”取代传统的休闲锻炼方式。为什么户外运动能够风靡全球?为什么人们对带有惊险、刺激的户外运动乐此不疲、如此着迷呢?一些社会学家的调查、研究结果也许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做出解答:站在世纪之交竞争日益激烈的门槛前,面临着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人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空间越来越小……

现实环境使得现代人应接不暇,持续的、不断增多的刺激,使人的感觉域限也不断提高。原来的感觉不强烈了,已不能适应人类的追求了。从20世纪70年代的交谊舞,80年代的迪斯科,到90年代的保龄球,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感觉需求水平。一方面,人们更加需要寻求刺激、发泄压力、释放能量,另一方面,对于一般性的刺激、享受。人们习以为常、不足为奇。这时,人们便开始追求更为强烈的刺激,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感觉和唤醒。而户外运动的兴起,正好满足了人类的这一移情需求。

人类在自然的怀抱中创造了文明,文明却正在使人类远离自然。也许是人类在远离自然的文明世界生活得太久了,在都市文明所带来的便捷中逐渐陷入身心的困倦之后,开始渴望回归自然。按捺不住心情的都市一族,首先渴望冲出都市文明的封锁,去和自然对话;还原人类作为大自然中一员的本色,表现人类最本质的能力。户外运动正好满足了人类的这一需求。

(4)感受刺激挑战极限。置身于户外,以带有“冒险”形式的户外运动成为人们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空间:江河湖泊游泳、水上摩托和冲浪运动,让人充分体验在蓝天碧水间风驰电掣、搏击海浪的潇洒,白浪蛮牛、激流皮划艇和白水漂流让你于万流奔腾中历经一泻千里、惊涛骇浪的激越;蹦极跳、攀岩运动又让人感受到了“跃向重力、扶格直下”的惊险;在山地自然这个博大精深、美丽而凶险的演练场里,我们抛弃了现代文明带来的舒适与慵懒,拥有了自然共存的能力,充分体会到一种回归人的本性与初衷、检验人的智慧与力量的乐趣……有干什么比求生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界中万物生灵所共有的本能呢?这也正是户外运动移情作用的精髓所在。

几乎所有有过户外运动体验的人,都在期待着下次的活动。如同三毛所说的一样:我出去了一会再回来,什么都没变。而从拥挤喧嚣的城市生活里出离一会,参加户外运动,再又回来,什么都没变。只有你的身心,却变得轻松又愉快。(www.xing528.com)

2.户外运动与社会适应

克服困难,不但能调节单调的生活,也是户外运动的基本精神。在进行户外运动时,遇到困难越多,越为有趣,如果一路平坦,则无可留恋。在人生的旅途中,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人类才会学习到“爱人”这一门功课,社会才得以和谐维系。对我们来说,如何进行户外运动比起行动的成败更为重要,而且大家受到“好朋友、好山、好水、好书”的支持,自然会了解“爱自然、爱人类的精神”,过一个充实而纯净的人生。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不会忘记他是社会的中坚分子。古语说,“有慈爱的精神,即有巨大的力量”,通过户外运动,我们都能从中学习到这个道理,变成一个为人所喜爱的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5种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自身潜能和财富,并且取得成就,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户外运动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复于某一个技术动作的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和体会对这一练习动作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行为主体价值进行不断的思索和体验,以达到自我价值体现的目的。人类只有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才能更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体现。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对新奇事物的不断探索和进取。人类对未知事物不可遏制的好奇感,让人想了解和尝试一切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寻求新奇,超越自我。然而现代社会提供给了人类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充足的自然安全保障,人们难有机会满足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体会。这就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补偿以得到平衡。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我们生活中的乐趣,主要是由我们的缺乏肯定性而来的。”户外运动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补偿方式。

在激烈紧张的社会中,人类需要一定的宣泄以求得心理健康,最佳的方式莫过于户外运动了。现代社会虽然为人们创造了广阔的行为空间,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日益淡漠,在紧张的工作节奏和繁忙的生活压力下,人们背负了越来越沉重的心理负担,心灵空间也变得更加狭小和闭塞。户外运动的刺激性、放纵性、宣泄性和冒险性,使它成为宣泄情感、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之一。

