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教育问题:投入匮乏,硬件设施不足

甘肃教育问题:投入匮乏,硬件设施不足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省教育经费总支出243.39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40.3%。投入匮乏、总量不足,成为制约甘肃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尤其是硬件建设的功能配套不完备,学校普遍存在设施简陋,自然、理化教学仪器陈旧匮乏,音体美教学器材严重不足,风雨操场简陋未得到硬化,没有室内活动场馆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使得目前的教师编制数与实际需求严重错位和脱节,缺教师的问题普遍存在。

甘肃教育问题:投入匮乏,硬件设施不足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省民族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基本实现了“普九”目标,但是和全国、全省以及发达地区比较,存在较大差距,体系不够健全,发展水平不高,巩固提高任务仍很艰巨,要保持和全国教育的同步同质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面临许多巨大困难和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步伐缓慢,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甘肃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与全国及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省级财力总量不足,特别是民族边远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基础脆弱,社会发展程度又严重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大部分县(市)级财政收入入不敷出。2009年,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3380亿元)居全国第27位,全年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为604.01亿元,甘南州、临夏州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分别为5.46亿元、7.98亿元。2009年甘肃省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29.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80.1元,甘南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3元,临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9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积石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36元,其中保安族人均纯收入1780元,撒拉族人均纯收入1695元,全县农村的贫困面为45.1%,其中保安族贫困面为36.4%,撒拉族为49.3%。临潭县人均财政收入为3.87万元。甘肃省教育经费总支出243.39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40.3%。2008年全省人均教育经费总投入为915.61元,虽然地方竭尽全力投资教育,但远远不能满足甘肃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巨大需求。2009年积石山县拿出财政收入的98.75%投资教育,但人均财政收入仅为127.16元,人均教育投入为125.58元,以此可以看出地方发展教育的迫切愿望和窘迫境况。投入匮乏、总量不足,成为制约甘肃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学设备更新滞后

校舍建筑标准普遍偏低,设计简陋,功能配套不全,特别是5.12地震后,经初步检测统计,民族地区D级危房面积2001年为404761m2,2005年为397920m2,2009年为703707m2,建筑成本逐年提高,危房改造任务艰巨,资金缺口巨大。2008年甘南州小学、初中、高中危房面积分别达到42.43%、49.97%、51.69%,分别高于全省21.99、32.80、42.14个百分点,仅鉴定费用即高达600万元。剔除危房后,小学、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只有2.97m2、1.58m2,分别低于全省1.59、4.62个平方米。改扩建任务艰巨,初步估算民族地区需 亿元。临夏州D级危房有89.7万平方米,占全州校舍面积的52.3%。永靖县中小学校舍总建筑面积25.7087万平方米,危房面积23.1万平方米,其中D级16万平方米,高达校舍总面积的62.23%。新建寄宿制学校大部分条件简陋,宿舍紧张拥挤,住宿楼没有基本生活设施,楼内无上下水、卫生间和取暖等基本生活设施。临夏州积石山县一所寄宿制中学不足8平方米的危房中挤住着20多个学生,由于缺少宿舍,还有部分学生拥集在活动板房中,存在安全隐患。

公用经费标准偏低,仅能维持基本运转,无力更新教学设施设备,特别是在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表现尤为突出。国家下拨的公用经费以学生数为标准,造成小规模学校特别是百人以下学校运转困难。寄宿制学校在日常开支方面远比非寄宿制学校大,下拨的公用经费更显得捉襟见肘。这个问题在取暖期长的地区尤其突出。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如甘南大部分县市及临夏州和武威天祝县等民族地区学校一般都地处高寒地区,地广人稀,交通极为不便,一切生活物品要依靠外地供应,运输成本大,海拔高、高寒阴湿、无绝对无霜期,取暖期长达7至9个月,公用经费显得尤为紧张。天祝县炭山岭镇阿沿沟小学学校采暖期多在7个月,除去寄宿制学校正常开支,仅用煤一项一年可达30吨。随着煤价上涨,学校一年用煤的花费比每年下拨的公用经费高出一倍多,学校正常运转难以为继。

