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元时期的新闻业技术革命及影响

民元时期的新闻业技术革命及影响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的革新使近代新闻业如虎添翼。[56]除此之外,印刷术、造纸术的发展同样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新闻业的发展。印刷技术的革命为新闻产品大规模出版提供了技术保障。[59]在中国缓慢变革的同时,当时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技术革命。[61]在民初的一段时间里,这种传统刻印技术,“一方面在无可挽回地衰竭着,另一方面又在不屈不挠地延续着”[62],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新闻事业技术发展的一个奇观。

民元时期的新闻业技术革命及影响

技术总能推动人类的传播事业,在新闻传播领域尤为如此。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扩展了信息传播的空间,为人类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的革新使近代新闻业如虎添翼。

在近代,人类历史处于技术革命的过程之中,新闻业获得了空前的进步。美国传播学者彼德斯就指出:“在19世纪,打破空间束缚的革命有一个标志,这就是电讯革命。”[56]除此之外,印刷术造纸术的发展同样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新闻业的发展。

关于近代印刷出版,有研究者就指出:“政治的变革往往需要舆论为其呐喊助威,舆论的策应又有赖于出版的大力配合。”[57]作为基础的客观技术条件,新闻事业的兴盛发展与造纸工业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分不开。晚清民初,中国的商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外贸易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至民初,国内商业和工业基础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为报业高潮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

造纸技术的发展为新闻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纸张来源。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给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的贡献,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步。然而,受制于传统社会的体制和思想束缚,中国的造纸术却经历了上千年的技术发展停滞期,几乎没有取得工业化的进步。

晚清民初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门被列强一步步打开,传统的造纸行业也受到极大的冲击。根据民初《第一次农商统计表》的统计显示,民国元年国内的造纸行业仍维持在较低水平,生产的纸张主要有连史纸、毛边纸、宣纸、画心纸、皮纸、白关纸、油纸等。这些纸张中,能满足报刊印刷需要的只有连史纸,其他一些低质量的毛边纸、白关纸等产品应付日常文书写作还可以,但无法满足印刷需要。此时,国内出现了仿造西洋纸,但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新闻事业的需要。同时,当时国内造纸业的机械化程度低,产品竞争力不足。有资料显示,当时盛产纸张的江西地区占据着中国1/5的纸张产量,但绝大部分为手工造纸。[58]报刊的印刷需要较高质量的纸张,质量较低的纸张并不能满足报刊印刷的大规模实际需要。

为国内新闻事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是国外的高质量报刊纸张。国外精美的纸张源源不断涌入到国内,特别是日本,冲击着国内的造纸行业。当然这种外在的竞争和挑战也加速了国内造纸行业的换代升级,特别是在欧战期间,有了较大的进步。民初的众多大报无一例外,均是采用进口的纸张。外贸的发展保证了纸张的供应,为国内新闻事业提供了基本条件。

印刷技术的革命为新闻产品大规模出版提供了技术保障。印刷术同样是中国的一大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宋朝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大大提升了印刷技术水平。然而,中国的印刷术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改进却不多,技术原理基本相同,机械化程度非常低。至晚清民初,传统的雕版印刷依然变化不大,在印刷活动中一息尚存,官刻、私刻、坊刻三大刻书系统依然不绝如缕。[59]

在中国缓慢变革的同时,当时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技术革命。在完成蒸汽革命,人类步入机械化时代之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在这场工业革命中,延续了300多年的古登堡“木制凸版印刷机”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迅速被新技术和新设备所取代。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新的印刷机器更加自动化,印刷质量和效率都远远超过活字印刷。

民初报馆积极引进现代印刷技术,实现了短暂的报业繁荣。

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展。晚清时期,中国的印刷技术仍处于雕版印刷阶段,主要靠人工完成。印刷厂中有雕版工、排字工、印刷工、装订工等。雕版有石板、木板之别。当时的《时务报》:“以石版印连史纸上,极清晰而美观。”[60]这里指的就是石板印刷。

雕版印刷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对雕版工人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人工又不可避免地发生差错,一旦发生差错,整个版就要重做。雕版印刷的效率并不高,服务于出版周期较长的周报、月报还可以,对于日报等出版周期较短的,则明显不足。

