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伴关系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同伴关系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伴关系可以弥补家庭等一些关系的缺失,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使得他们能够顺利成长。而小亮在入学考试、月考、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连续四次考试中均取得了班级倒数第一的成绩。男生小郑和男生小叶是2016级高一的同班同学,我担任他们的化学老师。一般情况下,同伴关系的确立意味着思想观念的认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同伴关系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同伴关系可以弥补家庭等一些关系的缺失,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使得他们能够顺利成长。同伴对儿童的发展甚至比父母的作用更重要。

2018年9月,我担任七(6)班班主任,迎来了36位新同学。因为我们班采用双排座位形式,所以全部同学都有同桌。其中,小琪和小祥是同桌,小文和小亮是同桌。

在小学时,小琪比较讨厌学习,她的学业水平比较薄弱,其中英语学科长期处于不及格的状态。入读初中后,班级总成绩排名靠后的小琪成了小祥的同桌。而小祥,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人见人夸。

升入初中一学期后,小琪的成绩不仅进步了,而且位居班级第一,竟然超过了小祥!最为关键的是,小琪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均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讨厌学习转变为喜爱学习,由磨磨蹭蹭变为积极主动。

小琪是如何做到的呢?

小琪说:“这是因为我是小祥的同桌啊!老师千万别把我们调开啊!”

……

同班的小文入学成绩处于班级前十名。不同的是,小文是和小亮同桌。而小亮在入学考试、月考、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连续四次考试中均取得了班级倒数第一的成绩。而小文呢?她的成绩已经下滑到班级中等了。

小文的妈妈找到我,不无绝望地说:“请给小文调换个座位吧!”

原来,小亮在课堂上很难坐得住,遇到善于管理课堂的老师,还能做到安安静静,一旦遇到比较温柔的老师,就会说个悄悄话,或者故意发掘课堂中的一些笑点来扰乱课堂。总之,小亮经常在课堂上说悄悄话、转动身体、制造混乱,严重干扰了小文的学习!

……

事实上,不少家长一直希望孩子能进入一所优质学校和一个卓越班级,主要是想让孩子遇到一群品学兼优的同学,希望孩子能在同伴的影响下向善向学。上述两个案例,一个呈现的是同桌的正面影响,一个呈现的是同桌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在学习方面。

其实,同伴的影响远比同桌的影响深远,而且是综合性的。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男生小郑和男生小叶是2016级高一的同班同学,我担任他们的化学老师。因为小郑家长和小叶家长都是班级家委会成员,两家人在一来二往中就逐渐熟悉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小郑和小叶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连上厕所都会同进同出。

实际上,在刚入学时,小郑和小叶有太多不同:小郑父母对小郑的要求相对很高,而小叶父母对小叶则比较溺爱;小郑比较内向,小叶非常外向;小郑的言行规规矩矩,小叶的言行则显得玩世不恭;小郑在犯错时显得很紧张很愧疚,小叶在犯错时则显露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无所谓态度;小郑比较爱学习,小叶则敷衍了事地应付学习……总的来讲,小郑是比较懂事乖巧、谨言慎行的学生,具有学生的样子;而小叶是吊儿郎当、油腔滑调的学生,和优秀学生的标准距离很远。

一年后,小郑几乎完全变成了小叶的样子——

在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中,小郑的成绩由入学时的班级第一变为二十名以后;在某一天的课堂上,坐姿歪歪斜斜的小郑不服从数学老师的管理,用过激的语言顶撞数学老师;在社会实践中,小郑偷偷地骑着家里的摩托车高速路上去玩;上课铃声响后,小郑经常趿拉着拖鞋慢腾腾地向教室踱去……

一次,在和班主任聊天时,小郑这样说道:“我非常佩服小叶,他活得特别轻松。”

