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青岛旅游文化场所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青岛旅游文化场所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位于青岛市南区太平路。1887年重修后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1882年由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出版社和崔子范共同投资700万元兴建。青岛山炮台遗址展览馆旅游文化场所。青岛海军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南区莱阳路8号,是中国唯一的海军博物馆,1888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展出。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在此举行。1882年石老人景区曾被评为青岛市十大景观之一。现已成为青岛著名的度假休闲地。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青岛旅游文化场所

天后宫青岛民俗博物馆) 道教宫观。位于青岛市南区太平路。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明崇祯末年、清雍正年间、同治四年(1865)多次重修,并扩建大殿和戏楼。1836年重建大戏楼。占地约3415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依次为戏楼、二进门、天后殿、龙王府、督财府、二配殿。1882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87年重修后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崔子范艺术馆 主要收藏著名国画家崔子范艺术作品的文化场所。馆址在市南区徐州路。1882年由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出版社和崔子范共同投资700万元兴建。1884年7月竣工。占地6647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采用全封闭式,设有地下画库和8个大型展厅。馆藏崔子范捐赠的个人作品300件,明清书画30件,青岛出版社藏书画368件、砚台120方。

青岛山炮台遗址展览馆 旅游文化场所。位于市南区青岛山炮台遗址处。1887年建立。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设有胶澳设防、胶州湾事件、德国的殖民统治、日本的军事管制、苦难与抗争、五四运动与青岛等6个展室。展览以图片、实物为主,反映了20世纪早期德国和日本对青岛的统治历史

青岛海军博物馆 位于青岛市南区莱阳路8号,是中国唯一的海军博物馆,1888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展出。馆内设有军服礼品展厅、武器装备展区和海上展舰区。展出面积4多平方米,馆藏文物数千件。

青岛市海洋科技馆 中国最早普及海洋科技知识的专业博物馆。位于市南区莱阳路。由水族馆、南极馆、海洋生物标本陈列馆、淡水鱼馆、珍稀水生动物馆5个分馆组成。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展出活水族100余种,动、植物标本约2000件,馆藏标本2万余件。有各种海洋植物、珊瑚、贝类、虾、蟹和个种鱼类、海龟、海兽及巨大的抹香鲸等。展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演变过程,是海洋知识普及的主要场所。年接待观众50余万人次。

第三海水浴场 据市园林环卫办的冯主任介绍,这次改造共拆除原有的木建筑大约5000平方米,海滩面积扩大了1万多平方米。改造后的三浴视野更开阔,建筑更别致,加上木栈道通过此处,新的三浴将成为市民又一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田横岛旅游度假区 旅游度假区。位于即墨田横镇东南,横门湾内的田横岛上。1881年田横岛列入全国26个试点开发岛屿之一,1882年由山东三联集团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初称田横岛度假村,后改现称。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即墨温泉度假区 著名热水泉。位于即墨市温泉镇东温泉村。原名汤泉,俗称汤上。全国著名疗养胜地和风景游览区之一。汉代时已相当著名,在此曾封温水侯国。水温高达830C度。泉眼很多,大者如拳,小者如豆。水内含有盐、硫、溴、砷等十多种矿物质和元素。东汉科学家张衡、明代名医李时珍均有治病记载。对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早期心血管病等均有显著疗效,被誉为医疗矿泉。在地热发电、蔬菜温室、水产养殖等方面也有利用。建有青岛工人疗养院等多处疗养院所。

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位于青岛前海至崂山之间,东起中韩街道石老人村东部边界,西至南京路与东海路交界处,北起金家岭山南坡,南至海滨,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1882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以山海风光、啤酒文化、渔村民俗、美食购物、海洋娱乐为主要特色,划分为综合服务区、海上公园及海上游乐区、度假别墅区、啤酒文化城、高尔夫球场健身休闲区等功能小区。主要景观有石老人、康有为墓、浮山等。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在此举行。1882年石老人景区曾被评为 青岛市十大景观之一。

仰口旅游度假区 仰口旅游度假村位于崂山风景名胜区,附近有太平宫、觅天洞、白云洞、寿字峰等景观和名胜,仰口海水浴场可进行沙滩浴、日光浴、海水浴和其他娱乐活动

田横岛度假村 位于黄海横门弯口的田横岛,面积1.46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历史之岛,得名于汉初的一位英雄田横。岛上现已建有宾馆、娱乐设施。可进行狩猎环岛游、海上垂钓、海上冲浪、海上跳伞等活动,还有游乐场并开展斗鸡、斗羊、赛狗等比赛。现已成为青岛著名的度假休闲地。田横岛度假区范围由陆域、岛屿、海域三部分组成,陆岛总面积约8.8平方公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田横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厚实的文化底蕴,目前田横岛度假区以旅游为核心的经济已初具规模。田横岛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至今保留着田横五百义士墓并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有“螺顶日出”,“龙兵过海”,“横门夕照”等景观及田横像、田横祠、兵马俑海神娘娘洞、黑木群雕等景点。田横岛石奇水秀,是垂钓、游泳帆船、摩托艇等海上运动项目的极佳场所,同时也是历年啤酒节、摄影比赛、钓鱼节、樱花之旅、妈祖庙会等大型活动的首选之地。三联集团投资逾3亿元人民币,使田横岛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组建了航运和航空公司,完成了大型绿化工程,建起了中国苑、九龙居、梦海园、别墅区等50多座建筑,组建了一个娱乐中心、七大俱乐部,吃、住、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基本满足接待需要。到田横岛旅游可乘坐济南、潍坊、青岛至田横岛的旅游专线车,也可从济青高速路、烟青一级路直达。游览最佳时节是3月份至11月份。田横岛保留了很多古齐鲁文化传统和古渔家民俗,义士墓、悬羊击鼓林、妈祖庙、老仙洞、渔港码头等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民俗旅游景点。

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 位于胶南琅琊镇,东临龙湾,西靠琅琊镇,北依车轮山,南有千古名胜琅琊台,与青岛隔海相望。琅琊台位于胶南市琅琊镇东南5公里处,为一耸立的山丘,海拔183.4米。三面环海,西北为一小片平原,是著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琅琊台“因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早在战国之前就已闻名于世,著名的《山海经》中就有关于琅邵台的记载:“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史传琅琊台最早为越王勾践所建。据《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记载,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为了统领被吴战败的齐地,遂从会稽迁都琅琊,并在城东南5公里的琅琊山上筑台。台顶营造“望越楼”,以南望会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8年东巡郡县,封禅泰山,遍把齐地八神,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因四时主词建于琅琊台上,故“南登琅琊”。秦始皇到琅琊台后,为这里秀丽的山海风光所吸引,遂迁3万户百姓,重筑琅琊台。

经数年营造,终于建成了秦王朝在函谷关外规模最大的宫殿群——琅琊台行宫。《水经注》对琅琊台的规模有记载:“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里,傍滨巨海,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可见其规模宏大,壮丽无比。西汉末年,琅琊台建筑毁于地震,从此渐被湮没。明万历年间,诸城知县颜悦道在台顶修建海神庙和礼日亭,后人陆续树碑,史称“七十二通龙头碑”,后庙、亭、碑尽毁,仅台基保存完好。自山腰以上,3层台基层次分明,均系夯土筑成,部分地段由砖、石所砌,上中常发现秦砖、汉瓦、陶片。山南、山北还发现了筑台时铺设的陶制水管,台下海边还有蓄水池。琅琊台最珍贵的文物是秦刻石,据《史记忖已载》始皇令筑琅琊台后,“立刻石,颂秦德,明德意”,刻石立于琅琊台上,故名“琅琊刻石”。刻石全文486字,其中正文288字,附文207字,其文二字一韵,四字一句,文笔流畅,言简意赅。正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字内的丰功伟绩,附文记录了李斯、王绾等10个随从大臣的名字及议立碑刻的事迹。

据传,碑文出自李斯的手笔。始皇死后,秦二世亦循其父踪迹巡游天下,在始皇碑刻旁加刻文字。因年代久远,到北宋时,琅琊台始皇颂德碑已亡失大半,仅存从臣姓名。二世碑亦已迸裂。清乾隆年间,诸城知县宫懋让为防止石碑迸裂,用铁箍将裂石束住。此时,碑文仅存80余字,后铁箍锈折,二世碑遂迸散无踪。直到1822年,诸城县教育局督学王培枯受命两次到琅琊台寻找,终将残石找回。先藏于诸城教育局,解放后珍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秦代刻石10余处,现仅存两处,其中泰山顶所藏残碑,仅存10字。琅琊碑保存84字,且字形、笔法均优于泰山刻石,实乃国之瑰宝。登台观海,是琅琊台一大胜景。琅琊台三面环海,东北侧是绵延5公里、碧波银浪的金沙滩,海中有“苍然夺目,例如画屏”的灵山岛。西南侧琅琊古港古风犹存,观沧海日出,看蜃楼海市,由古至今,不知引来多少人。20世纪80年代,琅琊台风景名胜区逐渐恢复,在台东部修建了秦汉风格的望越楼,上置铜铸越王勾践塑像。台下则依山新建徐福殿,雕梁画栋,衬着郁郁葱葱的山岭,显得格外古朴,尤其矗立的碑刻和徐福上书秦始皇群雕像,更为琅琊古台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琅琊台古有我国五大港口之称,因秦始皇三度东临,筑台并遣徐福东度求仙,开启中日文化交流先河而蜚声海内外。现经过开发建设,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琅琊台风景名胜旅游区.琅琊台前的斋堂岛因秦始皇登临琅琊台在岛上斋戒而得名。距陆地仅0.4公理。面积0.4平方公里。岛上有三个自然村,街道整齐,房舍一新,树木苍翠,景致宜人,是胶南市最富裕的海岛村。岛上居民以捕捞为业。民俗观光旅游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 薛家岛旅游度假区是山东省人民政府1885年11月批准设立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度假区内阳光、大海、沙滩、绿地交相辉映,是海上游乐、陆地游玩、夏季游泳、冬季游览的旅游胜地。度假区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半岛,海岸线长54公里,东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南部为丘陵,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横卧在黄海之滨。年平均气温12.5℃(冬季:0.3℃,夏季:23℃),年平均降雨量750mm,全年气候湿润,气温适宜,四季常青。薛家岛旅游度假区可分为山里景区、金沙滩景区、银沙滩景区及竹岔岛景区。其中最长的一处因沙质金黄故得名“金沙滩”,长3.5公里,宽300米,水清滩平,沙细如粉,已辟为海水浴场,是目前旅游度假区中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有国际钓鱼基地。被誉为“黄海宝石”的竹岔岛。有潮起水隔,潮落相连的连三岛。宋代古战场窟窿山。还有黄庵日出,上泉晓钟,志门夕照等美妙的古八景。