依靠手工的活字印刷也不能避免差错,当时报刊出现排字差错的情况并不罕见。并且,活字印刷的数量也有限。当时的报刊,主要依靠铅铸活字印刷。比如,1912年5月新创刊的《亚东新报》,日出两大张,售千余份,所用设备,就是宋教仁担任唐绍仪内阁农林总长时,从清政府农工商部接收来的印刷机器和铅字设备办起来的。[61]

在民初的一段时间里,这种传统刻印技术,“一方面在无可挽回地衰竭着,另一方面又在不屈不挠地延续着”[62],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新闻事业技术发展的一个奇观。人们尝试使用和革新新技术的意识如此缓慢,更遑论在更高级的思想意识方面的变迁了。

在传统雕版印刷技术的氛围中,新的印刷技术和印刷设备也在缓慢地被引进和消化。辛亥年出版的《东方杂志》面目焕然一新。印刷上采用先进的铜板三色版印刷技术,经常选用外刊上的图画4到8幅,许多科学文章配以照片、图表、图画予以解释。整个杂志摆脱了线装书的模样,较改版前更为大气和时尚。[63]

史量才接手《申报》后进行了大胆尝试,高价购买引入美国最新式的何氏32卷筒轮转机,同时可以印48页,两旁出报,并附有切纸机折叠机,每小时可印4.8万份,保证了印刷质量和投递速度。国内报馆引进西方先进印刷技术,标志着新闻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注释】

[1]朱宗震:《真假共和》(上),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5页。

[2]史和、姚福申、叶翠娣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3]林语堂著:《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主译,王海、刘家林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3页。

[4]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9页。

[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78页。

[6]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1815—200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7]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视角》(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106页。

[8]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9]戊午编译社:《北京新闻界因果录》,杨光辉、熊尚厚、吕良海、李仲明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165页。

[10]林溪声:《邵飘萍与〈京报〉》,中华书局,2008年,第78页。

[11]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1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96页。

[13]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11页。

[14]戊午编译社:《北京新闻界之因果录》,杨光辉、熊尚厚、吕良海、李仲明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171—172页。

[15]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第32页。

[16]朱宗震:《真假共和》(上),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2页。

[17]梁启超:《政党与朋党之别》,《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

[18]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42页。

[19]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6页。

[20]朱宗震:《真假共和》(上),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2页。

[21]同上书,第83页。

[22]黄远生:《不党之言》,黄远庸:《黄远生遗著》(全),华文书局,1938年铅印本影印,第16页。

[23]唐德刚:《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24]朱宗震:《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新华出版社,2009年,第19页。(www.xing528.com)

[25]引自朱宗震:《真假共和》(上),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9页。

[26]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02页。

[27]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89页。

[28]同上书,第698页。

[29]杨晓娟:《新闻舆论与民初政治——以1912—1913年间“三大事件”为中心的考察》,河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第15页。

[30]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02页。

[31]胡慧馨:《社会变革时期的言论自由空间——清末民初三十余年报刊舆论透视》,《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第115页。

[32]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1页。

[33]张默:《六十年来之申报》,《申报概况》,1936年5月。

[3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355页。

[35]张默:《六十年来之申报》,《申报概况》,1936年5月。

[36]引自赵建国《清末民初武汉新闻团体的演变——以新闻职业化为视角》,《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第100页。

[37]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79页。

[38]天笑:《辛亥革命前后的上海新闻界》,杨光辉、熊尚厚、吕良海、李仲明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155页。

[39]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362页。

[40]李统兴:《革命主题下报刊职业道德问题的重新审视——以新闻史对于清末民初报刊业的评价为例》,《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第75页。

[41]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42]李统兴:《革命主题下报刊职业道德问题的重新审视——以新闻史对于清末民初报刊业的评价为例》,《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第76页。

[43]黄远生:《北京之党会与报馆》,黄远庸:《黄远生遗著》(全),华文书局,1938年铅印本影印,第254—256页。

[44]唐德刚:《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45]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25页。

[46]引自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255页。

[47]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72页。

[48]引自《袁世凯预炸详志》(1912年1月24日),见《民立报》,陈益民、江沛主编:《老新闻·珍藏本(1912—1920)》,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7—9页。

[49]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31页。

[50]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31页。

[51]同上书,第131页。

[52]同上书,第364页。

[5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356—357页。

[54]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75页。

[55]引自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51—152页。

[56][美]彼德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30页。

[57]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第23页。

[58]杨勇:《民国江西造纸业述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03页。

[59]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60]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23页。

[61]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90页。

[62]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63]周为筠:《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金城出版社,2009年,第24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