下面,我们来分析小郑的变化过程。

根据小郑的家庭情况来看,小郑父母对小郑的要求比较高,小郑因此可能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同时在内心也积攒一定的压抑和逆反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小郑的最佳同伴是什么呢?如果小郑遇到通情达理的同伴,那么小郑内心的压抑和逆反情绪就极有可能被疏通,从而顺利进入良性成长通道,不会陷入上述成长坎坷之中。

根据小叶的表现,小叶正是通过对规则和责任的不断突破,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强烈的“轻松”体验,并将其视为“人生经验”而不断加以践行和强化。客观地讲,规则意识及责任意识都比较淡薄的小叶,是典型的屡教不改的思想型问题学生。

然而,小叶表现出的随意及轻松,正是处于压抑和逆反状态的小郑所匮乏的,于是被小郑顶礼膜拜并付诸行动。不得不说,小叶的不良思想,与小郑的逆反心理特别契合,让小郑清晰地看到了一个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从而“顺利”地将小郑带入成长泥潭中。

……

我们以上述三个案例为依据,来探讨问题学生形成中的同伴因素,同时分析班主任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首先,内心不良体验的堆积是问题学生形成的起点。

对于小郑来说,其家长一直对他要求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小郑内心的压抑和逆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压抑和逆反越积越多,就越需要被调适和清空。然而,小郑父母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没有成功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班主任可以做什么呢?

在建班初期,多数班主任都会及时采集学生的信息,以便初步了解学情。事实上,班主任在采集学生的信息时,可以加入一些学生性格(非常内向/内向/不知道/外向/非常外向)、家庭类型(非常严格/严格/不清楚/宽松/非常宽松)、亲子关系(非常亲密/亲密/一般/抵触/非常抵触)等方面的内容供学生或家长选择,以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www.xing528.com)

对于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在约谈学生及其家长的基础上,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确认及预判,并做好预防的准备。比如,对于单亲家庭的男生和单亲家庭的女生,他们可能都比较缺乏温暖的亲情,班主任尽可能不要安排他们同桌,以免他们抱团取暖、心生情愫;对于来自管理特别严格的家庭的学生与来自管理特别宽松的家庭的学生,班主任尽可能不要安排他们同桌或者同宿舍。

其次,同伴关系的确立预示着问题学生形成的端倪。

一般情况下,同伴关系的确立意味着思想观念的认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出,那些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学生,正是找到了思想观念上的“相同尺码”,并在无形中接纳了彼此的相互影响或者来自某一方的主导影响。

此时,班主任可以做什么呢?

比如,班主任发现平时乖巧懂事的学生与平时屡教不改的学生成了同伴的现象,就要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同伴,就要判断到底哪一方是主导方。如果发现屡教不改的学生成了主导方,就要立刻给予乖巧懂事的学生当头棒喝,看能否把这位学生拉回来。当然,班主任不能“蛮横地”干涉学生选择朋友的权利,但是可以了解这种同伴关系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导。

也就是说,班主任一方面要敏锐地发现班级存在某些特殊的同伴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在客观分析这些特殊同伴关系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给予受影响方学生更有针对性的点拨,并在座位、小组、宿舍等形式上将他们分离,以减少随时相互影响的机会。这种“拆分”策略适合应用在同伴关系形成的初期。

再次,转化原有问题学生是转化现有问题学生的基础。

一旦同伴关系达到了牢固的程度,“拆分”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因为双方已经非常认同及相互接纳了。特别是受影响的一方,已经在牢固的同伴关系中获得了无法让人拒绝的“红利”,具备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了。

此时,班主任能做些什么呢?