由于投入缺乏长效机制和有效支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层次、水平不高,绝大多数学校是在“普九”过程中通过国家的项目和工程建设而成,无后续发展费用。尤其是硬件建设的功能配套不完备,学校普遍存在设施简陋,自然、理化教学仪器陈旧匮乏,音体美教学器材严重不足,风雨操场简陋未得到硬化,没有室内活动场馆等问题。部分学校没有生物、理化专职实验员。

教育信息化设备数量不足,已有的设备陈旧老化,绝多数农村、牧区学校的信息化程度仅为远程教育项目所配的“模式一”“模式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许多学校的计算机课按要求开设,却只有一两台计算机,且配置老化,教师只能在黑板上画图讲课。部分乡镇中心小学配备有计算机教室,但周边村小基本没有配备。甘南州碌曲县远程教育一二类模式虽已基本覆盖到全县,但现已老化陈旧不能正常使用,三类模式只有县直学校配备。

(三)教师数量不足,缺编现象严重

目前全省民族地区教师编制是2003年核定的,这几年随着适龄儿童入学率的提高,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原有教师数量已不能满足学生急剧扩张的现实需求。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课程设置门类增加,客观上也要求教师数量的增加,同时由于一些地方如永靖和积石山的一些边远山区和牧区,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客观上也要求保留一些规模较小的教学点。这些因素都使得目前的教师编制数与实际需求严重错位和脱节,缺教师的问题普遍存在。目前普遍缺少的专业课教师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中学生物、地理物理等学科教师,甘南藏区特别缺乏精通汉语的双语教师。为了应对教师缺乏的问题,各县不同程度产生了大量代课教师,这些教师为当地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何对其合理安置和招录成为地方政府亟待解决而无力解决的大事。

同时由于寄宿制学校附加编制未落实,相关的生活指导教师、保安人员、医务人员、炊事人员、心理健康教师等没有编制,学校没有专门、充足的经费,个别学校只能从有限的公用经费中聘用为数有限的生活辅助人员,这些人员由于收入低下,工作不稳定。目前大多数寄宿制学校只能依靠专任教师去承担这些工作,教师负担极为沉重,工作从早上5点持续到夜里11点,尤其小学低幼年级由于学生生活能力差,教师几乎不分昼夜的工作,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据甘南州碌曲县反映,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一些农牧民将四五岁幼儿也送到了寄宿制学校,给学校增加额外负担,教师基本承担了保姆、家长的全部角色,一些教师或班主任常常为学生垫付医药费用。寄宿制学校管理难度大,一是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缺失;二是部分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三是校外安全管理责任重大,寄宿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节假日回家返校中存在天气变化、交通安全等问题。

特岗教师客观上充实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他们的教学能力总体上得到当地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认可,目前首期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满,如何妥善安置成了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比较棘手的问题,按照中央的有关政策要求,三年后这些教师经考察合格后继续留当地任教,但由于省级没有如期下达编制,地方既无编制也无财力,这些教师的继续留用已经面临困难,亟待解决。

所以急需科学核定新的教师编制,落实基本编制,增加附加编制。

(四)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

民族地区农村80年代民转公教师,知识老化,理念落后,年龄偏大,跟不上时代发展,不能适应新课改需要;同时一些校长反映,教师专业化入口标准过于宽泛,不够严谨,非师范类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太过容易,部分新录入教师尤其是非师范类教师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教师内部学科结构不合理,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藏语文、蒙古语文和哈萨克语文专业教师过剩,藏语类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专业教师紧缺,教师教非所学、跨学科任教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五)教师办公生活条件简陋,待遇亟待提高

农村教师住宿困难,基本上一间宿舍既是办公室又是卧室,缺乏基本生活设施,一些学校甚至是2到3人同住一间宿舍,在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校外借宿现象比较普遍,教师租住在农户家中,与城市教师差距较大,安居才能乐业,这种情况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普遍反映高级职称比例分配低,指标较少,部分教师条件达到但是没有名额评不上,另外农村教师评先进、荣誉、进修培训机会较少,这些评定条件对他们而言显得较高。甘南教研员在评优选先上不能与一线教师同等对待,影响了教研机构职能的发挥,民族教育研究缺乏专业教研人员。

