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学科整合研究的成果

多学科整合研究的成果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验学派自发轫便浸濡于宣传分析、民意分析、媒介效果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市场研究这四个实证导向的研究领域,倾向于应用新实证主义和行为理论来推测媒介内容对个体的影响。多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媒介生态学需要多种研究方法,而综合使用何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则取决于所探寻的问题。麦克卢汉提出的这一简明陈述,不仅总结了媒介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整体框架,也构成了媒介生态学重要的研究假设。

多学科整合研究的成果

经验学派自发轫便浸濡于宣传分析、民意分析、媒介效果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市场研究这四个实证导向的研究领域,倾向于应用新实证主义和行为理论来推测媒介内容对个体的影响。[152]经验学派假设,媒介效果是具体可见的事实,是可以精确测量、统计的现象。它们或者表现为个体认知、态度、行为的强化或转变,或者表现为新的社会安排的达成。它坚信,研究者能够用实证方式研究媒介及其受众,并通过观察、实验、演绎去验证假说,以科学方法评估现代传播的行为效果。[153]它在媒介内容和效果之间架设了一种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经验研究常常遵循客观观察—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开展实验—进行演绎和抽象这一系列的研究过程,使用抽样访问法、重复访问同一受访人的固定样本研究法、深度访问法、社区研究法、实验控制法、有系统的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内容的结构、符码、形式等进行精细的定量分析和统计来证明媒介效应、测量效果大小、确定影响变量及解释效果机制。这种程式化的研究映射出一种尴尬的学术现实:方法已经变成了方法论。[154]为此,凯瑞抨击其“已经成为一种经院式的东西:一再重复过去的研究,对明确无误的事加以验证”。威廉姆斯也剖析了它的本质:“它无异是一种特殊的经验主义,仰仗的却不是经验与证据,而是经过取舍、以自身界定的假象功能(社会化、社会功能、大众传播)来作为收集证据的依据,在相当大范围之内,它僭越了社会与文化研究的正业,以自己对于文化学的曲解,声称本身具有‘社会科学’与‘科学方法’的抽象权威;并且,其他所有的经验与分析模式,都必须臣服在其脚下。”[155]

媒介生态学抛弃了行为模式和标准的实证研究技术,针对经验学派惯常使用的内容分析,它也进行了抨击。罗伯特·洛根(Robert K.Logan)宣称,媒介是一种涌现现象,其组件不仅包括内容,还包括传递内容的技术机制。[156]所谓“涌现”,是指从系统的外在表现上描述系统突然出现的整体性变化。[157]该词首先说的是系统整体出现了其组成部分不具有的性质。[158]这意味着,系统的性质不能由单一组件的性质来决定,通过分析单一组件的性质也并不能得出系统整体的属性。反观内容分析法,它试图仅靠研究内容来理解媒介、解释效果运作机理,确实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因此,洛根认为这种偏狭的方法在效果分析上“是注定会失败的”[159]

媒介生态学由于深嵌于传播研究转向的巨大迁移中,即从狭隘的、定量的效果研究趋向于北美文化研究定性的、跨学科的学术研究[160],因而它主张对现实世界中矛盾的传播过程进行历史分析和唯物主义分析[161],并倡言从多维视野、多种学科和多重理论中汲取灵感来探究媒介效应。多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媒介生态学需要多种研究方法,而综合使用何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则取决于所探寻的问题。[162]因此,它会征用实验、调查、历史研究美学研究、哲学研究,现象学文学批评、普通语义学等一系列宽泛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值得一提的是,媒介生态学所涉及的方法“不是在科学意义上,而是在最基本的意义上提出如何(how)所引出的问题”[163]。斯特拉特将其方法本质表述为:“其所涉及的除了‘谁’、‘什么’、‘什么地点’、‘什么时间’,或者‘为什么’等问题之外,还与‘我们如何做事之问题(即做事之方法问题)’及‘我们结束在做的事情’,‘从开始就不做事’,以及‘我们最终以什么而宣告结束’、‘我们在什么时间做我们做的事’等,有着最大关系。另外,与‘我们是谁’或者‘在采用我们做事的方法做事时我们成为谁’之类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关系。”[164]概言之,在媒介生态学看来,研究工具应该为研究问题服务,而不是凌驾其上。

基于“媒介即环境”的弥散效果观,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的影响就像环境一样,无所不在,无孔不入,裹挟着每一个人。而且,这种遍在的媒介影响力不仅发生在意见和观念意识层次,也发生在知觉比例和理解形态潜意识层次[165],在微观层面上形塑个体的感知比率、心理认知,在宏观层面上引发大规模的文化变迁。因此,在追踪媒介效果时,媒介生态学不再囿于诸如媒介内容等单一变量,而是通过仔细观察媒介环境的变化来考察其影响。