青岛栈桥 青岛的象征,位于青岛湾中,与市内最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栈桥初建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82年),是青岛最早的码头。经1831年改建和1885年整修,现宽8米,全长440米。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两层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顶飞檐,题名“回澜阁”。栈桥划波斩浪,像一条长龙横卧于碧海银波。循桥渐入,仿佛走进大海的怀抱;伫立阁旁,层层巨浪澎湃涌来,拍打堤坝,击起万千碎玉;进入阁内,沿螺旋楼梯登到楼上,四周尽是宽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宜人风景,“飞阁回澜”因此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秋天涨潮时,尤以西部岸堤景色最佳,海浪拍岸,激起数十米巨浪,轰然作响,蔚为壮观,退潮后,海水后退一百米,礁岩沙滩上满是赶海挖蛤蜊的游人。近年来,青岛开展了“挽留海鸥”活动,每到秋冬风平浪静时,成千上万只海鸥在湾内低飞回翔,与蔚蓝的天,远处的回澜阁、近处观景赏海的人们构成一幅和谐画卷。桥北沿岸辟为栈桥公园,园内青松碧草,花木扶疏,并设有回廊石椅,与沙滩礁石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入夜,华灯齐放,桥上、岸上如株株玉兰盛开,水中波光粼粼,与远处的“琴屿飘灯”遥相辉映。

栈桥海滨 前海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游人漫步与栈桥海滨,可见青岛外形如弯月,栈桥似长虹卧波,回澜阁熠熠生辉。所谓“长虹远引”、“飞阁回澜”所指即此。远处,小青岛小桥如螺,岛上树影婆娑、绿阴浓浓,一座白灯塔亭亭玉立。湾东侧和北侧,红瓦绿树交相辉映,各式建筑参差错落的分布在海峡坡地之上。湾西侧的现代化高层建筑紧靠海岸拔地而起,壮丽恢弘。沿岸的防波堤由花岗岩垒砌,高出水面10余米。涨潮时,惊涛拍岸,激起簇簇雪白浪花,引来无数游人观看;潮退后,赭色岩礁和金色沙滩露出水面,海滩上满是赶海拾贝的游人。近几年,青岛开展了“挽留海鸥”的活动,每逢风平浪静之时,成千上万只海鸥在湾内自由翱翔,使美丽的青岛湾充满了勃勃生机。海湾的堤岸处是景色如画的栈桥公园,圆内青松覆盖、绿草如茵,藤绕长廊、芳溢花圃。圆中设椅座甚多,专供游人休憩。由公园中突入海内的前海栈桥,北与中山路相接,向南一直伸入青岛湾深处,尽头的回澜阁,翘角重檐,别致非凡。栈桥建桥已逾百年。

1881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奉调率兵移驻青岛后,先在青岛村(今人民会堂处)修建总兵衙门,然后在前海处搭起一座长200米左右、铁木结构的简易码头,当时只供军用,故名栈桥。188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为运输自欧洲而来的军需物资,遂将栈桥加以扩建。桥身延长到350米,北段改为石砌筑基,水泥铺面,南段下立钢制桥架,上铺木板,并设轻便铁轨。后来,大港码头(今青岛港)建成,栈桥便不再作码头之用,开始向游人开放,成为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

1838年8月,国民党市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延长至440米,桥宽8米,桥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浇灌,水泥铺面。桥难段增建一个三角形防波堤,堤上建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双飞檐八角“回澜阁”,阁顶为金黄琉璃瓦覆盖,阁内为二层环形厅堂。整个工程至1833年4月竣工,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胜景。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栈桥的保护。

1884年底至1885年4月,对栈桥进行了全面整修,使整个栈桥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更加雄伟壮丽。整修以后的栈桥,桥体更加坚固美观,桥面宽敞,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桥灯相峙而立,入口处铺砌花岗岩台阶,整个桥体焕然一新。白天,桥上游人如织,或凭栏远眺,欣赏大海的风采,或流连于回澜阁内,观赏陈列的艺术精品。傍晚,夜幕底垂、华灯初上之时,满桥生辉。放眼望去,远处偶有渔火闪烁;近海处,霓虹到映,彩色绚丽的光尾,随波摇曳。四周万籁俱寂,唯有涛声。栈桥西侧湾内,两端礁石突起,中间为一沙岗,沙质细软,被辟为青岛第六海水浴场。

以前此浴场十分简陋,20世纪80年代,市政府出资修建,遂使更衣设备齐全。更衣处上层建旅游商场,为游人提供购物、餐饮之便。每到盛夏,来此浴场海泳者,络绎不绝。栈桥东侧湾内,近年来填害造陆,将兴建一个大型综合性旅游景点——水晶城。水晶城分地上、地下两大功能区。上、下建筑有机结合,错落有致,相映成趣。游人在水晶城内可直接观赏世界各地的珍奇鱼类和海洋生物,水晶城内还有美食城、商业城、康乐城等。

小鱼山 海拔60米,面积2.5公顷,绿地面积2.1公顷,绿地率84%。山虽不高却能远眺,登山俯瞰,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海水浴场、八大关等景观尽收眼底;山虽不大却因地处市区而颇显突出,为游人视线所瞩。小鱼山主建筑为“览潮阁”,三层八角高18米,与前海栈桥的回澜阁遥相呼应。阁内有螺旋式的楼梯,外设护栏平台,人们可沿平台绕阁一周,饱览“蓝天、碧海、青山、绿树、红瓦、黄墙”这一青岛的独特风貌。山之西坡有一挑檐式六角亭,因站在亭内可一览碧波荡漾的汇泉湾,故取名“碧波亭”。东面是四角的“拥翠亭”,其风格与“碧波亭”相似。上述三处的匾额皆由著名艺术大师吴作人先生题字。整个小鱼山公园的建筑设计围绕“海”的主题,突出了“鱼”的图案造型,构造新颖,使古典园林呈现着时代的气息,使自然美、建筑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在建筑风格上颇具特点。山坡南面有代表青岛欧式建筑风格的微缩景观。

青岛国际啤酒城 号称亚洲最大的国际啤酒都会。啤酒城位于香港东路与海尔路交叉路口,占地35公顷,分南、北两大功能区。南区为娱乐区,北区为综合区,现在到啤酒城的游乐项目除喝啤酒外还可以进行大型游乐活动,北部综合区已建成大型游乐场——环宇世界,内有许多国际先进流行的游乐设施,最出色的就是双向往复式过山车正门位于南区,一进大门,一座高大的标志性雕塑——溢满全球,雕塑由一个大型高脚杯矗立于圆形的水池中央,高脚杯被做成为世界地图的图案,啤酒沫从杯中不断地溢出,上有青岛啤酒商标,寓意十分深刻。在水池后面有一半月形石壁,上有“国际啤酒城”五个大字。夜幕降临后,彩灯、喷泉、水柱相映成趣无比绚丽。

青岛海豚表演馆 青岛市海豚表演馆是由青岛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一座综合性表演场馆。1886年在国务院组织的评选活动中海豚馆荣登榜首,评为中华之最,被授予中国第一座海豚表演馆的称号。该馆系一座集饲养与表演功能于一体的海豚表演场馆,列入《中华之最》和《中华荣誉大典》,按照规划,该馆将拥有各种表演海兽三四十只,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之最。海豚馆于1885年5月建成,同年7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200平方米,总投资4600万元人民币,是一座白蓝相间的船型建筑。海豚馆建筑造型十分奇特,尤其是正门的设计更具特色,一个高达33米的叉状立柱矗立在门顶。海豚馆楼分3层。室内表演场可容纳800名观众,有先进的调节水温的控温系统,一年四季都可以观看海豚的表演。室外表演场可以容纳1800个座位,场内座椅呈扇形排列,在“扇轴”的位置就是长22米、宽11米、深5米的海豚表演池。馆内除了表演区外还有调教池、化验室、饲养间等,在一楼的餐厅可以为游人提供餐馆服务,并可透过玻璃墙由水下观看海豚的表演。目前这里是中国除香港以外地区唯一的海豚表演馆。

小青岛 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青岛,德占时期被称之为“阿克那岛”。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亦称“琴岛”。位于青岛湾内,距岸720米,面积0.012平方公里。海拔17米,与栈桥一样,为青岛的象征。德国占据青岛后,于1800年在岛上建立一座灯塔,为往来船只进出胶州湾导航。解放后,对灯塔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增高了塔身,现高15.5米。塔身白色,为国内外船舶进出胶州湾的重点航标。每当夜幕降临,灯影与波光交相辉映,飘飘如梦,形成青岛的一大胜景-“琴屿飘灯”。日本人二次侵占青岛时据为军事基地,并修筑长377米、宽8米的堤坝与陆地相连,成为陆连岛。1888年辟为公园,园区内盛开百花,黑松遍布,岛上建有琴女雕塑和造型别致的花廊、水榭、凉亭等,使小青岛更加妩媚动人。

青岛电视塔 位于太平山北麓,依山而建,曲径蜿蜒,榉树葱郁,故称“榉林公园”。1884年建成,占地380亩。建有人工湖、母子像、走廊、榉林乐园等设施和景点。20世纪80年代在海拔110米处新建一座旅游观光电视塔,塔高230米,堪称“中国第一钢塔”,在世界上仅次于巴黎埃菲尔铁塔和日本东京电视塔。主体全部钢结构,具有电视接收发射和旅游娱乐多功能。乘高速电梯升至160米的旋转餐厅,可眺望海上日出,海天月色,岛城风光尽收眼底。

青岛港 位于胶州湾东.西两岸,沿海岸线排列,长达12.8公里,共有13座码头,71个泊位。1887年青岛港已成为拥有北港、大港、黄岛油港和前湾港中的全国第三大港、全国第一个国际集装箱中转港,全国冷藏箱吞吐量第—大港,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20万吨级原油码头、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全国沿海规模最大的集装箱EDI系统、北方最大的矿石码头和现代化的煤炭码头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往来,是我国沿黄河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中转枢纽港。2002年吞吐量超越1.2亿吨。截至2003年3月31日18时,青岛港一季度吞吐量实现3344.7万吨,同比增长13.1%,劲超1882年全年吞吐量。外贸吞吐量完成2421万吨,同比增长18.84%。集装箱完成10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1.67%,逼近1887年全年总量。