精神分析家认为,生活是人类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最佳防卫能力,通过升华可以把人原始的生物性本能提升到为社会所接受的创造性活动中来,从而减轻人的心理压力,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人类来自于自然,根在自然,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人类在追求着崇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过程中,也就逐渐脱离了原始狩猎和角力等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基本能力,即导致着人的生物性本能的逐渐退化,忽略了与自然间的交流。就像一棵树无论它的枝叶是多么的茂盛,它的树冠是多么的宽大,都离不开树根的滋润。同样人类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类就越需要回归自然。

当人的生活空间过于狭窄的时候,就会感觉拥挤。空间狭小也是人最不堪忍受的。当人们生活在一个窄小的空间里就会有封闭感、惩罚感。所以人类社会常常用缩小活动空间的方式(关监狱、蹲班房)来对犯罪者实施惩罚。然而,生活空间过大,人们也同样不能适应,人们会感到空旷、孤独、失去自由。所以生活空间必须适度。于是,走出户外,去参加户外运动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只要能够运动起来。可以想像,坐在有辐射的电脑前工作4小时后,居所被高楼大厦遮蔽而不见天日时;遇到无处不在的滚梯而又无法迈开脚步时,人会迫切地需要走出城到大自然中去吸取新鲜空气。

户外运动可以扩展人们的生活空间。当人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习惯在一定的狭小的空间里、在一张座椅里度过每天的主要时光时,户外运动就开始向你招手,它让你站起来,舒展四肢百骸,活动五脏六腑,摆脱四平八稳的生活,充实自己固有的生活空间,使你的微观生活空间变得丰富多彩。

户外运动更可以加大人们宏观的运动区域。人类的祖先就是一种喜欢户外活动的动物,但是,人们一旦进入了房屋内,就对房屋充满深信,恋恋不舍,尽管户外有耀眼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碧蓝的大海、巍峨的群山,人们在房子里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体育运动总是动员人们到户外去,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户外运动与绿草、森林、山麓、雪原、河川、海洋以及鸟兽都是亲密的朋友。人们可以登山、攀岩、探险、横渡、漂流……在人类现实生活中没有一项其他活动能比得上户外运动给人以那么大的活动空间,因此只有在户外运动中人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显现出自己天真烂漫的本原,而这种本原千百年来竟被“文明”“高雅”“风度”包裹得那么严实。

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文明社会。“自然”只能以户外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户外活动使人类的身心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对自然之爱重新体验。新闻媒体更是把体育比拟成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来吸引观众,有个体捉杀对象,像足球比赛等。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个人的愿望,国家的愿望,地区的愿望乃至洲际的愿望,被划分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年轻气盛、热情狂放的青年学生们的心理活动也在这场战争中使“本我”得到尽情的宣泄和展现。

户外运动既是一种个体活动,又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它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是多向性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情感的体现。

社会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心理健康的水平,所以开设户外运动课程强调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户外运动的实践性很强,对于发展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能力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相比的,有它独特的功效。游戏的情境、集体的团结协作、竞技项目的优胜劣汰,这些社会性很强的特点都可以在教学模拟学习中得到,使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对社会、集体的关心意识得到加强,而且这种能力会不自觉地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合作与竞争也正集中体现了当今社会的特点,建立有序社会的两大主题。通过户外运动让人们学会有序的竞争,合理的交往法则。在小学阶段,通过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表现出—定的合作行为;在中学阶段,注重学生对运动角色和道德行为的识别;而在大学阶段,我们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心理健康的诸多定义中、最普遍的一种观点就是以是否适应环境来划分健康与不健康的心理。(日本)松田岩男先生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与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社会适应的标准的主张者柯尔曼认为,认定一个人是否健康就看他的行为与环境是否相协调,或者说他的人际关系是否恰当,是否合乎社会要求。另有学者在考察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后认为,心理健康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社会适应良好。可见社会适应的重要性。通过户外运动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所谓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