在内容分析疏漏的地方,媒介生态学竖起了形态分析的大旗。它敏锐地洞察到,作为符号重现方式的传播系统,是心灵和意识的技术性延伸,是历史过程、社会组织人类感官知觉背后的主要改变力量[166],也是掌握文明价值、权威来源、知识组织的关键[167]

如果说“媒介即人体的技术延伸”是媒介生态学对媒介或技术根源的思考,那么,“媒介即信息”则代表了媒介生态学关于媒介效果研究的核心命题。麦克卢汉提出的这一简明陈述,不仅总结了媒介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整体框架,也构成了媒介生态学重要的研究假设。科瑞·安东(Corey Anton)[168]和斯特拉特[169]就把该论断视为媒介生态学基础的或核心的观点。在这个隐喻中,“信息”指代的是受人关注和重视的有意义的东西。惯常的观点认为媒介内容才是意义和效果产生的源头,因为媒介使用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内容而不是形态上,并且对前者有最为直观的感受,相反对后者则视而不见。麦克卢汉把这种情形戏称为登堂入室的窃贼用滋味鲜美的肉来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他把媒介与信息并置在一起,试图突破重视内容忽视形态的陈见,强调媒介形态差异及其重大影响。具体而言,如果把媒介视为一个系统,内容与形态都只是媒介系统的一个部分。虽然系统组件能部分地反映出系统的某些特性,但不能以偏概全,与系统等同视之。此外,形态决定内容,内容必须仰赖形态而存在和呈现,就像广播的物理特征决定了其信息只能以声音的形态展陈,书籍的信息则只能以文字或图片的形态陈示。在这个意义上,“媒介即信息”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要真正理解正在发生的情况,想真正获得信息,就不能总盯着内容,内容是障眼法,它的作用是分散注意力,因此必须研究媒介形态。[170]由此,媒介生态学与经验学派背道而驰,一反后者对媒介内容的偏重,开辟了媒介形态分析这一自成一派的媒介效果研究路径。

科瑞·安东(Corey Anton)和保罗·邵佩克(Paul A.Soukup,SJ)都被媒介生态宏观的、整合的而不是狭隘的效果研究路径所吸引,后者还认为媒介生态学有助于他思考何种宏大的社会和历史力量塑造了传播。[171]莱文森坦言,媒介生态学是一种较好的、实用的、智慧的研究媒介的路径,恰好能助益他分析媒介对生活产生的深远的、遍在的影响。[172]斯特拉特则为媒介生态学的深切关怀所折服,因为媒介生态学不仅关心媒介,还关切人之为人的意义,关注塑造人类历史的因素,关照人类现状以及人类与世界的未来。[173]概而言之,媒介生态学关乎生命、宇宙和万物。正是这些研究、思想和智慧为媒介生态学的生命内核注入了源源动力,并描绘了未来媒介效果研究的全新蓝图。

【注释】

[1]Annie Lang.Discipline in crisis?The shifting paradigm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3,63(1):10-24.

[2][美]Eugene P.Odum,[美]Gary W.Barrett:《生态学基础(第五版)》,陆健健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3]Laureano Ralón.Interview with Eric McLuhan[EB/OL].http://figureground.org/interviewwith-eric-mcluhan/,2010.

[4]引自艾瑞克·麦克卢汉2017年的一篇访谈。

[5]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6]Corey Anton.Introduction to Media Ecology.In Keith Massie(eds.)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From Aristotle to the Internet(Second Edition)[M].Dubuque:Kendall Hunt Publishing,2014:145-156.

[7]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8]Lance Strate.Echoes And Reflections:On Media Ecology As a Field of Study[M].New York:Hampton Press,2006:18

[9]Lance Strate.Understanding MEA[EB/OL].http://www.media-ecology.org/about-us/.

[10]Casey Man Kong Lum.The intellectual roots of Media ecology[J].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0,8(1):1-7.

[11]夏春祥:《传播的想象:论媒介生态学》,载《新闻学研究》(台湾)2015年第10期。

[12]Lance Strate,Judith Yaross Lee.Beginnings[J].Explorations in Media Ecology,2002,1(1):1-3.

[13]Robert Logan.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Media ecology[J].Explorations in Media Ecology,2007,6(1):19-34.

[14][美]马歇尔·麦克卢汉:《古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杨晨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7页。

[15][美]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16]Neil Postman.The Reformed English Curriculum.In Alvin C.Eurich(eds.),High School 1980:The Shape of the Future in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EB/OL].http://www.media-ecology.org/about-us/,1970.