马山 位于即墨城西约7公里的马山,由4个相连的山包组成,形如马鞍,故又称“马鞍山”,最高峰海拔211米。马山兀立于即墨西境,南控胶济铁路,东屏即墨城区,历来为兵家要地。山上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节理,株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据专家考证,此类柱状节理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中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马山石林规模比南京六合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若开发保护得当,完全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在马山周围还埋藏着丰富的木化石。若干万年前,马山地区是一片茫茫林海,受地质作用影响,大批树木湮没于地下,年深日久形成化石。此种木化石,学名“硅化木”,直径数几十厘米不等,高者10余米,其形状、纹理与树木无异,但已石化。这类木化石,以马山地区埋藏最多,数量、规模均为国内罕见,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马山历史悠久,从前山上庙宇宏伟,香火旺盛。现在经过修建的马山古迹已基本恢复原貌,又增添了许多新景点,每到春暖花开季节,慕名前来观光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青岛东部新市中心区 是20世纪80年代兴建的现代化城市景观,将成为青岛跨入21世纪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新市中心区西起山东路,东到燕儿岛路,北至闽江路,南抵浮山湾。这里新崛起的高楼大厦此起彼伏,四周环境美如花园。作为未来国际化大都市的雏形,现代气息浓厚的东部新市中心区,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西部老城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882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办公地点从繁华的老市区迁到城市东部,建立新的市中心,逐渐使东部城区成为中外客商投资建设的热点。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这里已矗立起数十座摩天大楼,原来狭窄的湛流干路也已拓宽至20米。昔日岩礁破碎的海岸也填海造陆,建成现代化的海滨公园。按照规划,到本世纪末,将有百余幢高层建筑在新市中心区拔地而起。其中除了已建成的市机关大楼外,还有金融贸易中心、商业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旅游中心、多功能的商住两用写字楼及高级公寓和别墅,并在附近建成高水平的医院、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和具有现代化风貌的海滨风景游览线。

浮山湾旅游岸线

建设中的浮山湾旅游岸线,是青岛市继市南海滨旅游岸线、石老人海滨旅游岸线之后又一黄金旅游岸线。它西起太平角,东到燕儿岛,北抵东海路,南接浮山湾,岸线长达7公里,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东海路北侧是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群,集中展示了具有现代最高水平的建筑艺术。西部海岸低缓,太平角的卿湾处,因沉积作用形成了优美的沙滩,滩平沙细,是青岛著名的第三海水浴场。东部海岸海蚀作用严重,岩礁壁立,水急浪高,每到秋天大潮之际,惊涛拍岸,巨浪滔天,十分壮观。早期著名的青岛十景“燕岛秋潮”即指此景。后因20世纪70年代北海船厂建厂于此,“燕岛秋潮”,这一海滨胜景从此销声匿迹。南部浮山湾碧波万顷,沙鸥翔集,波光水色十分迷人。浮山湾旅游岸线按照现代化海滨公园的规划实施改造,填海造陆2公顷,新建岸堤2.2公里。并按自然游乐区、综合功能区、航海运动区和燕儿十处旅岛公园四大功能区修建数游景点,并将东海路建成高艺术品位的滨海雕塑街,遂使浮山湾旅游岸线繁花锦簇,草坪如茵,各种现代化的游乐设施齐备,成为人们观赏海景、休闲娱乐、追求高雅享受的旅游胜地。

金都花园

金都花园是新市中心区内最先建成的商住两用的高级写字楼。于1882年8月奠基,1884年12月竣工。三楼一体,中间一幢33层,两侧为32层,最大高度达110米,总建筑面积为11.7万平方米,是青岛市建筑规模最大的高层建筑之一。金都花园一基三楼,中楼金山大厦,西楼金光大厦,东楼金海大厦,集办公、居家、商贸、娱乐功能于一体。裙楼为金都商城,内设商务中心、酒店、歌舞厅、美容美发厅及邮政通讯、银行证券、航空售票等服务设施,堪称青岛卓越的现代化办公楼。

五四广场

位于市委、市政府大楼南,湛流干路与东海西路之间,建有雕塑群、喷泉等,植有四季花木,是城市东部新的休恿游览中心。

银都花园

银都花园是青岛新市中心区最富特色的现代化建筑群,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国家机关疗养区内。它依山面海,东南侧麦岛兀立海中,浪打红礁,海雾迷茫。西北侧疗养区一色的西式建筑,红瓦黄墙,错落有致,与银都花园的现代建筑融为一体,组成了人工美与自然美和谐统一的瑰丽风光画卷。山海之间望银都,如诗如画皆春意。

银都花园作为香港银都公司在青岛的主要开发项目,是由香港和澳洲的著名建筑师结合现代西方建筑风格,联袂设计的高级海景商务公寓。它集中西现代建筑艺术之大成,体现了21世纪世界建筑之潮流。花园内拥有17种户型的高层公寓和多层公寓23幢,8种户型的别墅66幢,由北向南、从高向低呈环状分层排列。中间环抱大型中央喷泉花园,花园内芳草萋萋,青松吐翠。各种造型的喷水柱在多色彩灯的辉映下托起一组寓意为“春”的不锈钢雕塑,置身其间,使人觉得春意融融,兴致盎然。银都花园,确属名副其实的花园。房屋造型和庭院美化相当别致。高低建筑,以草坪花木相隔,错落有致。进入室内,宽敞明亮的室内空间和雍容典雅的装修,给人以无比舒适和温馨之感。透过前窗远眺,海天一色,鸥戏碧波,船曳浪白,尽入眼帘。朝看旭日东升,夕闻涛声阵阵,能来此入住或游览,当是领略海滨风情的一大快乐。

银海大世界

与银都花园相毗邻的是一处别具特色的旅游景观——银海大世界。这个由青岛银海旅游开发总公司投资兴建的精巧别致的临海建筑,使人不由得想起优美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以山石花木、叠山理水见长,而银海则因海造园,园海相通,以海为乐,以海取胜。进入双龙戏珠的高大院门,只见一个在天然礁滩上精心营造的宽阔海池占据了大半个庭院。海池南侧以长堤与大海相隔,堤外波翻浪卷,池内却风平浪静。堤顶一股水流漫过假山跌入10多米深的池中,形成了优美的人造海水瀑布。瀑帘垂落,水花四溅,瀑声阵阵,海风习习,令人心旷神异。池中放养许多近海捕获的各种鱼类。池周围建有高雅舒适的钓台,游人坐在凉伞之下,不必承受风吹日晒之苦而可尽情享受海边垂钓之乐。池中礁石横卧,一个洁白的大理石雕裸女座于浪花之上,婀娜的体态和柔美的线条使海池增添了无限的韵味。拦海长堤上也排满了座椅,当月色朦胧、华灯齐放之时,观海赏月,临海听涛,实在是难得的好地方。海池北侧是一个豪华酒店,在这充满海上渔家情调的酒店里,游人可尽情品尝各种海鲜野味、美味佳肴,尽情享受海水冲浪、游乐艇、海池垂钓及各种康乐活动的乐趣。

田横五百义士墓 在即墨市洼里乡东部海面3.5公里处,有一面积为1.4平方公里的东西狭长岛屿,即青岛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田横岛。此岛因汉初齐王田横率部在此栖居而得名。岛西部高岗上有一大冢,周长约30米,高约2.5米,此即田横岛五百义士合葬墓,为岛上最著名的历史遗迹。田横碑亭立于墓冢偏北侧,始建于1882年,亭正中为田横史碑,碑文详述了田横自刎及500义士慕义死节的史实。墓冢南侧为17米高的花岗岩田横雕像及义士群雕,威武庄严,气势非凡。田横,齐国狄县(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南)人,原为齐国贵族。陈胜起义后,田横随其兄田儋、田荣趁机起兵反秦,尽获齐地。公元206年秦亡后,楚汉相争,汉王刘邦派谋士郦食其说服齐王田广和齐相田横,齐汉联合抗楚。正当齐国“置酒高会”,疏懈于军备之际,仅将韩信却引兵东进,陷临淄、破齐军。田广、田横以为被郦食其所卖,将其下油锅烹死,嗣后,求救于楚。潍水一战,韩信大破楚军,杀楚将龙且与齐王田广。田横遂自立为王,率残部辗转作战,终被汉将灌婴击溃,只好率其属众500余人入海,居岛中隐藏。刘邦称帝后,深以田横为患,遂遣使者诏田横入京,赦免其烹祁食其之罪,并以“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久,且举兵加诛焉”相逼。于是田横带两门客前赴洛阳,行至洛阳30里外的偃师驿站时,对门客说:“横始与汉王俱南王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且吾烹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主,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吾独不愧于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见吾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尔,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间,形容尚未能败,犹可观也。”遂自刎而死。门客持头驰奏刘邦,刘邦叹曰:“嗟呼!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哉。”遂以王礼葬之。葬毕,两门客亦自刎而死。刘邦复派使者赴海岛诏田横部属,500义士闻横之死讯,皆挥刀殉节。后人感其忠烈,将遗骨收敛,合葬于岛顶,并立庙把之。岛上现有居民200余户,渔农兼营。海岛南岸礁岩林立,惊涛拍岸,与北坡锗落的田畴、优美的房舍和宁静的港湾刚柔相济,充满自然、古朴的神韵。现岛的西部和南部,山东省三联集团公司在此兴建了田横岛旅游度假村。村内建有梦海园、九龙居和中国园三大别墅建筑群,还设有迷你高尔夫乐园、电子游戏城、健身美容城、射击场、儿童乐园等,开展环岛旅游、海上垂钓、冲浪、跳伞等娱乐项目。除度假村外,岛上还有田横智布疑阵的悬羊击鼓岛、老仙洞、田横井、神龟石、龙戏水、海市蜃楼等奇观,堪称世外桃源。

第一海水浴场 在小雨山上向东南方向眺望,汇泉湾美景天成。远处狭长的汇泉角,浪打红礁,绿阴遮地;幽静的八大观,花木掩映,楼影朦胧。而近处的海滩,碧浪金沙,形如弯月,一幢幢更衣室,五颜六色,精巧玲珑。倘若在盛夏,宽阔的沙滩上挤满了消夏避暑的人群,人们裸露着的肌肤、色彩斑斓的泳装、成排的遮阳伞,以及海水中欢乐嬉笑的人们,好一派生动迷人的景象!这美丽的海滩,就是闻名遐迩的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第一海水浴场是青岛众多海滨浴场中的佼佼者,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汇泉湾畔,向以坡缓沙细、水清浪静而著称。由于海浪的侵蚀、堆积作用,沿岸基岩不断被剥蚀成细小的沙砾,井在海湾的浅滩上沉积起来,形成了坡度为7度、东西长约580米、宽达40多米的细沙滩,并向海内延伸到极远处,由于汇泉呷角的阻隔使进入湾内的涌浪渐次衰减,因而形成了浪高仅为1米左右的平静海面,十分适合开展海上娱乐活动。百年以前,这里是当地渔民泊舟晒网之处。德占青岛后,开辟成海水浴场,建造木制更衣室数十间,备有救护船和各种游戏设施,并于1804年在浴场后面修建“斯脱兰饭店”(即今汇泉饭店)以接待国外游客。德国当局还在日本、香港等地大做广告,遂使第一海水浴场成为东亚有名的娱乐场所。

