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生性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中小学生性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性生理的成熟必然引起性心理的变化,一些成熟较早的学生逐渐意识到两性差别和两性关系,并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他们一方面对与性有关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另一方面表现出对异性的倾慕和追求。

中小学生性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性心理辅导是旨在保持和增进中小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活动,即如何帮助他们明确性别角色意识、认识性器官、了解性生理、掌握性卫生知识、造就健康的性心理和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的学问。由于受传统性观念的影响,性心理辅导在我国还是一个少有阳光抚慰的角落。因此,要顺利开展中小学生性心理辅导,就必须走出传统性观念的种种误区。

一、走出传统性观念的误区

误区一: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性心理辅导

有人认为性是人的生理本能,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自然“开窍”的,没有必要对性进行辅导。事实上,即使仅了解哪怕是一点点性知识也比性无知要好的多,一些接受过性辅导的人比“性盲”要开明的多。正如一些年长的人会把月经来潮称为“又倒霉了”,把经血视为污物,而如今一些女孩子往往能乐观地说“老朋友来了”,这难道不是一大进步吗?现实生活中,正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性心理辅导,导致有的男生把梦遗看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甚至想自杀;有的女生面对月经来潮惊恐不安。面对于此,难道还能说,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性心理辅导吗?

误区二:不懂性的学生最纯洁

很多人认为,学生不懂性知识是很纯洁的,是一种美德。因此,一些家长及教师把精力主要放在学生的学习上,而很少关注学生的性问题,这是可怕的错误

现代社会的中小学生应该懂得一些性知识,如月经、遗精、性梦、手淫等,这样才不至于当身体发生变化时产生困惑以至误入歧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性心理辅导也是如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性心理辅导要从儿童开始。

误区三:性心理辅导是一种教唆行为

这种观念把科学的性知识教育与淫秽教唆混为一谈。很明显,这两者是风牛马不相及的。科学的性心理辅导,其内容和文字图像都是符合科学的,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会造成消极的后果。

性,一门复杂的科学,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其中的奥秘。作为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身这个“宇宙”,才能保证性行为遵循伦理道德、社会规范,保证恋爱、婚姻、家庭幸福乃至社会安定和道德情操的完善。

误区四:不能公开与学生谈性

不少教师与家长认为与学生谈性有失身份。他们认为自己是长辈,不能与小辈谈有关性的问题。在同辈中可以谈,甚至可以开玩笑,但在学生面前一定要避讳,不然,既羞于启齿,又有失身份。

例如,“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父母最难以回答的问题,对此大多数父母采取的是不正确的回答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一是“骗”,如“拾来的”、“买来的”、“抱来的”、“别人送来的”等等;二是“骂”,如“真不害臊”、“真讨厌”、“下流,怎么可以问这种事”等等。像这样的回答造成了许多负面效应:一是孩子会减少对父母的信任与尊重,因为他们迟早会知道真相;二是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阴影,认为有关性的问题不能说真话,或闭口不谈。这给孩子长大后接受性知识带来障碍;三是会使孩子对性产生神秘感,形成逆反心理,刺激他们对性的异常好奇。(www.xing528.com)

二、现实呼唤性心理辅导

性心理辅导应该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中小学生来说,性心理辅导之所以必要,主要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青春发育的普遍提前,迫切需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性心理辅导。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营养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发育普遍提前。根据邓明昱等人1989年对四川省878名女生的调查,发现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3.37岁左右,其中10-12岁出现月经初潮的占女生的29.4%,累积百分比在13岁时为55.4%,与叶恭绍等人1963-1964年对北京市女生调查结果的14.5岁相比,在25年间提前了近14个月。男生首次射精在年龄上大约也提前了2.36岁。

性生理的成熟必然引起性心理的变化,一些成熟较早的学生逐渐意识到两性差别和两性关系,并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他们一方面对与性有关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另一方面表现出对异性的倾慕和追求。但是由于学校和家长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故学生只能从非正规的渠道获得一些比较散乱的知识。别林斯基说过:“对于青年人,没有比偷偷得来的知识更为有害了,当自然本身开始唤醒青少年对性的问题发生兴趣时,那么合理的、纯洁的认识自然界的秘密,就是把他们从有害的色情中挽救出来的惟一办法。”例如一些学生偷偷阅读黄色小说、看色情录像,结果接受了歪曲的性知识、性行为,反而带来了不良后果。

2.由于对性心理缺乏正确的引导,中小学生的性偏离与性犯罪行为比较严重。正如卡本特所说:“学校用一扇铁门把两性这事情完全闭起来了。门边是一种沉默,一种严酷的沉默,于是合法的好奇心立刻各如其状地变成不合法的好奇心了,狂热的色情暗暗地生长起来,本来没有色情的地方也起了色情了。阴沟的方法现在正流行着,学校既不能公然承认学生的要求,于是违禁品在他们中间互相传授了,淫秽词典代替了聪明高雅的讲解了,损害卫生的行为跟着来了,性的神圣一去永不回来了,于是学校里充满了早熟,……在学校中充满病态的谈话和想像了。”从北京市中小学生咨询电话1992年7月、8月、9月三个月的电话记录来看,中小学生反映的问题中性问题占了很大的比例,占所有问题的13.5%,如单相思、同性恋、师生恋以及性行为、失身、怀孕人工流产、性病、卖淫、强奸等。而全国的各大城市几乎都有类似性质的热线电话,反映的情况也十分相似。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早恋现象相当普遍。根据刘锦英1983年的调查,高中、中专学生中早恋人数占全体人数的21%,初中为8.6%,根据邓明昱1989年的调查,高中学生早恋比例为25.6%,初中为13.5%。现在,青少年学生早恋有三个发展趋向:一是早恋的年龄越来越小;二是早恋的比例越来越大;三是早恋的恋情行为越来越成人化、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公开化。写情书、送条子、互赠定情信物、花前月下约会、拥抱、接吻、抚摸乃至性爱行为越来越多。

(2)性偏离行为方式多样。中小学生性偏离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性幻想。性幻想是指中小学生把曾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性爱片段,通过大脑的重新组合,虚构出自己的性爱生活,从而满足其性欲望。许多学生沉迷于性幻想中,产生了自责、自卑和多疑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二、手淫。青少年学生由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尤其是性意识的觉醒而出现了性冲动,通过手淫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根据调查,90年代我国青少年手淫的发生率男性不低于90%,女性不低于75%。习惯性的长期手淫会造成心理的自我挫伤,会感到懊悔、恐慌和罪恶感,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第三、同性恋。根据一位经常出入这种场所的调查对象介绍,全北京市至少有1000多个同性恋者。从各种报刊杂志与热线电话中也可以得知学生同性恋也有增多趋势。

总之,由于性心理知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对性生理的无知,他们面对正常的身体变化而恐慌,产生了一些不应该的害羞、闭锁、抑郁、恐惧等心理,在极端的情况还会产生自残、自杀等不该发生的悲剧。例如一位因遗精而卧轨自杀的学生在遗书中写道:“我因为得了不治之症,只好一死了之。”许多少男少女由于对性的无知与好奇而偷食禁果,酿成了一生的悔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