[17]Neil Postman.Conscientious objections:Stirring up Trouble About Language,Technology,and Education[M].New York:Alfred A.Knopf,1988:5.

[18]Neil Postman.Media ecology education[J].Explorations in Media Ecology,2006,5(1):5-14.

[19]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20]陈世敏:《译序》,[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7页。

[21][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0页。

[22][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0页。

[23][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54页。

[24][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36页。

[25][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13页。

[26][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11页。

[27]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28]Joshua Meyrowitz.Images of Media:Hidden ferment—and harmony—in the field[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3,43(3):55-66.

[29][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16年版,第116页。

[30][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16年版,第117-118页。

[31][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11页。

[32][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13页。

[33]Casey Man Kong Lum.The intellectual roots of Media ecology[J].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0,8(1):1-7.

[34][美]兰斯·斯特拉特:《麦克卢汉与媒介生态学》,胡菊兰,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0页。

[35][美]兰斯·斯特拉特:《麦克卢汉与媒介生态学》,胡菊兰,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0页。

[36]Lori Ramos.Understanding literacy: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research in media ecology[J].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0,8(1):46-55.

[37][美]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的人文关怀》,选自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38]Robert K.Logan.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media ecology[J].Explorations in Media Ecology,2007,6(1):19-34.

[39]Robert Logan.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Media ecology[J].Explorations in Media Ecology,2007,6(1):19-34.

[40][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斯蒂芬妮·麦克卢汉、戴维·斯坦斯,编,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41][美]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42][美]兰斯·斯特拉特:《麦克卢汉与媒介生态学》,胡菊兰,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8页。

[43]Marco Adria.Natural environments as figure on the ground of the city[J].Proceedings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2010,11(1):43-52.

[44]朴昌根:《系统学基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45]引自邵佩克(Paul A.Soukup,SJ)2017年的一篇访谈。

[46]林文刚:《媒介生态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载《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4卷第2期。

[47]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48]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49]林文刚:《什么才是华人传通问题:中华传媒生态文化史初探》,载《传播研究简讯》(台北)2000年第22期。

[50]Lance Strate.The ecology of associ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2000,1(1):1-9.

[51][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52]Donna P.Flayhan.Cultural studies and media ecology:Meyrowitz'smedium theory and Carey's cultural studies[J].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1,9(1):21-44.

[53]Robert A.White.Mass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Transition to a new paradigm[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3,33(3):279-301.

[54][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55][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56][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57][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说:理解我》,斯蒂芬妮·麦克卢汉、戴维斯坦斯,编,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58][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说:理解我》,斯蒂芬妮·麦克卢汉、戴维斯坦斯,编,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59][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60]Donna P.Flayhan.Cultural studies and media ecology:Meyrowitz'smedium theory and Carey's cultural studies[J].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1,9(1):21-44.

[61]Donna P.Flayhan.Cultural studies and media ecology:Meyrowitz'smedium theory and Carey's cultural studies[J].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1,9(1):21-44.

[62][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63]Lance Strate.The ecology of association[J].Proceeding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2000,1(1):1-9.

[64][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65][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66][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22页。

[67][美]埃里克·麦克卢汉、[美]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页。

[68]Lance Strate.The ecology of association[J].Proceeding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2000,1(1):1-9.

[69]来自作者2017年对艾瑞克·麦克卢汉的访谈。

[70]Neil Postman.The reformed english curriculum.In Alvin C.Eurich(Eds.)High School 1980:The Shape of the Future in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EB/OL].http://www.mediaecology.org/about-us/,1970.

[71][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72][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人的本性》,选自《技术哲学经典读本》,吴国盛,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9页。

[73][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美]斯蒂芬妮·麦克卢汉、[美]戴维·斯坦斯,编,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0页。

[74][美]马丁·李斯特等:《新媒体批判导论》,吴炜华、付晓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09页。

[75][美]约翰·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76][美]克里斯·希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页。

[77][美]克里斯·希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页。

[78][美]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宣言》,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09页。

[79][美]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宣言》,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09页。

[80][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美]斯蒂芬妮·麦克卢汉、[美]戴维·斯坦斯,编,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81][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美]斯蒂芬妮·麦克卢汉、[美]戴维·斯坦斯,编,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82]Joe Galbo.Notes on the discarnate,simulations,tetrads.In Gary Genosko(eds.).Marshall McLuhan MajorWorks:Critical Evaluations in Cultural Theory[M].London:Routledge,2005:104.