教师基本津贴和班主任津贴自20世纪80年代确定以来,至今未变,基本津贴差额为3元(5年)、5元(10年)、7元(20年),班主任津贴为15元,随着物价上涨和整体工资水平的提高,津贴差距过小,绝对数量过小,根本不足以体现现在教师劳动的实际贡献和差别。(www.xing528.com)

部分地区没有落实绩效工资制度,临夏州已经提高公务员及教师的津贴补贴,他们认为不应该再给教师增加绩效收入。同时临潭县认为应该将绩效工资扩大到学前和高中学校。

一些教育部门负责人认为,在教师缺额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边远农村地区代课教师实际上填补了教师不足、支撑了基础教育的正常运转与发展,所以简单一刀切直接清退代课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代课教师中也有部分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付出的劳动与正式教师同工不同酬,是正式教师工资的1/3、甚至1/4,如果不予妥善解决代课教师出路和待遇,将不利于地方社会稳定。

农村教师培训机会少,特别是缺少到省上和省外教育发达地区接受高层次学习培训机会;短期的临时培训多而实效性差,中长期系统全面的培训学习机会少;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名额到达基层的数量寥寥无几。

(六)寄宿制学校学生上学成本加大,生活补助标准过低

由于物价上涨,学校水、电、煤、饭菜等价格上涨,后勤机构运行成本加大,学生生活消费支出增加,加之寄宿制学生节假日数次往返学校也需要增加额外的交通费用。致使学生寄宿后比走读时支出渠道增多、消费总量增加。许多农牧民家庭生活收入来源有限,学生寄宿后上学成本的增加,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个别家庭甚至出现了因学致贫的现象,再加上上学路途交通安全等因素,导致了一些地方出现了新的辍学现象和辍学率的反弹,给地方的控辍保学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中小学生尤其是初高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期,营养需求的高峰期,每天至少需花费10至15元才能满足温饱。由于大部分农牧民家庭并不富裕,能够提供的贴补十分有限,不少学生基本完全依靠国家补助维持全部生活,国家的补助生均仅有4元/天,远不能满足需要,部分贫困家庭寄宿学生因此常处于半饥饿状态,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

(七)“双语”教材内容设置陈旧,错漏较多

学校教师普遍反映藏汉“双语”教材错漏较多。由于编译者对术语概念理解的偏差,或“双语”转换不熟练,或夹杂使用拉萨方言、口语和音译,造成了教材中一些术语翻译错误语言不规范、前后不一致。编排、印刷中出现的错误较多,包括缺少段落章节、例题没有选项,地图和历史事件年代打印错误等。

语文教材不少选材内容脱离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生活实际经验,学生完全没有听过、见过,虽然有一些直观的插图,但少而粗糙,教师又缺乏必须的教具、挂图或多媒体资料,学生理解困难。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和小学教材中增加了试验、实践、拓展学习等训练学生素质的内容,但对于还没有完全过语言关和刚过语言关的学生来讲,理解、实施也比较困难,对教师而言同样感到难以把握。此外,藏语学科教辅资料缺乏,教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等无法把握。

小学课程设置多,负担沉重,影响教学质量。小学加设英语后学生学习三门语言,课程量大,学习负担重。为保证汉语文、民族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课时足、学习成绩高,必然导致压缩其余学科课时量,有些课程虽然开设但质量不高,造成小学与中学的学习脱节。