盛夏,外国游客来青岛避暑者甚多,仅1821年就达16781人次。此后,又陆续修建饭店、舞厅、酒吧、咖啡室、音乐台等娱乐休憩场所,在海上建造了跳台、浮台、码头,并完善了抢险、救生设备,还把一些空地布置成花园及儿童运动场,其设施之完备,环境之优越,不仅居青岛各浴场之冠,即使著名作家郁达夫所说,“恐怕在东亚,没有一处海水在我国沿海各地海滨浴场中,也是首屈一指。恰如浴场能赶得上青岛”。20世纪40年代由于日寇修筑工事和1848年台风影响使第一海水浴场接连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曾多次修建。为了适应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要,18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对浴场进行了大重规模的修和扩建,仅用102天的时间,就使第一浴场焕然一新。

新建的浴场,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沙滩面积扩大了1倍。沿沙滩外侧是一幢幢造型新颖、风格多样的更衣室,有塔形、圆形、方形、多边形等,色彩艳丽明快,宛如一个童话世界。夏季,这里每天可接纳游泳者20万人次,是避暑消夏的极好去处。每年7月至8月,内地酷暑难熬,青岛却凉爽宜人。许多人或携儿带女,或三五成群,或两两结伴,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一时间宽阔的沙滩上人头攒动、人来人往,人们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空气、沙滩、海风这些大自然的无私馈赠,体味夏日海滨无穷的魅力,盛夏一过,游客渐稀,然而即便到了冬季,第一浴场也从未寂寞过。沙滩上仍然游人不断,时常可见冬泳爱好者们迎着寒风,在海水中畅游。

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是青岛市又一著名的宗教建筑,坐落在江苏路15号,东邻美丽的信号山公园,风景十分秀丽。由“总督府”沿沂水路东行不远,即可见到一座绿色尖顶的高大石砌建筑物雄伟庄严地耸立于绿树覆盖的岩丘之上,当晨曦渐扩,熹抹东天之时,远山近树、绿顶黄墙在晓雾中时隐时现,此情此景,不由令人疑为身处异域。沿着岩丘的窄阶拾级而上,教堂坚固厚重的墙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陡斜的红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的钟楼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用厚重的花岗岩垒砌的墙基凝重粗犷,使整个教堂的轮廓显得清晰简练,给人一种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

这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钟楼高38.10米,登楼可观览岛城的海天秀色。钟楼上的巨型钟表,给原本肃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重。礼堂宽敞明亮,可容千人之众。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为楼上楼下两层,装饰十分精美典雅,置身其中给人以神圣之感,不愧是完美的基督教建筑艺术的佳作。教堂前的广场平坦宽阔,四周绿树成荫,周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种西式建筑,更加衬托出教堂建筑的宏伟和高大。基督教堂原为德国人聚会礼拜之所。1887年,德国强占胶澳地区后,德国基督教信义会(又称“路德会”)的柏林教会派传教士昆柞来青岛传教。昆柞在青岛身兼牧师和胶澳总督顾问二任,因此在“总督府”与“总督楼”(总督官邸,即今迎宾馆)之间选址营造基督教堂。

教堂于1808年4月18日始建,于1810年10月23日竣工,历时近两年半。此教堂专供德国信徒聚会礼拜,故有“德国礼拜堂”之称。据传按此图纸修建的教堂在德国还有一处。1825年其全部教产转让给美国基督教信义会协会,于是基督教堂遂成为众多外国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故后来又称为“国际礼拜堂”。青岛解放以后,青岛市基督教三次爱国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基督教协会设于此处,从而,此处又成为中国基督教徒的主要活动场所。基督教(即新教)于16世纪从罗马公教分裂出来后,仍与天主教保持共同的信仰,并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近年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基督教在青岛已成为颇有影响的宗教,宗教活动非常活跃,每逢星期日,虔诚的基督教徒们纷纷来教堂聚会,伴着悠扬的钟声和优美的赞美诗,默默祈祷,聆听牧师宣讲福音。圣诞节是基督教最盛大的节日,在西方国家,圣诞节人们互赠礼物,举行欢宴。近年来,这一节日已逐渐为青岛人所接受。圣诞节期间,基督教堂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海云庵 海云庵是四方民俗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为青岛著名的明代建筑,占地800平方米。一进院落,外以灰垣相围,内有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和钟楼、鼓楼。庵内一株高大的古银杏枝繁叶茂,环境十分清静。庵内大殿供奉观音大士,左右配殿分别供奉龙王、关公、比干、老君、鲁班等。1823年重修时,增建钟、鼓楼各一座,近年又在庵前辟建广场,是青岛市区唯一一座开展宗教活动的道教庙庵。海云庵自建成以来,香火一直旺盛,尤其每年正月十六庙会期间,四乡八邻赶庙进香,热闹非常。庙会上尤以乡亲们用山楂、红枣、山药、橘子制作的各式糖球为最多,遂逐渐形成了以糖球为特色的传统庙会,人称“糖球会”。海云庵的兴建,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在明代,附近四方村的村民曾在胶州湾海面上打捞起一根巨大的圆木,圆木上载有遇难的一家老小。当地乡亲出于对神灵的崇敬和对出海安全的祈求,用此圆木建造了一座庙宇,取名“海云庵”,专门供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请崂山蔚竹庵派道上主持,在每年正月十六大潮日举办庙会。糖球会相沿成习,一直延续了四五百年。“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中断18年之久的民俗活动终于重新恢复。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民俗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海云庵糖球会更是盛况空前,届时海内外游客齐集岛城,形成了四方民俗旅游的高潮。

月湖公园 是莱西近年兴建的一处水色柔美、风光秀丽的现代园林,位于莱西城东南角,占地47公顷。此园因湖面弯弯,清寒如月,故名“月湖公园”。园内布局完全依照传说中的月宫的意境进行规划,园中有湖,湖中有园,令人赏心悦目,成为青岛市郊不可多得的游览胜地。由彩木结构的南门进入,一幅巨大的彩釉壁画——嫦娥奔月把游人带入了美丽的人间仙境。在碧水花木的映衬中,汉白玉雕塑的月宫嫦娥临湖而立,她那婀娜的身姿和美好的神态展示了公园永恒的主题。北侧是占地20公顷的月湖,平静的水面上3座小岛隔水而立,一名“蟾宫”,一名“玉兔”,一名“涌翠”,其中尤以赡宫岛景致最佳。造型优美的奔月桥把陆地与蟾宫相连,大有进入月宫的意境。蟾宫岛上松柏长青,竹影婆娑,八角三层的揽月楼高约30米,飞檐斗拱,巍峨壮丽。人登阁上,可观园中全景,实有天上人间之感。岛上桂树成林,仲秋时节丹桂盛开,满城溢香。沿湖还有亭轩水树、假山曲桥,并为老人和儿童辟建了舒适的活动场地。公园南侧是占地180亩的梨园,每到春季,满园梨雪,春风起处,梨花飞舞,成为莱西的一大景观。著名文学家贺敬之游览月湖公园,赋诗赞道:“嫦娥奔月有无悔,见此月湖笑展眉。忽惊身在人间境,移家莱西喜永归。”

湛山寺 由植物园东眺,在一片山光秀色笼罩中,一座灰墙灰瓦、红漆门窗的寺院和一青砖灰塔矗立在湛山脚下,海风微拂,树影扶疏,实在是一处“薄雾袅袅绕山半,诵经朗朗伴木鱼”的佛家胜境。这就是中国佛教天台宗最年轻的佛刹——青岛湛山寺。湛山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历时十余载。创建动议始于1831年。当时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先生与中东铁路稽查局长陈飞青及佛学家周叔迪等人来青岛避暑,因觉此地佛寺不兴,而其他宗教盛行,遂商议筹措资金在青岛市内建一佛刹。此项提议得到当时青岛市长胡若愚的鼎力相助和后任市长沈鸿烈的积极支持。拨出湛山南麓150亩地为建寺之用,社会各界也资助大量资金,1832年著名高谈虚法师应邀前来主持建寺工作,湛山寺第一期工程遂于1832年4月正式开工。同年8月,三圣殿、僧餐和院墙相继完工,12月8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第二期工程大雄宝殿工程浩大,资金筹措一时陷入困境。当时的青岛佛学会会长、前北洋政府军军长王湘汀就把自己的私宅、汽车及全部用品变卖用于捐建大雄宝殿,并采取发行“湛山寺福田券”彩票的形式。获款数万,终于在1838年建成大雄宝殿。第三期工程藏经楼和药师塔由当时的青岛华新纱厂经理周志辅、周志俊两兄弟为其母祝寿捐巨资于1837年动工建成。

此后,又继续募集资金,分别于1841年和1844年建成天王殿和山门。至此,在谈虚法师殚精竭虑的操持下,湛山寺方具相当规模,寺院建筑恢弘壮丽,香火日盛。湛山寺建寺之初,为造就弘扬佛法人才。以“教阐天台,行修净土”为宗旨,创办佛学专科补习班,1840年建立“青岛湛山佛教学校”。国内道德高僧多来此讲学,造就出一大批弘扬佛法的人才,青岛湛山寺也因此而享誉海内外。

湛山寺办学期间,盛传弘一大师来青讲学的轶闻。弘一,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李叔同出家为僧的法号。李叔同早年就学于日本东京上野美专,并与一名日本音乐女校学生结婚,独资出版《音乐杂志》送回国内发行。他创作的歌曲曾广为流行,他的许多诗词都是传世佳作。1818年,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是我国研究律学的名僧,1837年应淡虚之请来湛山寺讲学,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当时的沈鸿烈市长慕名访见,被弘一一同拒绝,此后沈鸿烈又设斋宴请,又遭拒绝。弘一法师一心向佛,不趋炎附势、攀高结贵,由此可见一斑。湛山寺为太平山和湛山怀抱,四时景色不同,尤以夏秋时节最能体味著名诗人郁达夫的“湛山一角夏如秋”诗句的意境。游览湛山寺,寺前池塘是必经之地。这里碧水一潭,夏季莲花盛开,柳叶低垂。此潭原是善男信女放生积德之地,故名“放生池”。绕过水池,登上台阶,便是坐北面南、五进院落的寺院。第一进为山门,一对雕刻精美的高大石狮把持山门两侧。传说石狮为北魏遗物,原在古城青州,后几经辗转,移至湛山寺门前。山门上有“湛山寺”3个大字。两边墙上刻有“佛臼增辉”、“转大法轮”8字,为谈虚法师手书。寺庙建筑沿袭民族传统形式,黑瓦灰垣,大殿沿中轴线展布,气势恢弘。进入山门,第二进便是单檐歇山顶的天王殿,供奉弥勒菩萨,左右为囚大天王。造型优美的钟楼、鼓楼分列于前庭的东西两侧。

