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寺观捐助:南北朝时期中国寺观文化中的重要收入来源

寺观捐助:南北朝时期中国寺观文化中的重要收入来源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寺观捐助除信徒在出家为僧为道时的捐舍外,绝大多数捐助来自于信徒及一般士庶临时性的捐助,这种支持数目不等,次数频繁,以捐助者本身的贫富程度而定。南北朝时,寺观林立,捐助成风。捐多积善的观念依然极大地鼓舞着人们的捐助热情、皇室、贵族、官僚、百姓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稳定的捐助群体,使寺观的捐助收入几乎成为主要收入渠道。此外,斋会、无遮大会和邑社,也属于捐助性质的布施活动。

寺观捐助:南北朝时期中国寺观文化中的重要收入来源

寺观捐助除信徒在出家为僧为道时的捐舍外,绝大多数捐助来自于信徒及一般士庶临时性的捐助,这种支持数目不等,次数频繁,以捐助者本身的贫富程度而定。

南北朝时,寺观林立,捐助成风。《魏书·释老志》引北魏孝文帝一道诏书曰:“内外之人,兴建福业,造立图寺,高敝显博,亦足以辉隆至教矣。然无知之徒,各相高尚,贫富相竞,费竭财产,务存高广。”这种状况到唐时继续风行,有增无减。尤其是三阶教宗把布施与修行联系起来,提高布施行为在宗教信仰中的地位,无疑对捐助是一种刺激和促进。《太平广记》卷493记载,“武德中,有沙门信义习禅,以三阶为业,于化度寺置无尽藏。贞观之后,舍施钱帛金玉,积聚不可胜计。……阗咽舍施,争次不得。更有连车载钱绢,舍而弃去,不知姓名”。宋元而下,虽然这种倾家荡产式的捐助稍有收敛,但捐助之风仍未降温。捐多积善的观念依然极大地鼓舞着人们的捐助热情、皇室、贵族、官僚、百姓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稳定的捐助群体,使寺观的捐助收入几乎成为主要收入渠道。

除信众的自愿捐助外,寺观还采用其他一些方式达到聚财敛钱的目的。据《佛祖统纪》载,南朝武帝笃信佛教,曾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中,令大臣用巨额钱物将他赎回,每次赎金均在亿万以上。另据《魏书·裴叔业传》载,北魏大臣裴植之母“舍身”沙门寺,后以钱帛赎回,也是同样的性质。他们所进行的舍身是充当寺院的奴隶,替佛服务以及布施财物。(www.xing528.com)

如果信众自愿捐助仅仅是一种钱财方面的支持的话,那么政府对各寺观杂税和徭役的免除,不但是一种数量庞大的捐助,而且还应该是一种政治上的支持。这种优惠政策在任何朝代都有,具有相当的连续性,同时它也是国家经济的一种流失和损失。不仅如此,有些寺庙还能得到国家财政的支持。《旧唐书·高祖纪》载武德九年(626)的一道诏令云:“诸僧、尼、道士、女冠等有勤练行、守戒律者,并令大寺观居住,给衣食,勿令乏短。其不能精进、戒行有阙、不堪供养者,并令罢遣,各还桑梓。所司明为条式,务依法教,违制之事、悉宜停断。”明清以后,政府对藏传佛教的一些“有口粮寺院”每年都予以固定的资助,也属于捐助范围。

此外,斋会、无遮大会和邑社,也属于捐助性质的布施活动。斋会是以食物施舍为主的聚会活动,源于印度的普施,南北朝时已很盛行。梁武帝就举办过水陆大斋和盂兰盆斋。此后,民间斋会一直相当普遍。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相国寺内万姓交易》云:“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分,莫不咄嗟而办。”又《四月八日》:“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无遮大会源于印度,是以布施为主要内容的法会,每五年一次。《梁书·武帝纪下》:〔中大通元年九月〕癸已,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因舍身。公卿以下,以钱一亿万奉赎。”这是最早的无遮大会。其后,陈武帝、陈文帝也都设过,《陈书·高祖纪下》:“庚辰,诏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大会,高祖亲出阙前礼拜。”无疑,每一次无遮大会,都会为寺院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唐宋以后渐为少见。辽金时期,北方民间兴起千人邑社组织,这是地方信徒为协助寺院举办各种佛事而结成的宗教社团,它分隶各个寺院,由寺主领导,一般是以家信徒为会员,会员负有一定的施财义务。这种靠民间捐助负担寺院全部开销的形式,其实与国家支拨没有什么两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