(八)民族地区教育体系不完善,结构失衡

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缓慢,适龄儿童入园率低,直接影响了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甘南州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93%的农牧区幼儿无法入园,2008年幼儿入园率为15.09%,低于全省25.71个百分点,学前一年、三年幼儿入园率分别只有40%、14%;“双语”学前教育几乎空白,幼儿汉语基础缺失,致使进入小学后无法适应“双语”教育。临夏州2009年幼儿入园率14.1%,低于全省26.7[3]个百分点。仅有的几所幼儿园设施简陋,设备匮乏。特别是积石山的唯一一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300多个,场地简陋拥挤,几乎无幼儿活动器材,教学模式小学化倾向明显,室外活动场地未硬化,缺乏基本的办园条件,教具玩具严重缺乏。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2009年甘南州、临夏州高中阶段普职比例分别为6.6:3.4和7.5:2.5。与全省5.8:4.2[4]的比例仍有较大差距。部分地区如积石山县普职比为8.3:1.7,临潭县为7:3,与全省差距更大;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2008年全省教育总支出为237亿,职业教育总支出为16.23亿元;实训条件简陋,双师型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结构单一,难以引进专业教师和拓宽专业门类,学生素质总体不高,限制了就业能力,特别是民族地区学生由于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的独特性,在异地就业适应当地生活困难,制约了民族学生就业率的稳定和提高。甘南州临潭县职业中学2008年国家只投资了350万元资金,只有两名双师型教师,无一名专业指导教师,专业单一且无力更新,专业设备陈旧,无实训基地,服务当地经济的能力很差,学生就业的稳定率和满意度不高。

甘肃省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26%,但民族高校仅占全省高校数的2.9%,学生数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数的8.03%,[5]从甘肃和全国来看,民族类高校建设滞后,民族考生高考升学渠道和选择学校、专业十分有限,就业面狭窄,甘肃民族考生的选择仅限于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全国的六所民族高校;专业仅限于一些文史类专业和民族语言类专业,与普通类学生相比存在高考选择机会不均等不公平,特别是选择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缺失。民族学生由于语言及所学专业等因素的限制,可供选择的就业领域岗位明显偏少,绝大部分民族学生返回生源地寻找就业机会。高等教育就业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积极性,制约了基础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的提高。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本省唯一一所省属民族高校,承担着为甘肃民族地区培养中小学双语师资的重任,但由于基础薄弱,资金短缺,改善条件难度较大,环境艰苦,待遇偏低,引进人才渠道单一、难度较大,人才流失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所需资金高于其他高校,缺乏学科与专业带头人,影响学科与专业建设,学校规模偏小,学科专业设置狭窄,双语类专业缺乏,理工类“双语”教师紧缺,同时由于生源素质低且层次不齐,严重制约了民汉兼通型双语中小学师资的培养,降低了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九)各少数民族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少小民族和散居民族教育发展滞后

甘肃省各少小民族各学段入学率相对较低,人均受教育年限偏低。积石山县保安族初中入学率为87.5%,高中入学率为24.5%,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3.3年;撒拉族的初中入学率为65.3%,高中入学率为16.4%,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2.9年;全与甘肃省的7.04年、临夏州的4.6年、积石山县的3.5年相比,差距较大。

甘肃省大部分少小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群众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影响,教育观念较淡薄,支持教育的热情不高,对子女教育尤其是女童教育不够重视,加之农村贫困面大,家庭子女多,对子女就学的经济保障能力极其有限,许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让孩子上完小学后即在家务农或跟随父母外出打工,甚至一些地区还存在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上学的现象,造成学生流动性大。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女孩子还存在早婚、私婚现象,十五六岁女学生辍学现象普遍。教育观念差、经济水平低、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导致了各类学校辍学现象仍较严重,在校生巩固难度大。

甘肃省各少小民族聚居区教育投入长期不足,办学条件差是突出问题。特别是少小民族聚居的东乡和积石山县均属于国贫县,虽然有国家、省上的扶持,但由于地方财力困难,普遍存在校舍不足、危房比重大、欠账多、教学设施短缺的问题,随着“普九”目标的实现,初高中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部分学校校舍不足,仪器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影响着少小民族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甘肃省各少小民族高中教育质量不高,高考上线率低。2009年积石山县高考考生数为994人,其中少小民族考生报考90人,本科上线仅有2人,保安族、撒拉族各1人,上线率仅为2.2%,远远低于全省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