绕过天王殿,为第三进院落,佛刹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高高矗立在花岗岩台基上。大雄宝殿是该寺的主殿,供奉释迦牟尼,左右分别为文殊、普贤菩萨。佛龛下香烟缭绕,虔诚的信徒顶礼膜拜,既庄严又肃穆。穿过花园般的天井,进入第四进院落,三圣殿上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海印遗风”的匾额格外醒目,了解崂山海印寺僧道之争这段历史的游人一看便知,匾额是为纪念明代憨山大师所题。三圣殿供奉阿弥陀佛,左右分别为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三圣殿西院是出家人的僧寮院,东院名为菩提院,院内建有居士的念佛堂。第五进院落藏经楼建在寺院的最北端,内藏佛家经典数千卷。出菩提院,一座七级宝塔坐落在岩石增峻的山丘上,塔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宝塔”,塔内3层,人登塔上,可尽览岛城的山海风光。湛山寺地处风景佳地,游人不断,尤以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庙会游人最多,庄严的宗教仪式和繁荣的经贸活动为湛山寺带来了融融的春意。秋天的湛山寺景色更为优美,海风瑟瑟,红叶铺地,柳塘、寺院、主塔、松月,吸引着许多游人。

花石楼 第二海水浴场东端有一处伸入海中的呷角,花石楼就坐落于此处。前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一大批俄国人来到青岛定居,这些俄国人中有的颇为富有。1832年,据说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在临海呷角上修建了这座海滨别墅。它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楼门台阶下为花岗岩石尊,可用于晚间燃火照明,也可用于栽花,正面为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的建筑造型,十分别致。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由于楼内由大理石贴墙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楼”。楼下石阶分为2层,上层6级,下层8级,有石径通往铁栏大门,庭园内广植花木,是青岛颇具特色的著名建筑。相传解放前特务头子戴笠及当时的电影红星白光来青岛时曾在这里住过。

解放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门牌号为黄海路18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陈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陈毅元帅第一次到青岛时就住在花石楼,对青岛留有极深的印象。他说,“五四”运动时就知道中国有个青岛,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打了许多年的仗,终于来到了青岛。他还借来《胶澳志》,详细阅读了青岛的历史,并写下了长诗《初游青岛》。花石楼与影视艺术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电影《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总统行动》等都是在这里拍摄的内景和外景。

总督府 沿栈桥海滨东行,有一南北向短小花园式的街道——青岛路。站在青岛路口,可见一幢庄严宏大的石砌欧式大楼矗立在路北端,这就是德占青岛时的首脑机关所在地——“总督府”。“总督府”坐落在观海山之南坡,背山面海,居高临下,天然造就了权力机构的肃穆和威严气势。此楼建成于1806年,初为德国总督、海军大帅托尔帕尔的办公之地,故有“总督府”(俗称“提督府”)之称。18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部即设于此处。1822年我国政府收回青岛,此处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1828年又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同年7月成为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1838年1月青岛再度沦陷,此楼又成为日伪最高统治机关所在地。1845年青岛收复,由国民党政府接收,该楼又成为国民党市政府所在地。1848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人民政府设于此处。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城市东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和市中心的东移,市政府机关于1884年8月迁往浮山所新址。现此楼为青岛市人大、市政协合署办公之处。“总督府”于1803年始建,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根据18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艺术形式设计。大楼外表均采用青岛优质花岗岩石料砌成,屋顶覆盖红色筒瓦。整个建筑既庄重典雅,又美观坚固,至今仍属青岛市著名建筑之一。为修建此楼,德国宫厅特意在青岛周围开辟几处采石场,并在大鲍岛北部修建许多窑场,烧制砖瓦以供盖楼之用。现青岛中山路北端的“大窑沟”之名就由此而来。大楼建设历时4年,至1806年落成并交付使用。(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初,青岛市人民政府根据大楼原貌在其北侧又建一幢新楼,新楼之外形、体量、材料以及装饰均与老楼相同,遂使长条形的“总督府”在经历近80个春秋后,成为一个宏大的方形建筑群。1886年国务院已将其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楼周围环境的规划设计也十分得体,楼体坐北朝南,楼门前自左向右辐射出6条马路。正南方恰好正对青岛路,并以青岛路为轴线,周围道路呈对称之势。道路两侧原多建有德国高级官员住宅,以及执法机关、洋行、旅馆、饭店等,此外英、法、美、日等国驻青领事馆也设于此,从而使这一带形成了当时以“总督府”为中心的行政中心。大楼南侧的青岛路景色迷人,过湖南路沿台阶拾级而下,为青岛路街心花园,园内花木繁茂,尤以每年深秋的“金秋菊展”最具特色。路南端临海处有一个半圆形花坛,德占领期间曾在此立了一座德国海军东洋舰队司令棣利士铜像。青岛为我国收回后,铜像拆除,建立了一座接收青岛纪念碑,抗日战争时期为日寇所毁。抗战胜利后,重立一座:“山海重光”碑,此碑于解放后拆除,并改建为花坛。青岛路虽短,但景色优美。在“总督府”楼内凭窗眺望,只见青岛路直通海边,实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风景胜地。

迎宾馆 青岛之美,美在海,美在山,更美在她的城市建筑。青岛优美的城市建筑早已蜚声中外,素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誉。在众多不同风格建筑中,最富艺术魅力的当属迎宾馆。迎宾馆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信号山南坡,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其造型之典雅,装饰之豪华,轮廓线条之优美,色彩之瑰丽,至今仍居我国单体别墅建筑之前列,故有“建筑富丽甲于岛城”之说,国内外许多建筑环境艺术家慕名而来,莫不对这完美的建筑艺术杰作而交口称赞。迎宾馆原是德国驻胶澳总督的官邸,俗称“提督楼”,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于1803年始建,1808年竣工,历时近6年。

此楼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建筑高度30余米,是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因建筑材料大量采用青岛优质花岗岩,故又有“石头楼”之称。此楼按照欧洲皇宫式样设计,十分精美别致。不对称的平面组合构成了参差错落的外部轮廓,浅黄色水纹混凝土面的墙表饰以厚重的浅绿色和肉红色花岗岩,顶部石料雕以美丽的图案,于粗放之中见精巧。窄小的圆拱窗壁上嵌有精雕的石料窗饰,高坡度的楼顶覆以红色、蓝色和绿色的筒瓦,楼上的凉台均建于南侧,楼门开于西侧,从而形成了外观舒展优美、粗犷华贵的独特的德国建筑风格。楼内的装修异常豪华。楼分4层,底层为半地下房间,原为总督仆从及膳食用房。由西门进入即为第二层,习惯称为宾馆之一楼,内设过门厅、中厅、大厅、会议厅、舞厅、餐厅等;大厅与中厅有二层楼房高,顶部悬以华丽的吊灯。大厅的墙壁上装饰铜雕艺术品和油画,墙下部围以棕色的护板;一侧墙角处是一个嵌着绿色玉石的壁炉,另一角摆放着一架古老的德国三角架钢琴,整个大厅充满了古朴浓郁的西方情调。大厅四周的会客厅、会议厅等现大都辟为餐厅,游人到此,可尽情享受中西美撰。舞厅建在大厅东南侧,彩色玻璃镶嵌的天窗和先进的娱乐设备融会了古典风格与现代气息。第三层习惯称为二楼,原为总督卧室和办公之处,装修得富丽堂皇,难怪有传说当时总督因修建此楼靡费过奢而受到德议会的弹劾。迎宾馆庭院是解放后才修建的,环境也格外幽静。院内松柏长绿,月季娇艳,曲径花廊,芳草如茵。庭院北依信号山,林木荡郁,葱葱茏茏;南望小鱼山,雾霭迷蒙,览潮阁亭亭玉立。近处别墅建筑,红瓦黄墙,参差错落;远方大海烟波浩渺,天海一色,实力岛城不多的游览佳地。

大泽山 又名“九青山”。横卧于山东半岛东部,雄踞于平度北境,绵亘324平方公里,大小山头2100多座,主峰高达737米,为胶东高峰之一。据平度州志载,大泽山因“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大泽山层峦迭嶂,气势雄伟,奇松异石,林壑清幽。旧志称其“山水形势,雄深伟丽……自秦汉以来,高人名士多隐于此焉,号为神仙窟宅”。

宋、金时期,游人渐多。明清两代,山中寺院香火极盛,登山观日和进香者长年不绝。明代已有“大泽三十六景”之说,“大泽晴云”为平度八景之一。在山中游览,但见山险涧深,石怪峰奇,瀑高林秀,万木葱茏,如人仙境。在景观荟萃的皇城景区,有北峰西峰之分,尤以北峰景致最佳。过去游山多从西麓开始,这里有唐宋时期开凿的一条自韭园村通往北峰半山腰的石阶路,蜿蜒盘桓,曲折难登。幸得沿途有着展亭、珍珠泉、楼石、柱腰石、牛马蹄、月梯、莲台等景点,倒也令人赏心悦目。1885年,当地乡亲为了迎接海内外宾客,自南坡修筑了一条盘山公路直通山腰。游人在公路尽头的停车场处首先会看到号称中国十大塔林之一的大泽山塔林,一座座造型优美的石塔屹立在白虎涧东侧,巍然肃穆。由塔林北行,沿茂林遮掩的小径,曲曲弯弯直通下寺遗址。下寺,即著名的智藏寺,原是古代山东半岛佛门胜地。始建于隋唐,明初重修,规模宏大。

《平度州志》中记载:“寺有廊,有门,有夹室,越门三重,为大雄宝殿,中奉如来及阿罗汉像,殿材巨丽雄壮。”智藏寺明清时香火极盛,四海闻名。寺北侧辟石门侍刻就记录了元末明初来自杭州灵隐寺、泰山灵岩寺等全国各地10多处名刹高僧聚首下寺讲经阐教的一次佛门盛会。寺周围景致颇佳,犹以泉、石、树、摩崖石刻见长。寺东侧巨岩下的万古甘泉,清醇甘洌。南侧的邀月台平坦宽阔。西侧的乳泉,清水一渺,传为西施隐居时的沐浴之处。历代文人的诗词题刻甚多,字体优美,镌刻精细。以辟石门四壁题刻最具特色,故有“书法胡同”之称。从下寺北上,即为大泽山重新恢复的佛家胜境——日照庵。