[83][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书简》,[美]梅蒂·莫利纳罗等,编,何道宽、仲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1页。(www.xing528.com)

[84][美]马丁·李斯特等:《新媒体批判导论》,吴炜华、付晓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2页。

[85][美]马丁·李斯特等:《新媒体批判导论》,吴炜华、付晓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页。

[86][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美]埃里克·麦克卢汉、[美]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9~360页。

[87][美]马丁·李斯特等:《新媒体批判导论》,吴炜华、付晓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99页。

[88][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美]埃里克·麦克卢汉、[美]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6页。

[89][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

[90][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

[91][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

[92]James J.Gibson.The Senses Considered as Perceptual Systems[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66:285.

[93][美]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2页。

[94][美]凯瑟琳·海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刘宇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67页。

[95][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96][美]凯瑟琳·海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刘宇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71~272页。

[97][美]凯瑟琳·海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刘宇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67页。

[98][美]克里斯·希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6页。

[99][美]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7页。

[100]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101]Lori Ramos.Understanding literacy: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research in media ecology[J].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0,8(1):46-55.

[102][美]凯瑟琳·海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刘宇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77页。

[103]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104]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105][美]Harold A.Innis:《帝国与传播》,曹定人,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2页。

[106][美]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107][美]Harold A.Innis:《帝国与传播》,曹定人,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63页。

[108][美]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109][美]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110][美]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111][美]Harold A.Innis:《帝国与传播》,曹定人,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5页。

[112][美]Harold A.Innis:《帝国与传播》,曹定人,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2页。

[113][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114][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115][美]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116][美]詹姆斯·凯瑞:《序》,哈罗德·伊尼斯:《变化中的时间观念》,何道宽,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117][美]詹姆斯·凯瑞:《序》,哈罗德·伊尼斯:《变化中的时间观念》,何道宽,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118][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119][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7页。

[120][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121][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122][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104页。

[123][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3页。

[124][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125]章士嵘等:《认识论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126][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127][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28][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129][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130][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13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32][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133][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134][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135][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136]单波、王冰:《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论想象》,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2期。

[137][美]兰斯·斯特拉特:《麦克卢汉与媒介生态学》,胡菊兰,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34页。

[138][美]Raymond Williams:《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49页。

[139]DallasW.Smythe,Tran Van Dinh.On cr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esearch:A new cri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3,33(3):117-127.

[140]DallasW.Smythe,Tran Van Dinh.On cr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esearch:A new cri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3,33(3):117-127.

[141][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92页。

[142][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05页。

[143][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92页。

[144][美]Raymond Williams:《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50页。

[145]DallasW.Smythe,Tran Van Dinh.On cr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esearch:A new cri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3,33(3):117-127.

[146]Robert A.White.Mass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Transition to a new paradigm[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3,33(3):279-301.

[147]Robert A.White.Mass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Transition to a new paradigm[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3,33(3):279-301.

[148][英]马丁·李斯特等:《新媒体批判导论》,吴炜华、付晓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92页。

[149][英]马丁·李斯特等:《新媒体批判导论》,吴炜华、付晓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92页。

[150]Joshua Meyrowitz.Images of Media:Hidden ferment—and harmony—in the field[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3,43(3):55-66.

[151]Casey Man Kong Lum.The intellectual roots of Media ecology[J].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0,8(1):1-7.

[152][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79页。

[153][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79页。

[154][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16年版,第25页。

[155][美]Raymond Williams:《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52页。

[156]Robert Logan.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Media ecology[J].Explorations in Media Ecology,2007,6(1):19-34.

[157]乔利利:《核心能力生成机理——基于“涌现现象”的理论框架》,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158]乔利利:《核心能力生成机理——基于“涌现现象”的理论框架》,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159]Robert Logan.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media ecology[J].Explorations in Media Ecology,2007,6(1):19-34.

[160]Donna P.Flayhan.Cultural studies and media ecology:Meyrowitz's medium theory and Carey's cultural studies[J].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1,9(1):21-44.

[161]Dallas W.Smythe,Tran Van Dinh.On cr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esearch:A new cri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3,33(3):117-127.

[162]引自林文刚于2017年的访谈节目。

[163][美]兰斯·斯特拉特:《麦克卢汉与媒介生态学》,胡菊兰,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

[164][美]兰斯·斯特拉特:《麦克卢汉与媒介生态学》,胡菊兰,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

[165][美]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166][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22页。

[167][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陈世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13页。

[168]Corey Anton.Introduction to media ecology.In Keith Massie(eds.).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From Aristotle to the Internet(Second Edition)[M].Dubuque:Kendall Hunt Publishing,2014:145-156.

[169]来自作者2017年对斯特拉特的访谈。

[170][美]兰斯·斯特拉特:《麦克卢汉与媒介生态学》,胡菊兰,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9页。

[171]来自作者于2017年对安东、邵佩克的访谈。

[172]来自作者于2017年对莱文森的访谈。

[173]来自作者于2017年对斯特拉特的访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