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寺观恒产的构成与影响

中国寺观恒产的构成与影响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来说,寺观恒产的构成包括恒产的形成与结构两个方面。佛寺恒产形成最早、实力最强、影响也最大。宋元而下,寺院大多拥有相当数量的恒产,并享有豁免赋税徭役的优越权利,形成了独立的经济集团。藏传佛教寺院的恒产形成于约十一世纪中叶之后。恒产的结构主要包括田地、作坊、牲畜、牧场、邸店等成分。牲畜主要是北方牧区及西部寺观的经济成分,有绵羊、马和牛等。

中国寺观恒产的构成与影响

一般来说,寺观恒产的构成包括恒产的形成与结构两个方面。

佛寺恒产形成最早、实力最强、影响也最大。东晋时期,高僧释道桓就在《释论》中指出当时的寺僧“或垦植田圃,与农夫齐流;或商旅博易,与众人竟利;……或聚蓄委积,颐养有余;或指掌空谈,坐食百姓。”[1]南北朝,寺院“穷极宏丽”、“资产丰沃”[2],而且“侵夺佃民,广占田宅”[3],显得唯利是图,咄咄逼人。至唐更是不断积累,势力极大,代宗时“凡京畿上田美产,多归浮屠”[4],以至发展到威胁国家财政收入的地步。宋元而下,寺院大多拥有相当数量的恒产,并享有豁免赋税徭役的优越权利,形成了独立经济集团。雍熙四年(987),宋王朝专设课利司,掌管京城诸寺邸店、庄园课利之物。元时,寺院常得到政府的田地资助,经济势力空前增强,同时寺院也加入到从事工商业的活动中来。明清时期虽有所遏制,但依然财力雄厚,田广地众。

藏传佛教寺院的恒产形成于约十一世纪中叶之后。至近代,寺院不仅成为当地的封建领主,而且还占有大量的土地、牧场、牧畜和其他生产资料。(www.xing528.com)

道教宫观的经济来源,早期主要依赖教徒的入道费和自愿的带家入道。后来随着道馆制度的兴起,宫观经济开始形成,一些道馆已拥有相当数量的恒产和供驱使的馆户。隋唐时期,由于寺院经济的刺激和李唐王朝对道教的偏爱,宫观经济飞速发展,与寺院相互抗衡。唐玄宗到处建玄元庙,各观准有道士37名,尽赐庄园、奴婢以供自养。宋元明清四代,道教一直很盛,宫观经济亦很兴旺,恒产也在不断增多。

恒产的结构主要包括田地、作坊、牲畜、牧场、邸店等成分。农业从来就在中国经济中占首要地位,因此田地也就成为寺观恒产结构的核心。一般来说,寺观的田地主要来源于购置,其次还有政府划拨和信徒捐舍的,但也有部分是强占来的。作坊虽不及农业的田地重要,但也是一种自产自销的有益渠道。作坊早先主要是碾和榨油,后来扩展到山货加工、开矿冶铁等。藏传佛教的寺院中也有这种情况。牲畜主要是北方牧区及西部寺观的经济成分,有绵羊、马和牛等。与此相关的就是寺观对牧场草山的占有,这以藏族分布地区的寺院最为突出。邸店主要包括酒肆茶楼和客栈,也有当铺、质库等,是商业经济的表现。由此看来,寺观恒产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门类的综合,表现出佛、道二教对传统经济的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