日照庵始建于宋代,因其坐落在山巅崖下,故称上寺。重新修复的日照庵,红墙灰瓦,歇山单檐。古朴雄浑的寺庙建筑群矗立在高大的石砌台基上,背依睁峰陡峭的山峰,显得巍峨壮丽。寺西侧上百座功德碑兀立于松柏之中,碑林树林相互映衬,很富情趣,寺北山峦即为北峰的峰巅,沿途经过梳洗楼、瑞云峰、哈乎哈、吓乎吓、八步紧、鹞子翻身、张飞骗马等险景,井钻山洞、穿石穴,极尽艰险,方可抵达北峰顶。游人站在北峰之巅,极目远眺,近处峰脊相连,差峻峭,远处渤海苍茫,海天一色。确能感受山顶题刻“上天云送客,出洞穴迎人”的意境。西峰,位于北峰西南,两峰并峙,气势雄伟。西峰之阳,绝壁危岩,峭不可攀,登临青多从北坡攀援。近峰顶处有一深壑,宽约二三米。深不可测。最窄处横卧一石板,此即西峰最险的“仙人桥”,行人至此,无不头晕目眩,望而却步。过此险段,即达顶峰。峰顶宽敞平阔,题刻甚多。古有望海楼一座,是观山望海的好去处。大泽山山姿秀美,造型景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山野传闻颇多,如鬼谷洞孙膜庞涓学艺、范蠡涧西施范蠡隐居等等,汉代赤眉军据守皇城、隋代杨斯王箱子石藏书、唐朝李世民射石取水等故事广为流传。而山西麓高家村大摆地雷阵、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史实借助影片《地雷战》的传播更是家喻户晓。现高家村已建成抗日战争纪念馆供人参观游览。大泽山地区地理条件优越,非常适于葡萄生长,大泽山人种植葡萄的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种植葡萄的记载,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大泽山盛产的玫瑰香、巨峰、红鸡心、泽香、龙眼等葡萄品种以其色、味、形俱佳而成上乘珍品。来大泽山旅游,不仅游览如画的江山,还可品尝美味的葡萄。徐福故里徐福,秦时齐国人,古代方志及民间传其原籍为今平度市香店办事处徐福村,至今留有遗址及有关史料。他曾为秦始皇求仙药而率船队到达朝鲜半岛及日本,在民间广为流传。近几年来到徐福故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天主教堂 由“总督府”向西沿德县路漫游,花木掩映中只见高高的红色尖顶塔楼托起两个巨大的十字架,耸立于千楼万字之间,十分庄严肃穆,这就是著名圣弥爱尔大教堂,人们习惯称其为天主教堂。天主教堂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它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天主教属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之一。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期的巴勒斯坦地区,相传为犹大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尔后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成为拥有信徒最多的世界性宗教。公元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派教会,西派教会称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东派教会称为东正教。到公元16世纪,新教又从罗马公教中分裂出来,在中国称为基督教,或称耶稣教。

基督教最早传入我国是在唐代贞观七年(635),在中国称为‘景教’,后中断自灭。元代也曾有传入,后也中断。明万历十年(1582),天主教由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再度传入我国,并逐渐在国内许多地区传播。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殖民势力的侵入,基督教的许多派系陆续在我国传教,井迅速发展起来。1887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占领胶澳地区,天主教势力也随之而入。1888年春,德国传教士在太平路夭后宫后面建起了第一处传教场所,发展教徒,开展宗教活动。1800年至1802年,德籍神父白明德在曲阜路购地修建了第一座天主教堂。1825年正式建立青岛天主教区,由德籍传教士维昌禄任主教,先后在市区和郊区建起多处教堂。随着教徒的增多和区建起多处教堂。随着教徒的增多和宗教活动的活跃,主教维昌禄亲往德国各地教会募集资金,计划在青岛筹建一座高达百米的大教堂。设计中的教堂有一座圆亭和一个晾望台。可眺望青岛的山海风光。此设计由德国建筑师毕娄哈主持完成,拟建的大教堂外形高大壮丽,内部装饰豪华,属东方一流。可惜时逢德国纳粹极力备战,严禁资金外流,而使筹款活动受阻,不得已而将原设计大加修改,乃成今日之形。教堂选址于繁华的中山路东侧,于1832年动工,1834年建成,占地2470平方米。以黄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窗户为半圆拱形,线条流畅,显得庄重而朴素。大门上方设一巨大玫瑰窗,两侧各耸立一座钟塔,塔身高56米,红瓦覆盖的锥形塔尖上各竖一个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内悬有4口大钟,一旦钟乐鸣奏,声传数里之外。进入教堂,是一个高达18米、可容千人的宽敞明亮的大厅,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透射出柔和的光线。大厅东西两侧设有走廊,后面设有两个大祭台、4个小祭台,厅的穹顶绘以圣像壁画,灯光炫目,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氛。20世纪60年代后期,青岛天主教堂因受“文革”冲击而关闭,后经修复于1882年“复活节”重新开放。由于国家的宗教政策深得人心,因此天主教堂的宗教活动非常活跃。每逢星期天举行主日崇拜仪式,大厅内信徒满座,由神父主持做弥撒,信徒们在钢琴的伴奏下唱着动听的赞美诗,虔诚地向上帝祷。复活节和圣诞节是天主教的盛大节日,教堂每年都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和活动,节日气氛十分热祈烈。

海产博物馆 在松荫浓密的鲁迅公园内,两幢优美的中国古典式建筑十分引人注目,一座形如城楼,一座貌似宫殿,临海而立,蔚为壮观,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青岛海产博物馆。海产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一座以养殖、陈列海洋生物为主的博物馆,建于1850年,是在原青岛水族馆基础上与山东产业馆合并组建而成。现拥有水族馆、陈列馆、南极馆、淡水鱼馆、珍稀保护动物陈列馆等5处展馆。水族馆历史最久,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1830年秋,中国科学社在青岛召开年会,当时的著名学者蔡元培、李石曾、杨杏佛先生鉴于青岛海滨风景优美,海产丰富,便于开展海洋科研活动,便发起筹建中国海洋研究所的动议,得到与会代表的支持,并组成了筹委会,议定先筹资兴建水族馆以开展水产研究,具体由青岛观象台实施筹建,作为观象台海洋科下属实验室,后经多方呼吁,得到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的赞助,终于筹资28800元,并于1831年1月正式动工。现水族馆二楼楼梯处镶嵌一汉白玉方碑,上镌募捐建馆的记载。水族馆于1832年2月建成,同年5月8日举行落成典礼,蔡元培先生在致辞中说:“此馆当为吾国第一矣,比年国家多故,百事尽废,独此馆得二、三君子之力……”当时的水族馆较为简陋,仅有玻璃鱼池18个,院中有两座露天水池,录制标本30件,珊瑚8件。年接待游客仅3万人左右。解放后,作为海产博物馆所属的以养殖陈列活海鲜动物为主的展馆,水族馆不断发展创新,成为青岛市有名的旅游景点。1883年和1884年,水族馆又连续进行两次大规模的修建改造,扩大了展窗面积,增设了回游槽和热带观赏鱼展厅,使这座历尽沧桑的陆上“龙宫”又焕发了青春,每天都接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此参观游览。

水族馆设两层展厅,一楼前厅两侧淡雅的展室内,各设展窗16个。洁净的海水衬以海底风光的彩色图片,多姿多彩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使游人宛如置身海中。展窗中放养着渤海、黄海及世界许多海域的珍奇美丽的鱼种。其中有体态华美、人称“活化石”的银龙,此鱼十分珍贵,在东南亚地区被尊为神鱼、风水鱼;有世界珍稀的红龙鱼;有产自南美的白地图、红地图;有背鳍如刃、尾带黑斑的七星刀,以及形容古怪、身有怪鳍的鬼细等。一楼大厅建20余个大型展窗,展橱内岩礁增峻,如若海底,各种大型鱼类或静卧水中,或往返游动,其中的黑绸、红绸即名贵的黑加吉、红加吉。最里侧的展窗内有一条体态丑陋、长约1米的我国一类珍稀保护动物扬子鳄,懒懒地平卧于浅水之中,一动不动。最奇怪的是被称为“海底鸳鸯”的中国鲨,硕大的圆型身躯覆以红褐色的甲壳,身后拖一细长的硬尾,成双成对地附着于礁石之上,令人称奇,厅中央是一大型回游槽,有近200尾鱼,以绸科为主,鱼群沿池循环游动,川流不息。

二楼为热带鱼展厅,共设20个展窗,放养各式各样的小型观赏热带鱼。热带鱼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中小型鱼类,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南美洲、非洲、东南亚地区和我国的南海一带,其中以亚马逊河水系的热带鱼最为名贵。热带鱼体态优美,色泽艳丽,性情活泼,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中最美的是短鳄蓑细,带有彩斑的宽大红鳍,如同停落在石上的彩色蝴蝶一样,十分迷人。最为奇特的当属“玻璃鱼”,长如小指,通体透明,体内骨刺、内脏一清二楚,如同精心制作的玻璃工艺品一样,此鱼活泼好动,惹人喜爱。展厅荟萃海洋生物之精华,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缤纷的海底世界。陈列馆位于水族馆之东侧,最早是中国海洋研究所办公大楼,继水族馆之后于1836年建成。因1837年日本二度侵占青岛,将海研所改成日本收集山东及华北地区经济情报的山东产业馆,抗战胜利后称为市立博物馆山东产业部。解放后产业馆与水族馆合并成海产博物馆,并成为博物馆下属的标本陈列馆。馆内陈列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标本,都是目前海洋中生存的生物种类,有五彩缤纷的海洋植物,如花似玉的珊瑚,五光十色的贝类,品种繁多的虾蟹和棘皮动物,以及鱼类、兽类等。动植物标本共计有800多个种类,按照生物进化的过程,从海绵无脊椎的低等生物到大型脊椎哺乳动物,依次陈列在5个展室中。

第一展室陈列我国海洋岛屿模型、各种藻类、种子植物、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及腔肠动物的标本。其中仅珊瑚纲就有标本近百种,大都采自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