此刻,受影响的一方,即现有问题学生,已经铁了心地想维护彼此间的同伴关系了。班主任只能回到问题的源头,通过对施加影响的一方,即原问题学生的教育,开展艰难的“一石二鸟”的转化工作了。

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课等形式在班级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明确建立同伴关系的目标是“互帮互助,共同提升”,而不是“互相拆台,共同退步”。

如果双方在同伴关系上实现了“互帮互助,共同提升”的目标,那么这样的同伴关系就是合情合理的,有存在的必要;反之,这样的同伴关系就是不合情不合理的,是害人害己的,必须拆分。通过创建这种正确的舆论氛围,班主任给原有问题学生以心理压力,给现有问题学生以明确警醒。

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就现有问题学生的变化与原有问题学生深入交流。

现有问题学生的发展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原有问题学生对此心知肚明。班主任可以以此为话题,了解原有问题学生的想法,让原有问题学生再次清晰地看到这种变化,并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请原有问题学生分析现有问题学生变化的影响,是变优秀了,还是变糟糕了?班主任可以和原有问题学生全面分析现有问题学生变化的影响。

班主任之所以要让原有问题学生做分析,就是让现有问题学生至少明白,好的言行和坏的言行,都会对他人产生重要影响,而影响自己的是坏的言行;其次,通过对现有问题学生的对比分析,让原有问题学生清晰看到自己当前的样子,让他深刻反省,从而督促他做出改变。

最后,为同伴关系的发展指明不一样的方向及提供行得通的平台。

在前三步工作的基础上,作为同伴的双方应该都认识到了双方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目前的尴尬情况有了具体了解。此时,他们拥有改变现状的心理需求,需要班主任的具体帮助和真诚鼓励,从而让同伴关系朝着正向发展。

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在了解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为他们指明共同的发展方向。

比如,双方都喜欢街舞,班主任可以建议他们成立班级街舞指导中心,将班级的街舞活动开展起来;假如双方都爱好篮球,班主任可以建议他们成为篮球特长生,将来以篮球特长生身份考取高中,或者以篮球为专业报考大学。如果他们没有相同的兴趣爱好,那么班主任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内心想法,建议他们选择某一领域作为兴趣培养方向。

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提供一些正面同伴关系的案例,以增强他们改变的信心。

事实上,多数问题学生,都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挫败,在以分数为主要交往方式的学校,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往往处于在表面上盛气凌人、在心理上畏首畏尾的分裂状态。此外,他们在负向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不需要担当的轻松状态,对真正的担当是存在畏惧心理的。对于这种学生,班主任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事例,帮助他们强化正向发展的信心。此时,班主任就需要给他们讲一些例子,特别是身边的例子,最好是他们看得见或很熟悉的例子,在为他们提供借鉴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必要的信心。

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英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发现,那些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被剥夺了同伴交往机会的恒河猴,形成了异常的社会行为模式——当他们与同龄猴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倾向于回避;当他们不得不接近同伴时,则表现出了很强的攻击性,而且这种反社会倾向一直持续到成年。此外,哈洛还做了另一个对照实验:那些与母亲分开、一直和同伴待在一起的恒河猴,则能与同伴形成强烈的依恋。

事实上,不仅恒河猴需要同伴,人类同样需要同伴。

同伴,主要是指年龄相仿,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而同伴关系,则是他们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及相互协作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动因,与同伴的良好交往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这个角度来说,同伴关系可以弥补家庭等一些关系的缺失,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使得他们能够顺利成长。有人认为,儿童在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父母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个是同伴相互作用的世界。可见,同伴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与父母同样重要——某些时候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去年,网上流传一个报道:英国有个家庭准备举家迁往澳大利亚,原因竟然是孩子的小伙伴全家已决定迁往那里;为了不使孩子中途失去伙伴,他们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据报道,这个英国家庭的孩子生性怯懦,连毛毛虫都不敢碰;而邻居家的孩子却天生胆大,喜欢玩一些充满挑战的游戏;两个孩子结成伙伴后,胆小的孩子也渐渐地变得勇敢起来了。

上述实验及新闻,均表明同伴关系的重要影响。然而,这些重要影响,既包含正面影响,也包含负面影响。我们在期待正面影响的同时,也要尽力避免负面影响,以免因同伴关系而出现更多相似的问题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