第二展室陈列各种拟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掘足动物、瓣鳃动物、头足动物、萝足动物、浮游甲壳动物、肢口动物、棘皮动物和原索动物标本。还有硕大的龙虾、巨蟹、乌贼等,真是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第三展室陈列我国沿海主要经济鱼类的标本,包括硬骨鱼类、软骨鱼类、有毒鱼类和五彩缤纷的珊瑚礁鱼类。

第四展室陈列大型软骨鱼类和各种海兽标本。有长约数米的姥鲨和形如潜艇的小须鲸,而翻车鱼体形最为怪异,身长2.24米,体高2.7米,鳍长尾短,体重达1.3吨。此鱼游水能力较弱,常常随波逐流,四海飘零。此鱼是烟台水产公司渔船在渤海海口捕获的,此外还有小型鲸类、海豹和体大如牛的北海狮等。

第五展室陈列着一具硕大的抹香鲸标本。该标本由1884年4月8日在胶南海域捕获的一条抹香鲸制作而成。此鲸体长13.85米,胸围4.88米,体重22吨,雄性,37岁。抹香鲸是齿鲸亚目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头部约占体长1/3,故有“巨头鲸”之称。两眼小若桃核,长于头后部,已基本退化,完全依靠声呐来接受信息。此鲸头部凹痕斑斑,是与巨大乌贼搏斗时留下的伤痕。游人观之,无不愕然惊叹。

南极馆建于水族馆与陈列馆之间的海滩上。此处1865年建造了露天的海豹池,在此基础上于1888年兴建了1000平方米的南极馆。南极为南极洲和南大洋的总称,素有“世界冰库”之称,那里栖息着各种各样的极地动物,如企鹅、海豹、海狮、海象、鲸等。1884年和1888年我国先后两次对南极进行考察,并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为展示考察成果,在国家以及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1881年在此建造一座半地下的活体陈列馆——南极馆。馆内分3个展区,南侧为南极动物标本展区,陈列有企鹅、巨海燕、海豹及南极象海豹幼仔的标本。东侧展区放养了两只企鹅和一头南极贼鸥,企鹅雍容悯静的体态、笨拙蹒跚的动作,以及时不时地东张西望的神态,引得不少游人驻足观看北侧展区为大型水池,周围隔以玻璃幕墙。池中放养两只南极象海豹,雌性名冰冰,雄性名南南,是极地船于1887年2月27日在中国南极长城站西海岸附近捕获的。

淡水鱼馆和珍稀保护动物标本陈列馆建在莱阳路北侧海洋科技馆内,以放养各种淡水鱼和陈列各类国家保护珍稀水生动物为主,于1885年向游人开放。青岛海产博物馆,汇聚水中奇珍,以其科学的陈列展示了海洋孕育万物的博大胸怀。游人在游览观赏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海洋科学知识。

八大关别墅区 位于汇泉角景区北部,西邻汇泉湾,南接太平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早在20世纪20年代未,这片土地上就规划修建了一批马路,全以胶东半岛的隘命名的路,故称“八大关”。解放后又增加了两条道路,实际上现已有10条以关隘命名的道路。这些路分别是:韶关路、嘉峪关路。山海关路、武胜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曾在临淮关路营建了“中山林”。八大关别墅区的特点之一是有着众多的各国风格建筑,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集中了俄式(如黄海路18号)、法式(如山海关路1号)、德式(如韶关路22号)、美式(如山海关路8号)、丹麦式(如太平角五路2号)、希腊式(如函谷关路30号)、西班牙式(如太平角一路1号)、瑞士式(如太平角四路14号)、日本式(如山海关路5号)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如果欣赏各色建筑,一是荣成路,一是太平角路,各式各样的建筑会使游人目不暇接。如太平角一路3号,原是一座私人别墅,大斜面的屋顶和鹿角门灯,都充满异国情调。

风格多样的建筑及优美的环境使这里成为众多电影、电视外景拍摄的“天然摄影棚”。解放前的《劫后桃花》、《到自然去》等影片,建国后的《秘密图纸》、《海上风暴》、《家务清官》、《第二个春天》、《冒名顶替》、《茵苗》、《革命军中马前卒》等40多部电影和《13号魔窟》、《特快专递》等20多部电视剧都曾在这里拍摄外景。游人漫步街头若觉得似曾相识,那也许是联想到了某一部影片中的镜头。此外,前苏联、德国、日本等国家也曾来此拍摄外景,许多歌星的MTV也选择在这里拍摄。这里还坐落着几座疗养院,我国著名科学家、艺术家大多来此休养、写作。在街上遇到某一位著名作家、学者或艺术家,对游人来说也是常有的事。一看道旁栽种的花木,你就能知道路名,这是八大关的另一特色。每年4月,韶关路两侧上百株各色“碧桃”盛开,路边黄色的连翘与之做伴。接着宁武关路的海棠也如火如荼,艳丽成片,长长的枝条伸向路中央,形成一条花的长廊,吸引了众多游人,这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海棠花节”。夏季是正阳关路的紫蔽尽显风姿的时候。青岛人称紫蔽为“痒痒树”,用手指轻轻抚摸,它便花容笑颤。紫蔽花期很长,能从夏开到秋,有“紫蔽花开半年红”的说法,故又名“百臼红”。许多外国朋友把花开时的正阳关路叫做“花街”。秋天刚至,太平角一路的秋槿便已开放了。秋风吹醉了嘉峪关路上的五角枫,又将居庸关路的银杏叶染成了一把把“金扇”,冬天这里也不寂寞,太平角四路和临淮关路上高大的龙柏长年透绿,一场后,紫荆观路的雪松更使人流连。除了夹道而立的各种花木,八大关内还有大大小小18处游园,如正阳关三支路的月季园,黄海路12号的芍药圃,临淮关、紫荆关路口的樱园等。最大的一处游园在正阳关路与居庸失路之间,因气候温和、树木众多,故有“青岛小西双版纳”之称。这里的树木达400多种,有虬枝苍劲的蟠龙松、皮层斑驳的虎皮松、层次分明的“万峰桧”,还有水杉、龙柏、王兰、木笔、樱花、木芙蓉、菩提树等等。诗人光未然来此游览后写下了“千手观音着绿纱,雪松夹道吐芳华,一日三回看不足,翠袖相邀最是她”的诗句。近年在东北角新植了一片桃林,成为春季人们踏青的又一好去处。西南角则绿柏夹道,成双的绿柏隔成了一个个“包厢”,为许多情侣们所钟爱,因此这里又被称为“爱情角”。

植物园 位于市南区太平山东侧。1878年由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辟为植物园。占地61.04万平方米。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赏游览于一体。园内现有木本植物600余种,草本植物400余种。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

动物园 位于市南区太平山、青岛山之间,中山公园以北。面积30.36万平方米。原是中山公园的一部分,1877年独立建园。现已建有鸣禽馆、猿猴馆、孔雀楼、走兽馆、狮虎山、百鸟笼等设施。有动物100余种。

中山公园

与汇泉广场一路之隔的是青岛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中山公园。公园三面环山,南向大海,天然造就了这处风景佳地。园内林木繁茂,枝叶葳英,是青岛市区植被景观最有特色的风景区。公园东傍太平山,山南麓的青岛植物园内,近百种林木与公园的四时花木连为一体,树海茫茫,郁郁葱葱,游览其中,给人以清新悦目、欣欣向荣的感觉。中山公园建园较久,至今已有80余载。此处原系会前村村址,旧有村民360余户,多以渔业为生。188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威逼清政府租借青岛后,先后于1802年和1805年将该村全部土地收购,废村拆房,辟为植物试验场。建林木园地约百万平方米,果木园地约4万平方米,集中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170多种、23万株。其中最富特色的是从日本移植的2万株樱花,形成了此园特有的景色,并逐渐成为以树林、果园、花木为主的公园,后取名为“森林公园”。

1814年日德战争后,日本取代德国统治青岛,又进一步扩种樱花,形成了一条长近1公里、贯通公园南北的樱花长廊。公园也更名为“会前公园”、“旭公园”。

1822年我国收回青岛主权后,改名为“第一公园”。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828年5月又更名为“中山公园”,此名一直沿用至今。青岛解放以后,青岛市政府对公园进一步规划建设,使公园景观日臻完美,成为在国内颇有影响的综合性公园。与公园大门正对的是著名的樱花路。樱花路直通动物园,成为中山公园的主干道。路两侧上万樱花重重叠叠,形成了美丽的樱花长廊。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淡粉色的单瓣樱花和浅红色的重瓣樱花堆满树枝,争芳斗艳,灿若云霞。此时的中山公园可谓梦幻般迷人。

现代著名文学家何为先生曾对此有过生动的描述。在他的《樱花之忆》一文中这样写道:“那一大片一大片艳丽夺目的樱花,像桃色的云,像迷茫的雾,像透明的泡沫,比飞絮更轻柔,比雪花还要耀眼。它好像是在人们不经意之中突然灿烂起来,容光焕发,妩媚动人,给每个游人以无尽的喜悦。繁花似锦,就压在你的头上,你仿佛感到整个身体轻盈地浮泛在樱花的海洋里。温柔的樱花似乎要把你轻轻地从地面上托起来。”寥寥数语,把“东园花海”的迷人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每逢“五一”前后的20天,这里有青岛一年一株度的樱花盛会,青岛人几乎倾城而出,樱花路上人潮如涌,万头攒动。大有“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气氛。樱花路东侧以林木、果园为主,有各种各样的常绿乔木、落叶乔木。雪松树形优美、青翠挺拔,是这里重要的观赏树木。中山公园的雪松在国内久负盛名,尤其采用种子繁育获得成功后,青岛的雪松到处安家落户,北到大连,南到合肥,就连北京毛主席纪念堂院内美丽的雪松,也是从这里移种过去的。雪松因雌雄异株,花开时间相错半月,雄花谢过,雌花方开,无法进行自然授粉。过去一直采用扦插无性繁育,枝条稀短;长势不旺。

1878年,青岛著名的园林专家工凤亭先生经多年研究,终于采用人工授粉成功,经此法培育的雪松枝条密、长势壮、树形好、繁育快。由此,青岛成为我国重要的雪松繁育基地。另外,水蜜桃也是中山公园的特有品种。它肉嫩汁浓,是夏季水果中的珍品,在青岛颇负盛名。春季桃花盛开之时,桃园如被彩云覆盖,煞是好看。园中之园各具特色,桂花园内有一数十米长的藤萝廊,苍劲的藤枝相互缠绕,每到春夏花开之时,密匝匝的淡紫色藤花串串下垂,幽香四溢沁人心脾;牡丹园内则名花荟萃,此谢彼开,四时不断。樱花路西侧为休憩娱乐区,树阴遮蔽的园中小路和绿色的草坪,把这儿分割成若干空间,其中最受孩子们青睐的自然是儿童乐园了。这里的转马、碰碰车、小火车等,吸引着许多天真活泼的孩子,最刺激的要数滑行龙游艺机和新建的狂牛、疯狂老鼠游戏等等,在那里常常可以听到大人和小孩们开心的欢笑和惊叫声。樱花路东侧的摩天车,也非常引人注目,高大的天车缓缓旋转,当升到最高处时,公园四周的景色可尽收眼底。位于西侧的小西湖,是一处小巧玲珑的人工水景。九曲木桥,通向湖心六角凉亭,岸边花香浓浓,垂柳依依,微风掠过,平静的湖面上泛起一道道涟漪。湖边花荫树丛下,对对情侣相依相偎,悄声低语,颇具诗情画意。公园一年一度的夏季灯会和深秋菊展,也是最受游人欢迎的活动。每年仲夏之夜,公园内彩灯齐放,来自成都、自贡、南京等地的各式官灯、纱灯、船灯和公园的传统花灯争芳斗艳,异彩纷呈,引得无数灯谜如痴如醉。公园灯会始自1878年,此后一年一度越办越红火,已成为可与樱花盛会相媲美的又一大型游园活动。金秋菊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1857年已展出700余个品种

1885年春,公园引进了荷兰郁金香。“五一”节前后,一片片、一丛丛的郁金香竞相开放,红的、粉的、黄的、紫的,艳丽而温馨,在低矮的小树篱、平整的草坪和高大的乔木装点下,使中山公园颇具异国风情。游人纷纷驻足留影。观赏郁金香已成为中山公园继赏樱花、菊花后的又一盛景。

1884年,公园内建成了大型高架游览观光索道,为中山公园增添了一个新的娱乐设施。索道全长1100米,装有舒适的双人吊椅110个。分为中山公园到太平山、太平山到植物园两条线路,两线往返约需30分钟。游人可乘索道在空中观景。公园今后还将进一步发展,拟建成占地面积广阔、文化内涵丰富的太平山中央公园。总体规划已由国内著名的园林学家完成,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座熔中外造园艺术于一炉、中西园林建筑文化兼收并蓄、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高层次的现代化大公园。

老舍公园

位于市南区安徽路上,是岛城最著名的街心公园,占地面积8615平方米。公园以湖北路分为南北二区。1888年建成南区,区内建有水帘洞,长廊棚架等设施,竖有老舍先生的半身塑像;2000年建成北区,区内建有阶地式多重涌泉的溢水平台。整座园内绿草如茵,雪松涛声和水声汇成一处宁静的休闲地。

鲁迅公园

位于市南区汇泉湾西北侧,与汇泉角隔海相望。鲁迅公园为汇泉湾景区第一景点,也是青岛最富特色的临海公园。此园位于莱阳路之南,西邻小青岛,东接第一海水浴场,北侧有景色秀丽的小鱼山,南侧为碧波荡漾的汇泉湾。公园沿狭长基岩海岸东西伸展,长约1公里。红礁、碧浪、青松、幽径,逶迄多姿,水光山色,淡雅清新,景色十分迷人。公园始建于1828年,由当时的农林事务所规划设计,在莱阳路临海崖坡上砌石铺路,修筑亭阁,以青松为被,以冬青为篱,辟建花畦,因是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主持修建,故命名“若愚公园”。1831年,沈鸿烈接任青岛市长,将公园更名为“海滨公园”。后为与山海关路的海滨公园相区别,复更名为“莱阳路海滨公园”。直到青岛解放,公园已具相当规模。1850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建一尊公园再度更名为“鲁迅公园”。1886年10月,鲁迅先生逝世50周年之际,全市青年捐款修3米高的鲁迅先生花岗岩雕像,立于正门处。游览鲁迅公园,沿正门的石径而下,鲁迅塑像矗立在圆形的花畦之中。石径两侧青松成排,迎面为岩礁和大海。岩礁上部赭红。底部灰褐,在大海的映衬下,越发显得熠熠生辉,岩礁底部长满坚硬的牡蛎,沙汀内散落着各种贝壳,游人往往顾不上沿小径漫步,却在礁石丛中穿行,不时地拾起五光十色的彩贝,拣起海浪冲来的海藻。沿园中曲径漫步,别有一番情趣。石砌的小径,回环曲折,高低起伏。一侧是萧郁蔚然的松林,一侧是嶙峋岿然的礁滩,突起处有石砌台阶,折角处有西式凉亭,漫步其间,十分惬意。临海观潮,另是一种意境。坐在礁石之上,观眼前浪花舒卷,起伏跌宕,大浪涌来只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潮涌过后,涛声寂然,水面上留下一层晶莹洁白的水沫,波光水色,煞是好看。远处的海面,风帆点点,鸥鸟竞翔,游人无不为眼前的景色而陶醉。

信号山公园

位于市南区中部。海拔88米。面积6.3万平方米。因山上建有信旗台,为船舶入港传递信号,故称信号山。1884年辟建信号山公园,园内有观景楼、烽火楼、观景台、六曲长廊、蘑菇楼、玉兰亭等景点及微波通讯站。登山可眺望海滨风光和市区全景。

贮水山公园

贮水山公园又称儿童公园。位于市北区的贮水山。占地18.54万平方米。园内建有环山道路,两旁栽植雪松,山北侧修建儿童公园,增设一批儿童游乐设施和12生肖雕塑群像。1884年辟为山头公园。园内分为儿童游艺、文化娱乐、登高眺望、安静休息四大功能区。每年元宵节期间,在此举办元宵山会。

嘉定山公园

位于四方区中部。海拔110米。面积16.88万平方米。北部与北岭山相连。1884年辟建嘉定山公园,建有儿童活动区、登高眺望区等。

青岛公园

小青岛又称琴岛。是青岛的象征。位于青岛湾栈桥东侧。岛山岩耸秀、林木常青。青岛口、青岛市等名皆源与此。小青岛原为海中一小岛,海拔17.2米,长约0.11千米,宽约0.114千米,面积为0.012平方千米。1842年修筑长377米、宽8米的堤坝,与陆地相连,成为陆连岛。岛上有一座白色灯塔。高15米半,入夜,为船舶导航的灯光一明一暗,构成一幅美妙的夜景图,“琴屿飘灯”即此。1888年辟为公园。新建有2700平方米的广场、80平方米韵厅、贝壳形观海厅等。1888年在花坛中央建立琴女雕塑。

小鱼山公园

位于市南区汇泉湾北侧。小鱼山海拔6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因位于鱼山路,由此得名。1885年3月建成公园。公园主体建筑为一阁二亭一曲廊,即在山顶建有览潮阁,其左、右建有碧波亭、拥翠亭,曲廊内有3幅壁画。1883年辟建小鱼山风景建筑群被评为青岛市十大优秀建筑之一。1882年又被评为青岛市十大景观之一。

海泊河公园

海泊河公园又称文化公园。位于四方区与市北区接合部。占地16.65万平方米,海泊河流经园内。园内建有溜冰场。1882年增建大型儿童游乐设施,建成露天剧场等。80年代后,因经常在此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气功、武术等活动,故改称文化公园。

栈桥与栈桥公园

栈桥,青岛的标志之一。位于市南区中山路南段,与小青岛隔水相望。1882年始建,初为码头,后多次重修。现桥长440余米,宽8米,端头筑有半圆形防波堤,20世纪30年代在堤上建有一座具有传统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80年代中期旅游高峰时节,每天可接旅客20多万人。栈桥曾以“飞阁回澜”“长虹远引”之誉列为青岛十景之一。1888年被评为青岛十大优秀建筑之一。1882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88年辟为公园。

文化名人雕塑公园

青岛海滨风景名胜区新建景点。位于市南区青岛山南侧,与中山公园隔路相对。面积8.23万平方米。1884年开始规划并逐步建设成一处以展示花卉和观赏树木、山石、盆景等为特色的公园,定名为百花苑。1884年经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决定在此兴建青岛文化名人雕塑公园。1885年首批20尊文化名人雕塑揭幕。1885年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将该园列为国家级重点项目公园。

汇泉湾风景区

位于鲁迅公园东侧,由汇泉角及公园岸礁环抱。是青岛著名的海滨风景名胜区。以海滨风光、沙滩海浴、海洋博览、广场园林、体育健身和名人雕塑等为主要特色。西北侧建有鲁迅公园、水族馆、海洋生物标本陈列馆、南极馆、小鱼山公园、康有为故居;东北侧建有第一海水浴场、汇泉广场、激光音乐喷泉、第一体育场、青岛市体育馆;北部建有文化名人雕塑公园等。曾以“会崎松月”列青岛十景之一。

齐鲁名胜大泽山 大泽山位于平度市北部,久负“鲁东名珠”之美誉,曾使“秦皇游而忘返,武帝过以乐留”,现已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大泽山盛产葡萄,大泽山的葡萄个大、圆润,皮薄肉嫩,甘甜多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国家农业命为“中国葡萄之乡”。

大泽山,古称九青山,因“群山环而出泉,遂汇为大泽”而名。以雄、险、奇、绝闻名于胶东半岛,山险涧深、石怪洞奇、瀑高林秀、壑幽泉清、雀啼莺啭,峰峰相抱、层峦叠嶂、气势磅礴。主峰北峰顶高736米。大泽山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文物古迹众多,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天然的古代中国艺术博物馆”。有仙人桥、望海楼、观日亭、邀月台、普贤门、聚景亭、一线天、耙耧石、大佛脚、如意岭、流云峡等佳景奇观120余处。有书法艺术价值极高的秦汉以来历代摩崖石刻及碑林500余处。有蔚为壮观,堪称佛家兰亭盛会的数十首古代佛诗题刻。有雕琢精美、建筑严谨、连绵竞秀、巍峨连云的全国十大塔林之一——智藏寺墓塔林。有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纪念馆。乳泉、珍珠泉、涌泉、凤池、天池、八角琉璃井等奇泉遍布,清醇鉴人。双眼石、蟾石、狮子石、盘龙石、拳石、蜗牛石、楼石等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还有秦皇拜月、范蠡涧、赤眉抗汉遗址、唐李世民杀马涧、神笔刘耳枝、石雷战遗址等诸多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历史遗迹。整个大泽山风景秀丽、环境清雅,是一处天然的旅游观光和休闲胜地。近年来,大泽山风景名胜区先后修复开放了日照庵、梳洗楼、观日峰、升仙台、碑林、塔林等景观、景点。完善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服务设施,硬化了旅游盘山公路,开通了青岛—平度大泽山风光一日游专线,风光秀丽的大泽山正以崭新的风姿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